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畔,麦田边│筱村十日闲居记
去年九月中夏日的尾巴,刷到一张美图,古老的廊桥绿意葱葱的稻田,老农扛着锄头走在田间,这图将我的夏日遐想具体化了。搜索后发现这个地方叫泰顺,在浙南,说走就走,走走泰顺,一切都顺。
DAY01 与廊桥麦田共晨昏
住哪?是个问题,住在泰顺县城感觉离心中的那片田有些远,于是将目的地定在了筱村镇,未知的地方,来到镇上才中午,不急着住下,闲逛中发现离镇子2公里处就有廊桥,开过去看看。没想到廊桥附近真的是一片麦田,还有村庄,村里很安静,也很干净,村民将自家多出的房子改成了民宿,挑选了一家推窗就能看到麦田的,心满意足的住下,并开启了我们为期10日的筱村生活。
安顿好后,在村子里闲逛起来,麦田、荷花池、村委会走了个遍。
村后山上竟然还有个正在修缮的小庙,职业病驱使下走进去想看看热闹,木结构的梁柱正在翻新,和大和尚攀谈起来竟然也是个旅者,他自豪的给我们讲起他骑摩托穿越藏区的经历,不知不觉聊到太阳西斜。
告别大和尚去镇上采购了些物资,夜晚的村庄格外寂静,月亮悄悄的挂在不远处,真舒服 !
DAY02 住下来的风景
第二天天不亮村里的鸡鸭就为我们提供了叫醒服务,不大会儿勤劳的村民也都开始下地干活儿,今天先去看看筱村镇上的古村落徐岙底和筱村公社。
徐岙底村,始于宋代,建筑多为清代,是一座保护相对良好的古村。走进古村看到,村前玉溪萦绕,左右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美,宛如世外桃源。
村内一条鹅卵石径逆溪而上贯穿全村,农田、菜畦散落其间,形成 “田中有村、村中有田” 的景象。
踏着石子路在村里看了祠堂、忠训庙、红粬工坊、文元院、举人府,这里的民居主要以土木结构建造为主,青瓦砖墙不事雕琢,屋檐翘挑,飘洒灵动;许多构造延用宋式做法,门楼木质抱鼓石,稍饰雕刻,纹样清晰;多处民居门楼外竖旗杆石,风格古朴大方。
上午的村里格外安静,连小动物也都躲躲藏藏的,走下来感觉完整的体验了这里生活的闲适。
筱村公社,可以理解为一个童话主题的公园。比较适合带小朋友游玩的地方,正午十分到达,被我们包场了。
顶着烈日走过了绣球花海、萌宠乐园、最后到达霍比特小屋,走上观景台向下俯视,竟然还是包场。可能是我们打开的方式不对,下午回村休息。
午后,坐在民宿外的藤椅上,喝着茶看着面前麦田微微晃动,拿起手机搜搜周边可玩儿的地方,云中大漈被我第一眼看到,凭感觉这是个好看的地方,明天就这啦。
徐岙底建筑必看:
文元院:具有宋代风格的民居,门楼檐下悬挂着 “文元” 匾,藻井设计象征 “天人合一”,蓝草花窗棂十分精美。
举人府:乾隆武举人的四合院,“登科” 牌匾悬挂上方,天井鹅卵石暗藏“文武双全”玄机,还能看到 180 公斤大刀复制品。
吴氏宗祠:家族文化的缩影,木雕廊檐讲述着百年兴衰,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家族文化氛围。
红粬工坊:省级非遗乌衣红粬的制作场所,可参观红粬从蒸米到发酵的全过程,还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古法酿制红曲酒。
筱村公社贴士:
绣球花海 & 霍比特小屋:5-6 月是绣球花花期,1500㎡蓝紫色花海环绕着彩色的霍比特小屋,仿佛置身于《魔戒》的场景中,是拍照出片的好地方。
萌宠乐园:可以在这里看到羊驼、小香猪、小兔子等萌宠,与它们亲密互动、喂食、合影,非常适合亲子游玩。
彩虹吊桥:微风吹过,吊桥轻轻晃动,站在桥上,远处山峦起伏,近处花海绚烂,能拍出很美的照片。
DAY 03 古树与荒寺的记忆
清晨依然被鸡鸭叫醒,今天可是有任务的。驱车2小时的山路到达云中大漈,途中景宁的畲族田园风光非常漂亮。沿着山间溪水和弯弯的步道走进村中,走了一会儿看到一座木结构古廊桥叫护关桥,后来研究后才知道这是三层三檐二孔的简支木平梁廊桥,当时只感觉这桥适合炎热的夏天乘凉。桥中竟然还供奉着关公和魁星,这可是个重视教育的村子。
看罢木桥,迎面就是一棵参天古树,虬曲的枝干,树皮皴裂得像百岁老人脸上的沟壑。
被古树吸引到近前,竟有一条小径通幽,青石板上覆着层薄薄的腐叶,踩上去簌簌作响。沿小径走去,又一棵古树倾倒在面前,粗壮的树干横亘路中,像是提醒我们要进入另一个时空了。
