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游鹭岛分光,观南靖土楼群
小时候的课本上就出现过鼓浪屿,具体课本是怎么写的早已忘记,但是鼓浪屿却一直留在脑海中。2020年10月18日从上海坐飞机来到了厦门,来游览一下这座心中的城市。
住宿
这次携程上预定了如家商旅酒店(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店),开业于2018年,酒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著名繁华的中山路步行街商圈,出行比较方便,酒店大门门口摆放的鲜花就是厦门市花——三角梅。
D1 南普陀寺-演武大桥观景台
放下行李的第一站南普陀寺,门票免费,需提前1天预约。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前放生池,放生池两侧万寿塔,这次恰逢寺庙在修缮,貌似疫情期间大家都在抓紧时间修缮。
寺对面的 厦门大学建筑。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始建于明代,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 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全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铁钉,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之精华。
通往后山路上的石刻
沿着这个小道而上,可以高处观赏到厦门大学全景,疫情期间封道啦,有点小遗憾,也不能从南普陀寺爬到五老峰顶去植物园,有这个行程安排的要注意了。同样植物园那边也不能过来了。
出了寺庙,只能在厦门大学门口拍照留念一下,依依不舍地离开啦。
演武大桥桥梁外观设计独特、简洁明快,大桥紧贴海面,实现了景观和交通的有机结合。演武大桥演武立交外侧建有演武大桥观景平台,观景平台由三座栈桥和一处观景平台构成。观景平台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平缓地向厦门湾延伸,可观赏轮渡、海沧、鼓浪屿及漳州港之景。
近观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
夕阳西下,在演武大桥观景台上观赏日落,再次来到大海边,心情很是舒爽。
观赏完落日寻觅美食,拔草第一站莲欢海蛎煎,中山路步行街上的局口街里,局口横巷10号,近思明南路。中山路思明南路路口岗亭后面的小巷往里走。
在上海吃过一次海蛎煎,食材不是最新鲜,所以很向往吃一次地道的海蛎煎。这家网红店不是一人份一人份做的,新鲜的海蛎加鸡蛋和地瓜粉满满一大锅一起煎制,蘸着当地特有的甜辣酱非常好吃,第一口下去海蛎在口腔里爆汁非常满足的口感,如果地瓜粉少点就更加完美啦。另外这家的鱼丸汤很不错的,甩上海鱼丸十万八千里,不像上海鱼丸里加的面粉比较多哈哈~~~
月华沙茶面,镇邦路78号。点了经典沙茶面,面汤不厚不会太腻,鲜甜微辣。用料足有鱼丸、肉、猪小肠、鸭胗、豆腐等。不过沙茶面的口感居然也是微甜,这点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最后来点甜品, 中山路117号的杨小贤,这个门进去乘电梯到2楼,团购了招牌第一的芒果绵绵冰,店员介绍他们的冰里添加过奶,口感很不错。
D2 环岛路-顶澳猫仔街-世茂云上厦门-沙坡尾
清早来到了思明北路上的思北花生汤,思明北路64号(近大同路),这家小店营业时间从早到晚比较长,点了份花生汤居然是甜口的,本以为这种应该就是咸口的,花生已经炖的很酥烂,加了鸡蛋花,就是甜口不太喜欢,虽然让少加糖还是蛮甜的,韭菜盒子一口咬下有点惊艳了,没想到皮子是起酥过的,所以油炸后口感非常好。
吃完早饭来到了白城沙滩,晴空万里,白云朵朵,海风吹拂,很是惬意。
胡里山炮台,门票25元。可当天预约。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2.2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站在城墙上赏景。
