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感受历史、畅游大海的任性选择——西安+烟台

编辑
天数:9 天 时间:7 月 人均:5000 元 和谁:亲子
前言

      一年一度的旅行计划又开始了。回想起来,每年至少旅游一个地方的活动始于2021年,随着热情的逐年高涨,每年出去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今年达到了新的高峰,这半年的时间里算下来这已经是第三次旅行了。最初打着让闺女见世面的旗号开始,但一直以来总是感觉这样的旅游对孩子的吸引力还不如在家里玩“小马宝莉卡”,所以一直纠结旅行对孩子是否有意义。直到后来想明白“要出去玩的其实是我们,出去又不能随意扔下她,只好带上。”如此想来,突然间也就豁然开朗了。

       今年的日本旅行和这次的西安之旅都是闺女指定的,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年她主动要求去某一个地方,我觉得这也是长大的一种表现吧。不知道她为什么对兵马俑如此的情有独钟,在出发前我和媳妇反复地跟她说西安的游客多到离谱、兵马俑展馆没有空调等极端情况,以防她到了西安耍脾气,但没想到的是闺女竟然拍着胸脯保证这些她都能克服,必须要看到兵马俑。她和兵马俑之间这种无所畏惧的牵绊,让我和媳妇忽然认为闺女的前几世或许是个“秦国姑娘”!

       我到今年已经是创业第四个年头了,四年里承蒙贵人们相助,事业还算顺风顺水,但越是沉浸其中,创业所带了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反而越发让我焦虑。今年尤为严重,从心里强烈希望能够住在海边,起床就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提升一下自己的气魄。“去海边”的这个想法意外地得到了两位小主的首肯,一拍即合。

       所以,我们踏上了这次行程相反,毫无关联,又皆大欢喜的奇怪旅程!

DAY1 移动+洒金桥美食街

       天津飞西安的航程两个小时,对我来说是刚刚好的长度。因为是下午出发,到达酒店已经是下午六点的光景。酒店选择了“西安朴已酒店”,坐落于湘子庙街。白天这是一条幽静的小路,到了晚上,街边的无数的酒吧热闹起来,文艺范十足的帅哥美女们时而优雅,时而放纵地接着幽暗的街灯把酒言欢,街道反而年轻且有活力。酒店的周围非常方便,街道对面就是便利店,楼下就是烤串,方圆两百米内餐厅鳞次栉比;如果愿意花五分钟走到街道的尽头,可以到达叫做“永宁里”的购物中心;即使是前往“网红早市”——小南门也是步行就可以到达的距离。房间装修现代,设施符合生活习惯,正面的落地窗可以纵览街景或者城墙。酒店的顶楼设置有露台,露台上有酒吧在经营,闲暇时可以饮酒观景。

       略作休整,一家三口便前往洒金桥觅食。在来先之前,我一直在犹豫到底选哪个美食街比较靠谱,直到下了飞机,在出租车上经过司机的推荐之后,才下定了决心,选择洒金桥为目的地。洒金桥美食街街道很长,除了全国各地都有的普通小吃外,西安特色美食也是一应俱全,使得这条美食街具有了自己的特色。由于太饿了,刚走进街道,径直就钻进了右手边的店面——“马有福清真小炒牛羊肉泡馍”。我们也不知道这家是否正宗,看牌匾应该是老字号的。急不可耐地选择了牛肉泡馍,在等待上菜的间隙,买了孩子想吃的炒酸奶,和来西安应该尝试的“西安麻将凉皮”。回到座位后正巧赶上泡馍端上来,三人立刻动起筷子来。无论这家店的招牌是否正宗,平心而论泡馍是我吃过最好的。汤汁鲜美,没有羊肉泡馍的肉膻味,馍的硬度适中,大块的瘦牛肉出人意料的软烂,就连不怎么爱吃传统食物的闺女都对其连连称赞,吃了很多。随着泡馍被消灭,凉皮便成为了我们的进攻目标。凉皮并不像泡馍那么惊艳,对我来说只能说不难吃。相较于天津的凉皮,调料中的甜味更重一些,并不是特别合我口味,相比之下还是从小吃习惯的天津凉皮更胜一筹。从店家里出来,终于吃饱有力气逛街了。沿着街道一路向前,沿街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旅游攻略中介绍的西安小吃,看山去都是咸辣的重口味,由于泡馍吃的太饱,所以对其他的也就没了那么大的兴趣。值得一提,走到路的中心位置时看到了一个卖醪糟的摊贩,装有醪糟的透明桶壁上凝结满了冷热空气相遇时产生的水珠,当时又热又渴,这样的场景瞬间让我神清气爽了很多,果断下单买上一杯品尝,酸酸甜甜,很像朝鲜的米酒,但是甜度更高一些,总之在这样炎热的夜晚,绝对是值得一试的饮品。除此之外,闺女买了卖相可爱的“炒小土豆”,我也用肚子里最后一点儿空间吃了半个“柿饼子”,味道一般,但也是重在尝试,至少和别人喝酒吹牛时聊起来,我可以说我吃过。

