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9

温州行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9 月 和谁:一个人

第一天:温州乐清雁荡山

从温州机场可以坐到乐清的大巴车,出机场过斑马线右转10米就是大巴车上车位置,按点发车,不过我上去就发车了,1小时左右,票价20元。另一种方法是网约车,40分钟左右,车费大概50元左右。

我们这里讲究上车饺子下车面,到乐清先吃了碗面,面馆装修也干净。

满满一墙的老式录音带

点了碗牛肉炒河粉,第一次吃河粉,河粉很有弹性很好吃,比面口感要好。

乐清有公交汽车到达雁荡山,比较慢,30多站,还需要换乘一辆公交到达游客中心,我没找到换乘车,直接网约车送我到雁荡山角下的响岭头村。先在雁荡山的响岭头村预定了住宿,到了雁荡山下已经是中午了,午饭在村头的第一家舌尖上的雁荡吃的,因为他家看着比较大,门口的多肉开的很灿烂。

一个人吃饭很尴尬,叫多了浪费,叫少了心里着急,选来选去,选了一个椒盐干炸河鱼,鱼是当地的,吃起来外酥里嫩,菜心的味道也很好。

吃饱喝足了,可以上山了,网上买的联票200元,包含灵峰(日景+夜景)+灵岩+大龙湫+方洞+三折瀑景区,三日有效票,交通票是在村头临时买的景区交通票,40元一张,3日有效,10分钟一趟,不管车里有多少乘客,到点就发车,的确是快捷方便,这点需要给乐清旅游事业点赞。

第一站到达灵岩景区,这里峰峦叠嶂,绝壁回环,“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灵岩被誉为雁荡山之“明廷”。到了山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到满目苍翠,心中兴奋且欢喜。

一路向山上走着,古木参天,山高千刃,神工鬼斧般让人惊叹,走上玻璃栈道想体验一下惊险陡峭的感觉,可惜脚下的玻璃模糊不清,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

想去雁荡山的理由是因为断肠崖,作为资深金庸迷,小龙女断肠崖一跳,就拍摄在这里,登上了断肠崖,一块石碑赫然而立,石碑上刻着十六年之约,明知道是个故事而已,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读着金庸故事长大的一代人,终于将想象的故事和现实的世界融为一体了。

探头向石碑后陡峭的悬崖下张望,崖下还真的有一潭碧水,想象着一袭白衣飘然而落的小龙女,宛如从天而降。

下山返程,到达灵岩飞渡的最佳观赏地灵岩寺,这里是灵岩飞渡最佳看点,每天下午三点开始,因为雁荡山盛产石斛,灵岩飞渡源于当地人在悬崖上采摘珍贵药材石斛的方法,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本领。

三点的时候正在下雨,等了许久以为不能表演了,没想到还是开始了,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有一条钢索,高200米,宽200米,可谓世界罕见,表演者突然头顶朝下,从高而落倒栽下来,最后在崖底结束表演。

看完了精彩的灵岩飞渡,坐着景交车到达大龙湫景区,大龙湫是中国四大瀑布之一,被誉为“雁荡三绝”中的首位,大龙湫指瀑布从天而降,犹如潜龙入海的意思吧。

这是大龙湫下的潭水,碧波荡漾,煞是好看。

因为雨水比较少的关系吧,大龙湫水量很少,很遗憾没看见大龙湫的壮观景象,多少让我失望。

出了大龙湫,雨停了,天气很阴,脑海里只回想起了那句"山色空蒙雨亦奇'',真的第一次感觉,阴天的山也这样的美,群山隐藏在雾气茫茫中,犹如一副黑白色的山水长卷挂在了天边,又凭添了神秘的气息。

坐上景交车到达了三折瀑景区,三折瀑经三处悬崖,倾泻成为上、中、下三个飞瀑,山路有石台阶很好走,台阶比较陡峭,下午4点多钟了,路上没有什么游客了,很安静,这里是下折瀑,水量很少,拍了张照片就向中折瀑走去。

中折瀑被称作“雁荡山第一盛景”,危崖壁,半圆形大洞穴,飞瀑从洞顶倾泻而下,峭壁内凹,瀑布由洞顶端落下,水量很大,落下来很壮观,让我想起了西藏的瀑布,真的很开心,遇上了2位台湾来的游客,请他们帮我拍了照片。

