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2020.09.22

藏地侣行.自驾&摄影拉萨及周边七天六夜这样玩

天数:7 天 时间:9 月 人均:4000 元 和谁:夫妻

---开篇---------------------------------------------------------

一直有一个环游中国的梦想,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这个计划,在中国的版图上,只有一个神圣的地方,我还没有涉足,这,就是西藏,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个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亲眼看一看天上王城布达拉宫的雄壮,亲耳听一听藏民和喇嘛的诵经声,亲身经历从拉萨去往珠穆朗玛峰的天路艰辛,亲眼望一望浮云雪山屹立在湛蓝的远天一边,去遇见,神圣和俗世交融的所在——西藏。

这次旅程,我用自驾的方式,与心爱的她一起,边走边拍,用镜头和一幅幅画面,诠释我的藏地侣行。

---简要行程---------------------------------------------------------

 

Day01- 拉萨市区至米拉山口,G318国道。

Day02- 拉萨市区一日游,布达拉宫八廓街

Day03- 拉萨市区经羊卓雍措浪卡子县。

Day04- 浪卡子县经卡若拉冰川江孜古城至日喀则

Day05- 日喀则嘉措拉山口拉孜定日县。

Day06- 定日县至珠峰国家公园至新珠峰大本营

Day07- 定日县经日喀则雅鲁藏布江至拉萨。

这次行程路线主要是自驾形式,所以开始落地拉萨之后,决定先适应一下海拔,前两天基本在拉萨周边活动,尤其安排了反走G318到米拉山口,主要是路况比较好,适应一下高原,看看是否会有高反出现,然后在拉萨市区休整一天,转转拉萨市区,然后再开始向西进入更高海拔的羊卓雍措,日喀则,甚至最远的定日县及珠峰大本营

 

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是正确的,我们两人都没有明显的高反情况,前两天行程安排的比较宽松,后边高海拔的路途也都没有反应顺利完成,所以也推荐大家考虑和我们一样的安排。

---行程必备---------------------------------------------------------

● 边防证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办理方法:最好提前在户籍所在地办理,避免到了西藏当地办理排队

● 身份证(必备,沿途检查,进入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都需要)

● 银行卡

● 现金少量即可

● 手机(拉萨至日喀则几乎所有景点和途径地商家甚至藏民个人都有微信收款,手机除了通讯功能,付款更是方便)

● 充电器、充电宝(充电宝可以有效预防行程途中电子设备没电的情况,晚间休息最好将手机充电宝等充电)

● 相机及其辅助装备(尤其是存储卡)无人机如有最好,拍摄会有不一样的视角,作为摄影师的我肯定是大全套,各种相机,便携式录像机,无人机一应俱全。衣物零食:九月的西藏温度白天还是比较热的,一件薄外套可以,高海拔地区尤其日落后就会比较冷,轻羽的坎肩或者羽绒服可以备一下,穿着机会不多,另外携带一些便于携带的零食可以解除行车的疲劳,矿泉水必不可少,建议买一箱扔在后备箱。

● 各种药品:

感冒药、头痛药、氧气瓶可以备一下,根据落地拉萨的情况,毕竟景点的氧气瓶还是很贵的。

● 防晒防干燥:

因为西藏地区海拔高,天干物燥,阳光烈紫外线强,所以防晒霜,帽子,冰袖,防晒服,唇膏,面膜,如果有条件的都可以带上,绝对不会吃亏的选择。

---关于大小交通----------------------------------------------------

最方便的方式还是飞机往返落地拉萨,然后在当地租车或者包车游览,作为特别喜欢开车的我来说,自驾是不二之选,完全自己安排的行程和时间,最主要是能有充分的下车机会进行拍摄,我选择了租车。拉萨作为旅游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租车的网点,主要是操作简单、24小时自助取车,支付宝600芝麻分就可以免押金,方便之处还在于,在APP按提示把身份证和驾照拍照上传,3分钟过审立刻就能租车,详细定位和街景照片,找到对应的车牌号点击取车,蓝牙连接,手机控制开门关门取车还车,瞬间即可开启旅途。租车方式可以选择按分钟租或者按日租,我选择是的7天自驾套餐,一千多块钱的费用,作为一台不小的SUV车型租金比其他租车平台实在是便宜太多,没有不选择的道理。

