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08-22 11:15
2021年3月29日,原计划是攀登泰山的,但由于北方沙尘暴的影响,临时更改行程,前往孔子的故里---曲阜。上午8:50我们驶离了“泰安山海大酒店”,经过1小时30钟,我们到达了曲阜市阙里街1号,右临孔庙、后依孔府的“曲阜阙里宾舍”。办理完入住手续后便开始了曲阜的游览。10:50我们进入了孔府。
孔府
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又称“圣府”,也叫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始建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占地240亩。
孔府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府内楼堂厅轩栉次鳞比,长廊曲径,扑塑迷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一座典型的中国封建贵族庄园。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邸,号称“天下第一家”。孔府收藏大批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并存有明嘉靖十三年至1948年的档案,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
孔府与曲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1961年“曲阜孔庙及孔府”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府正门】孔府正门坐北朝南,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相传是清书法家纪昀手书。
上联中的“富”字是没有一点,寓意孔家有钱财并且富贵无头。下联中的“章”字一竖出头,寓意文章冲天。
进入孔府正门就看见一棵古槐,据说有500多年了。古槐边上有块“上马石”。
【古槐】
【上马石】
【孔府二门】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屏门】是孔府仪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因门额悬明世宗朱厚熜亲赐“恩赐重光”匾额,故又称重光门。屏门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屏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屏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
【大堂】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
【阁老凳】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禧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寿”字碑及“九桃图”、“ 松鹤图”】
【“寿”字碑】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六代合饴”匾是乾隆皇帝所题。
【三堂】
【三堂】
据介绍这块石板是罚跪的。
【石流】内宅门西侧院墙嵌放石雕流水槽,挑水夫将水由此倒入,隔墙流进宅内水池,供衍圣公及眷属使用。
【戒贪图】孔府内宅门里的这幅彩色壁画,称为“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犭贪”(与贪同音,现代字典里没有)。“犭贪”是天界中的神兽,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犭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衍圣公画此图于宅门内出口壁上,是提醒自己、家人并告诫子孙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常怀律己之心,不要贪得无厌。
【前上房】是孔府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本府举行婚丧嫁娶礼仪的地方。
前上房内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写的“寿”字。
【安怀堂】清代建筑,5间,高8.85米,长20.30米,宽9.10米,是衍圣公“燕居吟咏”之处。堂名据《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意命名,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在古代被统治者信奉为治国安邦的方针。
【忠恕堂】清代建筑,5间,高11.50米,长21.07米,宽10.23米,是衍圣公学习会客的地方。原堂名“永寿堂”,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改名为“忠恕堂”。此堂是孔府唯一采用正规斗拱的建筑。
红萼轩】清代建筑,5间,高11.50米,长21.07米,宽10.23米,是衍圣公读书、写字、作画之处。明间室内悬有“正学昌明”匾,正中上刻“圣训”,下署“衍圣公臣孔庆恭录”,录自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在孔庆恭贺川楚奏折上的批语。
【五柏抱槐】树龄四百多年的自然生长奇观,为后院一景。其实只是一棵柏树分叉,中间的槐树也不知是人为栽的,还是小鸟将树种带过来的,无考。槐树的树龄在200年左右。因此景出现在“圣人之地”,故被人们赋予了团结、和谐的生活理念。
据介绍孔子的后代在孔府中一直居住到1948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