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徒步泰山,济南听泉

编辑
天数:3 天 时间:5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一个人

         

         延续了华山和恒山的节奏,登泰山依然选择了全程徒步。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原计划2016年5月13日出发,提前一礼拜订票,结果没了,只得推后到5月20日。刚刚好,计划中的5月14日登山有雨,那会平添几份辛苦,而5月21日多云,还有南风助力登顶!回过头来一想,还是变化着好,变则通嘛。有些事不要刻意执着,那样很容易进入死胡同。是你的总该会来,不是你的也不必强求-----这也算是齐鲁行的收获吧。好了闲话不说,言归正传,进入主题,喜欢的朋友多多提意见,留下你的箴言和足迹,让我们共同登泰山“凌绝顶”、千佛山下“悟佛心”、趵突泉边“多反思”、大明湖畔“品水韵”!

                                                                   先上几张泰山的照片

        2016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十四,小满节气,踏上一路东去的列车,开启了我的泰山、济南之行,四月十五凌晨05:05分火车准点到泰山站。

          徒步登山是件累人的事情,能量必须足足的才行,虽然包里装了小干粮,但毕竟还是零食,哪有正餐给力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同车人的那份匆忙,不急于登山,先找家饭店吃个“硬早点”才是硬道理。还没进入主题呢,边吃早点边聊聊泰山吧,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地级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贯穿山东中部,海拔:1532.7米。

         泰山有四大奇观,六大景区。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隆冬雾淞。六大风景区:泰山幽区、旷区、妙区、奥区、丽区、秀区(幽区指中路旅游区,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线路,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公里,几乎全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沿途风景深幽,峰回路转,古木怪石鳞次栉比;旷区指西溪景区,是登山的西路,自大众桥起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直达中天门。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登山的盘路,两旁峰峦竟秀、谷深峪长、瀑高潭深、溪流潺潺;妙区即岱顶游览区,自泰山幽区一路拾级而上。过了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妙区;奥区是以后石坞为中心的景区,其特点是峰雄岩壮、怪石嶙峋、古松竞奇、鸟语花香,雄壮奇奥、美不胜收;丽区去即泰山山麓及泰城游览区,无须登山;秀区主要指桃花峪景区,在泰山的西麓。桃花峪深幽静丽,景色奇秀,且有一条索道直通主峰。樱桃圆则离城不远,鸟语啾啾、溪水潺潺)。此次徒步选择了南上北下,依次经过幽区、妙区和奥区(各路段怎么走后面攻略略有介绍)。对泰山算是有了个大概了解,也深切体会到何为“稳如泰山”成竹在胸的安然、何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走吧,随着古人上天街去。

         吃过早点,还早着呢,K39路公交车06:00才发车,等不及于是花了10元打的直达红门,路程大约2.5公里。泰山登山口到没有什么特别处,感觉有点窄的巷子一直延伸上去,两边是红墙黛瓦、苍松翠柏。走不了几步商业气息扑面而来。遥想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此外,还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那时是何等庄重虔诚!

                                                                               红门处汉柏

                            登山起点红门景区有寄存包裹处,如原路返回,又是徒步,可以选择轻装上阵

         生命在时间面前总是显得无可奈何,枝叶繁茂、苍翠如烟固然值得称赞;倔强挺立、傲骨外露又何尝不是生命体美好的外延呢

          “一天门”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中有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登高必自”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从红门起到岱顶大约有6600多个台阶需要“必自”攀登。

        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

             天阶坊。明嘉靖年间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红门。位于岱宗坊北,红门路北首,东临中溪,西靠大藏岭。宫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名,创建时间无考,明清时重修。庙分东西两院,东为弥勒院,西为红门宫,中由飞云阁相连。

         洞天在红门宫东北深涧内。南侧有明代知泰安州事甘应甲题、范广书“小洞天”。据载谷底断崖层叠,横瀑飞流,自北而南有柳条、饮马、石峡三湾。谷侧多圆柱形铁黑色巨石,横断面层层包裹,似枯木年轮,上刻“醉心”。可惜干旱少雨,连一点水星未见!