果然,走进院内是另一番景象,像是突然闯入了聊斋中的兰若寺的当世范本。山门的朱漆早已斑驳脱落,露出底下青灰色的木骨,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字迹模糊,仅能辨认出边缘蜷曲的云纹。墙角的野草从地砖缝隙里钻出来,在风里摇摇晃晃。钟楼的铜钟静静地悬在梁上,钟体布满绿锈。
冥冥之中感觉这个地方不简单,园中景象虽然有些荒凉,从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的设置上不难看出原有的建筑规制是个祠堂。大殿的门虚掩着,推开时发出 “吱呀” 的呻吟,门槛上积着厚厚的灰尘,留有几个模糊的脚印,像是不久前有人来过。三清殿只剩建筑的骨架,阳光透过梁柱斜斜照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走到后面,果然发现这是梅氏家族的祀庙,时思寺是时时思念的意思。
走出时思寺去看云中大漈,大漈是瀑布的意思,走不多远经过一座廊桥,沿台阶拾级而上看到了所谓的云中大漈,可能是时思寺的余温未尽,看到大漈心中并没有太大波澜。回程的路上一直惦记着时思寺的氛围,那推门看到的荒草间斑驳的记忆挥之不去。
建筑必看:
大雄宝殿:建于元至正十六年,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二十四诸天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心经钟楼:始建于元末明初,三层楼阁式,歇山顶。钟楼内悬有明铸铜质千斤心经钟,其声可传 15 公里。
梅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年间,总体布局为三进三天井,具有地方特色,做法有明显的福建风格。
古树奇观:寺前两株 800 年刺柏侧扭生长,与山门共生;寺北千年柳杉王高 47 米,需 6 人合抱,被誉为“华东杉树王”。
护关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三层建构廊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乡土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DAY 04 探秘古桥时光密码 -上
筱村镇 文兴桥-文重桥-库村福庆桥
来了几天都没有好好的看看泰顺的桥,虽然这几天的也粗略的看了几个桥,但并没有对廊桥有什么深刻的了解,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寻遍周边村庄,解锁了廊桥的各种形态。
先从文兴桥开始吧,桥边有个小小的廊桥文化展馆,从介绍中了解到原来泰顺很多的百年古桥都在2016年的台风莫兰迪中损毁,现在看到的很多廊桥都是后来修建的。但庆幸的是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修旧如旧原则完成修复重建。
文兴桥,被称为 “廊桥中的比萨斜塔”,位于筱村镇枫林村,清咸丰七年建造,是所有廊桥中唯一座两头不对称的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傍晚的斜阳下光影绝美。
文重桥,离我们驻地最近的一座廊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水尾,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木平廊桥,始建于明初建文年间,历经了四座木拱廊桥和一座伸臂木平廊桥,现存桥梁为2017年后修复。
由于离得近我们得以感受文重桥的清晨和日暮。
库村始建于晚唐时期,是一个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古村落。到达时正值午后阳光最足的时间,村里也没什么游客,商铺都在休息,逛一圈后绕行村头去看泰顺最长廊桥。福庆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新浦乡南浦溪上,横跨在宽宽的南浦溪上,南浦溪是飞云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始建于清道光廿八年(1848),原名漈下桥,后被大雨冲毁。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改名福庆桥。1990 年再度毁于台风洪灾,2020 年涅槃重生。