红夷大炮,这里可以看景区安排的清朝炮兵操练表演,分上午11点和下午16点两场,我们去的比较早所以没有等。
克虏伯大炮,1893年购自德国 ,280毫米口径,仰角可达30度,360度旋转,最远射程19760米。原本有两门大炮,1957年被拆毁一门,现在仅存的这门炮王克虏伯大炮是世界上保存在原址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
这里还可以沿着沿海步道赏景。
曾厝垵,原来是临海的村庄,现在作为景区的曾厝垵文创村只是曾厝垵社区的一小部分,文创村景区里满街都是民宿,餐饮、酒吧、小吃摊。晚上比较白天热闹,比较适合年轻人。
村口造型别具一格的人行天桥,过桥就是曾厝垵文创村。
曾厝垵具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信众最多的应该是村口的福海宫与拥湖宫都侍奉闽南的保生大帝与妈祖林默娘,他们在此村有90%的信众,这个特点与闽南所有其他地方一样。每到节日,这里总是热闹非凡。
村边的福海宫。
拥湖宫,不知为啥这位大叔一直坐在这个位置,只能留下他的倩影咯。
这里的商业气息很浓,一点也没有当初渔村的味道了,旅行社组团来的也比较多。
这家的墙体大概就是燕子砖吧。
进村比较早,很多商铺还没有开门。
看到了蚵仔煎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这家是一份份单独制作的,生意还是不错的,来一份尝尝吧。
对面就是闽宗肠粉,这个也是要拔草的,厦门这边的肠粉和广东肠粉不一样,汤汁比较多。遇到了网评中的慢动作小哥,慢吞吞的制作着,还好现在人不多,还点了一份土笋冻,觉得土笋冻的蘸料倒是比土笋冻好吃。
这里也有家灌蛋,原本是打算鼓浪屿吃的,店家说早上比较忙 ,所以灌蛋都是提前做好的,看不到制作过程的演示了,这里的肉糜和上海这边不一样,不是绞肉机或者刀多碎的,而是捶打出来的看上去很细腻的,鱼丸、肉燕味道鲜美。
出了曾厝垵来到了椰风寨晃晃,走了一圈也没有见到多少椰树,估计都被台风吹了吧。
顶澳猫仔街,一条100米长以猫为主题的小街,猫元素装饰随处可见,适合拍照。
这家猫咪博物馆不仅有很多猫的衍生商品,还有喂养可爱的小猫咪。
一只小老鼠在猫咪的包围下,怎么不会被发现呢,嘿嘿!
云上厦门,又名厦门世茂海峡大厦观光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世茂海峡大厦55层,门票135元,需提前1天预约。300米高空透过落地窗俯瞰整个城市的婀娜多姿,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沙坡尾、演武大桥、白城沙滩等厦门著名景点可一览眼底。
俯瞰南普陀寺。
俯瞰厦门大学。
俯瞰演武大桥。
不过大楼的玻璃太脏了点,拍摄效果不是最好。
俯瞰鼓浪屿全岛。
俯瞰沙坡尾。
世茂海峡大厦附近就是沙坡尾。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其名称来源是因为此地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小有名气的沙坡尾避风坞位于该社区,是当地渔民避风、休息的聚集地,后来修建了演武大桥,阻挡在避风坞口,稍大一点的船只都无法进入,沙坡尾避风坞的繁忙景象大不如前,现在已成为集市景点,这里吸引着很多年轻人聚集,有点破旧的感觉。
这对老夫妻坐在自家门口,游客在他们身旁穿梭,他们泰然自若,身旁的一切仿佛与他们无关。
晚上来到了厦禾路180号明月虾面,点了招牌虾面,料有虾仁、鱼丸、叉烧、肉片等,虾头熬的汤很鲜美。个人不太喜欢厦门的面,觉得比较硬。
水妹春卷,厦禾路150号。点了素春卷、海蛎春卷、综合海鲜卷,附送米汤一碗。我们的春卷是油炸的,这个春卷是用事先做好的面皮,包裹顾客点单现场制作馅料在春卷面皮里,一只量挺大的,没有了我们这边的油腻,口感比较清爽还挺好吃的,类似哈尔滨的春饼。米汤很喜欢,让人回忆起小时候家里烧饭的时候,总会把米汤舀出来给我喝。吃下来觉得素春卷味道很不错,其实其他口味都是在素春卷的馅料基础上中再增添海鲜等其他食材。
吃饱后逛逛边上不远的开禾路八市。八市是厦门第八市场的俗称,被认为是厦门仅有的留存有闽南古早风格的地方,是厦门最古老的片区之一,最本土的坐标。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据说是厦门买海鲜最便宜最新鲜的地方,要寻觅深藏八市附近的厦门传统美食,再扩大点范围,附近的厦禾路、横竹路、镇邦路、大元路、 大同路也是八市延伸范围。