        万仙楼。万历皇帝为纪念其母李太后眼疾痊愈,感念泰山圣母有功而敕建的,青山绿水之间,矗立着这座门楼式建筑,雕梁画栋,庄严雄伟,白云蓝天映衬着黄色的琉璃瓦,一派皇家风范。因泰山是华北地区的两大神山之一,神仙众多,民间的最高神玉皇大帝高居泰山极顶,其麾下众神遍布泰山的角角落落,有名有姓的神仙在泰山有112位,因此泰安府古称神州,民谚:济南府的官多,泰安州的神全,即是指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此楼上有"景会群真"的匾额,泰山是道教名山,称仙为真。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

        也许是缺水的滋润,进山以来,看到的松树缺点儿生机,感觉干巴巴的,倒是越往上走,植被反倒越显翠绿,越具生气,从此处起,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植被也丰富起来,真可谓“渐入佳境”也

        这两个字有点意思,不会是《丑陋的中国人》那本书里讲的“一个中国人就是一只虎,两个中国人就是两条虫”吧。也有人说这是“风月”无边之意,按照古文书写规则应该是赞美泰山风月无边,但是那要是作者超然物外,看到了一点点儒家思想的糟粕了,一语双关了呢

        这块石头有来头,很特别。从我进山起到后山下山,看到的都是灰色的石头,唯独这一块儿与众不同,还以为是现代人给弄来的,但一看题字都明朝的事了,留给地质学家考证吧

       斗母宫位于万仙楼北,古名“龙泉观”。创建时间无考,明嘉靖二十一年重建后更今名。原为道教宫观,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北斗众星之母,遂更名斗姥宫,又称妙院。斗母宫内殿阁亭廊几十间,分别座落在三进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筑深秀庄严。东有“听泉山房”三间,可观赏中溪的“三潭叠瀑”。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此处,重峦深涧,风景如画,红墙碧瓦,泉以涤心,古刹钟声,幽雅动人,自古便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景的胜地。也许季节原因现在太缺水,听泉观瀑就暂免了

         斗母宫前有两株肢体相连的槐树,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被称作“卧龙槐”。据记载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种植,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枝繁叶茂,为历代文人墨客顶礼膜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未见真面目,只缘未登高

       三官庙。即天官、地官、水官。我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故三官庙为道教徒祈福消灾之圣地。

         “奉安”是古代帝王或圣贤安葬时的专用名词。今指为国家元首的灵柩举行葬礼。正面以隶书刻总理遗嘱全文:余致力于民国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得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山东各界敬立。

                                                    登山至此,以觉累意,不过随时可以补充能量

        壶天阁。门洞有双柏自墙内横生,盘旋而上,堪称奇景。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清嘉庆年间崔映辰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廷路又题联“登此山一半以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两位仁兄坐在两边纹丝不动,等了一会儿依然如故,只得拍下这么个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现有石坊一座,额刻“回马岭”三字。传为古代帝王封禅泰山于此因为山道险峻无法骑马前行故名。

        四槐树。位于泰山中路壶天阁下,有古槐4株, 形体最为高大的24米许,胸围达4米, 古雅壮观。相传为唐代鲁国公程咬金率众来泰山,中途休息所植,遮天蔽日,攀登者留步暂憩品茶,发人思古,相继设有茶馆,以古槐而得名“四槐树茶馆”,现名“泰山女儿茶馆”。1987年7月10日8时20分,面对几日的暴雨,泰山四槐树景点的千年唐槐--8703-1401号古槐,因干枯的腹部灌了雨水在狂风的暴虐中。重心偏移,轰然倒下。胸径近2米的巨大树干横在了盘道上。树干老态龙钟、横卧盘道,游人无不婉惜。可幸在倒折基部尚存生机,经松土浇水,又萌发新枝,当年高达82厘米,基径1.2厘米,仍不使唐槐再生,有返老还童之赞说。美学家杨辛先生,曾赋诗赞曰:“生也峥嵘,死也峥嵘,铁骨横空,元气永存。”折倒的树干经测算证实,该树龄约1240年左右,可信唐人所植。