第一天,本着不辛苦,适应高原反应的原则,我们驱车沿着路况非常好的G4218林拉高速一路向东,反走G318,因为林拉公路与G318是并行的关系,所以我们一路海拔缓升,在靠近米拉山的出口出高速,慢慢的攀爬米拉山口,一路景色很不错。

这里依偎着一条宽宽的河谷,两边是典型的西藏的山,没有雪顶,景色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雄伟气势。

河谷里,青稞熟了,满眼金黄,藏民们也用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收割机在收获这一季的粮草。

西藏的云确实好看,天也是真的蓝,各种形状的云缓慢的漂浮在天空,一路走一路变化,看不够,真的看不够。

慢慢的,当呼吸觉得有些感觉,意味着海拔确实在升高了,快接近米拉山的高速公路上,停车航拍周围的景色,手机指南针显示海拔已经在4400米左右了。

无人机视角下的景色确实是在平地看不到的,云已经变得有些压抑黑沉,是带着雨的那种,往相反的方向看,惊呼是雪山连绵不断,反着耀眼的光,但是明显从距离看来,是在林芝方向很远很远,而做适应性自驾的我们,就不奔赴那么远的远方了。

从林拉高速找了出口下来,便行进在国道318上了,这条川藏公路是多少人实现西藏梦的必经之路啊。不由感慨,停车拍照留念,这是我在国道318上的第一张照片。

路边的高山草甸上,牦牛悠闲的低头吃草,绝对的与世无争的舒坦,Lily王对牦牛好像很感兴趣,从车上下来一溜快走,不敢跑,怕高反,一点点靠近牦牛,要求合影,必须满足,咔擦......

前方就准备开始爬坡上米拉山口了,蓝胖子,加油啊。凭借涡轮增压,动力肯定没问题,在稍后的爬坡中,一点都不吃力的蓝胖子。

别说,蓝色车身在这个环境里可以说非常和谐了,蓝天,白云,草甸,蓝车,加油,冲啊!

一般在藏区,只要在山上某个位置看到经幡,基本可以断定就是到了垭口的位置了,没错,经过一段曲折山路的攀爬,眼前三只神牛守护的,就是米拉山口了。

---关于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即318国道经过米拉山时的山口,海拔5013米。这里是 林芝 和 拉萨 的地理交界处,而由于米拉山海拔较高有隔绝效应,山口东西两侧景色完全不同,东侧是绿植茂密的 林芝 ,西侧则干旱苍凉,反差极大。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米拉山口,即 西藏 米拉山的山口,地处 拉萨 市到 墨竹工卡县与 林芝 地区 工布江达 县的分界上,这里是 拉萨 —— 林芝 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是 拉萨 与 林芝 地区的分界山口,也是其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和其 西北 面的 拉萨 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 西藏 林芝 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和 西藏 拉萨 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界处。米拉山以东 林芝 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米拉山以西 拉萨 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疏,一座山成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眼前,就是我用相机拍下的米拉山口四望的景象,九月,这里已经看到点秋天的颜色了。

一路上都在念叨没有看到雪山,在米拉山口也看到了,远远的有很多座,不过应该是全球变暖的大气候吧,初到 西藏 的我还是有点失望没有看到很多我想象中的雪山的,但是这些在后续的行程中都被满足了,后表。

经幡飘扬,创作不止,快门咔咔的。

守护山口的神牛被人们系上神圣的哈达,气势是很足的,镇山之宝。

从米拉山口下行,准备沿着318国道慢慢回 拉萨 ,因为全程限速,所以也不着急,看到有趣的地方和景色就停车拍一下,时间也就过的轻松自在,这次还特意带了Molly来作陪,为什么非是眼前这块路碑,因为......