这家手撕鸡摊位生意很好,半只起卖,因为吃饱了所以没买。
琳琅满目的海鲜应有尽有。
阿杰五香,开禾路111号,厦门八市特色小吃,很多地方都有店铺,这里的生意特别好,豆皮卷猪肉、马蹄、葱等馅料油炸,现炸现吃皮很脆,口味上没啥惊艳哈哈~~
这家阿吉仔馅饼属于精品店,楼上可供堂食、参观打卡,要买的话推荐去大元路店铺,价格非常亲民。
空中凌乱的电线很有年代感。
D3 鼓浪屿
鼓浪屿 ,厦门旅游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心心念念一直想去的地方,船票一定要提前购买,关注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购买。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到三丘田码头,普通船35元。普通船票最难买,买不到的话可以买豪华船60元。船票是包括往返的。在鼓浪屿住宿一晚的游客,除了白天上岛外,也可以选择下午17点左右上岛,这个时间段的船票很好买。
厦门轮渡码头到三丘田码头,普通船35元(往返)。17点50分-23点45分对游客开放,这个最适合鼓浪屿住宿一晚的游客,上岛码头近,人少不用排队。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到内厝澳码头,内厝澳码头在鼓浪屿居民区,离景区较远,实在没买到船票的情况下就买这个船票。
两个上船码头不要搞错,白天到邮轮中心厦鼓码头,17点50分开始到厦门轮渡码头。
7点50分轮渡准时开航,船上看看风景,沿途风景不错,也算是鹭江游。鹭江是 厦门岛和鼓浪屿之间的海域,海面上常有白鹭飞翔,故叫鹭江。
连接海沧区的海沧大桥。
远处的集装箱码头。
20分钟到达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出码头走过美国领事馆就到最美转角,这里是网红打卡地。两条街巷交汇成45度夹角,一栋像海上帆船的三层红色砖楼亭亭玉立,很有文艺气息。来的早没什么人,人多时要排队拍照的。
沿着最美转角左边走就到船屋。建于1920年, 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
八卦楼,建于1907年,鼓浪屿标志性建筑,现为风琴博物馆。参观要购买门票,我们买的联票,包括风琴博物馆、 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85元/人,可当天预约。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西北部的八卦楼, 这个博物馆确实值得一看,这里风琴的种类很多,由收藏家胡友义先生在美国波士顿购得的巨型管风琴"凯思文特"高达13米,宽12.5米,重35吨,共有7451个风管和133个音栓,是国内最大的管风琴,也是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最重要、最庞大的馆藏品。出生在鼓浪屿的澳大利亚华人胡友义先生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所有馆藏品的主人,由于疫情影响,钢琴馆暂不开放。
鱼骨艺术馆本身是上世纪40年代的老别墅。听说在二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可惜没有开放。
杨家园别墅。
1908年的蒙学堂旧址(吴添丁阁),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幼年曾在此就读,修缮后作片仔癀博物馆。
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不对外开放。
登顶日光岩,先从日光岩寺开始。寺庙依山而立,与日光岩风景区相连。
山门处一块高40米的巨岩上,有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其下右侧鼓浪洞天,系明万历年江苏丹阳 人丁一中所书,这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左侧鹭江第一,是清道光年福建人林铖所写。这三大崖刻对日光岩风光作了形象的概括。
