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滇行记怒江四篇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自驾,人文

发表于 2021-08-02 16:37

人喜欢来的地方

又来云南了。这次直接跳过人口稠密的昆明,落地便已是国土的西南边陲。

从腾冲出发,驱车沿着怒江往西藏的方向驶进。怒江是条大河,蜿蜒3000公里,还是一条国际河流。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是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怒江流域又是中国一些人口并不多的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初来之前,怒江一直以一种原生态的古朴留在印象里,怒江之‘怒’更多的是神秘。

然而,车行一路,路况极好,所见到的怒江二岸也是青山葱茏,绿树掩映,野花放肆,村舍俨然,相比于三江并流与之齐名的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苍茫风光而言,乃一派明净之象。

为探寻怒江流域一些神秘而神奇的所在。我们必须稍稍离开一下怒江公路。拐入的山路相当的狭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单车通过,只有少数在几个点可以会车。有时过了这个点遇上会车的话,只能是一方在山路上一路倒退,退到能够会车的地方。好在车流并不太多,我们并没遇上这样的尴尬,只是山路曲折盘绕,直感海拔陡然上升。

我们要去探访的二个村紧挨着。先到的那个叫老姆登。‘老姆登’在怒族语里是‘人喜欢来的地方’。没想到在这么一个荒郊野岭的村庄,还有一座红白相间的基督教堂。上爬还走了一段,来到悬崖边的教堂前,蓝天白云,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宁谧和素朴,仿佛与世俗隔绝了一般。良久地伫立,静静地端详——神深爱世人,似乎斗然明白,为何怒族人说,这是‘人喜欢来的地方’。



记忆之城

车行再往山里走上一小段,来到另一个村。这个后来到的村子也有个奇奇怪怪的名字——知子罗。一打听,和老姆登一样,是来自于怒江流域另一个少数民族傈僳族的语言,意为‘好地方’——居然也和怒族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这么高的深山里,这么偏僻的角落,这么不便的交通,但无论哪个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少数民族,都把‘喜爱’二字溢于言表。

原因是:这里有过曾经的繁华。

今日当妳离开怒江公路进入盘山公路时会觉得头晕目眩,但是在古代,这是唯一通达的商贸要道,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

也正是因为今日怒江公路的通车,才使这条千年古道失去了往日的风姿。而茶马古道上的一些繁华重镇,也随之渐渐衰落。曾经一致认为的‘好地方’,被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六库地区所取代。

茶马古道所曾给知子罗带来的繁华早已散尽,如今的知子罗却因为另一个原因而再难变成‘好地方’。

1986年,因有地质学家指出,知子罗村正处在巨大的滑坡体上,地质灾害可能一触即发。出于安全考虑,村里乃至附近居民被一齐疏散,知子罗成了一座空城。

人走物留。所以今日我们看到的知子罗具有非常的年代感。探寻到村里的一些旧物,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光。她不像吴哥那样被丛林蔓藤阻隔而继续荒芜下去,而是让一代人的心灵深处在此被唤起、被拉扯、被感动。

原来时光是可以停留的,那个八十年代,是有些人的童年,有些人的韶华,有些人的光辉岁月。对于那些人来说,知子罗便变成了一座记忆之城。



人神共居

怒江第一湾短暂停留后,我们便奔赴此次造访怒江流域的最后一站。因为再往前,就是西藏了。

我是一个极不理性到怪的人。只在入村前的观景平台上看到三个字,我便满意地笑了。因为终于不是我脑海里永远的那种灰石头和大红色的组合。还没有随着络绎的游客一同赏景,我就立刻喜欢上这里了,我就是那样,喜欢的点永远那样奇奇怪怪。

初次印象其实也不止在这三个字,‘人神共居之处’的形容或许才是我最初要来的原因。

今日没有夕阳,阴云漠漠,此刻光线已很难刺破如此厚重的云了。略带吁叹之余,远处的屋舍多升起了袅袅炊烟。自然成色不足,便以人文图景来凑。再瞧这村庄,群山环抱,大河依傍,田园错落。如果此处是人神共居之所,那四周巍然挺拔的山定然就是神山了。这飘然而起的炊烟让神山脚下的美丽村庄——丙中洛,活色生香。山河无言,人声喧嚣,或许这就是所谓‘人神共居’的形象了。

人和神真能共居吗?反正此刻站在这三个蓝色大字面前的我,深信不疑。


偶然进藏

也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过西藏,去得多了,对进藏之路也挑剔了起来。到了丙中洛,便也有一条进藏公路横亘在面前。那时的我,还没有去过西藏。

谈及进藏之路。无论老牌的青藏,海拔极高的新藏,众口乐道的川藏318,道路崎岖的川藏北线317,景观云集的滇藏,以及异域风情的中尼线,都是各有千秋。还有一条线,此刻我离这条线的入藏进口不过十几公里;此刻我又是那么理性,虽然我们有车,但我们没有丝毫的准备和决绝要走进这条传说中艰险的丙察察线。尽管我此刻对西藏有那么无限的向往,尽管后来所行驶的德贡线也是那种传说。

本来我们可以只寻访到雾里村就折回的。然而同伴问我:是不是要去丙察察的入藏口看看,再去踏一踏西藏地界的路,反正才离了十来公里路,不费事。我心道:虽然这和真正去到西藏相比,意义仍旧不大,但也想来有趣。

停车查验身份以后,我们离开了位于云南的最后一个村寨秋那桶。从旁一路相依的怒江依旧淙淙流淌,仿佛我要顺着它的指引去迈进我人生的“第一次”西藏了。前路不再漫漫,山势不住倒退,鸟兽集体失声,脚步轻逸而无可阻挡。突然间,盈起的全部遐想被我自己的笑声所打断,原来我想到了那所谓激动人心的‘第一次’。很多人认为确实可笑,但直至今日,我已然真正去过了西藏,却还没比过那时真正的‘激动人心’。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怒江204
滇行记怒江四篇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怒江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怒江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怒江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怒江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