        顺便一提,我觉得西安的建筑风格很像北京,两个城市的建筑都是非常宽大,宏伟磅礴,不愧都是做过帝都的地方,骨子里透露出一种帝王之象。

DAY2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复活的军团”演出

       今天一早,全家起床都很轻松,早晨吃了心心念的清真胡辣汤,不如河南的胡辣汤味道那么刺激,但也还好吃。由于兵马俑离市里还是挺远的,大概需要1小时的路程,所以要提早出发微妙。

       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公司组织过一次西安旅行,当时和小时候的朋友一起到过兵马俑博物馆,当时被导游精彩的讲解深深吸引,也体会到了如果没有讲解的的话,单靠眼睛实在是体会不到它的伟大和背后的故事。因此我事前约了导游给我一家人专门讲解。大姐姓韦,让我们称呼她为韦导。从大半天的相处来看,韦导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做事细致,生活认真的人,讲解非常专业,相比于网红导游的幽默,更多的是专业性和知识性,对各种历史事件如数家珍,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之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导游大姐。在约定地点与韦导碰面,跟在韦导的身后,很快就进入了馆内。站在博物馆院子的中央环顾四周,十几年前的记忆涌上心头,一切都感觉没有大的变化,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人TM实在太多了!”来到兵马俑当然趁着体力好要先看最宏大的一号馆。泥塑的将士们依旧列队整齐,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样。我放弃了一切的矜持,奋不顾身地帮自己和家人挤到了坑边,安心听导游的讲解:秦朝的军队分为雇佣兵和正式士兵,身着布衣雇佣兵相当于敢死队,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身披铠甲的正是士兵紧随其后,组成了秦国军队的方阵。士兵神态各异,随着导游手指的方向看去,士兵们像导游所介绍的那样,有老人和青年;有的胖出了啤酒肚;有的身高马大;有的神态忧郁,有的笑口常开;有像董宇辉一样的方脸,也有像天津包子一样的圆脸,难怪网上盛传这些陶俑是用真人烧制的谣言,细看之下,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随着大批的人群绕着兵马俑坑徐徐前行,看到坑道的后部散乱着很多的方砖,据导游说这些是从秦始皇陵拉过来的秦砖,曾经一块儿砖拍卖了30万元,这要是拿几块儿回家,我是不是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别说是砖,哪怕是坑道两侧的夯土都是高级的高岭土炒熟,混着蛋清制成的,极尽奢华。

       从1号馆来到3号馆,馆内同样游客众多,想上前只能靠硬挤。三号馆据导游说是秦国军队的指挥部,中部车马坑有四俑和四马拉的指挥车一辆,与中部相连的南边坑道因为发现了动物的骸骨,所以推断是一个祭祀的房间。而北边的坑内面对面站着两排士兵俑,推断应该是保护指挥部的守卫。从3号坑出来时,闺女开始闹累了,而且她好像特别不爱被人限制住也一样,总是在听导游讲解时心不在焉,导游虽然总是想和她进行互动,但也没有成功过,倒是我听得津津有味。在院子里休息时,我开始与导游大姐讨论起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大姐的论断如高中历史书里的内容一样,认为是秦朝暴政造成的,但我却又不同的看法: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祭祀文化和统治体系,虽然从西周开始各国文化开始融合,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再加上东周的衰落造成的人才外流所带来的文字普及和文化普及,中原各国文化开始趋同,但毕竟各国都是从原生文化发展起来的,仍然会保留自己的文明底色,就如同日本历史上拼了命学中国,但骨子里仍然是其自己的文明一个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占领了各个国家,并且迅速的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让各国原来的王公贵族彻底的失去了利益,再加上他们对原本国家的认同,天天不考虑造反才怪。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秦始皇激进地推行郡县制,便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华民族吧!