福庆桥是泰顺最长的一座廊桥,也是中国最长的木拱廊桥圆桥,桥身建筑精美,有着独特的木拱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木材之间的榫卯连接,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DAY 05 探秘古桥时光密码-中
泗溪镇 北涧桥 - 胡氏大院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而得名,被誉为 “世界最美廊桥”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叠梁式木拱廊桥,采用编梁式构造,造型古朴,结构精巧。
到达北涧桥要走一段碇步,走在水中央看参天树下的北涧桥,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从远处眺望,整座桥宛如像是一座空中楼阁架在溪流之上。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周边还有碇步、锦鲤以及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廊桥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意盎然的宋画之中。
胡氏大院位于雪溪乡桥西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当地亦称石门楼,是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整体布局坐西朝东,大院主体建筑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两侧厢房以及正屋都以这根轴线左右对称,大门原在中轴线上,后北移,正对前方笔架山的最高峰。建筑结构主要是杉木,能在湿热环境中保护木构架。
柱头镜、月梁、牛腿、斗拱、雀替等构件均有雕刻,内容有龙凤、狮子、花鸟、人物故事等,甚是精致。
看罢古宅,感叹先人在建筑上的细节追求。天气还是很热,回村休息~
DAY 06 探秘古桥时光密码 - 下
三魁镇 三条桥-明山寺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与垟溪乡交界处,是一座叠梁式木拱廊桥,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修建该桥时曾发现唐“贞观”瓦片,因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桥而得名。
三条桥采用榫卯结构建造,无钉锥连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的原型。桥檐精雕细刻,每一个桥桁的下端,都嵌有一个木斗栱,栱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
看三条桥需要一些体力,车只能停在1公里外的路边,沿杂草丛生的小路拾级而下,一路上没有任何标识,以至于走着走着都会莫名的质疑一下。还好好奇心驱使着我们走到谷底,一转弯看到了荒草和小溪上屹立的木桥。
走上木桥地面吱吱嘎嘎的作响,两侧的木板上保留着不知什么年代留下的诗句,仔细看看每条都很有意思。站在桥中央迎面而来的是涛涛河水,此时此刻感觉和当年题诗的古人同频了。
不急着返程,这附近还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寺庙,明山寺。寺院置身于茂林修竹丛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像个“天然氧吧”,由于寺庙处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可以俯视群山。
寺庙的后山上有一个观景平台,观音塑像跌坐正中俯视着群山和众生。此处也是眺望整个山谷的最佳位置。
