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旅行--多彩土耳其
土耳其于我们是个有点熟悉却又很陌生的国度,在我们有限的历史知识中知道它的前生“奥斯曼帝国”,在过往欧洲旅行中有多次在伊斯坦布尔转机,今年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来一次充满探索的旅行。
深夜1:40搭上航班飞行近12小时后在早上7点多(中国与土耳其时差5小时)到达伊斯坦布尔机场,这次还是转机,只不过是要去达拉曼。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乘坐土国国内航空是可以用护照在自助机上打印登机牌,这点非常方便。在机场候机为打发漫长的时间,在咖啡馆喝了比国内贵一倍的咖啡,自此开启了餐饮巨贵的旅程。
第一部分 D400沿海公路的自驾之旅
从伊斯坦布尔到达拉曼的航程时间很短,但是在达拉曼机场提车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意外而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卡什,途中会经过费特希耶(这个几乎被国内游客挤满的体验滑翔伞的地方),这段路程就是为了体验著名的D400公路----从山区一路疾驰,在费特希耶开始进入沿海地区,地中海在这里向我们展现它那迷人的蓝色,以及那些多姿多彩的海湾、大大小小的海滩。
一路上走走停停在天擦黑不久来到卡什,安顿好住处,找到一家位于步行区的土耳其风味餐馆,第一顿土餐口味觉得还不错,但接下来就会发现土餐的菜单似乎有些缺乏变化。
第二天早上在卡什看了罗马时期的一个小剧场,站在剧场最高处远眺,地中海在晨光的照耀下,用它那微微起伏的丝绸般蓝色海面勾起我们美好的遐想。
可是太阳的热度逐渐高涨,我们回酒店去享用早餐,事实证明无论在欧洲,还是在非洲的摩洛哥,亦或是土耳其,早餐还是能满足一点我们的中国胃(美国的酒店早餐除外)。
今天的目的地是安塔利亚,继续沿着D400公路行驶,一路上地中海美景伴随左右。
第二部分 安塔利亚
安塔利亚在土耳其是第三大的城市,人流车流自然很大。由于我们预定的酒店在老城,老城复杂的行车路线导致我们错过了多次导航提示,费了不少周折才抵达酒店。
酒店的位置应该算是非常好的,离哈德良门步行约十分钟,到其它市内景点基本都可以步行到达。
安顿好住宿,我们去品尝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土耳其烤肉餐馆,口味算是中规中矩。晚上的安塔利亚城市很热闹,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流光溢彩,美中不足的是,很多地方特别是拐角等总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命中脑门。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哈德良门,这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建筑保存得还是相当完好,我一直感叹于中国的古建以木构为主,所以能够保存下来的不多,特别是宋元以前时期的,而罗马古建筑很多得以存世,主要是归功于石构为主。
离开哈德良门步行去红塔清真寺,宣礼塔边还有一些罗马时期的建筑遗迹被护栏圈起来,看着这些遗迹想象得出它们当年应该是非常宏伟的。
离开清真寺再步行到罗马港口,它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是一座港口,一直被沿用至今。港口内停着以供游客使用为主的各类游船(帆船、机动船)。
安塔利亚在太阳升起后气温会较快地上升,所以我们还是尽快回到酒店用早餐。在用餐区遇到一位粉红老太太,着实被她的生活状态给惊艳到了。
白天的气温实在是不利于出门,直到傍晚才出发去卡拉阿里奥鲁公园,其实原本计划是白天到安塔利亚博物馆参观,可惜博物馆正在闭门维修。傍晚的公园里游人和本地居民也是络绎不绝,还碰到了不少中国游客。