因为这是318国道4444公里的路碑,觉得就很好看,所以还是有不少旅行者在这块碑上留名留字的。

我也不免俗,写字就算了,合影必须有,4也是我的幸运数字,就咔嚓一张吧。

沿途我们还经过了几个藏族的小村庄,被这种藏族传统纹样吸引的我们也是合影留念,摆个Pose装装酷。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拍,海拔也慢慢从五千降到了三千多,今天反走G318的行程,为了适应高原的这往返300公里 成功 达成,也试了试车,也不怎么高反,动力足够,底盘也高,今天的小试牛刀完全没有问题,对接下来的行程也安心了很多。

拉萨 第二天,修整,昨天从米拉山口下来,完全没有高原反应非常开心,通常游客担心来 西藏 旅游,最多还是这个高反问题,我们是提前一周吃的高反药,不知道是不是起了作用,总之感觉蛮好,今天行程也继续轻松,就在 拉萨 市区游走,打卡必到景点No1的布达拉宫八廓街古城街区。

估计每个到布达拉宫的人都会准备一枚50元人民币吧,因为背面的图案,所以必须合影一张。

完全没有高原反应的我也蹦高来纪念我的第一次 西藏 旅行。

---关于布达拉宫----------------------------------------------------

世界 上海 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是 拉萨 乃至 西藏 最重要的象征。“布达拉”是梵语,又译作“普陀”,原指观音 菩萨 之居所,布达拉宫也是所有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主要由红宫和白宫组成,中间最高的红宫是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周围的白宫主要为喇嘛的活动场所。收藏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五世以来各的八座灵塔。

天气真的太好了,早上还是万里无云,现在白云飘起,与红顶的布达拉宫相映成趣,建筑宏伟,阳光烈艳,这色彩搭配,太舒服了。

药王山观景台是合影五十元人民币的最佳位置,这里是免费的,所有游人也非常多,需要等待些时间,当然是值得的。

从观景台下来,穿过马路,需要刷身份证,就能更加靠近布达拉宫了,沿着墙有很多转经筒,充满信仰的藏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顺时针的,沿着布达拉宫转走,或摇着转经筒,念念有词,虔诚的样子,真的敬佩。

Lily王也双手合十,在布达拉宫前许愿祈祷。

近距离观赏完布达拉宫,步行向东只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就抵达了大昭寺所在的八廓街古城街区了,这里也是游客们来 拉萨 必打卡的地方。

---关于大昭寺----------------------------------------------------

大昭寺藏语为“觉康”,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大昭寺之神圣,并不逊于布达拉宫。当年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人们常说“先有大昭寺,后有 拉萨 城”。最大的看头是当年 文成 公主入蕃时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 拉萨 之所以被称为“圣地”,就与这座佛像有关。别忘了登上三楼平台,这里是遥望布达拉宫、俯瞰大昭寺广场好地方。每年藏历正月十五的酥油花灯会和藏历十月十五的吉祥天母节是大昭寺及八廓街最热闹的时候。

---关于八廓街----------------------------------------------------

位于旧城区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 拉萨 最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街道上到现在依旧会有一些藏民在进行着神圣的转经仪式,表达内心的虔诚。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是商店,贩卖各种藏族服饰、工艺品,还有来自 印度 、 尼泊尔 等地的商品。美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许多 拉萨 名餐馆就位于此,如玛吉阿米、 临夏 风味王中王、光明港琼甜茶馆等。

现在的八廓街,感觉已经被写真照相馆全部占领了,如果我也举起相机参与进去,感觉一天即可攒足开个摄影店的样片量,满大街的色影师,满大街的红脸蛋,满大街的大袍子,人影穿梭,行色匆匆,是一片繁华境像。

因为八廓街还是有非常多当地藏民居住,每天围着大昭寺礼拜也是必修课,所以在这里随处可以看到藏民在休息,笑谈,对于镜头,我想他们都已经无比习惯了,虽然我会觉得不礼貌,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配合着向镜头打招呼和微笑。

如今这里,游客的数量远大于当地人,人影穿梭,繁忙异常,各种纪念品店,伴手礼店都是进进出出忙碌的样子,我则选择坐下来,静静的去看着这往来的人群,大家真的都很喜欢这里,也许觉得这里真的更加接近天堂的模样吧。