        原本放在兵马俑博物馆的铜车马送到了秦始皇陵,在我的强烈推荐下,导游带我们又去了那里。从兵马俑到秦皇陵可以坐摆渡车,从博物馆区出来,穿过一条购物街道,便可以来到乘车点。铜车马依旧霸气,相比于十年前,保护铜车马的玻璃罩子更加的透亮,看的更加清楚。在韦导的讲解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千多年前的人们竟然不借助任何动力装置,就能够实现遮阳伞位置调整、车轮润滑油的导向、四匹马的分工以及控制等,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代的人并不比二千多年前的祖先聪明,在智商方面可能没有太大的进步。

       我们对于兵马俑的参观时间控制得刚刚好,全部结束正好是中午时分,吃过午饭,正好赶上下午二点半的“复活的军团”演出。顺便一提,中午吃的是羊肉泡馍,味道远不如昨天,更加认证了在洒金桥吃的泡馍是非常好吃的。

       原本我是想安排去看“长恨歌”演出的,但导游说长恨歌讲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由于他俩众所周知的关系,对孩子来说三观实在是不太正,所以并不推荐。在导游的建议下,最终我们选择了“复活的军团”,事实再一次证明选择是正确的。

        “复活的军团”讲的是基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的两封家书改编的秦楚战争的故事,两封家书的主人名为惊和黑夫,两人同为士兵,又是亲兄弟。信是写给他们的哥哥“衷”的,因为是在“衷”的墓中发现的,推测这二人应该是战死在沙场上了。演出生动地地展现了秦王的威严、军队的雄壮、战斗的激烈、战士的艰辛,以及兵马俑的来历。尽管舞台很好地演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困苦,但我觉得也有些美化了统治阶级对战士的同情之心。

       演出和一般的话剧不同的是,舞台并不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变换场景,而是随着情节的层层递进,观众随着演员一步步走向新的场景中,很是新奇的观影感受。尤其是演出大幕尚未拉开时,所有的观众排队成方阵站在入口处,旁边墙上的大屏幕反复播放着身着秦国士兵服装和秦朝民妇服装的演员在讲解注意事项,随着演出时间的到来,入口处的大门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秦国将军的脸,庄严地宣布即将开启时空旅程。影像褪去,大门徐徐展开,正如将军所说,充满神秘绿光的时光隧道仿佛真的能带你回到遥远的秦国疆土。穿过通道,戏剧的第一幕也就如期开始了。秦王嬴政端坐高台之上,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攻打楚国的计划,最后秦王一声喝令,决定出兵。这里的配音非常好,秦王叹气时的音效,和我小时候想象秦始皇、汉武帝等卓越帝王的声音一模一样。

       观众们起身由安保人员带领走入第二幕场景,“惊”正在举行婚礼,苗条的新娘身穿大红婚袍,坐在轿子上,被一众亲朋好友簇拥着,由观众的后面逐渐走上舞台,正在一派欢声笑语之际,秦国士官就来抓壮丁打仗了。“衷”、“惊”、“黑夫”三个兄弟要有两人参军,最终腿瘸的大哥“衷”留在了家里,“惊”和“黑夫”走向了战场。

       之后便是秦国军队的操练场景,声效卓越,每一次的喊杀,每一次的武器碰撞,来的都是那么震撼且真切。在将军的号令下,军队开始艰苦的行军,经历了严寒酷暑,战友的死亡。最终与楚军见面,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不可避免,前景中的演员与背景中荧幕上的千军万马融为一体,场面甚是宏大。随着秦军的一路凯旋,场景来到了楚国城墙边,攻城作战开始了。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惊“和”黑夫“先后阵亡,离开了母亲、新娘、孩子,还有”衷“。最后一幕,秦王政为了纪念他们,也为了死后能够继续率领军队,命工匠按照士兵的样貌做成泥俑长埋于地下,这就是戏中兵马俑的来历。

