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揽阅承德胜景,驰骋坝上草原——暑假游河北承德、乌兰布统草原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7 月 人均:3500 元 和谁:亲子
序言

这是我暑假出游以来最舒心畅快的一次!没有之一!

首先就是特别凉快!7月中的承德,只有26度,乌兰布统,只有20度,既不是要裂开嘴唇的干燥,也不是那种下雨后的潮湿,干湿度恰好适中,只要到了,就不想走了。怪不得叫避暑山庄。

其次是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承德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看建筑、听故事、品收藏;草原纵横万里的广阔,可骑马、射箭、越野......几百年前,皇上就看上这地方,即能办公又能游猎。

7月23日一大早的飞机前往首都机场。早上天晴,8点就已经开始暴晒加燥热,但好在这几天下过雨,金湾机场晴朗明媚,湛蓝的天空一层层的白云错落有致地排列,来过那么多次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金湾机场。

机场只是美景开始的序幕,当飞机起飞离开珠海时,才是大戏正上演,从一个个小小绿岛开始,小夜曲奏响,飘在窗边的云朵,伸手就可摘下来。然后一排排海上风车,进入大海协奏曲阶段,风轻轻地来,云淡淡地飘;接着是又一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像一条宝格丽标志的钻石银蛇钻入海底,惹得一圈圈的小舟在水面上打转,这时又是一组变奏曲,一段段引人入胜,精彩纷呈。

两排风力发电机
深中通道如银蛇,百舸竞帆似明珠

出了机场,坐上环线去火车站,第一次坐,开始不知道它是环线的,以为坐错了方向 ,一度想下车,好在我儿子非常笃定。

中午如他所愿,吃罗森,上班族口中的无奈午餐,是少见多怪小朋友的美味。

到了承德,入住热河府酒店,暑假六百多一间房,新中式的装修,含早餐,还有特色中餐厅,物有所值,五星好评。

中餐厅的巨幅剪纸—承德避暑山庄,对于这种艺术品,“震撼”好像表达不出欣赏赞叹那种高度。开始远远看到,是一副地图,还没有联想到是剪纸,走近一看,哇,才知道是“千剪不乱、万刻不断”的剪纸铺展在眼前,细微处如发丝,壮阔处如波澜,叹为观止!

第二天:承德避暑山庄

一早奔赴承德避暑山庄,今天计划就是在山庄走一天!

从酒店到山庄,一路的槐花,司机说承德路两边都是槐花,现在正是季节,还有悠悠的香味。

到达正门,是一定要照一张照片,我们都喜欢在有字的地方留个影,后面还有“避暑山庄”的匾额,但是很快,山庄门口就人山人海,特别是里面的宫殿区,人满为患,想照一张背景干净的照片几乎不可能。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

宫殿区人很多很多,主要的四个宫殿—澹泊敬诚殿、烟波致爽斋、四知书屋、云山胜地,全部拦住,不能进去,据说以前是可以的,就像故宫,以前是可以从三大殿中间穿过去的,现在只能在门口的栏杆后面伸长脖子看看里面,有些寝室甚至只能从外面的玻璃观看。而旁边的偏殿,做成的主题展览,承德避暑山庄本来就是个博物馆,从康熙帝一直到咸丰帝,这里都是皇家夏天办公场所,本来家具、摆件就多。

苑景区很大很大,人再多,也分散出去就不显了。这里说人少要除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还珠格格的拍摄地烟雨楼,就是小燕子住的漱芳斋,另一个是山峦区等车区,需要排很长的队坐车上山。景区特别大,但是平原区有树木遮阴,路上亭台楼阁也可稍作休息,湖泊区可以坐船游,山峦区坐车上山,走累了,游一段湖,再走,最后去坐车,下午四点后,就没有什么人排队了,所以整个走下来也不是特别累。

走到宫殿区正入口,现在挂的牌匾是—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启功先生题的。租个讲解器上面都有说。

进入正殿—澹泊敬诚殿,慢慢感受到避暑山庄的低调和奢华。

怎么说低调?

第一,这里没有故宫金碧辉煌,没有汉白玉的台阶,没有红门和9颗门钉,没有琉璃瓦和脊兽,没有皇家制式的庑殿顶,只有江南水乡的青砖黛瓦,只有普通人家的卷棚顶

再看看宫殿里面,没有宫殿天花繁复金龙纹的藻井,只有平板的四格天花;没有金漆,没有上釉,只有朴素的木头本来的颜色;没有富丽堂皇的镶嵌挂画,只有不带任何镜框直接裱于墙面的贴落

来看看宫殿前广场,没有太和殿广场的仪仗墩,只有一条青砖路,两旁种松树,天然草地,太和殿门前没有花草,是安保要求,防止刺杀,但是到了山庄,皇上也想放松一下,过过普通人家的生活。

怎么说奢华呢?三样华丽装修,尽显奢华!