       在这要批评下不讲文明的游客。如诗如画的景点,穿戴靓丽的游客,离得十分近的垃圾桶,可是总有一些人就是我行我素,把家里的霸气和对待别人的戾气一股脑儿倾在了盘山道上

                                              下山的人逐渐多起来,大概是夜登泰山看日出返程的吧

         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海拔847米,又名三天门,为盘山公路终点。从泰山火车站、天外村、红门等地乘旅游车可直达中天门,再从这里乘索道直上南天门,仅需7分钟。中天门峻岭阔谷,楼阁簇拥。东有中溪山突兀俏丽,可观日出,望晚霞;西有凤凰岭蜿蜓伸展,可远眺傲徕雄姿,俯视城廓新貌。伫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众山拱立,林茂泉飞,缆车凌空,天然成画。中天门岭峻谷幽景色壮美,游人至此已升“中天”,无不心旷神怡。此处上山游客大增,原来是从中天门索道上了的。

                                                                               泰山石

       ‌迎天石牌坊。(又称天迎坊)位于泰山的传统登山中轴线上‌,具体位置在岱庙、红门路至泰山天街之间‌。这座石牌坊最初在明嘉靖年间建造,但早已坍塌,现在的牌坊是1994年按照原样重建的‌。 

                                                                     “斩云剑”唯有泰山石才敢当吧

                               2015年02月06日,泰山荣膺中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名不虚传!

        这幅字有点意思,像字又有点像画,意境十足。我的理解这个字画包含了两种动物四个字。这两种动物应该是“鼠和虎”,哈哈。怎么说呢,十二甲子鼠为首,老虎又是百兽之王,不都寓意泰山就是“五岳之首”嘛!那四个字应该就是“如此山河”,只有如此山河才配得上“五岳之首”的泰山了。当然这是本人的理解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看官不要嘲笑就阿弥陀佛啦!

         云步桥。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杨承训题名“云步桥”。明代陈凤梧曾在此赋诗一首:“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艳。”可惜看到的就是下面那点点可怜兮兮的细流!这也是进入山谷来看到的第一点水!

       五大夫松。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据《史记》载,五大夫松是在秦始皇登封泰山时,中途遇雨,避于大树之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后被雷雨所毁。 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奉诏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今存两株,拳曲古拙,苍劲葱郁,被誉为“秦松挺秀”,现已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望人松。五大夫松西侧山腰,一松潇潇洒洒,傲然挺立。树冠下一长枝披拂,仿佛翘望八方游人,故名“望人松”,活生生就是泰山“迎客松”。

        在此得说说槐树了,泰山故为壮观,可惜少有雨水滋润,一路走来古人留下的“飞瀑”、“涧鸣”未见一处,倒是越往山间走,越感觉神清气爽,香味扑鼻,原来是漫山的槐树绚烂绽放,引来无数蜂蝶,当然也留给游客醉美的味觉回味!

         开山遥望“南天门”,好似近在咫尺,可是最艰难之道,后面娓娓道来。开山---“南天门”之间为登泰山最艰险的一段,名为泰山“十八盘”,共有石阶163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自开山---龙门为“慢十八”,龙门---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升仙坊----南天门为“紧十八”。

         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有诗为证: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丛穷处见,天向隙中观。重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

                                                     (此为慢十八也,可是台阶已经够陡的了)

         龙门。是泰山第二个“十八盘”的起点,因在泰山南天门下,左有飞龙岩,右有翔凤岭,两山如龙,中开一窍若门,故曰龙门。此处有龙门坊,坊西侧山崖上榜书“龙门”二字,为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字高 110厘米,宽51厘米,双字连为一体,为一笔写成,形如花押,似双龙飞舞,气势磅礴。坊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

       再不要抱怨景点山上物价奇高,你出去背一个小包,都累的够呛,看看这位大叔,现代版“挑山工”。这使我想起冯老先生的文章《挑山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有了这位挑山工大叔的鼓舞,感觉信心倍增,不过还是悠着点号,一望无际的台阶,需要耐心、信心,更需要恒心才对。不时停一停,看看崖壁上顽强生长的植被,看看远山,看看还在奋力向上攀爬的人们,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升仙坊。总算熬到“升仙坊”了,南天门看似近在咫尺,可就是走不到,台阶越来越陡了,大概有70度的样子吧。“升仙坊”位于南天门之下,全石双柱单门式。在南天门之下,不紧不慢十八盘与紧十八盘交接处。此处向上,悬崖峭壁,山势陡峭,由此登山,越登越陡,愈攀愈险。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之意境,故名"升仙坊"。游人至此,驻足小憩,浮想联翩。回视山下,常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咫尺,奋力攀登,升仙在望。