返程途中经过一座正在修建的廊桥,远远眺望了一下这座比较宏伟的大桥后返程回村。
DAY 07 泰顺廊桥的形制之美与文化深韵
清晨下起了雨,今天注定不能户外活动了,正好回顾一下这几天看过的桥。经过几天的探访,发现泰顺的廊桥,造型丰富,工艺精湛,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众多古廊桥中,三条桥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分疆录》记载,道光年间修建该桥时曾发现唐 “贞观” 瓦片。
精神与情感的寄托,泰顺地处山区,这些廊桥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着各个村落,廊桥也承载着泰顺独特的建筑文化,深深烙印着泰顺人的乡土记忆与情感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艺术与文化的价值,廊桥的建筑工艺精湛,从桥身的结构设计到桥屋的装饰雕刻,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廊桥上还保存着许多墨书题记、壁画等文化遗迹,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建筑形式的多样:
有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木廊桥等。
造型丰富精美:
飞檐翘角;屋脊装饰;桥屋形态都有很高的可看性。
注意事项
廊桥多为木质结构,且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在参观时要严格遵守规定,禁止在廊桥内吸烟、用火,不要触摸、刻画廊桥。
前往一些较为偏远的廊桥,如三条桥,可能需要走野路,雨季时路况复杂,容易发生塌方等危险,出发前一定要向村民询问路况,并注意自身安全。
拍摄畲族老人等当地居民前,要先微笑示意,尊重当地民族习俗。
DAY 08 寻瀑百丈漈,窥仙界一角
前几日在泰顺停停走走看了不少廊桥,今天再去看个瀑布。
百丈漈,刘伯温故里,循着山间小路走下谷底,踏入百丈漈的刹那,仿佛穿过了无形的结界。山门内云雾漫卷,竟比外界低了三分暑气,许是哪位仙人在此设了清凉阵。循声而上时,山道旁老松虬结,树影里似有青衫客倚坐。
看到一漈垂落时,瞬间如天河倾泄。那207 米的水幕哪里是寻常瀑布,分明是仙人挥袖扯下的银河。水珠飞溅腾起,不是凡俗彩虹,倒像哪位仙子不慎散落的琉璃碎。
水雾漫过目光时,竟觉恍惚,许是沾染了此间修行千年的灵韵。此时才明白进山时看到的几个汉服打扮小姐姐的明智。穿着汉服张开双臂,任水雾漫过衣襟,这样的飞瀑峡谷中面山而立,怎一个帅字了得。
二漈的水帘洞更是玄妙。穿过水幕的瞬间,突然理解了石猴舍身跳入水帘那一刻的心境,水雾细碎的打在身上,洗礼掉凡尘俗事。
洞内石壁浑然天成,摸上去竟有温润的玉感,向外望去时,水幕上忽现流动的符文,细辨竟是 "避水诀" 的古篆,转瞬便随着水流消散了。走出水帘像是走出了一段人生,轻松而坚定。
三漈藏在溪涧里,游鱼皆带金鳞。伸手去触,鱼儿竟从指尖穿游而过,水流潺潺,平缓而静谧。清澈的溪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水帘前有一平坦石台许是昨夜有仙人在此抚琴,余韵还缠在花叶间。
临别时回望时,忽然懂了为何古书里总说"洞天福地",原来真有这样的所在,让凡俗之人得以窥见仙界的一角。
必看景点
百丈一漈:中国单体最高瀑布,高 207 米,宽 30 余米,瀑布气势磅礴,水雾弥漫,站在观景台上,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银河,旁边的亭子和小桥也是绝佳拍照位。
百丈二漈:中成水帘洞,瀑分上下水,可从瀑布后面穿越,感受独特的奇幻体验,从水帘洞出来,站在栏杆边,以瀑布为背景拍照,氛围感直接拉满。
百丈三漈:犹如长纱白练,横穿在 6 里秀谷之中,漈头石滩宽广,巨石奇石,在快到三漈的路上有很多大石头,坐在上面玩水拍照超好看。
注意事项
景区道路湿滑,游玩时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老人和小孩。