DAY3 永兴坊+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

       原本按照计划,白天只想去永兴坊随便转转,然后回酒店的顶层酒吧喝喝茶,悠闲地度过,将精力全都留给晚上的大唐不夜城和拍艺术照,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变成了最充实的一天。

       早上睡了个自然醒,全家出动去永兴坊。永兴坊是个人造的步行街区,里面的小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游客不像洒金桥那么多,反而很好逛。刚下了车便看到路边挂满祈愿牌的棚子,我家激娃又财迷的媳妇第一次为这种没用的事情毫不犹豫地、主动地掏钱买了一块儿牌子,郑重地写上”考的全会,门门都是100分“的愿望。闺女也非常配合地和她一起挂上了牌子,不过我特别想知道这个时候闺女地心理活动是什么。

       在永兴坊吃了第一天不愿意排队的牛肉饼;辣羊血、搅团看到了网上知名的“摔碗酒”,没有特别惊艳,但也是给自己增加了新的体验。吃饱喝足后我们要完成来永兴坊的主要目的——看皮影戏。说来惭愧,我到现在为止还只在电视上看过。永兴坊中央位置有个非遗文化研究中心,里面便可以看到秦腔、皮影戏等陕西曲艺。皮影戏时间不长,大概15分钟左右的样子,演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一位长相非常陕北的老汉一人操纵了整场大戏。因为在电视上看了很多,所以并没有惊奇的感受,但坐在传统的戏院环境里,切实地体验非遗文化,还是远比隔着屏幕来的真实。

        从永兴坊出来正巧看到旁边有可以登城墙的地方,这时候天也正好下起了毛毛细雨,想来城墙上也不会炎热。反正来也是来了,倒不如上去看一看。这一上去可不得了,出人意料地体会到了西安城墙特有的魅力。城楼很宽大,但并没有什么娱乐,只是偶尔会有些建筑,里面会陈列一些与城楼有关的文物。但即便如此,我和闺女上去就再也不想下来,最终沿着城楼一直走回了四公里外的酒店。没办法说清这种感受,究竟是因为在城楼上幻想起了明朝士兵巡城的威武,还是因为天公作美,清凉宜人;或是以酒店为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作怪,总之我就是想继续在城墙上走下去,走着走着就能让人心情愉悦,放松,好像所有的烦恼都掉下城去不在回来。我想在这里极力地描述当时的感受,但又觉得词穷,可能只有去登一次城墙也许才能真实感受的到。如果非要总结这种心境,那就是“虽然城墙上什么都没有,但不知为何就是很吸引我!”

       回到酒店美美地睡上一觉,晚上六点多的时候打车来到了大唐不夜城。第一次来不夜城还是去年和朋友利用出差间隙,那时就被这里宛如盛唐的气势和热闹,还有随处可见的表演与互动所吸引,这次过来仍然如此。我想盛唐时繁华的街道也大致一样吧。闺女在行进过程中偶然被一家巧克力博物馆所吸引,里面都是由巧克力做成的景观,由兵马俑、博物馆中的文物等,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咖啡豆是什么样子,我总觉得旅行中的这种不期而遇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游览差不多的时候,正巧看到一家规模比较的照相馆,可以满足闺女拍艺术写真的愿望。从去年的丽江和西双版纳之旅开始,闺女就迷上旅行中拍艺术照的活动,这次她选择了唐朝侍女的服饰,除了太瘦以外,妆容和衣服与唐朝画卷里的侍女别无二致,很是漂亮。我想大唐不夜城对闺女的吸引应该是非常大的,即使是拍完照,她也不愿离开,一直到夜里12点多,不夜城都已熄灯的时候,才不情不愿地往回走,走到大雁塔下的广场时又非要坐下乘凉,并开启了话痨模式,一直聊到凌晨1点还不肯罢休,最终还是我和她妈好言相劝才打车回家。闺女真是对西安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DAY4 陕西历史博物馆

