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次旅行:
千年古城 临海 ,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遍及全城 ;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风光秀丽,景观独特,大美自然物华天宝、独标一域 ;是首个县级 中国 宜居城市,地灵人和,宜居宜游,休闲旅游名闻四海、广迎宾客。两千多年的建城史,造就了城依山、山抱城、城拥湖、水环城的古城格局,形成了山水相依、阴阳平衡的独特山水景观。
美食:
临海 特色小吃有上百种,可分为风味小吃、经典小吃、时令小吃、精品小吃、佳肴小吃、农家小吃、休闲小吃、糕点小吃等,这些小吃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它们产生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是勤劳的 临海 民众的创造和智慧结晶。
值得推荐的美食有:蛋清羊尾、 临海 麦虾、麦油脂、姜汁调蛋、擂圆、豆面碎、海苔饼、 临海 扁食、蛋肉麦饼、 临海 糟羹等等。
购物:
在 临海 小商品城里有很多服装店,美甲店,配饰店,可以去逛一逛。
交通:
临海 位于浙中沿海,多条高铁动车线路途经 临海 站,沈海高速、104国道等多条国道省道线穿越 临海 全境,公路网密集通达,交通便捷,无论是自驾还是高铁到达都非常方便。
关于行程:
D1: 杭州 —— 临海 —— 台州 府城—— 台州府城墙博物馆——龙兴寺——巾山—— 紫阳古街
D2:东湖—— 江南 长城——灵湖——返程;
三、四月份打卡 浙江 临海 ,时间就刚刚好。此时的 台州 府城樱花开遍,灿若云霞,走在街上,仰首是春,花香 满城 ,视线所及之处,正是好美一个古 临海 。
所有街道俨然化身美丽的樱花大道,云蒸霞蔚的花朵衬托着古朴雅致的建筑,随风飘摇的布织上写满诗词,营造出浓浓古风气氛,格外有韵味。
2023年的 台州 府城樱花纪有些特别,除了年年花开的樱,还多了一份属于人间的烟火气——樱花市集。
市集以“打包春天· 临海 樱花纪”为主题,大大小小摊位50余个,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浪漫的樱花周边、当地独有的特产、美味的小吃饮料一应俱全。
好的市集是有灵魂的,不需要太复杂的形式,却有自然而然融入的真实。各种现场举办的手工体验、娱乐互动等活动将樱花市集搅动得热闹而有温度。
春日 花事与古朴雅韵合在了一张画框里,镜头定格的美把建筑和鲜花结合得刚刚好。
和心爱的人一起走在明媚春光下,有花有酒有少年,三四月的 台州 府城,处处邂逅美好,淡淡的樱花香若有若无,撩得人心尖上仿佛生了野草。
古典韵味十足的背景,随手一拍都是意境满满的美照。身着古装的女孩如盛放的樱花,青春如花势般繁盛耀眼。
明太祖洪武初,将当时的“ 泰州 路”改为“ 泰州 府”。当时的 台州 府就是现在的 临海 市。早在唐代, 临海 就是 台州 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造就了今天的 临海 文物古迹遍地,尤以“ 台州 城墙”最为著名。
到 临海 旅游,除了参观有“ 江南 八达岭”之称的 台州 城墙外,还有一个值得一去的博物馆,它就是“ 台州 城墙博物馆”,是了解 台州 城墙最好的地方。
明太祖洪武初,将当时的“ 泰州 路”改为“ 泰州 府”。当时的 台州 府就是现在的 临海 市。早在唐代, 临海 就是 台州 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造就了今天的 临海 文物古迹遍地,尤以“ 台州 城墙”最为著名。台州 城墙历史悠久。其历史可追溯到东晋安帝元年三月。它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当时,孙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打 临海 。北固山开始修筑城墙。
历史上, 泰州 府城墙曾多次拆毁、重建和修复。唐初, 临海 升格为县治,扩建城墙。城墙被重建。北宋庆历年间, 台州 府城墙毁于水灾,后重修。