日光岩俗称龙头山,是鼓浪屿最高峰,海拔92.6米。
石巷旁九夏生寒、鹭江龙窟题刻。
从石巷上去,便是龙头山寨。这是郑成功在此山上屯兵时的山寨遗址。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是鼓浪屿标志性景点,到鼓浪屿日光 岩是必须要登顶的。俯瞰鼓浪屿全景,以及对面厦门岛沿海景色。
厦门由于地处海边,可谓是风云突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但是天空马上就会被吹来的云层遮盖住,有时候云层行走的速度很快,所以天气预报会显得并不准确,每个时刻都会随时发生着变化。
日光岩景区出来,往海边走到港仔后沙滩,哈哈这里貌似弥补了椰风寨的遗憾,椰子树、大海、沙滩美轮美奂。
抬头仰望日光岩。
港仔后沙滩旁就是菽庄花园。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1955年献作公园。 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景错落有序,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
妙处说,是"藏"、"借"、"巧"三个字。"藏"就是把海藏起来,进门左拐后,才能见到万顷碧波的大海;四十四桥把海水引入园内,变成大海、外池、内池,使海水不再扬波,这就是"藏"字做工夫。
"借",就是借景、借声、借意、借影。化他物为己物,纳外景为内景,借日光岩为仰景,南太武山为远景,借大海做铺垫,借楼阁做近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巧",四十四桥凌波卧海,按不同地形变化,依山垒石建亭,围池砌阶联以曲桥,宛如游龙。使小巧玲珑的花园,扩大数倍,且园内亭阁无一雷同,此乃巧字做工夫。
补山园,十二洞天假山景观,是用多色的砂岩、亘岩、砾岩等垒叠成的假山,分12个洞室,十二生肖镶嵌在各洞室洞口,让我想起了苏州的狮子林,在迷宫中寻找出路。
又见厦门市花三角梅。
海天堂构,参观须另外购买门票。别墅建筑以中式为主,中西结合,在洋派建筑众多的鼓浪屿还是不多见的。
黄荣远堂,参观须另外购买门票。欧陆风格古 罗马 风韵,鼓浪屿别墅中的精品。
天主堂:位于鼓浪屿鹿礁路34号,该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马守仁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厦门教区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为多明我会会所的楼房与法国领事馆交换,把领事馆改为主教楼。民国6年在主教楼前面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建筑面积287平方米,该楼是一座哥特式单钟楼教堂,去的时候没有对外开放,看到很多婚纱摄影的在里面拍摄。
林氏府,建于1915年,巴洛克式五层别墅,又称八角楼。
龙头路是鼓浪屿美食聚集地,开始吃吃的节奏啦!
走了一圈无意间终于找到了叶氏麻糍,这个摊位是我们这边电视节目上介绍过的,想着哪一天来鼓浪屿是一定要吃的,电视上还介绍这位老伯的摊位卖完就收工,也未必天天摆摊的,网评这位老伯态度不太好,看上去确实如此,扳着一张脸的,不过味道确实很不错的,非常好吃的,难怪人家要牛咯,不愁卖不掉哈哈~~
鼓浪屿这家的蛋满灌也是电视节目上看到的,现在终于亲临现场来尝一尝啦!电视上店家介绍他们用的猪肉是专用某个部位的,品尝下来味道确实蛮鲜美的,比曾厝垵那家好吃多了,非常值得排队等待。
边上龙头鱼丸大排长龙,之前吃过2次鱼丸感觉都不错,这家现场制作的是包心鱼丸,点了大小鱼丸双拼,吃下来也是不错的。
皓月园,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建。
郑成功雕像非常高大。
游完皓月园到三丘田码头回厦门岛,18点以后回厦门岛停靠的是厦门轮渡码头,这个码头离中山路近。不过我们也不等了,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回酒店也方便,可以先回酒店稍作休息,通往码头的路上风景也是不错的。