       自从第一次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十几年里,这里始终都是我去过的博物馆中的天花板。这回的西安之行正巧可以再次领略陕历博的风采。在启程之前,在网上就已经知道约上陕历博的票堪比彩票中奖,因此,我早早就开始盘算订票的适宜。最普遍的预约方式是下载陕历博APP,提前三天的固定时间开始放票,我曾经尝试过在放票时间进入系统,根本打不开订票页面,就算后来勉强进入了,显示也是“已满”的状态。基于我对陕历博的执着,果断改变策略,利用携程帮我预约。携程网上的套餐有很多种类,我选择了小团讲解+门票的模式,门票包含基本馆和珍宝馆两个地方。由携程抢票,我想成功率总会高一些吧。事实也确实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尽管是在前一天晚上才最终抢到票,但终归是成功了,还省去了我自己抢票的麻烦。

       老天爷对我们再一次展现了友好,今天天气格外凉爽,下着绵绵细雨,这在西安来说远比艳阳高照的晴天更适合出行。如约随导游鱼贯进入基本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巨大的石狮子,雕像复刻的是武则天母亲杨氏陵前的走狮,被誉为“天下第一狮”。虽然造型精美浑厚,但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选择武则天母亲陵前的文物摆在这么显要的位置。穿过石狮子身后的大门,正对的墙上悬挂着陕西的立体地图。在这里导游做了详细的讲解。知道了泾河与渭河在西安北面交会,两者含沙量不同,在交汇处形成清晰的分界线,由此产生了“泾渭分明”的成语;了解了汉中身处于大山之中,才晓得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之后为什么急于反攻,也由此可见刘邦受到如此羞辱,项羽被其逼得乌江自刎也是丝毫不冤的。从整个西安的地理位置来看,三面环山下,只要守住淮南的口子便可以高枕无忧,难怪能成为十三朝古都,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的左侧开始便进入了文物展览区。和大多说博物馆一样,陕历博的参观路线也是按照朝代由远及近的方式来安排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始社会时期,其中最能引起注意的当然是“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在中学的历史书上,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认为这就是一个用来洗脸、洗菜或者装食物的容器,这次经导游讲解才知道,它是原始社会小孩早夭后,盖在装尸体的瓮上面的盖子,出人意料。越过原始社会的展馆便是商周时期,商周的代表当然是青铜器,其中萌萌可爱的“日己觥“应该是绝对的明星了。盖子是一条呆萌的、长有圆滚滚犄角的龙,把手被设计成宽大的凤尾,我想当年酒会上,漂亮的小侍女一手持凤尾,一手托觥底,缓缓走上大殿,为宾客倒酒的形象与日己觥的卡通造型还是蛮相得益彰的。只是不知道这种用来纪念自己父亲”日己“且有铭文的器皿平时会不会使用,还是只有在祭拜先人时作为供桌上的器物才拿出来。走过商周就来到了秦汉,秦汉时期的国宝很多,而这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几张碎纸片。纸片出现在西汉,比东汉的蔡伦早了二百多年,也就是说造纸术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他仅仅只能说是改进。这与我个人的历史观是吻合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造纸也像政体的变革、文明的融合、文字的创造及普及一样,应该是在很长的时期内循序渐进的。越过魏晋南北朝不表,时间来到隋唐时期,从文物也可以看出来,中华文明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很多文物能看到外族的影子,暗示了”万国来朝“的胜景,”大唐天可汗“的威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一次来真真切切地将密色瓷的颜色记到了心里。之前听说密色瓷是在法门寺地宫随着佛祖指骨舍利一同被发现的,从此才知道密色瓷的实物是什么样子。这次很幸运,密色瓷的位置没有什么游客,我将鼻子贴在玻璃上认真欣赏,第一次对鉴宝专家嘴里经常说的”宝光“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理解是一种润且不刺眼的光亮。有颜色上来看,我认为是一种简约的美,与天青色的汝窑相比,多了一份朴素。更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放到清朝,应该会得到雍正和康熙的喜爱,而不会入乾隆的眼的颜色。”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又是一件印象深刻的文物,水皮囊一样的造型,壶身镶金有一匹肥硕的骏马,后腿弯曲,长鬃披颈,身着绶带,马尾上扬,口衔酒杯,作匐拜状。具记载,天宝年间唐玄宗寿宴时,白匹经过训练的舞马身着盛装,伴乐起舞,曲终时最好的那匹马能够口衔酒杯匐拜于唐玄宗面前祝寿。相传安史之乱,唐王逃出长安,舞马也随之流落民间,后充军作为战马,每逢军队中鼓号齐鸣时,舞马都会翩翩起舞,让一种官兵以为是马匹不听话,便殴打致死,舞马自此失传,再也没有人懂得如何训练舞马了。从珍宝馆出来后,导游的讲解告一段落,团员就此解散。正要离开博物馆时,看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果断参观。我想其中最让人感动的不是一封封战士写给家人的书信;也不是与美军优良装备形成鲜明对比的小米加步枪;更不是一幅幅宣传海报,而是战士们闲暇时用螺母和铁管制成的烟斗;是用炮弹皮做成的花瓶这样的苦中作乐。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自不必多说,在紧张的环境下,战士们仍然能够以乐观的精神热爱生活,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战争机器,才能更好地表现作为一个普通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

