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2

河畔凝固的梵音 -- 老挝万象佛像公园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1 月 人均:8000 元 和谁:夫妻

我们是从万荣赶回万象的,下午五点,我们终于站到了湄公河畔这座荒诞与神圣交织的领地入口。阳光已褪去正午的锋芒,将那座高达三米的巨型南瓜雕塑染成琥珀色。张开的巨口内壁镶嵌着斑驳的星座图案,仿佛一个通往异度空间的虫洞。来自德国的背包客在门前踌躇,犹豫该从"嘴巴"还是"眼睛"形状的窗口进入——这种选择困境本身就像某种宗教隐喻。

穿过南瓜门,四十米长的卧佛横亘在眼前。不同于传统寺院里金碧辉煌的造像,这尊水泥浇筑的佛陀通体灰白,唯有腹部佛龛里的小佛像闪着金光。黄昏的光线恰好斜射在卧佛低垂的眼睑上,使那张本应宁静的面容浮现出悲悯的微笑。三位老挝妇人正将新鲜的金箔贴在佛龛内,她们粗糙的手指与细腻的金箔形成奇妙对比,每一片金箔贴上时都会轻声念诵:"萨图,萨图(功德)。"

卧佛右手指向的方位,一组印度教诸神雕塑正在上演宇宙戏剧:湿婆的第三只眼半睁半闭,毗湿奴脚下的蛇神那伽鳞片间爬着真实的壁虎,而因陀罗的战象则被夕阳拉出长长的影子,像要踏碎尘世的烦恼。据说,每天都有那么一个特定时刻,阳光会穿过战象象牙间的空隙,在湿婆额头投下莲花状的光斑——这是雕塑家本勒·苏利拉特精心计算的光影奇迹。

 中央的"天堂塔"在暮色中变成了一座水泥熔铸的须弥山。沿着仅容一人通过的旋梯攀登,每一层壁龛里的佛像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底层的怒目金刚、中层的沉思菩萨、顶端的微笑佛陀。在第五层转弯处,一尊破损的阿修罗雕像突然映入眼帘——它残缺的手臂恰好指向西沉的太阳,断裂处裸露的钢筋像经脉般颤动。

登顶时,晚风送来湄公河的水汽。俯瞰整个公园,两百多尊雕塑的投影在草地上交织成曼荼罗图案。最震撼的是东侧那组"现代人拜佛"群雕:五个穿西装的男子跪拜在传统佛像前,其中戴眼镜者的镜片正反射着最后的阳光,像两簇不肯熄灭的业火。 而西侧的"冥界区"在此时展现出惊人的戏剧性。十殿阎罗的阴影在地面延长扭曲,形成天然的皮影戏。饿鬼道众生雕塑的嘴巴被夕阳灌入液态黄金般的亮色,而六道轮回盘上的动物雕像——猪、蛇、孔雀——则突然生动起来,它们的影子在水泥转盘上循环往复。

最令人屏息的场景发生在魔罗雕像群。这个诱惑佛陀的恶魔被塑造成三头六臂的现代混合作品:一手持手机,一手握美元,中间的面孔却是妩媚的女子相。当落日余晖掠过它的瞳孔时,整尊雕像泛起诡异的红光,仿佛真的在向游客低语诱惑。恰在此时,一群穿校服的孩子嬉笑着从魔罗脚下跑过,纯真的笑声与狰狞的雕塑形成超现实对比。 

在公园最僻静的角落,苏利拉特未完成的千手观音静静伫立。暴露的钢筋骨架如同佛教"白骨观"的立体教材,而仅完成的三只手臂却展现出惊人的柔美曲线。黄昏的光线从骨架间隙穿过,在地面投下网状光斑。一位独腿的退伍军人正坐在光影中冥想,他的铝制拐杖倚靠着观音基座,金属与金属的碰撞发出清越回响。

附近的纪念馆亮起昏黄的灯泡,苏利拉特工作照上的雕刻工具在玻璃柜里闪烁微光。墙上潦草的手稿显示,他原计划用十万片碎镜镶嵌观音裙裾,"让每个碎片都反射湄公河的晨光"。这个未竟的狂想,此刻正以另一种形式实现——夕照将湄公河的水纹投射在粗糙的水泥表面,形成流动的佛光。

闭园广播响起时,我重返南瓜巨口。内壁的星座图案在暮色中开始显现:北斗七星的勺柄正对着卧佛指尖,仙女座的星链缠绕着通风孔。管理员点燃了南瓜内部的酥油灯,跳动的火苗将星座投影放大到整个空间。当最后一道天光消失时,发生不可思议的景象:所有雕塑的轮廓突然模糊,而它们投下的阴影却愈发清晰。水泥材质的粗糙感消失了,只剩下纯粹的精神意象在黑暗中流动。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低声惊呼:"它们活了!"确实,此刻的佛像公园不再是雕塑陈列场,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曼陀罗坛城,我们是其中移动的念珠。

离开时,湄公河对岸泰国廊开的灯火已然亮起。回望暮色中的公园,那座巨型南瓜像一枚正在孵化的宇宙卵。苏利拉特说, "所有佛像终将回归湄公河。"此刻的河水泛着青铜色光泽,确实像溶解了无数宗教意象的液态记忆。回头望去,佛像公园的轮廓已完全融入夜色,唯有那尊未完成观音的钢筋骨架,仍在星光下保持着问天的手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河畔凝固的梵音 -- 老挝万象佛像公园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