转经筒的吱吱响,香炉里冒出袅袅青烟,耳边满是祈愿的念经声,不由得感觉庄重威严,不由得肃然起敬。

路边的店里,各种唐卡,佛像,纪念品,琳良满目任意挑选,这确实也是 西藏 很大的特色,很多物件在内地是接触不到的,如果对于藏文化有些研究的话,在八廓街这里,估计转个一天两天,也是不足够的。

虽然这么多的写真这么多年轻漂亮的妹子穿着藏袍穿梭于街巷间,拍着属于自己最美的照片,可是今日最佳,我还是想给这个在藏茶馆墙上挂着的画中的藏家女孩。

比起人文,我还是更喜欢拍些自然的风光,行程第三天,我们决定离开 拉萨 市区,奔赴另一个不可错过的绝境——羊卓雍措

号称神湖的羊卓雍措以它的蓝色闻名,想要见到这蓝,就要有好天气,幸运的是又被我们赶上了,眼前这抹蓝,真的醉人。

但是想要看到羊湖,还是需要一点波折的,因为羊卓雍措太过于有名,所以驱车前往的游客也众多,包车的,自驾的,天 南海 北的车牌都有,车辆会在开始攀爬山路之前被景区大门拦住,买票通过,门票现在是60一位,这还是在疫情影响下的半价票,买票通关,就开始一段限速30的 盘山 公路。

沿途风景不错,时常停车拍照,蓝胖子动力很可,爬坡无忧,这就很顺心,底盘高也可以短暂下道走些烂路,终于结束区间测速,翻过一个上坡,羊湖蓝立马就很刺目的映入眼帘了。

羊湖的蓝确实是不太好形容的那种蓝,尤其在不同的光线里,幻化多变,各种好看。

---关于羊卓雍措----------------------------------------------------

与玛旁雍措、纳木措并称 西藏 三大神湖。在藏人心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在岗 巴拉 山口可以俯瞰羊卓雍措,不同时刻照射,会显现出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水源来自四周念青 唐古拉山 脉的雪水,湖水随光线变幻,演化成千变万化的蓝色。下岗 巴拉 雪山不远有一段沿湖公路,在此散步或露营在湖边是感受羊卓雍措的最好方式。

山顶这里有个大型停车场,靠着栏杆可以拍些纪念照片,阳光刺眼,墨镜是必备的拍照利器。

长焦镜头伸出去,湖边还有村落,稍后可以去看看转转。

最近来的几天, 拉萨 也是每天都下雨,但还是晴天多,这不眼前宽阔的空间里,也有一片雨云,飘洒着雨水浇在湖面旁边的山坡上。

无人机的视角里,是可以穿云而过的,升高起来看羊湖周边,变黄的草甸和蓝天白 云和 羊湖蓝辉映一画,不要太美啊。

在山顶的停车场停留一段时间,我们又开车到位于山腰部的第二个停车场,这里是收费的,五元,这里有专门修建的观景平台,还有一个星空房和休闲吧,但是来这里的人肯定还是为了拍照。

比如 这个阶梯状的墙,就是不错的拍摄羊湖和人合影的位置,所以妹子们都蹭蹭上墙,各种留影,也包括我们家Lily王......

太喜欢这蓝色了。

把车开到湖边,一片乌云飘来,眼前湖水的颜色就又变了,变成了一种比提夫尼蓝稍重些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丽的蓝。

路边的防撞隔离墩成了最好的拍摄道具,红色,白色,蓝色。

侣行就是该这样,手拉手,一起去看最美的风景,没错了。

雨随着乌云下了过来,把车停在路边,开窗,夹带着雨丝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即使不缺氧不高反,也忍不住使劲的大口呼吸,只有 西藏 才有的清新空气。