瀑布水雾大,会导致衣物和设备容易被打湿,可在北门检票口处领取免费雨衣,也可自带。
夏季不要穿白色衣物,遇水会变透。
尽量早点去,避开人流高峰,一漈人少的时候拍照更好看。
DAY 09 窑火与时光的絮语
经过几天的游历对泰顺可以说有些了解了,这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会缺少手工艺的存在,所以碗窑古村就出现在我们的行程中。距筱村镇驱车几十公里,我们便踩着湿润的石板路进了村。空气里飘着泥土与草木的腥甜,还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陶土气息 —— 那是六百年窑火煨出的独特味道。
没走几步便看到村口的大水车,经过岁月的洗礼后还在有节奏的转动着。
古龙窑在山腰蜷成弧形,像条被岁月晒暖的老龙。窑壁的砖块泛着琥珀色的光,是无数次窑火亲吻后留下的印记。苔藓从砖缝里探出头,与砖面的釉色交叠成黄绿相间的纹路,倒比任何碑文都更清晰地写着光阴的故事。
穿村而过的溪水是古村的脉搏。它绕着吊脚楼的木柱流淌,把青石板洗得发亮。戏台的藻井是立体的画卷,那些矿物颜料调就的色彩,经了百年仍鲜活得很。风穿过戏台的雕花窗棂,竟带起细碎的咿呀声,像是当年的戏文还困在木缝里,等着某个懂戏的人来听。
登上石阶来到古村的最高处,附身远眺,整座村子浸在绿色的雾里。
下山时沿着木栈道走到三折瀑,虽没有百丈漈的壮观,但胜在幽静,来往的小路上青绿色的石块,潺潺的溪水,瞬间忘却世间烦恼。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在哪个时空,还是时光借古村的躯体,轻轻打了个盹。
旅行贴士:
从村口的 “碗窑古村” 石碑出发,先沿着石头台阶往上爬,参观古村落,欣赏老宅子、古窑、八角楼等古建筑;接着前往碗窑博物馆,了解碗窑村的历史和文化;然后继续前行,沿着木栈道走到三折瀑,欣赏壮观的瀑布景观;最后可以在瀑布下的小卖部附近休息。
DAY 10 麦香里最妙的停留
在筱村晃悠了九天,周边有意思的角落差不多都踏遍了,廊桥也看了个够。正收拾行李打算退房时,民宿老板说明天是这里的收割节,热闹的很,再留一天呗?我俩本就爱凑个热闹,一听这话,当即决定再留一天。
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一天的长垟村,跟先前九天的宁静田园简直是两个世界。前一天村子的主街上就支棱起一排排摊子,天一亮,陆陆续续的摊位就开始售卖了,都是当地的各种农产品,也有卖小吃的。混着吆喝声,在晨雾里搅出一汪烟火气。
八点刚过,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滴滴”的喇叭声,几辆大巴开进了村。我们扒着二楼窗台,举着相机就没放下来过 —— 车子上陆续走下来穿着不同颜色T恤的选手们,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那股子卯足了劲的兴奋。
比赛一开始就炸开了锅。割麦子的田埂上,镰刀“唰唰”地咬进麦秆,金黄的麦穗簌簌往下掉,选手们猫着腰往前冲,裤脚沾满了泥点也顾不上擦。绑麦子的选手们更是绝,左手攥着麦秆,右手的草绳绕两圈一系,三两下就捆出个结实的麦垛,看得我们在田埂上直拍手。
最逗的是抓鸭子比赛。刚把一群嘎嘎叫的鸭子赶进麦田,选手们手忙脚乱的赶鸭子走直线,鸭子们吓得扑腾着翅膀四处乱窜,根本不听指挥,惹得田边笑成一片。我举着相机追着拍,笑得手都抖了,镜头里的画面糊成一团,却把那股子疯玩的快乐全收了进去。
作为个常年在格子间里打转的城市人,这哪是比赛啊,分明是老天爷突然塞过来的惊喜大礼包。站在田埂上,闻着麦香混着泥土味,看选手们满脸通红地较劲,听着满村的欢呼和鸭叫,忽然觉得这多留的一天,简直是此行最妙的意外之喜。
第二天退房时还收获了民宿老板送的一箱猕猴桃当伴手礼,给我们这10天的田园生活一个大大的惊喜,也让我心里留下一颗叫再来的种子。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自驾温州,寻觅楠溪江畔的诗画田园生活 15953
- 中国最美滩涂--2020年11月行摄霞浦小记 31229
- 你好,文成 | 温州山水胜境,文成最令人难忘 638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