想着中折瀑这样壮观,上折瀑得是什么样子,真的想看看上折瀑,这时天气渐晚,又没有游客了,想去却比较犹豫,其中一位台湾游客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我们犹豫了一下搭伴向上折瀑进发。上折瀑没有台阶,都是碎石路路,陡且滑,急行了半个小时吧,终于看见了上折瀑。

上折瀑山石陡峭幽深,犹如鬼斧神工般让人震撼,很遗憾居然没有瀑布飞流而下,这时的天色有一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感觉。台湾游客拍照技术还是很好的,给我拍了几张照片。

出了三折瀑,景交车停运了,步行了半个小时天已经黑了,到达了灵峰景区,6点半左右是灵峰夜景开放的时间,门口聚集了准备进入的游客,灵峰夜景是雁荡三绝之一,想看灵峰夜景,必须是有导游的,因为没有导游给讲故事,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真的很难,夜晚的灵峰黑且寂静,踏着青石板路,听着导游用手电照着山峰变换的形状讲故事,导游带游客走走停停大概参观时间半个小时左右。

第二天:雁荡山到温州

早上7点赶最早一班景交车去灵峰景区,早上的灵峰很安静,清晨还有乐器表演,驻足看了一会,背后是缥缈的云雾笼罩的雁荡山宛如仙境,感觉这些表演的姐姐们真幸福,能够每天都活在仙境里。

这个位置就是灵峰景区的精华,东瑶台与西瑶台,由胡歌主演的《琅琊榜》,琅琊台的取景地,在镜头里远远就看见观音洞,观音洞夹在天然形成的两山的缝隙中,观音洞很壮观,是灵峰重要景点。

路上看见了一池碧水,超爱这种清透的翡翠色。

北斗洞是一座道观,不如观音洞宏大,也是建在山隙中。

站在北斗洞拍摄外面的风景。

想去方洞景区,省钱的办法就是先坐景交车到灵岩景区,哪里有换乘去方洞景区的小巴车直达半山腰,如果坐景交车直接到方洞景区,还需要坐缆车上山,缆车是单独售票的。

走进方洞景区,最先看见的是一座道观,在道观里遇见了一位王道士,在我一句话都没说的情况下,把我的性格,过去,评价的八九不离十,对我的未来也给出了答案,希望借他的吉言,我的未来能如他所说的一样,这需要时间验证。

方洞景区的洞口有百余米的方洞栈道,沿天然岩石开凿的栈道中有方洞,故名方洞栈道。

这里是方洞景区建在两山之间的吊桥,桥很长,走在上面很稳固,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

走到这里,方洞景区已经游览完毕了,从这里可以下山了,到了山脚下,等了一辆景交车,就可以离开雁荡山了,路上定了一辆去芙蓉镇的滴滴车,到了旅馆取了行李,和司机汇合去了芙蓉镇,路上司机好心的劝我,芙蓉镇没什么好玩的,只有一条黄金溪,我没有相信他的话,也是仓促中攻略没有做明白。结果吃了一个暗亏,这里真没什么好玩的,至于那条黄金溪,哎,不提也罢,看图。

即热到了芙蓉镇,尝尝芙蓉镇最出名的麦饼在走吧,麦饼还真是好吃,饼皮很薄,没刷油,酥脆,陷是梅菜和肉还有鸡蛋,味道很香。

芙蓉镇很小,转了一圈,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后来我才知道,我应该去的是芙蓉古村,而不是芙蓉镇,结果是自己攻略没有做好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坐上出芙蓉镇的小巴,换乘轻轨,到达温州,这几乎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到达温州,天色已经很暗了,到酒店放下行李就出来了,扫台自行车,徜徉在温州的墨池坊,这里有民国时期的老建筑,此时有的在翻新改扩建。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出任温州太守,时常在这里临池作书,搁笔时在此洗砚,宋代书法家米蒂游坊到此,听说后大笔一挥,写下这墨池二字,不过这面墙上的是复制品,真迹收藏在温州博物馆,墨池坊的池已不见真迹。

墨池公园的一角,当年这里应该是明嘉靖年间王澈辞官后修建的一座园林甄没后重新修建的,景致不错。

逛着逛着就到了长人馄饨铺,很著名的老字号小吃,外观建筑也是很nice,我喜欢,长人馄饨始于1930年,之所以叫长人馄饨,是因为老板陈立标个子高,街坊不记得他的名字,就管他叫"长人“。”