雨云慢慢飘走,带着明显的还在落的大片雨水,滋润着途径的大地。

当地的居民们也快速集中起来,走进了湖边的草甸,收个牧草,这种互帮 互助 的大场面还挺震撼,电动的打草机嗡嗡作响,有人割有人收,热闹十足。

车到 浪卡子 县,还是没停了拍摄,因为眼前的景色,实在是让人放不下相机啊。

转眼又是新的一天,今天要出发前往 日喀则 ,听闻 浪卡子 至 日喀则 这一路也是美景多多,趁着天气晴好,抓紧上路。

眼前是雪山,路边也是雪山,感觉今天要过足眼瘾了。

逆光下远处的雪山,所有的石头表现,冰层表面都反射着冷冷的光,眼前渐黄的草山,深蓝灰色的天空,太棒的色彩搭配了。

我们在一处冰川远远的停了下来,无人机飞过去一看,烟雨朦胧里,两条冰舌被一座山石分开,绢白的溪流汇入一个堰塞湖,也是像羊湖那样的魅惑的蓝。

这是此行第一次看到冰川,其实也不是很远,就觉得很兴奋激动,有点呼吸跟不上,因为这里海拔4800左右,哈哈。

看到眼前这景色,我又走不动了,索性把车停在路边,各种拍了起来,背后的雪山连成了片,是我最爱的那种感觉,于是我自己也爬上车,各种合影拍起来。

摆个酷酷的姿势,纪念这一刻,纪念这景色。

气温是有点骤降,光是看着四下这被包围在雪山中,就会激动,无人机视角里,远处是一片更大的冰川,如果没看错,那就是今天必打卡的卡若拉冰川了,就在转角,让我们快点与它相遇。

这是一整片从山上流淌下来的华盖,面积之大令人咋舌,也没有个参照物,就只能用嘴去形容卡若拉冰川是有多么的震撼。

---关于卡若拉冰川--------------------------------------------------

途经 西藏 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金岗桑。像一个静静梳妆的美人,卡若拉在群山之中脉脉远眺。据悉,在整个 西藏 离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卡若拉冰川位于 浪卡子 县和 江孜 县交界处,距离 江孜 县城71公里。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属 宁金抗沙峰 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乃金岗桑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乃金岗桑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 西藏 四大雪山之一。

同样是两条冰舌,从巨大的山坡上匍匐向下,距离路边只有短短数百米,真的可以说是最容易亲近的冰川了。

融化的冰水顺着山势的石缝流淌,足足有几十条之多,山顶在云雾的笼罩之中,并不能端详是有多么雄伟高大。

车停在路边,这还是广角镜头,各位看看,是不是离路边超近。

大概从卡若拉冰川开始,山势山路便是下行,顺着卡若拉冰川 融水 汇集的河流,开车迎着光走,慢慢开出了山峡,进入到地势平坦的河谷,开进了有八百多年历史的 江孜 古城。在这里有一座古今有名的山顶古堡。

就是眼前这个位于 江孜 县城中央山顶的 江孜 宗山古堡了。

---关于宗山古堡----------------------------------------------------

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 江孜 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加上 江孜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爬上宗山并不容易。所以,很早就在宗山上修筑城堡,建立 江孜 宗政府,作为 拉萨 的门户。藏语宗意为城堡、要塞,也是原 西藏 地方政权县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宗山建筑约建于14世纪初,主要有宗本(县长)办公室、经堂、佛殿及各类仓库等,全部依山势由山腰一直建至山顶。建筑高大宏伟,居高临下,气势壮丽。后来为了抵抗侵略者,守山军民在山坡用大石块砌筑起一圈高 5~8米、宽约4米的围墙,并沿墙及前崖修筑了许多炮台,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持续的战火中,几乎被侵略者毁为一片废墟。现仅存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残坦断壁以及东部代本(藏军指挥官)的一处住室。 西藏 地方政府已对之加以维修保护。因为电影《 红河 谷》,知道宗山城堡的人很多,但详细了解这段历史的就少了。根据资料,宗山抗英发生在光绪30年(1904年)。光绪29年(1903),由荣赫鹏率领的 英国近万人的武装使团从 印度 、经锡金由 亚东 进入 西藏 ,一路进攻,在1904年4月11日到达 江孜 。13世下令 西藏 军民抵抗, 江孜 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被紧急征召抗英。英军的目的是攻占 拉萨 ,签订不平等条约,所以 江孜 是必经之路,宗山就成为必争之地。藏军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与围攻的英军激战,损失惨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卫宗山城堡的最后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今天,在宗山前面的广场上,矗立起了一座 江孜 宗山英雄纪念碑,以缅怀一个世纪前的抗英英雄们。