第一是宫殿用了48根金丝楠木。这样名贵的木料,只有皇帝才能用。因为光是把木料运出来就是一项国力财力综合实力的考量。金丝楠多产于我国两广、贵州等地深山之中,那里人烟绝少、高峰险谷。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在当时劳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从入山采伐到辗转运输,过水路、陆路,过运河,其难度可想而知。将这些楠木运到北京,原来是建太和殿,建成后,楠木料还有剩余。乾隆初年就将这些剩余的楠木经滦河水路运往承德,光运费就用了白银13000两,而建造大殿用各类工匠19万人次,总耗银72000两。

那除了皇帝住的地方有金丝楠木,难道其他私人宅院就没有吗?有!在和珅府里。嘉庆杀和坤,公布了二十大罪状,条条死罪,其中和坤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大罪十三。和珅抄家后,住宅给了庆王永璘,到咸丰帝,又赐给了恭亲王奕訢,就是著名的恭王府。恭王府里面的锡晋斋(因斋内存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贴》珍品,方改称为“锡晋斋”。奕訢的孙子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后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依然保留了和珅用的金丝楠木,高大气派的大厅内和整个建筑的隔断都是用雕饰精美的金丝楠木制成,式样精美绝伦。

第二是殿内的地砖,乍一看,颜色就非常不一样,这个大理石纹路非常明显,呈现皇家特有的紫色,而殿内温度比室外要低两三度,专家在灭蚁患的时候,无意发现,地砖下面铺了一层玛瑙,能防暑降温。这种低调的奢华,不是普通人想得到的。

第三是里面的紫檀家具,紫檀比金丝楠木还贵重些,紫檀很少大料,但是皇上有,你看的座位后面的屏风,很霸气吧,再看看两边的紫檀大柜,顶天立地,很有皇家气魄。

澹泊敬诚殿,名字就很淡泊,很虔诚,很符合山庄的气质,并且皇上本人也是在殿内方方面面体现自己的对国家的责任,对苍生的爱戴,立志要勤政爱民。

比如这个紫檀木雕的屏风,围屏上雕刻着《耕织图》上一百六十三个人物,描绘了四季农耕和丝织生产的场景,皇上要心系苍生,要照顾好国家的农业纺织业,需要做到淡泊、勤政。但是隔着好长的距离,是看也看不清,拍也拍不到;

再比如龙纹紫檀大柜,据说在柜背面刻有乾隆御笔题写的“渔、樵、耕、读”四首诗。这个更加看不到。

唯一能看得到是里面的贴落— 一副对联,上书“先泽志钦承宵衣旰食;民依心切念春雨秌旸(qiu yang秋阳)。”意思是,我们的祖先开创了那么多的功业,有了那么多的恩泽,我要继承这样的功业,要继承祖先宵衣旰食的勤政作风。老百姓是我的子民,我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怎么样才能照顾好呢?我们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渴望风调雨顺,春雨秋阳指的就是风调雨顺。说的意思也是和牌匾、雕刻、诗词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澹泊敬诚殿不仅建筑有很多看点,而且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也很多,主要都是国家外交大事件,在这间小小的宫殿里面,接见过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英使马戈尔尼......

其中渥巴锡带领族人东归的故事,可歌可泣,真应该拍一部电视剧。而马戈尔尼使团又让人顿足捶胸,这两个故事到今天读起来仍然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再走进去,就是四知书屋,乾隆皇帝所题的“四知”一语出于《易经》。因《易经》中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因为恰好表达了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

书屋的功能相当于皇帝的小书房,可以小憩更衣办公。

接下来是烟波致爽斋,皇上的寝室在西暖阁,中间是大厅,两侧各有一个小跨院,为东所、西所,有侧门与正殿相通。咸丰时期,慈禧居于西跨院,慈安住在东跨院。

这里非常有名,因为这间屋子就是历史的见证者。首先它是“辛酉政变”的发生地,慈禧就是在这里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此次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其次嘉庆、咸丰帝都死在这里,应该就是在西暖阁的楠木床上去世的。再次西暖阁上还有一个炕几,咸丰帝就在这个炕几上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再走,就是“云山胜地”,与前殿不同,这是一个两层的建筑,殿前,是一座假山,走到这里只有小朋友爬上去,其实大家都应该上去看看,顺着假山上去,是可以到二楼的,这就是“云山胜地”奇妙的地方。

穿过岫 xiù 云门,就可以从云山胜地出来就是苑景区了。在岫云门要停一下,抬头看看上面的垂花门,在屋檐下,左右中间都有一根垂柱,其下有一垂珠,彩绘为花瓣的样式,故被称为垂花门。它是古代民居院落建筑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也是最漂亮最带感的一道门,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红楼梦》里头黛玉进府,一直行至垂花门前才落轿。垂花门,是黛玉步入贾府的一个重要标志。

俗话说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的宅门中的垂花门。妇女们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两根檐柱落了地,那门前活动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恰到好处。

苑景区,就要慢慢逛啦,本来是计划有几处是一定要去的,比如文津阁、烟雨楼、珠源寺、舍利塔.....但是又觉得实在太大,做一个路线图,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下来,就顺路逛吧,看到哪里算哪里,但是等我走了一天下来,发现,居然很多景点我都路过,但是根本没有看到!所以路线图标注景点非常重要,或者找个逛园子的导游(可惜没有这样的服务)。建议景区应该有个gps导览器,语音导游,“请前行500米,向坐拐,既可到达知鱼矶。”然后到达后自动讲解!