台州 城墙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的城墙。这也与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明朝嘉靖年间, 临海 屡遭倭寇侵扰,损失惨重。因此, 泰州 府城墙在此加固修筑,使其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能力。
尤其是戚继光进驻 台州 城时,在 台州 城城墙上修建了13座“双层空心敌楼”,使城墙具有很强的抗敌能力。
台州 府城墙是现存最早的砖石一体技术千年古城墙。这项技术对后来的城墙建造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台州 龙兴寺就在 紫阳 街旁边,相比于 紫阳 街的热闹,龙兴寺似乎就显得有些没落。龙兴寺最早建立于唐朝时期,是 台州 现存最早的古寺之一,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岁月变迁中曾经多次改名,最后又重新改回了原来的名字——龙兴寺。
龙兴寺在唐朝时,是中日佛教交流的场所,唐朝时期 日本 派遣数位遣唐使来到唐朝学习新知识,佛教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在唐朝贞观年间, 日本 有位僧人,名叫最澄,在龙兴寺潜心学习了149天之后,回到 日本 便创建了 天台 宗,之后的数年间,有数位僧人来此求学。
八十年代,龙兴寺迁至巾子山的西南半山腰处,整个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修复。现在的龙兴寺占地面积约有15亩,是仿制唐朝时期的建筑建造的,寺院内一共有三个院落建筑。
千佛塔,是目前 台州 临海 市内保存最高的佛塔。千佛塔最早建立在唐朝时期,一共有七层,佛塔是六面形状的,有28.66米之高。千佛 塔塔 面和佛龛都有石砖,每层的平座都是采用石板出跳的建筑手法,石砖上凿刻着1003座佛像,千佛塔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
巾山位于 临海 古城区东南隅,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山顶有 双峰 ,分东峰、西峰,两峰相距五、六十米,是巾山的最高点,也是 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 的标志。
巾山在历代都有文人墨客专程前来。
巾山是 临海 主要名胜风景,环境幽静,有着 江南 山水特有的领袖,在 临海 的县志、府志俱称“为一郡游观之胜”。
巾山上胜迹甚多,主要有千佛塔、东西两塔、南山殿、通翁亨等。
航拍的角度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两座塔同时建于唐代,后来又重建于清代同治四年,两座塔相互对应,成了 临海 标志性的建筑
山城相照,繁花似锦。此时的 台州 府城集合了春天里的一切美好,带上雀跃的心情,赏花看景逛集市,和这场烂漫撞个满怀吧。
一座府城、一条老街、穿越千年,说的就是 浙江 临海 的 紫阳 古街,属于 台州 府城的悠悠历史便仿佛都凝在古街的檐角瓦上。
紫阳 古街是随着 台州 府城的历史进程发展起来的,不长的街如同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守着喧嚣却自带淡泊气质。街上遗存着不少古建筑,最打眼的是为数众多的古井,大多建于明清两代,数千年的光阴在老街上绵延,数百年的故事在古井边徘徊,视线所及,余韵悠长。
走在古街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面青砖砌成的坊墙,坊名早已模糊不清,仅依稀可辨,坊墙上坊名的即地名,这一座 永靖 坊和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 清河 坊为明历十九年举人吴执御等五人共立,伫立至今,每一座都尽显古意。
手工作坊、茶馆酒楼、美食小店伫立在街巷两侧,大多为二层木石混合建筑,原本白色的坊墙如画布,时间在上面涂鸦,勾勒出光阴的模样。