宗山古堡也是布达拉宫建造学习的样板工程。

转眼已是黄昏,我们不停赶路,今晚要到 日喀则 。

第五天,从 日喀则 明媚的晴空中醒来,在 日喀则 市中心,也有一座和昨天 江孜 宗山古堡类似的山顶古堡,不过比宗山古堡还是晚了一百多年的桑珠孜宗堡

---关于桑珠孜宗堡--------------------------------------------------

作为 西藏 自治区第二 大城 市的 日喀则 ,历史上有两处宏伟的纪念碑式建筑,一处是著名的扎什伦布寺,它是历世班禅大师驻锡之所,屹立至今,并有增建;另一处,则是鲜为外人所知、却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的、山巅宫堡式的桑珠孜宗堡,人称“小布达拉宫”。桑珠牧区位于 日喀则 市的东部,在这里有一栋像极了“布达拉宫”的建筑,高高的坐落在桑珠孜宗的宗山之巅,是这座区域一个醒目的标志。东西长280米,高92米,共五层,建筑面积有1.2万平方米。现在是 日喀则 宗山博物馆,可以免费去参观,里面主要分为了若干个展馆,想游客介绍了 日喀则 的历史及各个县的文物古迹,平时也会展览一些书法字画。里面收藏了各类藏品4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0多间。当地人,一些称它桑珠孜宗堡(正名),一些称它小布达拉宫(别称)。

因为今天要赶到近300公里外的 定日 县,所以在 日喀则 我们没有做过多停留,一路向西,开进了山里。

今天沿途要经过 拉孜 县,这之前要翻过一座山口,然后再翻过一座更有名气的嘉错拉山口。

第一段山口翻越后是 拉孜 县丰沃的河谷地带。这里大片的青稞田成熟了,我们沿途拍摄了藏民在收割青稞的场景。

有拖拉机机械化的收割,但是还是需要人力把切倒的青稞汇总在一起,所以就有了这幅逆光下的照片,光线太美,色彩也真的太棒了,可惜我们要赶路,要不然可以拍摄出很多漂亮的照片,如果各位想要拍摄类似的场景,一定要九月中旬的现在来 西藏 ,在 拉萨 到 定日 县的沿途,随时都有藏民收割青稞的场景。

在 拉孜 ,我们碰巧又遇上了这块有纪念意义的路碑,国道318五千公里纪念。

这次换Lily王来合影,笔直的大路通向远方,我们在干嘛,我们稍事停留,合影留念。

过了5000公里路碑,就是一段继续上行的 盘山 路,目标就是海拔5250米的嘉措拉山口了,这也是我们此次 西藏 旅行公路的最高海拔点,这里也是 定日 县界, 珠穆朗玛峰 国家公园的入口处。

山高就是明显,在嘉措拉山口旁边的雪山,都不显得那么高大了。经幡飘扬,我们把车停在了最高海拔的位置,升起无人机拍摄,记录我们和我们自驾的车,合影在海拔5250m。

---关于嘉措拉山口--------------------------------------------------

嘉措拉山口,也称 定日 界,这里也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嘉措拉山口5248米,水泥标高牌上挂满了五彩经幡。

嘉措拉常常和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制高点 珠穆朗玛峰 联系在一起,因为,凡是打算从珠峰北坡登顶者,他们前往这座世界第一峰的必经之路就是嘉措拉,因而,嘉措拉就是珠峰的门户。如果说珠峰是一首气韵悠长的交响乐,那么嘉措拉就是这支交响乐的过门,虽然短暂且不起眼,却也是构成交响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嘉措拉山位于国道318上,是通往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必经之路。

又是奔波的一天,还是在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 定日 县城,阳光和云用一种很奇幻美丽的组合欢迎我们的到来,更令我兴奋的是,远处傲然挺立的 珠穆朗玛峰 出现了,全然的面貌,立在渐弱的阳光中,和已经昏暗的大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是那么远,他好像又很近,不管如何,明天,我们都要与你相见了。

