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卡:柯南《绀青之拳》
鱼尾狮
鱼尾狮公园
滨海湾
螺旋桥
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灯光秀
哈芝巷
麦士威熟食中心
金沙购物中心
新加坡打卡:F1城市赛道
D01-新加坡,圣淘沙
早上的飞机,下午到新加坡,
入关很简单,自助通关即可,基本不耗费太长时间。
新加坡机场,室内的绿化很好。
与其他机场略有差异的是,抵达与出发的通道是同一个,也就是说在办理入境的路上,两侧都是餐饮和免税店。
原本的A计划是在怡丰城吃饭,然后乘坐花柏山缆车去圣淘沙;不过6个多小时的空中行程,大人孩子都很是疲惫,也就没有多做停留,采用B计划,从怡丰城4楼(对,是四楼),乘坐圣淘沙轻轨直接去酒店。
圣淘沙
轻轨跨海到达圣淘沙岛,10分钟的时间左右,轻轨两侧是南部海湾的景色,以货运为主,轻轨下方可以看到圣淘沙步道,全程遮阳挡雨,如果精力充沛,步行去圣淘沙岛,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酒店比预期要好,面朝大海。室内空间也可以接受。
最赞的是4楼还能有一个无边泳池,刚好对着大海可以看夕阳落日。
距离核心区域有点点远,其实影响不大,就是5分钟和15分钟的区别而已。
酒店周边可以看到孔雀悠闲散步(按照新加坡法律,禁止喂食)
出发,去圣淘沙的核心区域(环球影城周边)晚餐。
到圣淘沙环球影城门口区域就餐,看中了“莆田”。米其林,订餐排队等座(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
在等待座位的过程中,刚好可以四下走走闲逛。
其实当天的游客并不多,就餐的选择还是比较丰富的。
带着孩子去旁边的糖果屋。未必多么有特色,但胜在布局红火热闹,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足够了。
新加坡的文字照片以英文和中文为主,马来文也很普遍,少见日韩文字。英文是通用语,马来面孔和阿拉伯面孔很多听不懂中文。
米其林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性价比,呵呵,呵呵。
但是服务真是不错,服务员全程是开心和亢奋的状态,会让你觉得他很享受与你的服务交互。
(同样的状态,在日本的迪士尼感受过;至于之后去的口碑上佳珍宝海鲜,服务员的精气神,呵呵)
10点不到,商家基本全部关门,并不像印象中的度假胜地。
岛上,很清净。
D02-圣淘沙,环球影城,天际线
早上起床很早,阳台上可以看到新加坡南侧的港口的货轮。
心心念念的泳池,清晨的水温,意外的温和,没有预期的清冷。
玩了一会水,距离11点环球影城开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出发去海岸闲逛。
新加坡道路设计,多么精巧算不上,但基本都有遮阳挡雨的考虑,雨伞/阳伞的用处确实不大。
海滩上的7-11,满满的热带风,阳光下色彩斑斓。
清晨的海滩,还没有游客。
海岸的尽头,有一个距离沙滩很近很近的小小岛,一个索桥与海滩相连。
桥对面,就到了亚洲大陆版块的最南端,再往南的印尼,虽然还是亚洲的领域,但从大陆板块而言,属于岛屿陆地了。
索桥下的海水,看不出蓝色还是绿色,清亮而爽眼。
圣淘沙岛上,每个地方的距离都很近,到了环球影城还没有开门。
懒得排队,就在四周逛店。
队伍不长,很快就进入影城了(中途可以出来,需要让影城工作人员盖个章,做为返回的凭证。)。
影城共有七个主题区域,入口的主题是好莱坞,
逆时针依次是:
纽约
科幻城市(《变形金刚》)
古埃及(《木乃伊》)
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
遥远王国(梦工厂《怪物史瑞克》)
马达加斯加(梦工厂《马达加斯加》),装修中
惊险刺激的大项目,孩子明确表示,不打算体验了。
至于游行,这个就有点小家子气了,和其他园区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排队项目,孩子更是喜欢逛店和随意溜达。
新加坡环球影城,总的来说,园区很小很小,没有哈利波特城堡。
自从在新西兰凤凰镇玩过天际线滑车之后,孩子心心念念的项目。
早早从环球影城出来,到海边沙滩去玩天际线滑车。
滑车没有动力,全凭重力滑下。缆车把游客运上山顶,然后自山顶滑行至海滩。
玩得比较开心,一直到华灯初上,才心满意足。
仍旧回到环球影城附近吃晚饭。早早就散场了,游客并不多。灯光也算不上明亮。
马来西亚美食街。
D3:植物园与乌节路
上午从圣淘沙岛回新加坡市区。
先在怡丰城吃的早餐。
仅仅两天的时间,感觉距离假期临近,逆向进入圣淘沙的游客明显增多。
地铁上,有本地人在玩麻将(为什么是本地人?除去相貌感觉,最主要的是麻将手游是英文的,英文的!!)