月色深沉的老街、岁月留痕的建筑、人头攒动的小店,擦肩而过的当地人说着语焉不详的方言,对于外来游客,这里的一点一滴都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酒肆、宅邸、客栈、商铺坐落其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人群熙熙攘攘,昏黄色的灯光氤氲出一片温暖和古意,让人恍若时空倒流。
台州 好吃,远近皆知,而官方宣称有141种小吃的 临海 市更是其中翘楚。于是,这条从北到南的街上便不仅有古迹遗址的历史厚重,也多了美食小吃的活色生香。
夜晚的古街格外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的节奏和脚步匆匆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古街的迷离夜色将人们带回到“被遗忘的时光”,很容易便感受到这里曾有的繁华和喧嚣。
站在巷口展望,木色古朴而堂皇,想象一下,千百年前,也有人在这里穿街走巷,也有人在此处欢声笑语,很多故事,很多历史,似乎伸手就可触碰,侧耳便可聆听。
繁复的木雕在灯火的衬托下更显精致,古旧的感觉更加浓郁,穿越感也更强。所谓良辰美景,说的就是此时、此地,有我、有你,流连在这古韵悠长的一条老街上吧。
DAY2:台州有一座“江南长城”,充满了雄伟和秀丽
如果从古诗中推测古代 中国 三大旅游胜地,结果可能会让许多人意外,它们分别是 三峡 、 桂林 和浙东。前两者还好理解,而现在 绍兴 、 宁波 、 台州 所在的浙东区域,论名气和人气比它们受欢迎的地方数不胜数,但有诗为证,单是唐诗描写浙东的就有千余首,古人对这里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属于浙东的 台州 比 绍兴 、 宁波 更小众一些,但也属实是一座宝藏城市,而来 台州 就一定要打卡 临海 。
自唐开始 临海 一直是 台州 府治,境内不仅景色优美,还遗存着众多遗址古迹和名人足迹,单是一座东湖公园就看料十足。
位于 临城 古城街道回浦路的东湖公园面积不大,小而精致,因此也被称作“小西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园里该有的这里样样不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湖东、湖心和后湖三大区域每一处都风情十足。
秀美的风景外,东湖本身也颇有历史,这里最早开凿于北宋年间,原是官方的水上军械库和练兵场,熙宁四年由 台州 郡守组织疏浚成为湖泊,慢慢发展成为园林式公园。
湖心亭八面三层,飞檐翘角,有着 江南 建筑的神韵。弯弯折折的九曲桥由清知府刘璈所建,桥身将亭台相连,纤秀的亭台与曲桥倒映在水中,虚虚实实,极富古风。
骆 临海 祠为纪念骆宾王而建,其晚年曾任 临海 县丞而被后世称为骆 临海 。
祠内骆宾王铜像临风而立,身后悬挂的“亘古一檄”匾额准确地描述出其文采卓绝和忠肝义胆的一生,而让骆宾王一战成名的《讨武曌檄》堪称檄文典范。
三层高的樵云阁是公园的制高点,登阁可以俯瞰整个东湖。最早的樵云阁建于明朝,靖难之变时,文帝逊位,成祖登基, 临海 一樵夫气愤其不仁不义,投湖而死,后人有感他的壮烈,遂立祠纪念。
时间倒流千余年,醉心于山水的东晋大家谢灵运为了游玩,曾经从始 宁南 山到 临海 一路伐木开道,后人追随着“谢客 临海 峤”,沿江溯溪,来到此地,成就了 临海 浙东唐诗之路枢纽的地位。如今公园内建有诗路文化体验馆,想体验美好诗词中的 临海 ,一定要进去转一转。
临海 从唐开始,千余年都是 台州 府治,历史厚重,人文鼎盛。南朝谢灵运醉心山水,把山道修到了 临海 ,后人追随着“谢客 临海 峤”,沿江溯溪,来到 台州 府城,成就了 临海 浙东唐诗之路枢纽的地位。
来 临海 旅游, 江南 长城的厚重和 紫阳 古街的古韵之外,小 和美 东湖也别有一番情趣。
四月的 浙江 台州 ,草木繁盛花团锦簇,一脉春山、一座春城,把“ 江南 长城”的伟岸衬托得一览无余。“ 江南 长城”是古代 台州 府(今 临海 )城墙,历经岁月沧桑和狼烟烽火,多少古城湮灭在岁月之中,这一段城墙逃过层层劫难得以留存,对后人来说何其有幸。