去文津阁路上的风景

文津阁前康熙帝仿王羲之的曲水流觞建了这个曲水荷香,本来以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附庸风雅的亭子,结果被亭子里休憩的大叔科普,哇,不由惊觉山庄的的确确不简单,眼前正是传说中的“扫地僧”。

开始我们在那自言自语,“这里要是有流水,放几条小鱼游来游去,那就很美了!”在一旁的大叔接话,“你走远点看看这里的石头,还有更有趣的。”顿时,就来劲了,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问,“是这里吗?”“看出什么来了吗?”“没有啊?是个字吗?”“猜猜什么字?”,经大叔指点要再正中,面对牌匾,往下看,地面的假山堆砌出是一个长寿的“寿”字。

等我们惊叹后,大叔又说,“看看上面的亭子,这个叫东倒西歪亭。站左边、右边、中间看截然不同。”“不会吧!”我们忙着走来走去,果然,往左边亭子向左边倒,往右边亭子向右边倒,站中间,亭子就垂直了,有趣有趣,我们一行人不由叽叽喳喳起来,也惹得路过的人不断加入,不停地看亭子,那幅画俨然成了动画片,无比生动。

旅游能认识这样的大叔三生有幸,今天的点睛之笔是大叔赠与的。

 来到文津阁正门,不知为何,正门不开,旁边的大姐告诉我们,从后门进去。

文津阁,津是渡口,文化从这里渡向老百姓,普罗大众,渡向了整个中国文明,它与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是贮藏《四库全书》的地方,还有《古今图书集成》。现在的《四库全书》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现在国家图书馆取代了藏书阁,而以前的朝廷,是用藏书阁去保存我们的文脉,我们的文明,可以源远流长的,无论是草原民族、汉族建立的政权,都保证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这可能是文津阁建立在这里,文津阁给我们最大一个启示,也是最大的一个精神上的笼罩

整个文津阁的设计,方方面面都是为了保护图书,比如隔层,防晒,防潮,防火;这个朝向和选址,据说温度不会高于15度,有穿堂风,比较阴凉干燥;另外屋顶的瓦,是黑色的,五行中属水,实际前后还有池塘。

池塘里的鲤鱼非常大,足有一个手臂那么长,大腿那么粗,我们都惊叹,“果然是读过书的鱼!”

经过热河泉,很多很多人,好不容易照了张相片。

接下来的景,需要和景区导览图对比,事后才知道,比如穿过芳洲亭,可以走到上帝阁,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登上去,只顾着低头往前走。

芳洲亭
上帝阁

又比如经过晴霄虹亘的牌坊时,好晒啊,我们就不要从这里穿过去了,谁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水心榭。

后来又坐船围着小洲一圈,觉得好特别,原来这里就是如意洲。

最后,差不多5点,走到原来出发地—船码头,看到排队上山的人群终于散了,马上去买了票,坐车上山,上了车,司机就在那说,前面有个景点,还去不去,什么也看不到的,就是个遗迹。顿时觉得这是最后一趟车了吧,司机好着急下班啊。

到了山顶,下车就是二马道,上了宫墙,往外一看,哇,上来真的太值得了。外八庙中两座最大,最恢宏的庙宇呈现在眼前,只有在避暑山庄的山顶才能看到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全景。往东面还能看到磬锤峰,游船时候,就远远看看磬锤峰,上山后,就更近了些。宫墙一直沿山蜿蜒,就像长城一样,避暑山庄也确实起到了北方长城的作用。

人也不多,我们慢慢的欣赏,就有工作人员大声地催促我们去下一个景点,说要最后一班车了,我往下一看,还有那么多车排队呢?

下一站能俯瞰整个避暑山庄,还能看到仿杭州六和塔建的舍利塔。

最后从德汇门出来,差不多六点,整整走了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中,还有好多景点都没有走到,或者略过,仅仅是经过而已。而这里似乎感受到我的遗憾,特别派出了小松鼠来欢送我们!

晚餐就在山庄对面的大清花吃的,本来是想着去吃承德菜—八大碗,但是出来就特别饿,不想走了,就在对面餐厅坐了下来。大清花是东北菜馆,但服务员给我们推荐的是鹿肉两吃,烤着吃和煎着吃,果然还不错!

鹿肉两吃
第三天:外八庙

酒店的早餐还是很丰盛的,但是这个小朋友只会一种吃法:烤一片面包,一半涂上一盒牛油,一半涂上厚厚的果酱,如果有两种果酱就要涂上两种。

打的去普陀宗乘之庙的路上,遇见康熙大帝,骑着高头大马戎装铜像,傲视苍穹,异常威武,一副向天再要五百年的神情!但是师傅说那康熙大帝原来在避暑山庄里好好的,把他请出来后,承德就出奇的热,今年6月40度!避暑山庄都出名了。哈哈,真的是这样吗?

我查了一下,康熙大帝原来是在火神庙里,但是火神庙建国后就拆了,改成的马路,现在康熙大帝铜像的地方就是火神庙的原址。那为什么老百姓有这个误解呢?原来关于康熙大帝铜像选址方案就多次讨论,还两次易址。

最初88年讨论确定在火神庙原址上建康熙大帝铜像,就是现在这个大花坛,正在建的时候,89年暂停,原因是造价高(22.8万),资金不太足(大概可能财政紧张),觉得承德老百姓不能接受,建议选在承德避暑山庄,但是山庄属于国家,要上报审批。后来又经过多方论证,虽然设计师仍然坚持在火神庙原址建,但是最后93年落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中。即使90年时国家文物局就已经给出意见,不易在山庄建铜像,也不能阻止康熙大帝易居避暑山庄。99年关于铜像移址的问题又提上日程,最后决定回到火神庙原址,一直到现在。