这位女士,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现在的经理马秀真。

点了馄饨煎饺套餐,馄饨是这里的招牌,马蹄煎饺也是招牌,据说馅料里面放了马蹄,我却没有吃出来。

五马街是温州最著名的一条街商业街,古称五马坊,相传始于东晋,清代改名五马街,为什么叫五马街?是不是这条街当年能够驾驭五匹马飞奔而过?如果能够驾驭五匹马,那我觉得这五匹马肯定挺瘦小的,哈哈。

这样的有历史的商业街,哪座城市都有标志性的,有的商铺的的确确是百年老店,比如下面这家。

有的小店打造的是文艺浪漫氛围,徜徉在在这里更多的是怀旧的文化,体验一种百年间桑田沧海的世间变换。

这家五味和,陈年老店,绝对是当时妥妥的品牌店铺。

出了五马街,对面就是松台广场,广场上面有座小山,九山公园,夜色中九山公园的净光宝塔流光璀璨,格外引人注目。

出了五马街,左转路边有一家旅行,报了一日游的团,目的地海岛洞头村,居然只要88元无购物团,这个价格,打车去洞头村都不够单程路费,旅行社的小蒋告诉我这是政府补贴团,还有附近的一日游,也都有补贴,温州政府真是富庶。

第三天: 洞头村

早上在松台广场集合,松台广场旁边是妙果寺,妙果寺系东瓯著名古刹,始创于唐代神龙年间,是一代宗师宿觉大师所建,盛于宋代,顺治十年毁于大火,康熙十年重修,后开拓公路时被拆,很多珍贵的文物,舍利,鎏金铜佛先藏华东文物馆,1983年重修。

妙果寺最出名的,就是一口钟,名字叫做猪头钟,据说这口钟是一位客僧挂单时,日间入市丐化,布施所得购猪头归寺酣酌,将猪头骨藏于井内,压大石,以土泥涂封。并曰四十九日后取出,此后不见客僧踪迹。四十九日寺僧掘土果见一口钟,高约三尺,非铜非铁,酷似青石,音响铿明。

据说钟顶上二猪首拼作钟扭,我的个子不够高,把手机举起来拍照,却也没看见猪首,好像拍下来猪鼻子,哈哈。

温州人很守时,导游到点就打电话催促,一分钟都没有耽搁,我连跑带颠的上了大巴车,满车的人都在等我一个,很尴尬。旅游大巴开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当年七桥联八岛的洞头村。远远就就看见了这座望海楼,可惜没有下车。

到达了海岛洞头村,第一站仙叠岩景区,海滩,礁石,巨岩危石层叠,险峻多姿。

在车上认识了三个哈尔滨来的姐姐,和她们顺着海边栈道,一路走着,大海的颜色美不美,要看太阳的脸色,今天的太阳不给力,阴天,所以洞头村之行,被打了折扣。

从仙叠岩沿着海滨栈道可以走到大沙岙海滨浴场,整个浴场形如月牙,平坦开阔,这里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在这里和姐姐们玩的很开心。

在海边堆了一个玛尼堆,祈求上苍赐福与我。

午饭在村子里的小店吃了一碗猪脏粉,猪脏粉的主要原料是猪肠,猪血,还有粉丝,猪肠是红烧过的很香,猪血嫩滑,粉丝很Q弹,符合我的口味。

下午游览洞头最火的拍照圣地“小洱海”,因清新浪漫的布景走红网络,引得人们前来种草。

靠着海岸的堤坝,海风呼啸,浪花很大,吹乱了我的发丝,背朝大海的简约白色高脚桌椅,绝对的文艺小清新。

洞头村还有一个很文艺的地方,叫做七彩洞头村,距离这个堤坝还有段距离,可惜跟团,没有安排行程,跟团游总是有利有弊的,利就是便宜省心,弊就是有些地方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下午返程后,在五马街和姐姐们依依惜别,感谢他们的陪伴,这一程玩的很开心。如果不是已经定好了返程的机票,真的很想和她们多玩几天。

看看时间,朱自清故居应该还在开馆,扫了自行车直奔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我就不多介绍了,因为大家都是读着她的背影长大的,这里是朱自清在温州生活1年多的寓所,面积不大,木质结构,很清幽。

