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1.29

暑行湖北:武汉/湖北省博物馆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8 月 和谁:亲子

发表于 2019-11-29 17:34


正赶上武汉的老热天。既然来了,黄鹤楼总要看看吧。于是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泽泽带领三位爷爷奶奶去看黄鹤楼;一路我们俩去找住处。黄鹤楼我是去过的,在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也是八月,整整三十年前,父亲带我来的。如今泽泽也上初中了,而我已过了当年父亲的年龄,岁月荏苒,物是人非。泽泽妈对这类景点本不太感兴趣,我也未激起重游的兴致,70块的门票,算是一个原因吧。

可能是天太热了,严重影响了游览的兴致,况且泽泽第一次带这么多老人出行,实在是难为她了。所以回来,也没听到她过多的讲述,更没照几张像样的照片,以致后来岳父对此颇感遗憾。

我们约在楚河汉街汇合,应泽泽的要求,找了家别致的饭馆大快朵颐一番。看看日头尚猛,便打车回了酒店,睡午觉。

傍黑,气温貌似降了些,便乘公交车直奔户部巷。这里集中了武汉的特色小吃,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但老年人对此不感冒,我们找了家较大的门店坐进去,点了些东西,也不甚如意,权做打卡。

沿户部巷直走,便到了江滩,正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一侧的桥头堡低下。夜色中,黑黝黝的江水被两岸霓虹灯映照下泛着亮光。大桥的钢筋之躯笔直劲挺的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感觉异常的结实和稳当。对岸通体晶莹的湖北电视塔耸立在龟山之巅,如一柄利剑直插苍穹。塔、桥、江,形成一幅完美的点线面三维构图。

江滩上有很多锻炼和赏景的人,这里正在仿效上海外滩,建设江岸观光长廊,只是还没完工。我们走了一会,便回去休息了。

在湖北的最后一天,我们想对这片古老而富饶的荆楚大地进行一次全景而精要的了解,只有博物馆可以完成这项使命。同样重要的,也只有躲到博物馆里,才可以抵挡得住这无处可躲的暑热。

前一天登陆省博官网,预约了门票。为住处的位置点赞,总有直达的公交车。带上了所有行李。

湖北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所藏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号为四大镇馆之宝。尤其是前两件,泽泽已倾慕许久。

到了博物馆门口,预约的和没预约的排两队行进,预约的队伍竟更长些,瞬间优越感顿失。

头天的功课也没白做,有免费行李寄存,进馆我就赶紧去排队买了编钟表演的票,人性呀,老人学生还有优惠!

馆内四层,各有不同的主题。按照演出的时间,我们把重头的曾侯乙展放在看过演出之后,先去了解湖北历史的全貌。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勾践剑和编钟左近的青铜器,其他的展厅看了些啥,好像都忘了。

博物馆里人很多,我们很快就走散了,打个电话也常常听不见。还好是走不丢的,一不留神就又碰面了。已经上初中的泽泽,开始对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流连在浩瀚悠远的荆楚文化里,跟她刚学过的课本知识做着比对。我们转了好久,最后还是泽泽在最高一层的展厅正中,找到那柄遭众人围观的国宝之器——越王勾践剑。

这柄半米多长的宝刃,静静地平躺在玻璃展柜中的托架上,近5公分宽展的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美丽而神秘,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表明系越王随身佩剑无疑。前锋曲弧而收,两刃锋芒毕现。据说刚出土后,其锋利的剑刃,能将十余张复印纸齐齐划裂。

越王勾践是《荀子》版的春秋五霸之一,“卧薪尝胆”的本尊男主。卧薪尝胆这个超级励志的成语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它实在太精彩了,精彩的不免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据考证,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国语》,虽都记载了大量勾践当政和吴越争斗的历史,但均没有提到卧薪尝胆之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著录“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首次提到尝胆,但没有卧薪。

到了东汉,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述更为详细逼真,“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看来“尝胆”是明确的,前面有个“目卧”,是打瞌睡的意思。一犯困,便用蓼菜的汁液刺激眼睛来提神。没有所谓“卧薪”。还应指出的是,《吴越春秋》糅杂了正史、野史、传闻和民间传说,相当于《三国演义》这类小说,史料价值自要大打折扣。