        近了,更近了,终于上到了南天门。攀到了泰山十八盘的尽头。南天门又名三天门,是登山盘道顶端,海拔1460米,古称“天门关”。元中统五年,由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现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坐落于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

        南天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门洞,条石垒砌,券石起拱,顶铺条石,四周冰盘式出檐,上镶石匾额“南天门”贴金。两侧镶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上层建摩空阁,通高5.3米,黄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顶。下层檐即在墙壁上部,南向正间开拱形门,两次间各开一窗。门上石匾额“摩空阁”,白地贴金红墙衬托,与黄琉璃瓦顶相辉映,更显巍峨壮观。

                                                                              天街---岱顶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今天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可远眺中天胜景,泰城夜色。天街-天上的市街,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

          天街坊。位于天街西端入口处,始建于明代,清末被毁,1986年重建,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牌坊

        天街名不虚传,飞机都拦得。游客至此大都经过十八盘的洗礼,累得气喘吁吁,于是乎休息大快朵颐,为冲刺岱顶储备能量,我也是

         泰山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五岳独尊

          大观峰石刻。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摩崖高13.3米,宽5.5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此处时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唐刘仁愿、宋赵明诚、元徐世隆、明朱衡、清阮元及施闰章等历代名流题刻历历在目。“置身霄汉”、“青碧丹崖”、“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等大字与《纪泰山铭》互为辉映,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 

         "孔子小天下处"石碑位于岱顶玉皇阁,相传为孔子当年俯瞰天下之地。这其实是明朝山东御史颜继祖根据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所刻之石,现已为泰山上诸多与孔子有关的胜迹之一。

          泰山和孔子作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在古人心中有着不解之缘,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古人才会在岱顶起一座孔子庙,今天当我们驻足于岱顶孔庙,读着清代泰安知县徐宗干的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更觉孔子之伟大,更觉泰山之神圣

        无字碑。年代无考,为何无字也未有考,是碑是碣无考。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八米处,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499.5厘米,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泰山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

                                                                              气象台

         拱北石。 在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横出,名为"拱北石",因其形犹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观日出的好地方。古人有"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已初明。苍茫海气连云动,石上游人别有情"的诗句。有雅兴的游人可攀石而上,或观日出奇观,或赏彩云飞渡,趣味无穷。同样游人如织,竞相留影,难得独白。

        终于登上了泰山极顶。劳累全无,俯瞰四周,群山尽在脚下,杜甫的《望岳》此刻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累得精疲力尽,依然期盼下一步的风景,当独步绝顶环顾四周之时,那种莫名的冲动、那种对自我挑战成功的喜悦、那种天地之豪气油然而生!

                          环顾群山,回味一路走来的艰辛,俯视山脚,也深深体味到“登高必自卑”的真谛!

                                                                                 后石坞

         和登恒山的感悟差不多,都是前山人文景观厚重、后山自然景观幽美。只不过泰山要比恒山更厚重丰富幽美。徒步登五岳是我登山最爱,当然包括上山和下山。初登华山经验不足,准备不充,下山到北峰不得已乘索道。恒山那是真正的全程徒步,膝盖有点受不了那也坚持下来了。泰山当然如此,只不过比下恒山更显艰难,因为台阶太陡,对膝盖冲击力更大,好在有伴儿也是通病,还好走走歇歇无妨大碍。

                                                                         后石坞索道

         北天门。自丈人峰顺坡北下,至山坳处有石坊,原额"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双柱单门石坊,额书"北天门"。是岱顶通往后石坞的必经之路。坊北是摩云岭,自坊前顺坡东下至勺形谷底是"乱石沟",过沟是独足盘,再前行可至后石坞诸景点。