晚饭吃的1980烧肉粽, 中山路353号。搞了个双人套餐,有烧肉粽、沙茶面、扁食、拌面、炸五香,烧肉粽是沾花生酱和甜辣酱吃的,感觉倒是一般,还是喜欢吃我们这边的粽子,扁食其实就是小馄饨,他们这种小馄饨我们上海称为燕皮馄饨,这种馄饨皮我是很喜欢的,拌面也都不错,炸五香嘛照样没惊艳。
D4 中山路-钟鼓索道-铁路文化公园-集美学村
早上游客还不多,先逛逛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厦门老牌商业街,两边的建筑都是骑楼,是当地的建筑特色。
中山路过鹭江道要走地下通道 ,上来就是海滨公园和厦门轮渡码头, 鼓浪屿就在眼前。
今天预定了钟鼓索道,往返65元,可当天预约。索道全长1000米,往返40分钟, 厦门空中唯一动态观景点。鸟瞰厦门城市景观、 厦门园林植物园、虎溪岩、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往返的返程是直接回乘的,不下缆车的。
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
钟鼓缆车离铁路文化公园和厦门植物园很近,我们今天先顺带游玩的铁路公园是已荒废的鹰夏铁路延伸线, 厦门市政府把老铁路线改造成公园,供市民休闲健身。公园沿铁路线成带状公园,全长4.5公里。我们走了一段就出来了。
地铁1号线到集美学村站,出站过海提路就是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建,是集美区各类学校的总称。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集美学村牌楼。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集美中学。
道南楼。
龙舟池。
南熏楼。
集美游泳馆,泳池直面大海,感觉能经常来这边游泳的好幸福。
集美大桥。
鳌园中的集美解放碑。
鳌园。
厦门大桥。
影雕。
集美学村还是很大的,走到现在热了饿了,中午在集美学村找到一家森山仙草,石鼓路14号。点了招牌全冰1号招牌烧仙草和2号招牌烧仙草,区别是红豆和绿豆。全冰的非常冰爽,里面还有糯米圆子,加奶的话就是奶茶的口味,这个既可饱腹又能解暑,完胜八婆婆烧仙草,后来搜到厦禾路也有一家分店。
吃了几天的小吃,今天晚上吃顿正餐吧。
选择了酒店对面中华城里的荣先森,思明南路中华城南区5楼。地道白灼小管、古法鲜黄花鱼汤、闽南姜母鸭是厦门特色必点、家烧小鲳鱼、虾米拌海带苗。选择这家没错,所有菜全部光盘。
D5 厦门植物园
厦门园林植物园,门票30元,可当天预约。从西门入园。植物园很大,最值得一去的是雨林世界和沙生植物区,也是网红打卡地,如果要逛完整个植物园的话,需要花上一整天吧。天气预报今天阴天。
入园门口不远处有小平同志亲手种植的大叶樟树 。
雨林世界,每天会定时喷雾,犹如仙境。上午喷雾时间9点30分到11点,下午15点到16点。
遇到2位游客说这块区域是喷雾最佳取景地,时间也快到了,我们就索性在这里等候了,时间一到,雾气开始从各个点位散发而出,这时候婚纱拍照的也来到此处,说明这里确实是最美之地。
喷雾时拍照效果很不错。
跟着新人拍照的取景点不会出错啦~~
再次体验到厦门突变的天气,此刻天空突然转晴,赶快从雨林世界往药用植物区那条小路走,可以通往天界寺。
过去,寺里的和尚,每天拂晓念经,必先敲钟108下,钟声悠扬激荡,也就有了“天界晓钟”的美名。天界寺后有二块巨石,一块上刻“仙岩”,一块上镌“天界”,远远望去,二块巨石宛如骆驼伏地,故醉仙岩又称“骆驼峰”。二石之间有段颇陡的蹬道,尽处就是“长啸洞”,两头贯通,长风呼啸,凉爽异常。洞壁刻有明代抗倭将领的征倭唱和诗。
天界寺观景平台很不错的。
能看到下面钟鼓索道。
天界寺再往上走15分钟就是五老峰顶。五老峰顶观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
天界寺到五老峰顶这段观景效果和钟鼓索道差不多。
疫情防控,五老峰顶通往南普陀寺的路确实也封掉了。
五老峰顶可以通往沙生植物区。
到了多肉植物园,晴空万里已经无踪影,天气恢复到阴天,不过对这块区域拍照影响不是最大了,开始尽情地拍照吧,和多肉来个亲密接触!