避暑山庄万树园
原来在万树园中的康熙大帝

但是这件事还是没有结束,因为这几年承德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来的火神庙广场是个花坛,但是如果改成红绿灯,会提升效率近4倍,这个提案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是不是会永远没有动静呢?唉,康熙大帝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要搬家,还不止搬一次,最后还不一定是自己的家。

第一站:普陀宗乘之庙

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在山庄的山顶上俯瞰整个普陀宗乘之庙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小布达拉宫”空前的规模,现在站在大红台前,更是说不出的雄伟,要是真的到了布达拉宫,那是何等壮观。

“普陀宗乘”(借译)和“布达拉”(音译)语出同源,意为“观音圣地”。

庙宇见得多,绝大多数都是汉式,我记得去过的藏式寺庙就一个,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这次普陀宗乘之庙从远处看,整个归置是藏式的,从细处看又有很多汉式的建筑。走进山门就已经很明显是汉式和藏式的结合——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

从山门进去,就是碑亭,里面有三座碑,中央为乾隆三十六年御制《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御制诗一首;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

前文说过土尔扈特部东归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赞歌,当时乾隆帝也和我们一样,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仅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接待了东归领袖渥巴锡,还在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特别为渥巴锡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

碑亭的建筑,也是下部为藏式红台,前面嵌藏式法论,上部为汉式重檐歇山顶。

碑亭

过了碑亭,就来到五塔门前,门很特别,罕见,下面是白台,上面是红、绿、黄、白、黑色五种颜色的喇嘛塔,代表藏传佛教的五大派别,也说代表了佛教里的火、风、地、水、空五大元素,衬托在蓝天背景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穿过五塔门就是琉璃牌楼,这个完全是汉式的牌楼,歇山顶,单翘单昂斗拱,琉璃瓦上镶嵌了双龙戏珠。据说喇嘛可以进去,清朝的官员需要有一定级别才能进,没有达到,就在琉璃牌楼前瞻仰。

穿过琉璃牌楼,在广漠空旷的院落北部,便是拔地而起耸入云端的大红台,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巍峨高大,气势雄伟,使人感到佛法如天,高深莫测。

在大红台往外望,遥看避暑山庄的宫墙又是一副壮丽的景色。

进入大红台,中间是万法归一殿,四面被三层楼宇围绕,登上楼顶,可以看到万法归一殿金灿灿的屋顶,在它的西北角是慈航普渡亭,东北角是权衡三界亭,中间隔着洛伽胜境殿,大红台上还有另个八角亭,但是过不去,据说下面有两座宝塔。这两座宝塔从大红台底部穿过几层,露出大红台以上的平台地面。也就是说,如果人眼能看透,这两座亭子下面就是两座比大红台还高的八角塔!

顶上就是洛伽胜境殿

普陀宗乘之庙的金碧辉煌就体现在这些殿中,进山门旁的介绍有说道,万法归一殿的屋顶,用了1万两上乘金叶做成,今天正好阳光灿烂,登顶一看,一万两的屋顶仿佛闪耀整个世界,亮瞎了双眼。而亭子都是黄色琉璃瓦,点缀绿色的琉璃瓦,配上红色的柱子,鲜艳无比,耀眼的靓丽。

万法归一殿
万法归一殿金顶

万法归一殿殿内屏风上原有长10米、宽3米的刺绣佛像一幅,惜被军阀盗走。迎门是铜珐琅菩提塔,中央紫檀反花佛龛内供弥勒佛。左右两侧为紫檀寿字塔,前供桌上的八宝、五供、珊瑚树等都是殿内原物。屏风前无量寿佛和两侧的八大菩萨、宗喀巴等铜像都是从群楼内移来的。铜像造型优美、神态生动,每尊重约半吨左右

慈航普渡亭,正面外檐下悬挂“慈航普渡”匾额,亭内有匾额“示大自在”,条幅“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意思是:看破红尘,世界如镜中花,是虚幻的,这是西方佛教的教义,是对世事奇妙的看法;人心要像圆月那样明净无尘,是南海观音提高了人们的觉悟,所谓“合相”,就是这个道理。

慈航普度亭

东北角是权衡三界亭。亭内原有的吉祥天母像,已迁移到西罡子殿展出。二层正面外檐下悬挂“权衡三界”匾额。亭内有匾额“精严具足”,条幅“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说的是物质钱财说失去就失去,精神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权衡三界亭

里面供奉这吉祥天母,俗称“骡子天王”,是佛教里的护法神。所谓“吉祥”,是说它每年除夕能除妖降魔,叫人过太平日子。佛像造型狰狞奇特,就是这样的恐怖面孔带给我们吉祥如意。资料上说这个是新建的,据说原来这尊佛像,像高5尺6寸6分,耗红铜约600公斤、头等金叶57两,计用6400个工日,共费1100百多两白银。乾隆皇帝对于寺庙是真的投入巨资,显示对佛祖对宗教对僧侣无比的尊敬。

琉璃光影辉映,刹那念转千年。

来自康乾盛世的普陀宗乘之庙依旧巍然,那段万民一心、天下皆归的繁华过往依旧感人。历史上无数活佛们生死交迭,藏传佛教也从政治舞台回游到宗教本色。今天这个新的盛世,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代替了红袍黄帽的喇嘛,络绎不绝地穿梭在红白台上。共融的文化、共进的历史、共同的承担和向往,都会像这普陀宗乘之庙一样,不断地传承延续下去。