         走在此处三岔路口没有任何路标有点茫然了,不知该怎么走了,左边这个院子是空军疗养院,过去问了一下,人家很客气说,直走是去“桃花峪”景区的路,要走后石坞从“森林浴场”下。我以为右边那条道就是森林浴场,于是乎一路前行,但老感觉不对劲,前面来了两位壮小伙一问,那是通往“尧观顶”景点的,只得随了两位大哥返回,重新找路。

          终于看到“后石坞”这个标识了,可是没有明确标识,好在右边还有一块“森林浴场”的标示牌,后石坞向右走无疑了。

        从后石坞徒步上山的游客,你看都不走台阶,原来后石坞很陡的,上下山都是一个考验,有些游客宁愿走两边的便道,我也是,下山途中走了不少台阶两边的便道。后山人气还算好,下山的不多,上山的可是一拨一拨的随时遇到

                                                                      后石坞仰视气象台      

         后石坞景色是在用言语无法形容,只能感同身受,亲自体验。在此不得不说说后石坞也就是后山的松树。前面讲到,也许是干旱的原因,前山的松树老是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而且几无旁支,中规中矩的样子。可是后山就大不同了,而且后山路线的设置非常有讲究,能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松树都能绕到眼前,不仅能看到,还能抚摸到,松树的各种形态是无法用相机拍摄出来的。

“小天烛”。小天烛峰一柱状孤峰从谷底霍然拔起,高耸似烛,峰端的劲松,宛若烛焰燃烧,因此称“烛焰松”。

                                                                             小天烛

         走在此处,右膝盖有点隐隐作痛,看着漫漫下山台阶有点愁啊,坐下歇歇吧,一会儿下来一位小哥,看他下山的样子也是膝盖受不了的样子,一盘谈还真是,还是来自北京奥组委的,我开玩笑你都奥组委的还这样啊,他说上学时膝盖受过伤,原来如此,于是两人一路走走停停相伴下山,每次出游总能遇到能谈得来能相互鼓舞帮助的人,幸甚!现在坐下来回味当时下山的痛楚,真有点“下炼狱”的感觉

                                                                               大天烛

        明明是下山,可是有一道门突兀其上,还要登不少台阶,此即“山呼门”是耶,又称望天门,此处两山夹道,为秦御道天然隘口。相传秦始皇登封泰山,文武大臣在此三呼万岁,俗称“三呼门”。

        终于见到水了,在小水库四周,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在四周修建凌空栈道,过不了多长时间,泰山后山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有水的去处。毕竟山有水才显得有灵气。泰山后山“东街广场”,修的挺气派,商业大街也很有特点,就是人气差了点,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样子

                                                                             回首泰山

          完胜泰山,在此乘坐19路公交到红门站转乘K39路直达泰山火车站到济南听泉去。泰山归来已是20:50,膝盖还在隐隐作痛,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酣然入睡。泰山唯一感觉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了点水,而这点水得在济南找回。济南素有“泉城”之美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济南。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既来之则安之,今天就开启济南三大名胜之旅。原计划06:00出发登千佛山,可是昨天的劳累不得不让我懒床半小时。吃过早点,在火车站广场东侧乘坐K51路公交直达千佛山站。

        千佛山。千佛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南部偏东处属于国家4级旅游景点。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兴国禅寺"。千佛山遂成为香火胜地。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门票30元,上山索道20元)看惯了慈祥、丰腴,庄重的佛像了,可是进入千佛山大门,道路两侧分立各具姿态的佛祖,原来佛也是像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吧哈哈,下面几尊有点逗哈

                                       不少景点标注有英文、韩文,可是单独出现韩文的还是第一次见

        山北坡存有百年以上古树300多株,主要是柏树。其中300年以上的有60株,山上有4株古槐,以"唐槐"最古。这些古树名木,原于自然,古朴典雅,犹如水墨丹青画卷,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登千佛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几段纯自然态,险着呢,愁下山膝盖