午饭浮屿大同鸭肉粥,开禾路166号。招牌鸭肉粥,用料鸭肉、鸭心、鸭胗、鸭肠,再来份标配油条。味道鲜美。
吃好鸭肉粥到阿吉仔买馅饼,大元路37号。这家和开元路上阿吉仔吉治百货是一家,不同的是吉治百货卖精品包装伴手礼,而这家卖普通包装的。价格亲民,生意比吉治百货好,店里有现场制作马蹄酥,去晚了可能会售罄,我们去的比较早所以排队等候的时间不多,先买了简装的马蹄酥、椰子饼、凤梨酥现场品尝后,马上再次排队购买伴手礼,真是太好吃了,重点是这个价格在上海是买不到相同品质的,重推椰子饼,巨好吃,这些饼的保质期各不同的,最短10天最长30天,网上有评论边上有个快递点倒是没有留意到,另外天猫旗舰店供应的是精品店的。
再吃海蛎煎和鲨鱼丸。莲欢这家我两次吃下来,觉得还是不错的。 厦门到处有做海蛎煎的,大家不妨多吃几家。
上次吃早饭没吃到海蛎饼,这次就吃海蛎饼,鲜香酥脆。
森山仙草(思北店),厦禾路296号。吃下来还是森山仙草最好,里面没有乱七八糟的花生和葡萄干,满满一大碗突显出烧仙草本味,店家说还可以制作成热的。
D6 云水谣古镇-南靖土楼群
到了厦门 ,土楼还是要去看看的,这个以前在电视中也看到过,也是比较想亲眼看看的地方, 厦门周边热门的土楼景点主要有永定土楼群和南靖土楼群。携程上报了个一日游的团,游玩云水谣古镇加南靖土楼群。
早上6点50分在思明电影院门口等旅游团大巴。7点上车准时出发。
3小时车程到达云水谣景区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年,高21.5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松木打桩铺垫,经历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层楼共有140个房间。
这块空地的小石头覆盖下就是沼泽地,竹竿能轻易的插入。
甘蔗地旁的土楼。
云水谣古镇 ,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有悠长古道,百年老榕,山脚下田野中的土楼,风景别具一格。电影云水谣曾在此拍摄。
沿着溪岸边的百年老榕一共有6棵。
烧毁的土楼。
钟兴楼,建于1935年,四层楼136个房间,通廊式方楼。
怀远楼,建于1905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
怀远楼大环和其它土楼一样为住宅,当中的小环是族中小孩读书的学堂,也是祭祀等族中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云水谣景区出来后,去南靖土楼群中的田螺坑土楼。田螺坑村,属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是一个土楼村落,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的组合,被形象的称为四菜一汤,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景区就是山上观景平台,俯瞰四菜一汤,导游说我们运气好,再过几天稻子就要收割完了,景色就没有现在这么美唻~~
从观景台一路下行进入村内。
秋收的景象,这里的农名还用着最古老的收割工具。
田螺坑出来到裕昌楼。
裕昌楼,中华第一奇楼。建于1368年。是目前最古老最大的圆楼,五层楼270间房。全楼有五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裕昌楼有五层,一层为灶间(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五层存放棺材。
裕昌楼奇在回廊支柱左倾右斜,三楼四楼支柱向右倾斜,五楼支柱向左倾斜,看似要倒塌。但裕昌楼700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至今依然如故稳如泰山 ,被称为东歪西斜楼。
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状各异,煞是好看。
裕昌楼与田螺坑土楼不同,祖堂不在大门对面的大土楼一层,而是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
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
回厦门已经晚上8点了,明天就要回去了,再去尝尝厦门美食吧。
豪记大同鸭肉粥,厦禾路174号,24小时营业,吃过了浮屿大同鸭肉粥,再尝尝这家的鸭肉粥,说实话也是很好吃的,个人觉得味道比之前那家鸭汤更加浓郁鲜美。
邵子牙贡丸鱼丸,镇邦路2号。点了鲨鱼丸和扁食丸,中华老字号名不虚传,吃才来觉得这家鱼丸最好吃。
D7 厦门站回程
今天9点的厦门火车站高铁回程票,早餐就在酒店附近1号线地铁站1号出口,镇海路人行道上的早餐摊位解决。前几天也吃过这里摊位的韭菜鸡蛋饼和煎饼果子,味道都不错。今天吃肠粉和簸箕饭,肠粉也是汁水多的那种,簸箕饭也是米浆蒸熟后包馅,是干的类似广州肠粉,很清爽好吃,不比那些网红店差。这里的摊位每天生意很好,来往的人很多在这买早餐。
火车站广场边上可以看到BRT快线,这个是公交车高架车道,非常快捷不会有堵车风险,和我们上海的71路公交车专属车道一个意思。
厦门给人的感觉城市非常整洁,厦门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美景美食总会让人流连忘返~~~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回到旧时光 31262
- 初夏的少女梦,伴着温煦的海风,可盐可甜|厦门五日亲子游 46122
- 行摄厦门,三天两夜带你感受最惬意的鹭岛慢生活 288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