第二站:须弥福寿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很近,走过去七八分钟的样子,就是太晒了,而景区安排了电瓶车,大家都在等候区等着,开始就十几个人,我们很自觉的站成一排,等着等着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一多就乱,全部拥成一团,车一来,都争先恐后往上挤。

唉,我们挤在中间这时候也不能示弱,唉,我也怒己不争,就这个德性!好在电瓶车是一排就是一个入口,一部车好几个上车口,我紧紧拉住小朋友的手,一步就跨进了电车!随后就听到争吵声、叫骂声不断,一直持续到下车。疫情时大家都挺自觉的,都记得拉开距离,排个队什么的,现在迅速打回原形,排队这事早丢到九霄云外了。在佛门圣地,争、抢、吵都显得特别违和,硬生生把清净之地变成野地里滋生出来乱糟糟的菜市场。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以狡诈的手段进入日喀则,制造班禅和达赖之间的矛盾,离间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府的关系。六世班禅认识到要抵抗侵略就要紧紧依靠清中央政府。因此,六世班禅在得到乾隆1780年举行七旬庆典的消息后,通过章嘉国师,主动要求朝觐。乾隆皇帝闻此消息,欣然应允。

六世班禅在1778年开始准备,带领他的亲信随从2000多人,一行两年来到承德。

乾隆皇帝对此事极为重视,为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参照顺治皇帝在北京德胜门外修建西黄寺的先例,仿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在承德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居住,故又称“班禅行宫”。

乾隆皇帝当时70岁了,而六世班禅42岁,乾隆特地学习了藏语,见到班禅时,说,大喇嘛,一路劳顿,辛苦了。而六世班禅回复皇帝说,一路无恙。

这一段故事,在民族史,特别是在一位皇帝处理民族关系上,是史无前例的。

六世班禅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寺庙是汉藏式,前半部分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和普陀宗乘之庙相似,顶是汉式。

 

碑亭
琉璃牌楼

大红台整体式藏式,细微处见雕梁斗拱,屋顶四个角是汉式庑殿顶的小亭,开的也不是盲窗,是木雕棱窗,每个窗户上还有汉式琉璃斜出屋檐。

 

大红台中间是妙高庄严殿,旁边白台上吉祥法喜殿,后面的白台上是万法宗源殿,都进不去,后面还有万寿琉璃塔,也进不去。我来的不巧,景区到处围着幕布在维修。

网络截图

妙高庄严殿是中心,裙楼的顶部是非常有名的须弥福寿之庙的金顶,四条脊上一对金龙,仰首向上的四条,俯视的四条,每条龙都是铜制鎏金,整个金顶用金量达到15400两,这个无论从国力彰显,还是礼遇班禅,在外八庙中都是非常有气派的。

 

网络截图

和普陀宗乘之庙的感觉一样,金碧辉煌,整个建筑风格与避暑山庄行程鲜明对比,山庄有多低调,寺庙就有多辉煌,在京城是没有的,京城里最好最金贵的都在紫禁城,而在承德,皇帝把所有荣耀,所有的光芒给到少数民族,让他们在承德感受到和家乡一样对佛祖至高无上的尊重。

现在只能在外围走一圈
网络图片,以前是可以上去的。

但是也和普陀宗乘之庙一样,这里没有喇嘛,寺庙没有灵魂,没有梵音,寺庙不曾清净,没有朝拜,寺庙不再供奉,只有建筑没有宗教仪式,寺庙还是寺庙吗?

第三站,承德博物馆

本来没有计划要到承德博物馆的,今天主要是走外八庙,但是由于庙宇很多地方没有开,也没有地方安坐休憩,而在去普宁寺的路上正好有个承德博物馆,大中午,就去那边避开大太阳,叹一下空调,调整一下,下午再去普宁寺。

本是无心之选,却是不虚此行,承德博物馆太值得去了!首先这个建筑就很特别,一半的博物馆,无非是个火柴盒建筑,外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承德博物馆整个建筑地上一层,下沉庭院,主体方形,外设圆形,符合传统理念天圆地方。整座博物馆是水平展开的,冷色调外墙,与避暑山庄整体低调的风格,一脉相承,是秉承康熙皇帝营造避暑山庄时“宁拙舍巧”的设计宗旨。看到介绍说博物馆有“不与山庄争宠斗艳,须为山庄增光添彩”的理念,在限高的前提下,将建筑体量水平展开,通过园林化的布局,尽量消弱建筑物的体量,整个建筑沉稳、简洁、大气。

其次主体展览的布景设计巧妙,有时候去博物馆,主题展览的标题一般就是以文字表达,嵌在门口,进入之后,左边就是文字写的序言,然后展品就开始有序排开,承德博物馆不是这样,主题展览的标题就是一段序曲,配合主题展览的元素,先给你展开一个画卷,然后展品才不紧不慢的铺开。展品更不用说,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能展出的是非常丰富的,有佛教文化的、有皇家宫廷生活的,有历史人文介绍的......