                                                                     千佛山上俯瞰济南城

          “望岳亭”,据说此处能看到泰山,今晨天公作美,还真看到了呢,济南离泰山直线距离也就60公里左右

                             看远处隐隐约约那个大圆球就是气象台那个圆形雷达,还有高高的发射架

                                                       望岳亭处看到的千佛山索道及大佛头

                                                           这尊大佛正在维修,未睹真容

        “万佛洞”。千佛山有个万佛洞你信吗,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门票15元),洞深约600米,还分“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几部分。怎么说呢,应该是济南一防空洞改建而成吧,佛像倒不少,600多米佛像密布,可是今人手法咋比历史呢。进洞一定注意衣着,里面阴凉,如果是夏天,很容易感冒,常不感冒的我,也给中招了,好在是返回途中回家后感觉有点

          在万佛洞与弥勒胜苑之间,近临上山盘路,4000余平方米的梨园即建于此。这里原是一片荒地,岩石裸露,野草凄凄,1998年3月,由济南冠世时装有限公司捐资10万余元爆破凿穴栽植而成,计有200余株。现已茁壮成林。

                                                                                    大佛头

         趵突泉胜景。从千佛山站乘坐K51路公交车直达趵突泉东门站,在此可以买到“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门票”大联票计75元,包括趵突泉景区30元、大明湖景区40元、五龙潭景区5元。当然你可以每到一处买票,但是多了排队的时间。这几个景区紧挨着,趵突泉一路向北,出了北门,斜对面就是五龙潭,同样出了五龙潭北门斜对面就是大明湖西南门,挺方便的。如果你不想走路,从趵突泉船闸出发有各种水上线路供你选择。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首批重点公园。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一名最早就出现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的诗文之中。曾巩曾出任过齐州(即今济南)太守,非常热爱 齐州的山水,他描写这处泉水的那首七律,题目就叫做《趵突泉》。诗是这样写的: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旁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这位词人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转了大半个园子,心想还是最后看趵突泉吧,其实在网上大概了解到由于干旱少雨,趵突泉近年已失去“趵突”雄姿,可真没想到眼前的趵突泉是波澜不惊,连点儿水花花都没看到,偶尔有个气泡还是池里的鱼儿在撒欢,公园游人如织,但是泉边人流稀少,大概和我一样太失望了吧。

        "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观澜桥”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这位大哥的表情代表了来此游客的表情代表----失望、无奈,好在公园景色可人,弥补了不少。

                                                                                 杜康泉

                                                                                    花墙子泉

                                                       登州泉-----唯一看到泉水四溢的清泉,但愿是自然状态

        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丝如画的风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在此处设立“济南惨案纪念堂”时时提醒国人:勿忘国耻。以史为镜可知兴亡---加油中华!

                                                                                趵突泉北门

          出了趵突泉北门,向北过一条街,就是五龙潭了。五龙潭也叫乌龙潭、龙居泉,是三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五龙潭公园内,散布着形态各异的26处古名泉,构成济南四大泉群的五龙潭泉群。环绕诸多泉池,形成了庞大的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质最好的泉群。此潭,景色极佳,碧波荡漾,澄澈如镜,水木明瑟,锦鱼戏游。

                                                                                         五龙潭

                                              龙潭观鱼。潭水清冽,鱼儿自在,此处观鱼确为一景。

          秦琼祠。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县大槐树庄人,约生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卒于唐贞观12年(公元638年)。唐时,累立战功,官到左武卫大将军,封为胡国公,死后陪葬昭陵。相传,秦琼显赫后,在五龙潭侧建府第,后人就地建祠,并存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石碑。把五龙潭说成是秦琼故宅始见于元朝,桂馥《潭西精舍记》沿用了这一说法。碑载:“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一旦为神物夺去”古历亭旧址,位于五龙潭西,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西展馆南。

                                                                                 五龙迎客

         大明湖。五龙潭北门左对面就是大明湖西南门。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一线游起来十分便捷,原来还在网上做了不少功课,游完一园乘游777路(起点终点均为趵突泉东门,经过泉城广场---黑虎泉---大明湖东南门---大明湖南门---大明湖西南门---趵突泉东门)再下另一园,原来挺方便的。当然你也可以乘坐游777路公交。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大湖是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湖面58公顷,公园面积103.4公顷,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 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大明湖西南门

         从西南门进入必须要买票的,如果你从西南门右手处进入公园那可就是免费游园啦,当然不是全部,除了西南门---北门段。一进门西南门就看到毛泽东的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出自《采桑子重阳》。行云流水的毛体字与湖融为一体,对人生的慨叹使人倍感珍惜当下,毕竟“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啊!