朱自清故居和南戏博物馆紧邻,在里面直接就能走过去,这栋建筑外观很民国,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这里当年是益康钱庄,建于二十世纪。

很喜欢这个大厅,民国的时候这里应该是露天的一个天井设计,现在被搭成了钢筋架子,装上遮阳板,下面搭上戏台。

馆内详细介绍了南戏的发展历史,南戏指以昆曲为代表的南方戏种,其发端始于温州。

这套戏服我最喜欢。

这里有一面穿衣镜,人站在镜子前面,就可以换上戏袍,遗憾的是只有一款武生的戏袍,要是能研发出多款戏袍就好了。

在九山公园旁边看见了仓南桥墩月饼店,看着比脸大很多的月饼,想尝尝味道,快中秋节了买了很多,让老板娘直接发快递回家了,又单独买了几个吃。

桥墩月饼旁边,就是一家卖鱼饼的,买了个鱼饼边吃边向五马街走去。这个时候的五马街,华灯出初上,游客还少。

五马街上有一家陈辉鱼圆,是温州鼎鼎大名的老字号,还上榜了舌尖上的中国,店铺很小,窄窄的楼梯,居然可以上到三楼,还没到饭点,人比较少,那也等了好一阵才吃上鱼圆。

在我的想像里鱼圆应该是圆的,只见阿姨端上来一个小钢盆,传说中鱼圆居然是细长的,口感Q弹爽滑,没有多少鱼腥味,有淡淡的姜味。

紧邻五马街的是纱河帽街,旁边还有一条女人街,卖的东西都差不多,这三条街客流熙熙攘攘成为了温州必打卡之地。

参观了南戏博物馆,总该听听南戏了吧,很幸运,九山公园有戏曲嘉年华活动。

九山公园的戏台下早已经坐满了观众,挑了一个好位置坐下来欣赏,表演的很精彩,唱念做打全套,文戏武戏都有,最后一出是《五女拜寿》,出场的是10多岁的小孩。

晚上逛逛南塘夜市,这里有酒吧一条街,夜景很漂亮,很适合年轻人喝喝酒,听听歌,感受一下小资生活,颇有文艺范。

刚下过雨,天气很阴,天上也没有月亮,不过不怕,我把桥墩月饼拿了出来,举在空中,那么大的月饼,犹如一轮圆月当空照着,欣赏够了,还可以吃,桥墩月饼饼皮很薄很酥,陷厚且甜,很合我的口味,哈哈。

第四天:江心屿

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瓯江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岛,江心屿十景载于嘉庆年间《孤屿志》。需要坐船上岛,门票20元含船票。江心屿距离岸边其实很近,坐船也就是10分钟,远远的就看见了岛上双塔耸立,一片明黄的江心寺。

上岛码头正对着英领事馆旧址,建于1894年,几座青砖小楼中西合璧,既有欧洲建筑风格又带着民国建筑特色。

楼内开辟成了陈列馆,在这里诉说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这里是领事夫人的会客室,面积很小,屋内的陈设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家具,我觉得不大可能,毕竟经历了民国,抗日,文革,幸存下来的老物件能有多少呢?

用象牙雕刻的江心屿

用玉石雕刻的江心屿

紧邻领事馆的是东塔,位于东峰顶,东塔始建于唐代,后来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重建,从元朝到清朝,都有重修,传说登塔远眺俯瞰瓯江澎湃,1894年英领事馆建成后,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廊,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

这是现在瓯江上矗立的灯塔,不知道晚上会不会亮起。

从东塔后面向西而行,杨柳扶苏,緑草茵茵,亭台楼阁,孔桥玉带,想起那句“多少楼台烟雨中”,远远的就看见了西塔,时间仿佛静止了,安静而美好。

很喜欢这块太湖石,不过这不是文物,是亚克力的。

西塔位于西峰顶,看着要比东塔更像塔,建于北宋二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每层都有小佛龛内置石像,一层却没有,不可以登塔。

温州历史纪念馆简单的看了看。

远远的就看见一片明黄色,占地面积很大,这就是江心屿的灵魂江心寺,宋朝名中川寺,两次毁于台风,现在的江心寺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供奉观音菩萨,江心寺是全国32所观音道场之一。