酒店和莱佛士商城是联体而建,逛商场颇为方便。
------
酒店休息之后,下午去植物园。
比想象的大,走了好久。
初始之时,基本是大片的草坪。
孩子最喜欢的是追逐的鸽子和鸡,笑称“走地鸡”。
有意思的是,植物园里面有一个儿童乐园,当做淘气堡玩了很久。
往植物园的深处走,植物逐渐高大,
饿了,在植物园用餐。
------
累了,懒得去夜间动物园了,临时改变计划,去乌节路逛街。
乌节路类似国内各个城市的商业区步行街。
没觉得街边的冰激凌如何出色,纯粹是被网红打卡带了节奏。
小蓝杯,应该已经走出困境,脱离资本成为了良性的商业品牌。
乌节路,人来人往。
22:00,商场准点关门,说好的24小时营业呢?
回酒店的时间,赶上了晚高峰,地铁人流与来时截然不同。
D4:鱼尾狮、牛车水与金沙
睡个懒觉,上午先去地标景点“鱼尾狮”打卡。
一路上,遇到一些地图上标识的景点,诸如市政厅,艺术馆之类的景点,没做太多的停留。
鱼尾狮,位于鱼尾狮公园,临近滨海湾,从桥洞底下走过即可看到。
鱼尾狮是一种具有狮子头和鱼身的神话生物,被用作旅游吉祥物和新加坡的民族化身。
大概还不是假日,游客不多。拍照打卡后,计划去牛车水区域闲逛。
先去的老巴刹用早餐(10点营业),维多利亚铸铁框架的古旧建筑。
味道怎么说呢,一般般吧。
下一步的计划,是从老巴刹穿过安详山去新加坡规划馆。
“安详的山丘”,新加坡的一座名山,即靠近唐人街的“安详山”,那里的Club Street(酒吧街)在全世界的酒吧爱好者中都享有盛名。(陶立夏,《分开旅行》)
街道名称是“客纳”,就是“CLUB”的音译。
------
特意去了一个小众的地方“新加坡城市规划馆”,去感受一个小小的渔村,如何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在规划馆门口,就开始进入状态。
说实话,孩子钢琴完全谈不上天赋,音乐资质在中线一下。完全是鸡飞狗跳的坚持至今。
在街头弹动琴键,少见地有了享受的意味。
孩子偏爱绘画,在规划观众,欣赏各类手稿和建筑图纸。
感觉在这里,开悟了细节图与草图的差异。回国内就买了两本书进行学习,未来有待观察。
以前画画,执着于画的精细,但仍旧是稚嫩的卡通画。在这里感慨“原来这么画,这么好看。”
在规划馆里面,体验了很久。
展示设备的互动性很强,10岁的孩子也能沉浸进去。
总结一下,规划馆比较小众,我家基本是当做一个精美的PPT来进行欣赏领悟的。
各有所好吧。
学习有感:
1,设计城市而非建筑,关注空间使用。相比于建筑本身,更关注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注重片区微循环和建筑地下空间的体系化设计。
2,优质的城市步行体系,生活与烟火气,才是城市的活力。完善的地面步行连廊和地下步行网络。
3,城市的活力在于人,城市的发展在于人。让市民走出家门,走下车门,才会给城市增添人间烟火气。
------
距离麦士威美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er)就在附近,这里最有名的是"天天海南鸡饭",还有一些美食推荐的。
口感觉得比老巴刹更好(其实未必,应该纯粹是环境使然)
看来吃饭的地方,就该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才是比油盐酱醋更必需的调味品。
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人家的生活水平和民生保障,不必存在疑虑。
只是有一点很有意思,始终感觉新加坡的市民,有一种全面蓝领的感觉,摊位乱乱糟糟,衣服邋邋遢遢,脏活苦活也是本地人再做,挺有意思。也值得思考。
------
从地图看,距离酒店的距离尚可,也就不必地铁,步行走就可以。
牛车水大致上是中式风格,两侧是南方城市很常见的骑楼样式,下边店铺,上面住宅,门面探出刚好形成步道,遮雨遮阳。
街道两边,有佛教,印度教建筑,倒也不算突兀。
走过新加坡河,建筑现代化起来,可以见到新加坡城市介绍时候常常出镜的立体化绿化建筑。