历史又推进了一千年,在不世出的文艺家苏轼笔下,“卧薪尝胆”正式亮相。其非著名散文《拟孙权答曹操书》中,写到孙权“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卧薪尝胆”在这里显然是古文中常见的用典修辞法,借用勾践故事,丰富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孙权的认可和赞许。而苏轼不愧是文学圣手,对勾践尝胆、励精图治这件事进行了高度艺术化的重构和概括,提取了勾践行为中最抓眼球的“尝胆”这一基本事实,于前面增加了两个字,看似随意,却也符合逻辑,不光形成稳定的动宾联合式的四字结构,创制了一个新词,更是烘托出了勾践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卧和尝一静一动,一落一起,画面动感爆棚。薪和胆均非寻常的卧具和食物,联想到君主的高贵身份,更强烈反衬出勾践的复仇心志之坚,让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继而产生深度共鸣。

有人说这个成语是对历史的误读,甚至还有人说这是苏轼在写孙权,跟勾践无关,实在是不解文学造化之真味,不足与语。

卧薪尝胆,以其简洁精准的表述,无比形象地传达出勾践忍辱负重、苦心孤诣、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奋斗不屈精神,昭示着逆袭复国之愿的必将实现。她早已摆脱了史实本身的羁绊和束缚,穿越古今,经由苏轼的点化,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即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激昂不息的新时代光芒。

我们在约好的时间来到编钟演奏厅,还是晚了,只好找靠边的座位坐下。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国之重器。这组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演奏古今中外诸多乐曲,表现了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重又现世以来,实物演奏过三次。湖北省博物馆得地利之便,每天上午有两场古装编钟演奏,游览至此,是不应错过的。

我是个音乐的门外汉,坐在这里是典型的附庸风雅,滥竽充数,不过是为了充盈一份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景仰之情罢了。

再回到馆内大厅,我们直奔今天的重头戏——曾侯乙墓展厅。曾侯乙这个名字古意盎然,意思是曾国一个叫乙的侯王。乙殁时45岁左右,下葬于战国初期的公元前433年或稍后,地点在今天的随州市擂鼓墩。曾国于史无载,经考即史书中随国的别称。令我感慨的是,随这个名称自西周封国始,斗转星移,百代更迭,延绵三千年至今,却其土不移,其名依旧,如此泱泱中华,何虑不昌。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品类众多,展厅中以铸造精湛、器型别致的青铜器最为耀眼。一些在书中所见的器物,真到了面前,其超大的体量会立马颠覆习惯认知,深深为先人的智慧和能力折服。



居于展厅正中的,自然是那套编钟。无论你之前对她的了解和想象有多么详尽,你都无法消减面对她时的惊叹和震撼。

在为她量身定做的巨大玻璃罩里,整套编钟呈L型稳稳的站立于红毯平台,各角有铜人支撑,并以多种雕铸和彩绘技法,饰以人、兽、龙、花和几何图纹,钟依序悬于三层木架之上,错落有致,典雅庄重,气势壮伟,周身散发出积淀了两千多年的青铜质感和高贵气息。

泽泽默默地停停顿顿围着编钟转了两圈。

据说,一件合格青铜器的铸造完工,不仅要经过很多繁杂的工序,更会留下数目可观不成功的残次品,其对物力、财力、人力的资源消耗都是巨大的,而它的主要用途是礼,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现实价值却微乎其微。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先秦时代,要保证诸侯贵族如此奢华的生活,普罗民众日常生活的卑贱和凄惨程度,绝对是今天的我们拍破脑袋也想象不到了。历史,固然是人民创造的,但人民为创造历史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又有谁去理会。

此次博物馆观览,很觉充实和满足,成为暑行湖北的高潮,也比去年在上海博物馆的体验要好。本来还想就近去东湖逛逛,可哪有时间呀,就算有时间,就这天儿,还是算了吧。

我们直接打车来到岳家嘴地铁站,站内很大,食铺众多,帮我们解决了午餐。便直接乘地铁前往武汉站,回家去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武汉5595
暑行湖北:武汉/湖北省博物馆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武汉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武汉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武汉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武汉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