中午在酒店附近随便找了一家饭店,吃了在土耳其最贵的一顿饭。在结账的时候发生了有趣的一幕,我们用英文说“Check Please”,但是老板给我们每人端上一杯茶,我们疑惑地说,我们只是想结账,并没有点茶,老板听后解释到,在土耳其语中,“Check”的发音与“茶”的发音非常接近,老板误以为我们是要茶。后来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有当地人卖茶时吆喝着“Chea”的声音,仔细听感觉是非常接近我国某种西北地区对茶的发音,这也证明茶源于中国且对世界影响之远和之深。
原本想看落日,结果西边厚厚的云层消灭了我们的希望,只能收拾心情信步在城市里闲逛起来。记起来在酒店附近路过一家有几百年历史的土耳其浴室。
晚上我们找了一家类似于当地人食堂的餐馆,叫“Can Can”,就是做好的食物分类放置于托盘中,客人按需点餐后一总结账,类似国内的社区食堂,在土耳其是按类结算,这一餐是在土耳其最便宜的一顿,也是体验一下土耳其不同类型的餐饮文化。土耳其虽然是沿海国家,但是一般的餐馆很少提供海鲜类的菜品,主要是各种肉类为主,蔬菜种类不多,基本是以生食的沙拉形式。
在安塔利亚住了两晚后发现其实在安塔利亚住一晚是可行的:第一天下午早点到安塔利亚后可以在老城随意逛逛,晚上到哈德良门看看,第二天在罗马港口和其它几个主要景点走走就可以了,然后下午就可以离开去往其它地方了。
第五天早餐后启程前往科尼尔,它是连接安塔利亚和卡帕多奇亚的自驾休息的中点。
离开安塔利亚不远就到了闻名的阿斯潘多斯剧场,它是罗马帝国时期建造并被一直使用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
离开剧场前往西戴小镇,这是一个计划外的景点,西戴有着众多的古罗马时期遗迹,也是一个沿海的度假胜地。在小镇里闲逛后我们很遗憾地认为,应该把安塔利亚的一晚住宿挪到西戴就完美了。
离开西戴不久我们就告别D400公路在山区公路上行驶了,说实话土耳其公路维护质量是相当得低,而且各种限速规定十分离谱,好在一路上基本没有什么测速设备,车流量总体较低,因此基本可以保持较高的车速稳定前行,所以比导航预测的行驶时间会缩短一些。
科尼尔是土耳其最保守的一个城市,但也是土国内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的面貌还是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朝气。科尼尔是土耳其托钵僧旋转舞的发源地,但是好巧不巧的是,当天有这个表演的剧场轮休,真是遗憾。既然如此,因为这天是在土国自驾时间最长的一天,那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第三部分 卡帕多基亚
又是精神饱满的一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卡帕多奇亚。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去科尼尔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一本古兰经。
一路行驶来到格雷梅小镇,在进入小镇前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卡帕地区特有的烟囱状地貌在一片峡谷中延展开来。我们赶紧停下车,来到一段悬崖前观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类似景色如果在国内怕不是早被圈起来作为公园的一部分,收个大几百的门票了,土耳其人真不会做生意,连个停车费都不收。
在酒店安顿好就到小镇随处闲逛,看到两家中国餐馆。晚上就在其中之一的北京饭店就餐,虽说是北京饭店,可菜式跟北京基本沾不上边,味道也乏善可陈,后来据说厨师是韩国人,也是醉了,导致我们后两天根本没有再想去吃当地中国餐馆的念头,虽然极度想念……
在卡帕的第二天我们首先去了德林库尤地下城,它是罗马时期为躲避蛮族入侵而建的。地下城的建筑规模相当大,我们看到的最大的地下洞穴大概能容纳百余人,小的仅能容身两三人。它由错综复杂的隧道将至少三四层的大大小小的洞穴连接起来,这些隧道有的非常低矮,有的又非常狭窄,有的又非常陡峭,这样构造大概是便于防守吧,不过也由此推想当时的罗马人普遍身材不高。
游览完地下城驱车到号称世界最美小镇之一的奥塔西萨,小城游客不多,地方也不大,匆匆游览前后不用一个小时,不过在这里品尝到了我们在土耳其最美味的午餐,老板一个人招呼客人一个人厨房作业,倒也不显忙乱。