避暑山庄展览前厅

再次这里服务非常好,有讲解器、有热水、有舒服的长凳,展厅里面空调很强,展厅外面就比较友好,适合老人家。

第四站,普宁寺

汉藏式佛教寺庙,我们普通人看来就是汉式的,因为这里的建筑都是雕梁斗拱,重檐歇山顶,没有藏式寺庙典型的大红台、白台群。而细微处显示藏传佛教元素,比如屋顶的塔是喇嘛塔,寺庙后半部和两边的建筑是白台上建歇山顶。

 

大雄宝殿

普宁寺是真正的寺庙,有香火,有供奉,有朝拜,有喇嘛,有转经筒......怪不得旅行团都把团队往这边领,行程安排一律是外八庙中外观两座,游一座。

山门前的旅游团
大乘之阁

外八庙中,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皆与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有关,可见这场叛乱影响之深远。清朝用20年征服中原,19年收复台湾,45年安定黑龙江与俄国人划定边界,而平定准葛尔叛乱持续了70年,历经康雍乾三朝

准噶尔部为元朝后裔,对清朝就是两个字不服,骨子都想依照成吉思汗的路线,从外蒙插入,荡平中原。他们也经历四代人,其中内部也有各种不服,最后内忧外患被彻底荡平。最后一战,1755年,乾隆皇帝在得知准葛尔内乱,趁此机会,力排众议,出兵伊犁,大获全胜,擒获首领达瓦齐至京城,乾隆帝登午门城楼受俘。此后还进行了扫平残余势力的战斗,但是大统一已经不可阻挡,蒙古四部在同年十月来到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了纪念这次会盟,也是庆祝平定准葛尔,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普宁取天下太平、永世普宁的意思

也是这一年,大清完成了大一统,奠定了13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满洲贵族统治者以“夷狄”入主中原,统一中华,得到“诸夷”的支持,得到了边疆各民族的拥护和支持,实现了满族入关以来最大的版图,实现了历朝历代要完成的使命——大一统。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在殿内供奉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木佛像——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佛像身高23.51米,差不多有六层楼那么高。走到佛像近前,抬头仰望,佛像赫然出现在眼前,让人顿觉自己的渺小。

大乘之阁

观音大佛中间双手合十,两侧还各有二十只手,一共42只手臂,其手形优美,每只手中各有一眼,同时拿着各种造型繁复细腻的法器、如佛珠、莲花和如意等。每一只手和每一个眼睛代表佛教里面的25种因缘,因缘是因果报应,25种因缘乘以40只手臂(中间两只手合掌),正好是一千,所以称为千手观音。那么眼多,手多,神通广大,这就是观世音的威慑力。至今,观音大佛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依然身披璎珞,目光慈爱、心怀怜悯地度化着世间的众生。

从普乐寺出来,还早,刚好可以去八大碗排队,谁知,小朋友说他没有在北京吃到便利店,今晚要去便利店里面挑,天啊!!!!

 

第四天,草原我来了

食过早餐,我们就引来了草原三天游的司机兼导游,身材娇小,但是豪爽大气的女汉子,坐上刚下地半年的新车—商务别克,开上往草原的高速路。

真的到了大草原,真的就是这样!我们在车上哇哇的叫着时,师傅就说,还没有真的到呢,今天去的是追梦坝上草原,明天去的是乌兰布统,今天是河北境内的草原,明天是内蒙的。仿佛乌兰布统才是真正的大草原。

追梦坝上草原门票出奇的贵,380元一人,而且老人学生都没有优惠,里面骑马十分钟200元!就是这么个收费,但是人山人海,门口的大巴车小车满满登登,一辆接着一辆,不断的有大批游客下车。

御道口,这个界牌我喜欢
追梦坝上草原入口
挥斥方遒
射箭是包含在门票里的项目,一人10支剑
骑马是含在门票里的,只有不到100米吧
小哥哥不停在推销,200元骑一圈的项目
追梦草原虽然很多人,但走进偌大的草原就不觉得了。
翻过一座山坡后面
蒙古包,后面有滑草,也是含在门票里的项目
有湖有树林,有草有牛群,有野花有风车,有蓝天有白云,有远山可望,有诗情画意可叹
草原小野花,品种目不暇接,多姿多彩

晚上在河北境内吃的,非常一般,而且要的牛肉,端上来就是个猪肉,开始点餐之前导游就说了,去内蒙吃好的,不要在这里点羊肉,那我们就点个牛肉吧,结果也是很惊喜!

吃得一般,但是喝了大窑汽水

 住的是清新度假酒店,门口有特别大的停车场,大堂很大,餐厅也很大,房间也很大,就是每样东西细看都特别简陋,马桶感觉像塑料的,柜子床的木头很轻,电视机像电脑屏幕,像素也很低,只有一卷比平常尺寸小一半多的纸巾,只有一块两个指头大的香皂,浴室下水道还会堵,没有服务员,要什么都自己去前台拿,早餐一个鸡蛋、馒头和白粥,这里的自来水特别凉,夏天能冻到骨头里,不要指望洗什么衣服,而房价价格680元/天!这些之前也有了解到,草原就是做三个月生意的,所以装修一下门面可以了,其他就凑合着用。

 

晚上我们还去拍了草原日落,虽然拍摄地点选得一般但是也很美。

 

望远镜里拍的

总之,草原的美景可以抵消掉吃住的不美好。

第五天,乌兰布统

一早要去坐越野车深度草原游,一出酒店门就堵车,进乌兰布统草原是双向两车道,还要下车买门票,当我们去到越野车上车点,就被告知没有车了,全部都被旅游团订出去了,要下午才可以坐上车,那我们上草原走走先,一看到就被震撼了,太美了!