                                                                 有点像颐和园的“衣带桥 ”

                                                                        碧波荡漾之大明湖

        计划游园的线路,拍了以上照片,怎么也找不到湖东南的进口处,只得问门口的工作人员,神答复:出了西南门直接进园,谁都可以去,东南端是免费开放的.......水是桥的载体,桥是水的灵魂。有水无桥失灵气,有桥无水少生机!

                                                                                 湖西桥

                                                                          柳到浓处恰似烟

                        玉涵桥。济南城里有座“玉涵桥”,大明湖直接拿来,不过此园配此桥,底蕴十足。

                                                                                 烟波桥

                                     来的有点早,六月荷花尖尖角都还没露呢,至于芦苇秋天才显洒脱

                                                                                     弱柳扶风

        历下亭。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历下亭巍立于大明湖中最大的湖中岛上,岛面积约4160平方米,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春天,修竹婆娑,翠柳笼烟;秋日,湖水荡漾,荷花溢香,凉风徐吹,令人心爽,被称作“历下秋风”,为古时历城八景之一。唐代诗人杜甫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与书法家李邕在此欢宴,杜甫即席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句,历下亭以此而名播天下。远观此桥有“长虹卧波”之感。

                                                                                 历下亭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大明湖东门

                                              永远定格。现代人的喧嚣赶跑了本该属于它们的和谐

                                                                                   正谊桥

                                                                               司家码头

                                                                               秋柳桥

                                                                                    北渚桥

                                                                                  北池桥

                                                                               齐音桥

                                                                                       柳烟桥

        超然楼。始建于元代。据《历城县志》记载,元代学士李泂在泉城济南的大明湖水面亭后建超然楼。此后,明清两代许多名家在此留下诗作。但原楼久已不存。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开工后,寻其旧址,得以重建。2008年8月,重建的超然楼正式开工建设,楼高51.7米,面积达5673平方米,共有7层,站到这里观光,可俯视整个大明湖的风景。

       大明湖北门。  出大明湖北门,向北前行一条街,即达济南火车东站,在此乘火车返回。泰山之行、趵突泉之行唯一缺憾就是缺了点水。但泉城的美景、特别是大明湖的碧波与柳烟也算是洗涤和抚慰了那丝丝遗憾!不过回过头来一想,留点遗憾何尝不是幸事呢,遗憾往往倒让我们不时忆及当初,也算是增强记忆的意外之喜!

       实用攻略。其实谈不上实用攻略,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旅途的点点滴滴,对你有帮助是我滴欣慰!济南市区交通发达、食宿便捷,因此重点介绍关于泰山的。

        一、交通

        铁路:泰山火车站是泰山旅游交通的中心枢纽,泰安的几处汽车站也在火车站周围,所以建议不熟悉泰山旅游区交通的游客,到达泰安后都先去火车站,然后分乘各路车去往不同的进山口或景区。徒步登山的红门进山口在火车站东北方向2.5公里;乘车上山的天外村登山口在火车站正北约2公里;桃花峪登山口在泰山西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2公里;天烛峰进山口在泰山东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8公里。

      公路:泰安市高速公路有京沪高速、京福高速、泰博高速穿越境内,外可直抵首都北京、上海、福州,内可与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淄博,实现高速公路互通。从泰安到济南仅63公里,到曲阜68公里。泰安市的长途客运车辆多集中于泰安市汽车站,分为新站和老站两座。其中老站位于泰山火车站南200米处、泰山大街东端,市内可乘坐2、5、11、14、18、28、40路公交车前往;新站则位于泰安市东岳大街迎胜路路口,距离泰山火车站约两公里路,市区内可乘坐1、4、5、10、11路公交车前往。