今天是藏地侣行的第六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七点半左右出发,去往珠峰国家公园,为什么这么早,是有道理的,我们要赶在大批的游客前抵达目的地,因为在出了 定日 县城之后不久有一个边防检查站,自驾或者包车的所有人都要在这里下车排队提交证件才能过关,这里就包含我们最早提到的边防证。所以各位一定要准备好。

因为出发早,我们没有排队,非常顺利的过关,来到国家公园门口,等我们在珠峰游览完毕的回程时,那座检查站就已经大排长队了,因为进入珠峰国家公园到看到珠峰的路途加起来要三个小时还多,所以晚来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去探寻世界之巅万山之山的 珠穆朗玛峰 ,可绝对不容易,就是眼前这条珠峰路,像极了小肠结构的弯弯曲曲回回转转,这张图是翻过垭口下行的一段,上行的一段也不次于此,所以加上限速,70公里到换乘停车场的珠峰路,一般自驾车要开两个半到三个小时,这还是在珠峰路已经全部硬化铺装了沥青路面的情况下。

很难想象在原来珠峰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对外开放是,听说这一样的弯曲路面全是搓板路,那与珠峰的相见,更是何其困难的一段旅程啊。

运气一直不错的我们在山路上盘旋着,远远的就望见海拔8201的卓奥友峰露出了全貌。

随着弯路回转,方向一变,哇, 珠穆朗玛峰 就出现在眼前了,没有任何遮拦,也是整个山体全部都露了出来,虽然说这个季节是看珠峰最好的时间,但是仍然感觉到我们是多么幸运,就一次来,就这一天,看到了他,世界最高的山峰。

迫不及待的加快了速度,驶向换乘点的停车场,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这么远远的看着珠峰了,我们要离得更近一点,更近一点。

从换乘点又坐了二十多分的环保大巴车,一路珠峰隐约在一左一右的山路间闪现。等我们在绒布寺站下车, 珠穆朗玛峰 啊,就这么直接的,毫无阻碍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个激动的心情啊,加 上海 拔4900米的高度,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啊。

抓紧合影,速速拍照,在珠峰前,开心的我们俩,像个孩子。

---关于 珠穆朗玛峰 --------------------------------------------------

珠穆朗玛峰 (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 尼泊尔 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士峰”,位于中华人民 共和 国和 尼泊尔 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话说 珠穆朗玛峰 是 长寿 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门票信息:自驾车一个轮子80元,也就是说一般车需要交320元,含司机,乘客单独再付160元,也就是我们两人一台车大门票是480元,然后到换乘点换乘环保大巴每人120元,两人240元,也就是说,整个珠峰玩下来我们两人一共花费720元。

面对眼前的 珠穆朗玛峰 ,真的再多的语言不如多看他两眼,就静静的看着,去感受他,去感受自己,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存在。

山巅升起了微微的云,珠峰在这,我们也在这。

在珠峰,时间也过的飞快,就这么看着他,一晃接近两个小时,考虑到回程路不好走,我们还是决定挥别珠峰,下山继续开车回 定日 县。

经幡飘扬,带给我们无限的好运,感恩上天,感恩遇见,感恩这段艰辛但快乐的旅途。

带着无尽的念想,我们踏上了回到 拉萨 的归途,几乎全程国道318,路边一直伴随着 雅鲁藏布江 ,顺着海拔降低的方向,一路向下,奔腾不息的样子。

车一直行进在高山峡谷中,一座铁桥,让蓝胖子和 雅江 合个影,这一路你也是辛苦了。

飘荡在 水里 的经幡,希望能给下游所有的人带去好运。

我们的侣行,初次遇见 西藏 ,在如此完美的画面中暂告段落,一段旅程是不是足够好,取决于你想看到什么,如果是风景,请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如果是想找自己,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给你启发。这一段路途,让我更加深刻认知到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做自己。不必被风向和人群所左右,坚定内心的想法,记住快乐的瞬间。好不容易来一趟世界,不看看这世界的风貌和精彩,多浪费啊,所以,出发吧,一起走的远一些,去看......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藏地侣行.自驾&摄影拉萨及周边七天六夜这样玩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