江心寺前的这幅对联,是非常出名的一副对联,是宋代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一般人是读不好这幅对联的,那个时候,还不叫江心寺,叫中川寺,后两度毁于台风。

中殿为圆通殿,很壮观的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是弘一法师所书,弘一法师在温州的时候,曾住在这里修行。

宋文信国公祠听起来很晕,不知道是谁,但是要说文天祥,大家就明白了,南宋德佑二年文天祥被元兵押解途中脱险,留居在当时的中川寺,明宪宗成化十八年在此建祠纪念。

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碑刻。

文信公祠旁边就是浩然楼,建于明万历八年,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这可是明代文物,必须上楼看看。

登楼远眺瓯江,发现楼上空无一物。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建于1956年。

出了江心屿坐船回到了岸边,刷了自行车骑到了鼓楼附近,徜徉在老旧的巷子里,每一栋建筑都有尘封着的老故事,心里感受着这些老房子的魅力。

在路边寻着扁头灯盏糕,灯盏糕也是温州的特色小吃,只是扁头灯盏糕特别出名而已,没想到就在长人馄饨铺对面,很小的一个门脸,有几种口味,价格13元起。

看着老板娘做灯盏糕,灯盏糕是半圆形的,形似油灯碗,在笊篱里放上稀面,再放萝卜和肉混成的陷,或者是其他口味的陷料,上边再浇上稀面,下油锅炸,炸好就出锅了。

这是猪油糕,5元钱一个,很薄的一片,糯米混的豆沙馅,不太甜,也是下油炸的,这两种小吃,对减肥人士不太友好。

在长人馄饨点了一碗清凉的杏仁腐,配上油油的灯盏糕,长人配扁头,我严重怀疑他们是亲戚,灯盏糕外酥里软,热量高但是味道好。屋里的客人有很多把外面的小吃拿进来吃,在吃点长人的馄饨,甜品,炒饭。

下午游览景山公园的护国寺,景山面积颇大却不太高,毕竟是城市里的山,环境很清幽。

护国寺在景山上面,爬上去也是气喘吁吁了,这是个小众景点,没有什么游客,护国寺兴于唐,鼎盛于后梁,历经宋,明末毁,清重建,民国毁,2002年重修,高僧辈出。

弘一大师纪念堂修筑在这里,因为弘一法师出家后在温州永嘉庆福寺修行12年,在这里也修行过,所以这里辟出纪念堂。

如果你不知道弘一法师是谁,那么歌曲《送别》的作者你应该知道,他俗名李叔同,是中国文艺界的先驱,出身富贵,少年游学日本,会弹钢琴,演话剧,通晓四国语言,精通琴棋书画,金石雕刻,是国画大师丰子恺的老师。前半生翩翩浊世佳公子,后半生青灯古佛一老僧,他的经历就像这护国寺一样,阅尽世间沧桑与浮华,最终归去。

梧田老街,我在温州的最后一站,这里有小河,还有乌篷船,有点水乡的样子,岸边边看见一座斑驳的老宅,这座老宅已经废弃了,老宅后面是一片新修建的风格各异的仿古建筑和一座还未竣工的寺庙。

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民国风格的小资店铺,各领风骚的特色美食,组成了梧田老街的吃逛人群。

怀旧食杂店,这些东西都在我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和模糊了,蓦然间重新回到眼前。

猜猜这车是干嘛的,卖甜筒冰淇淋的,很怀旧的一副大照片。

遮天蔽日的大榕树,它在这里生长了多久?从满清到民国再到今天?

地标打卡建筑,温州墙,总要打了卡再走。

一条小河,将梧田老街分开,在人声鼎沸的对岸,是落寞和寂静,一条快拆迁的真正老街,凌乱破旧的小巷,人去楼空的老宅,在诉说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故事。

这里供奉着当地的神灵。

临水的一座古宅,院落很深,斗笠蓑衣,墙壁斑驳,主人无觅处。

这里是落寞的,对岸是繁华的,经年以后我再来时,这里也不复存在了。

从落寞里又走入繁华,要离开了,总要吃过东西在走,点了冰淇淋打蛋,排骨年糕,过油后的排骨很香,年糕软糯,份量也很多,第一次吃冰淇淋打蛋这种甜品,没吃出蛋液的腥味,却吃出了冰淇淋的甜。

吃过晚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坐地铁到达了温州机场,登机离开,再见温州。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温州行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