          泰安出租车:泰安市出租车起步价为二公里6元,之后每公里租价为1.5元,夜间略有上浮。出租车从火车站或老汽车站到天外村登山西路8元,到红门登山东路10元,从高速公路泰西出口到火车站15元,到天外村或红门20元。从104国道到火车站10元,到天外村或红门15元。游览泰山,现有四个进口,徒步登山的红门进山口在火车站东北方向2.5公里;乘车上山的天外村登山口在火车站正北约2公里;桃花源登山口在泰山西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2公里;天烛峰进山口在泰山东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8公里,四个进口都有公交车可抵达。

      泰山旅游巴士:泰山旅游巴士1线:火车站--天外村---中天门,上山票价:13元,下山票价11元。

      泰山旅游巴士2线:火车站--桃花峪---桃花源索道,上山票价:13元,下山票价11元。

      二、食宿

      泰山煎饼。泰山煎饼,是中国传统名吃之一,是著名的山东特产。山东煎饼最初源于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泰山煎饼是泰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煎饼原料由生长自泰山脚下的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粗粮,配适量泰山芝麻,花生,核桃,板栗,精细研磨而成,泰山味十足,泰山煎饼薄如蝉翼,几乎透明,保存时间也特别长,达三、四个月左右。

                                                                               泰山火烧

        清氽赤鳞鱼。不需过油而直接入水煮熟,加以胡椒面、花椒面等佐料即面。食鱼、品汤,味道特别鲜美,口感清爽,津液油然而生。中外游客盛赞此种吃法是超海参、胜鱿鱼的特殊美味。在清氽的基础上,如配以雪丽糊和鸡茸料子,则名为"清龙卧雪";加入彩色鸡丸者,则称"龙凤宝珠汤"。中外游客无不艳羡地称道:"非到泰山难得此味",因而人们均以游览泰山能吃上赤鳞鱼为一大幸事。

       三、注意事项

       1、门票: 旺季(3月-11月)127元 ;淡季(12月-2月)100元

              A、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凭证享受旺、淡季价格分别为60元/人、50元/人的优惠;

              B、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儿童(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山;

            C、对教师、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道德模范享受门票优惠,旺季每人100元,淡季每人80元。

       2、登山线路

           A.第一条:最经典的红门路徒步中线,其实是中线登封御道。是指从岱庙(东岳庙)-一天门-孔子登临 处-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

        B.第二条是坐汽车上山的环山公路线!当然你也可以自己顺着公路走!天外村(天地广场)-环山路-竹林 寺-黄溪河水库-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

        C.第三条是从西北侧山口进!是桃花源入口!是环山公路!也可以自己走!桃花峪入口-环山公路-彩石 溪-赤磷鱼保护区-桃花源索道-南天门-玉皇顶

       D.第四条是东北侧山口方向,一般说是天烛峰!也就是后山。因为很多人是从前山爬完,从这条路下 去!也可以从这边上山,从前面下!

         3、索道:中天门----南天门价格单程80元/人,往返双程140元/人;桃花峪----南天门价格单程80元/人.往返双程140元/人;后石坞----南天门价格单程20元/人,往返双程40元/人

        4、如果选择全程徒步,除非体力好极,最好还是买一支登山杖,真正印证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 句老话,下山对膝盖的冲击太大了,完全徒步膝盖受不了。如果你选择后石坞线路,请备足水 源,一路没有补水点。

        5、关于济南,其他的倒没什么好建议的,就是游览大明湖,如果你是从西南门进入那必须是要买票的,要是不进门可以从西南门旁边一直向东,是可以免费游览的一半景色的,直至北门处。

       6、 感兴趣的你要是对泰山、济南交通也感兴趣,不妨点击下图(点击右键“全屏看图”模式)

        如果你是从泰山后山下山的,可乘坐19路公交达泰山红门站,换乘K39路公交达火车站。如果你下山还有体力、兴趣去逛岱庙,乘坐19路到泰山职校站下车转乘K39路直达岱庙。

                                                                             泰安19路公交

                           济南K51路公交。火车站---环山小区,途径趵突泉东门、泉城广场、千佛山站

         济南游777路公交。趵突泉东门为起终点,途径泉城广场、黑虎泉、大明湖东南门、大明湖南门、大明湖西南门、五龙潭等,是名副其实的环游路线。

                                                                                  千佛山景区

                                                                                     大明湖公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徒步泰山,济南听泉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