在奥塔西萨吃好逛完又向于尔古玉普进发,途中到了美惠三女神仙人烟囱岩。到达这里时,一早开始的阴雨天突然就蓝天白云了,心情大好,在这里游玩了不少时间。看完突然就不想再去于尔古玉普了,便直接回到格雷梅。
落日前再到山坡上,拍拍格雷梅小镇的夜景
卡帕的第三天根据计划早上五点起床去看热气球放飞,于寒冷中等待大约1小时后,结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放飞被取消,好懊恼呀。
睡过回笼觉后出发前去索安利村,这是一个小村庄,有几座历史悠久的早期教堂(非常的小巧古朴,根本没有现代西方教堂的丁点影子,想要出片的人可以忽略)和基本没有难度的一条徒步线路。索安利村是建在一条峡谷中的,十几分钟逛完村子后,我们开车来到峡谷的顶端,发现顶端比较平整,一眼望去似乎无穷尽,地形地貌非常类似于陕西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以及高台平塬。
离开索安利村正是午饭时间,惦念起昨天美味的午餐毅然决定再次前往奥塔西萨。途中经过于尔古玉普,这是一个相当清净的小城,也是很多来卡帕旅行者选择落脚的地方。
又来奥塔西萨小饭店就餐,看得出老板相当高兴,送了我们二道菜品。我们点的一个瓦罐牛肉,老板让我们在瓦罐上签上名字和国别后挂在了餐厅的墙上,后来才发现墙上挂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签名。
第四部分 伊斯坦布尔citywalk
在卡帕第四天的清早就开车前往内夫谢希尔机场,租的车子就还在内夫谢希尔。没想到这是一个迷你机场,提前二个半小时到达完全没有必要,提前一小时就绰绰有余。一个多小时的航程很快就到达了伊斯坦布尔机场,再搭乘机场大巴五十分钟不到来到了塔克西姆广场,预定的酒店离巴士终点步行不到五分钟。
安顿好住宿步行穿过广场到上海饭店吃午饭,偌大的伊斯坦布尔城寥寥两三家中餐馆,幸好这家餐厅的口味还将就,因此也成为了在伊斯坦布尔旅行的中国游客的集中就餐点,在我们四十多分钟的午餐时间里,前后团餐游客就有三批。
午餐后步行溜达到多玛巴赫切宫(新皇宫),然后沿着海边走到了卡巴塔什轮渡站。但是用不了多久毒辣的太阳和强劲的海风就吹的我们逃回酒店。一路步行回酒店的路都有较大的坡度,还是蛮累人的。在距离机场巴士终点站不远的街口发现有个类似于安塔利亚“Cancan”的餐馆,于是晚上在那里解决了一顿晚餐。
第二天上午来到了苏丹艾哈迈德地区,这里集中了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地下水宫等诸多著名景点。我们都只是在清真寺和大教堂外面转了转,两个社恐的人看到巨多的游客完全没有进去看热闹的心情。如果没有在网上预约地下水宫的门票,那需要在烈日下排队近一个小时,才能进入参观。
离开苏丹艾哈迈德地区步行走到大巴扎地区,一路上见到很多古罗马和奥斯曼时期的古迹。
期间还不经意间逛到了伊斯坦布尔大学。
再次搭乘地铁离开大巴扎地区前往贝伊奥卢地区(伊斯坦布尔的老城所在地),然而一场大暴雨,我们取消了行程,又回到上海饭店吃饭消磨时光。
第三天的行程异常的轻松,步行到卡巴塔什轮渡站坐上前往Cengelkoy的渡轮,一路上可以从海上看到新皇宫完整的建筑外形、博斯普鲁斯大桥以及亚洲地区的建筑。伊斯坦布尔的天气是极其的奇特,我们坐上渡轮时还蓝天白云,可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行驶不到十分钟便暴雨倾盆,持续大概不到十五分钟便逐渐雨收云开,等我们再次走出卡巴塔什轮渡站早已是晴空万里。
吸取了之前爬坡的痛苦教训,今天回酒店的路选择乘坐F1连接线(也是城市地铁的一部分)。伊斯坦布尔的公共交通应该还算是比较发达,可以用带有芯片的信用卡以及当地的交通卡(红卡)付费乘坐,使用交通卡要比信用卡便宜70%,价差还是蛮大的。
最后一天乘坐机场大巴到伊斯坦布尔机场,乘机回国(我们在网上已经完成了值机,但是国际航班不能在机场内的自助机上用护照打印登机牌),结束此次土耳其之旅。
此次土耳其之旅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希望有机会能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