沿途还有国会大厦等打卡建筑,没太多停留。
------
累了,下午在酒店休息,从阳台看泳池的住客不多,就下楼去游泳。
阴云密布,雨不大,风不大,阴云之下可以看到阳台之下的和平纪念碑,远处的金沙酒店和摩天轮。
------
傍晚时分,坐地铁去滨海湾的金沙购物中心逛街。
酒店模仿威尼斯酒店,有一个室内河,尽头是一个瀑布。
预约了奢品的入店时间,等待间隙刚好去观景台。
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滨海湾的灯光秀。
金沙美食中心,用过晚餐。
回酒店的时候,很晚了,地铁游客寥寥。
D5:滨海湾与新加坡河
在莱佛士用了早餐。
按照计划上午的行程是游览滨海湾。
仔细研究了共享单车的情况,决定下载本地的共享单车“WHEEL”(小绿车),相比较哈啰小蓝车(需要绑定证件和支付),可以直接二维码微信扫码支付,反而省事颇多。
从酒店出来,向着“大榴莲”的方位步行(后来发现,莱佛士周边就有共享单车点),远远可以看到金沙酒店。
路边两侧的“海底捞”很是亲切。
骑行的线路:B --> K
环滨海湾的这条线路,对于骑行是非常友好的,无论是道路的顺畅程度,还是两侧景观布局。
直接上图,无需过多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人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者酒店和景点门口,有标志牌提示推行,而不是骑行。
累了,买个冰激凌在滨河湾休息,略阴的天气,比较舒适。
路上,偶然见到路边的蜥蜴,大约1米长,旁若无人的样子。
推过螺旋桥,在金沙酒店附近的停车点还车。
------
其实,滨海湾的骑行路线,与新加坡F1赛道,是有重叠的。
新加坡大奖赛是F1历史上首场夜间比赛,是整个赛季中最富魅力的赛事之一,也是所有车手们都渴望征服的赛道。
相当于沿着一级方程式路线骑行。
酒店所在的莱佛士商城,就是赛道的一个拐弯地点。
从这里逆时针行驶,就是昨天从酒店前往鱼尾狮的路线。
大榴莲扫共享单车的地方,也是F1赛道拐弯进入河边的地方。
到达滨海湾的赛道部分,左右两侧有看台和水上舞台,也是很多F1观众发买票观看赛事的地点。
赛道上,彪个自行车。
再向前,从摩天轮附近拐弯。
赛道全长5.067km,要进行61圈的争夺,比赛总里程达到309.087 km。赛道一共有23个弯,从赛道外观来看这是一条中低速赛道,发车后是一段长直道,来到1号弯之前车速达到7档 290 km/h,这也是赛道第二高时速点。1号、2号和3号是三个连续减速弯,出3号弯时车速已经降到2档 90km/h。
接下来是一段不长的直道,4号弯是一个大角度开放弯,车手完全可以油门到底驶过,车速也飙升到4档 200km/h,但是5号弯是个接近90°的右弯,时速会下降到3档 135km/h。然后是一段较长的直道,6号弯同4号弯一样都是很大角度的弯,通过时车速在7档 280km/h,而来到7号弯之前车速将达到7档 298km/h,这也是赛道的最高速度点。
7号、8号和9号是连续三个90°弯,车速由3档 110km/h降到2档 94km/h,出9号弯时加速到3档126km/h,然后是一段直道,最高速度达到5档 240km/h,不过此时车手必须再次大力刹车,必将将车速控制在3档 135km/h通过10号弯,11号和12号弯是一段不长的能加速的弯道,但速度也就在4档 180km/h左右,接下来的13号弯又必须降到1档 80km/h。
之后是一段比较长的直道,最高时速可以飙到7档 280km/h, 然后又将以2档 85km/h时速通过14号直角弯。来到15号弯时速度在5档 230km/h左右,但是16号和17号弯又是两个减速弯,出弯时速度在3档 126km/h,紧接着又将来到18号弯,这是一个速度更慢的弯,车速在2档80 km/h。之后的19号和20号弯是两个连续右弯,速度略有提升,在出21号左弯时速度在3档 126km/h。