对大草原的向往不是一两天了,大草原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一镜到底的蓝天,一步之遥的白云,一水连天的广阔,一马平川的奔腾,一泻千里的快意......真的就是这样的!

山坡下

接着导游又带我们去了另一个景点,有骑马,有树林,有人家,有射箭的观景区,在那里还吃了个冰激凌—巧乐兹,以前就在家门口买的都没有那么好吃,怎么在草原就觉得特别地好吃,美景的加持力居然那么强,从视觉到味觉,给我们全方位的震撼。

阿姨说骑马照张相随便拍10元

 路过一片油菜花地,乌兰布统的油菜花是7月底开的,不在行程里,纯粹是意外的惊喜。

 

最靓还属赏花人

中午在导游推荐的餐厅就餐,点了羊排,一点都不膻,太美味了,以至于我忘记了拍餐厅,拍其他的,只拍了一张羊排!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羊排,没有之一!完全不膻!

下午终于坐上越野车,我订的是红色越野车,觉得拍照好看,比牧民越野车要贵几百块。

第一站带我们深入草原,穿过白桦林,一蓬蓬的白沙出现在左右两边,直到一个特别大的陡坡停下来,抬头一看是一个白沙坡,司机说到这里可以去滑沙。沙子特别细,很滑,刨到地下,也是干的,有时候旁边还有一坨马粪,和海边的沙滩不一样,珠海的海边沙子没有这里的细,而且潮湿,粘在身上是很难甩掉的,所以这边的沙比较干,适合滑沙。

 

爬上白沙坡就特别难,坡很陡,要手脚并用才能保持平衡,否则根本用不了力,必须是手部支撑,一只脚抬,另一只脚外后用力,这样才能协调过来,如果只是两只脚站不住的。而且还很难用力,脚只要踩下去了,就深深地陷进去,想要再拔出来,又要费一番力气,真真是体力大考验!于是我就开始放弃了,开始打击他们,“这个坡爬上去,有风景吗?就和这边一样的吧,说不定爬上去就是另外一个坡。”“你说,爬上一个坡又是一个坡,爬上去有啥用啊!”

我喊得挺带劲的,但是老人家和小朋友根本没有理睬我,专心致志爬坡,还给我传授爬坡秘诀,要身体前倾,后脚用力,前脚不要用那么大力,哎呦,算了吧,掌握要领要参加奥运会吗?爬上去有啥用啊!我爬到中途就不想去了,这时候老人家和小朋友已经爬到了坡顶,都扬起头数落我,“你差劲啊,爬上来!”“哇,上面好漂亮!”我说,“吹吧,拍张照片我看看!”

果不其然,爬过去还是一个比这更大的白沙坡!唉,人生就是如此吧,翻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跨过一道坎又是一道坎,明知道山后还是山,但是到达山顶那一刻还是如此兴奋,如此不忘数落没有上坡之人,也许此刻的欣喜愉悦不在于征服了哪座山峰,而在于战胜了怯懦,战胜了退缩,战胜了自己,所谓路路难行,路路行,关关难过,关关过!你们都是好样的!

我就爬了一半

第二站去参观第一代牧民民居,司机说,是牧民博物馆。

前面那一排平房就是牧民博物馆

看了很亲切,很多家具我小时候都见过,但是我们在沿海地区,这边是草原,草原不止有美丽的夏天,还有寒冷的冬天,青黄不接的春天和秋天,那时候这边还在治沙,没有那么多白桦林,没有那么多草本植物,有的是一片片的白沙地,住在这样简陋的房子烧着土炕,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这里的艰苦可以想象无法体会。

旁边就是现在牧民的家,外面是圈养的马群牛群,草地上是散养的吃草原蚂蚱的走地鸡,外面的厨房在用大锅炖着鸡,里面的房子是三面围的大院子,大院子旁边停着越野车、的士头、拖拉机。

我们跟大婶说想骑马,大婶说,骑马,100元半小时,带你走一圈,扫码支付。草原不仅通电还通网了,牧民现在不仅有马,还有几部车了。

带我骑马的小哥哥说,他是过来打暑期工的,我看着他黝黑的脸,“哇,那你得晒得有多黑啊。”他撸起袖子给我看,那白的可跟白沙比,我说,“你妈妈该多心疼啊!打个工回来不认识了。”他说,“哈哈,不会,我妈是这里工作过,前面那条路是他们修的。”“妈妈是这里的拓荒人,开拓者啊,是她让你回来打工,忆苦思甜的?”“没有,我自己想来,能骑马放羊,有时还有野兔。”跟小哥哥一路聊着聊着,现在做个牧民生活真的好,没有城市的公交地铁,没有城市的你追我赶,没有城市的pua套路,没有城市的各种各样卷,每天都是策马奔腾,蓝天白云,满天繁星,每天都是畅快惬意,每天都是诗和远方,暑假撸起袖子加油干三个月,寒假躺平9个月,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小哥哥说,“不是的,我寒假就没有来过,太难熬了!风太大,还要担心羊和马,晚上下雪还要照顾牲口......”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容易,作为旅游者只是看到了一面而已。

 

第三站,我们站在一处高地,好好欣赏一下乌兰布统的美丽大草原,这时就要下雨了,远处的天边如梦如幻!