台州 府城墙东临东湖,北环北固,在山岩陡峭间蜿蜒,直抵灵江东岸,至巾 山西 麓。城墙始建于晋,现存5000米多为明朝所建,而这段城墙被后人冠上“ 江南 八达岭”、“ 江南 长城”的称号,是和抗倭名将戚继光息息相关的。
浙江 台州 可以说是戚继光声名鹊起之地,他在 台州 八年,抗击倭寇九战九捷,并与知府谭纶在修缮城墙时创造性地加盖了二层中空敌台,后二人修建 北京 附近明长城时,在许多地方都借鉴了 临海 这段城墙。
这一段城墙的产生究根结底发源于明朝的海禁政策,海禁之后,原本是沿海港城的 台州 从喧嚣繁华瞬间变成一座“静城”,由于沿海倭寇的侵扰,也成为明朝抗倭主战场。
走在城墙上,历史感扑面而来,百余年前,戚继光和 台州 军民夜以继日,在陡峭的山上肩挑背扛,建起固若金汤的城墙,屹立百余年而不倒。
1555年开始,戚继光奉命调到 浙江 抗倭前线抵御倭寇,其间不仅组建了戚家军,修筑了城墙,还创建了著名的鸳鸯镇,并在8年抗倭战斗中九战九捷,威名大震。
再看当年戚家军的装备,依然能感受到勇武和豪情。
长龙般的锯齿状城墙沿山势起伏,沧桑的砖石、陡峭的台阶真给人走在北方长城之上的错觉。
白云楼是城墙的制高点,通往这里的一段台阶最陡峭,然而爬到上面所见的风景也是最开阔的,可以俯瞰整个 临海 。
爬到高处再回头,险峻之感陡生,现在的人们只是爬爬城墙已觉吃力,让人很难想象当初军民徒手修建这座城墙时,是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劳的。
正是盛春时节,古老的城墙掩映在茂盛的树丛中,雄浑之中也有着 江南 的温柔和婉约。
从高空俯瞰,城墙如巨龙卧于苍山之巅,透着 江南 少见的“硬气”。格格不入吗?然而没有这“ 台州 式硬气”,又怎得这一个青山秀水美如画的 江南 。
来 浙江 临海 旅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打卡老城区,这里有始建于晋代的 江南 长城,有被誉为“小西湖”的 临海 东湖,还有烟火气十足的 紫阳 古街。而在 新城 区也有一处景点颜值在线,清雅秀丽,这就是灵湖。
灵湖景区不是古迹,和东湖一样也为人工开凿,但面积大于东湖,单湖水就有1200亩。站在湖边,湖水烟波浩渺,让人心胸开阔。
外地人喜欢东湖,本地人则更偏爱灵湖。遇上周末或者假期,公园里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三四月花开正艳,沿着湖边漫步,看繁花似锦,心情也跟着一起明媚起来。
景区有临湖邀月、柳堤春晓、龙盘樱海、湖心琼岛、曹家水肆、湖畔留踪等九个各具特色的景点,一半风潮,一半古典,既有中式亭台,也有西式楼宇,湖边有亭台楼阁,湖心有玲珑小岛……就连年轻人也抵不住这清净又美好的景色。
像细水长流的日子中普通人家生活的一部分,对本地人来说,来灵湖看看风景,放松心情是再寻常不过的事,虽然并非让人过目不忘的绝美景色,却有一种妥帖的亲切感。
大片草坪是孩子的欢乐所在,在淘气堡中蹦蹦跳跳,牵着风筝随风奔跑,或是看看帅气的大飞机,孩子的快乐很简单。
一座灵湖,默默珍藏了无数人家的温馨时刻。
樱花盛开的季节打卡 临海 ,仿佛可以随时邂逅美好。不单古城里有浪漫花事,灵湖内的樱花文化节同样灿烂诗意。
美食、手作、饮品应有尽有,无论是古典汉服控,还是深度美食爱好者,内容满满的集市和种类多样的活动都能让大小朋友走不动路,足足打卡一整个春天。
从高空俯瞰,典雅的中式建筑尽显古色古香,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掩映在葱茏绿意中,静谧而美好。
临湖而立,有风轻轻吹来,夕 阳西 下,在美丽的日落中,灵湖如一抹温柔的光,总有照亮心情的力量。
台州有一座“江南长城”,充满了雄伟和秀丽,吸引了
台州有一座“江南长城”,充满了雄伟和秀丽,吸引了
台州有一座“江南长城”,充满了雄伟和秀丽,吸引了
台州有一座“江南长城”,充满了雄伟和秀丽,吸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特别五一行-浙江走起(台州,宁波) 49847
- 若你向往诗画里的山水,那便来浙江台州领略那山与水和海相融的风情吧! 27297
- 十月初秋,来台州府城感受这里不一样的新旧文化 665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