接下来是一段不长的直道,就剩下22号和23号两个加速左弯,车速很快将由3档 150km/h提升到4档 200km/h左右,之后车手就需要以最快速度冲过终点。
------
金沙购物中心西侧停好共享单车,横穿金沙购物中心,可以到达花瓣造型的科技艺术馆。
光与影。
草草描绘飞鸟、飞机、蝴蝶。。。,扫描后呈现在后方的硕大屏幕上,在另一个次元里自由翱翔。
------
从金沙购物中心的四楼,可以纵穿过去,走天桥直达滨海湾花园。
钢铁的天空树。
本想晚上再来,看灯光下的五彩斑斓,同时去看花穹。
然而,但是,晚饭后懒惰了。。。
------
晚饭,是去的克拉码头的珍宝海鲜,去吃蟹。
克拉码头属于新加坡河的滨河区域。
沿着新加坡河漫步,可以追溯到19世纪,贸易给这个海边小镇带来活力的起点。从肮脏不堪挤满了棚户区居民,到现在的众多餐馆生机勃勃。,也是当地人来聚会的地方。
蟹,大。
------
吃过晚饭,顺着克拉码头闲遛回酒店休息。
和国内类似,河边遍布酒吧和娱乐设施。
途径旧警署大楼,就是彩虹玻璃的那个网红拍照点。
之前在研究新加坡的智慧城市的时候,有一篇报道,提到了“福南商场”,特意去逛了一下。
和国内以餐饮和教培机构为主的商场格局很像。但是从马路直达商场的自行车道,让我很是惊艳。
回到酒店,天色已晚。
从阳台望去,酒店的泳池和网球场地,仿佛调色盘。
一夜好梦。
D6:骑行哈芝巷与樟宜机场
清晨,迎着朝阳去骑行。
路上行人稀少,清晨的阳光,滨海湾远处的金沙酒店和摩天轮,仿佛都披上了金色。
路上车辆也不多,骑行起来很是顺畅。
先是逛了滨海湾花园,晨练的人颇多。
中间换了一辆共享单车,让单次时长归零(24小时骑行套餐,无限次,但单次1小时之后需要额外付费)。
归还共享单车,和国内想比,流程上多出一个锁车后扫描地面二维码的环节。想来可以有效规避乱停乱放。
新加坡的自行车,是与机动车相同的行车规则的,靠近人行道偏左骑行。
骑车去稍远一点的网红景点(哈芝巷和回教堂),网上搜索拍照攻略,总会有这里的照片。
哈芝巷紧邻着甘榜格南,属于马来人,他们是新加坡的原居民。
趁着游客稀少,肆意的骑行录像。
相比较摄影攻略的网红照片,窥见全貌,只能说呵呵,呵呵,SO,SO,SO,SO。。。。
------
回到酒店的路上,行人仍旧不多。
刚好去吃“亚坤”。之前去过一次,排队太久,主动放弃了。
“一碗旧滋味”天色渐亮,延续着怀旧情绪,我到“六十岁”的老字号“亚坤”去吃著名的椰咖(yaka)烤面包。烤吐司看来简单不过,都市人几乎每天清晨都要烤上几片,但亚坤的吐司夹着秘方配置的椰咖甜酱,外皮酥脆,即便卖相很是潦草,却让我的味蕾有种幸福的满足感。(陶立夏,《分开旅行》)
队伍其实并不夸张,但居然排了很久,很久。。。
排到我的时候,才知道原因。不是制作麻烦,也不是人太多,完全是流程缺陷和操作者短板导致。
四个人,第一个坐着从烤箱里拿出面包,横切,放料,不急不躁,轻松缓慢;第二个偶尔收盘子,其余时间闲坐;第三个负责冲咖啡;第四个,年纪稍长,负责打鸡蛋,调奶茶,点餐,确认餐单,收费。。。大概5分钟才能一个顾客。
体验极差。
------
上午,游泳休息之后,退房去机场。
新加坡机场的设施,比如网红滑梯,比如星耀樟宜,都必须在安检之前。
机场的布局和气氛,更像商场。
在网红滑梯的大厅里,有好几拨本地学生,在排练街舞,好像我们在国内,街区广场见到的样子。
航站楼有T1,T2,T3,T4,其中T4相隔较远,星耀樟宜,又叫“珍宝馆”,在三个航站楼的中间位置,有通道可以通达。
类似娱乐中心,整体布置成雨林的格局,正中瀑布垂天而下。
顶楼有蹦床、镜子迷宫等儿童项目。
从下午玩到晚上。星耀樟宜灯光亮起,色彩温暖。
安检之后,把剩下的零钱给孩子,自己去买喜欢的纪念品。
凌晨的红眼航班,一觉醒来,窗外的一轮红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9077
- 看完这篇攻略,轻松自驾西北大环线 86614
- 今年预算有限也能玩转三亚,十大私藏免费网红景点?吃住买全攻略 9775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