 

航拍

等我飞机飞上去一会,就开始有点飘雨了,等我们坐上车往回走,雨越下越大,后来居然下起了冰雹,打得窗户哔哩啪啦,我还看到有块冰雹有拇指那么大。第一次看到夏天上午出太阳,傍晚下冰雹的。

 

晚上吃了羊腿,一如既往的美味。

下了冰雹后的草原特别冷,长袖衬衫肯定是不行的,可以穿件厚一点的外套,本来是哟打铁花的表演看,因为老人家没有带厚衣服出来,所以就早早回去了,小朋友不高兴了,怎么办呢?放烟花吧!

结果我俩放个烟花成了躲烟花。那个名为“加特林”的烟花特别带劲,一个相当于瓷碗那么粗,差不多一米长,开始都以为要放在地上点,谁知导游说拿在手里点,天啊,这么重,我俩只好一起拿着,举起向天上,用火机迎风点,一打火就灭,好难啊,又把它往下一点调整,想用身体和手掌挡住风,心里又怕烧着自己,太难了。好不容易点燃,引线刚没入筒内,当我俩以为引线灭了,又不敢看的时候,那个后坐力强劲往后一推,冲得我们转了个方向,差点喷到导游的别克商务,顿时烟花四起,我俩赶紧搂在一起不敢看(主要是我),怕烟花灼了眼,狼狈样子被导游笑死。

 

虽然两晚都没有看到星星,但是都很开心!

第六天:从草原回程

今早本来说好的8点出发,但是车被人堵了,结果等到9点,去到景区门口又是等待。导游问我们要不要跟她的朋友一起去骑马吗?找牧民骑马,100元一个小时,自己骑,哇,好像很棒哦,但是我们不敢自己骑哦。

在骑马之前,我们在草原上等待,一边放飞机,一边欣赏美景,我儿子还送了小野花,老母亲好感动!

就是下面这一束
牧民
牧民的马场

我们一行好多人去到马场,他们自己骑马的,哇,都骑着跑起来了,我们在后面信马由缰,也很惬意,虽然牵马的师傅不停地说你们干嘛自己骑啊,牵马多没劲啊,不,我们觉得这样已经很有意思啦。哈哈!

骑了不到半小时,导游马群的两人回来了,说有一朋友摔了,马跪在地上了,要马夫去牵出来。马夫一听就紧张了,我们也赶紧问,人没有事吧?还好,人都挺好,磕了手指。

等他们牵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在一旁遛弯。暗暗庆幸自己没有一头热,跑去学人骑马。

导游和她的朋友,是真的跑马的女汉子
我们只能牵一牵马
牵马也很开心啊
牧民还赠送了骑四轮摩托,我记得前面有个景点,好像要200元骑一圈
导游还赠送了民族服装敖包照!

骑了马,吃个碗面,就去了公主湖

公主湖比较一般,没有特别的,但是公主湖的传说很美,是康熙的公主蓝齐格格的眼泪。

我是很想走了,因为回去还要5、6个小时,最后一个景点蛤蟆坝就不看了,回去路过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车游夕阳下的塞罕坝,最后一个景点巨美。

 

出景区时又堵了将近一个小时,回程路上又在河北境内吃了一顿,点了羊肉串,像是猪肉。

堵车堵了一小时
牛肉馅饼不知道是不是牛肉,反正还是可以吃的

回到承德酒店,将近11点了。云夕酒店是智能的设计,小朋友琢磨这些智能设备,玩到一点才睡觉。

 第七天:返程

酒店就在高铁站旁边,看着地图就是 可以走过去的,我以为十分钟就到了,结果高铁站在修,根本没有设人行道,我们跟着排队的的士才走到高铁站的入口,差点赶不上。

昨晚太晚了,没有买到水蜜桃,就想着在北京买,可是我找了老半天,都没有找到。让等待的老人家和小朋友极为不满。我特地买了一杯咖啡,一杯奶茶,才大约平复了他两的心情。

到了大兴机场后,看到有大董,大家开开心心吃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北京烤鸭大餐,给这次行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除了主菜,最后还赠送了海盐雪糕!
这个上汤丝瓜,到现在都念念不忘,吃的时候就让人想起刘姥姥吃茄鲞。

等我们回到珠海,新闻就铺天盖地地说北京暴雨,就差一天,我差点被困在大兴机场回不来了。

在大兴机场买了两个本子——故宫文创
大兴机场的传统文化元素

总结一下游玩心得:1、去山庄,租个讲解器或者请导游会体会更深一些;下午再坐车游山景,可以俯瞰外八庙。2、外八庙中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都值得去,普宁寺一定要去!3、承德博物馆,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打卡。4、去坝上草原直奔乌兰布统,不要在河北境内停留,住宿也要住到乌兰布统景区。5、骑马找牧民,很便宜,马很多,可以挑,100元~200元一个小时。6、大兴机场特别多北京有名的餐饮,去机场吃,省时省力。7、行程可以安排先去草原,再回到承德游玩,因为草原条件有限,可以回到承德比较好的酒店休整一下,最后买个水蜜桃什么特产再返程。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揽阅承德胜景,驰骋坝上草原——暑假游河北承德、乌兰布统草原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