DAY5-DAY9 金沙滩海滨公园+养马岛+烟大美食街+烟台山

       一早从西安乘飞机飞往烟台去体会度假般的旅行。为了我能够醒来就看见海,特意选了带有露台的酒店——烟台新海岸碧海国际酒店。酒店离烟台市区比较远,大致50公里左右的样子,与金沙滩的海只隔了一条公路,站在露台上就能够呼吸海水的味道,前台服务人员认真、友善,基本满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设想。美中不足有两点:一是房间设施陈旧,洗澡水中有一股土腥的味道;二是周围没有什么便利店、餐馆,吃饭不是很方便,外卖基本也都在2公里以外。

       在烟台没有了既定的旅行计划,属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的状态,游记也只好将这若干天的内容合并来写。

       在海滨城市的食物当然要以海鲜为主,烟台的小海鲜非常新鲜美味,无论是辣炒、清蒸、烧烤,都值得尝试。每天我们的主要活动便是下海游泳,金沙滩的水还是比较干净的,和威海很像,而且沙质更加的细腻,也没有那么多漂浮的水草,很适合游泳。在游泳期间差一点儿就让闺女从此放弃大海了。原因是她在游泳时腿上趴着一只透明的海洋生物,把她吓了个半死,当天吵着再也不下水了,只不过转天是在经不住诱惑,还是去了。到达烟台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租了共享电单车沿海骑行,在距离酒店的不远处的沙滩上有个儿童活动区,设施很有特色,可以攀登、滑滑梯、翻沙子,闺女很喜欢,要不是租车有时间限制,她根本不想离开。在活动区的旁边有一座尽头伸向海面的观景台,观景台很长,我想要是天气晴朗的白天站在这里应该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吧。继续骑车向前,沙滩上有很多的建议房子,我想应该是用来出租,供人们烧烤聚会的。除了房子,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高台,从高台后面陡峭的台阶走上去,上面有一个船头造型的小平台,同样可以远眺海面。海岸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防浪堤,直愣愣地探入海的深处,每天无论早晚都会有很多人站在上面。我们也停下车,人从众地一探究竟。在堤坝上巧遇一群老爷们在钓螃蟹,用鱼线系上半个火腿肠,沿着堤坝的墙壁慢慢放入水下,拿着手机作为手电筒聚精会神地观察,待有猎物夹住诱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提到岸上,这时小蟹因为反应过来脱爪准备逃窜,几个人蜂拥而上按住螃蟹,扔进事先准备好的袋子中。这一场景看得我和闺女跃跃欲试,计划在离开烟台之前一定要亲自尝试一番,但阴差阳错并没有实施。与这群老爷们道别后继续骑行,看到了一头鲸鱼带着它的孩子从天而降,当然我说的是雕塑。在此之前听说金沙滩公园里有座名叫“孤独的鲸“的雕塑,当时以为这个就是,便拍照留念,此时距离还车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与雕塑拍照后便返回了酒店。

       在游泳的间隙我们只安排了两个外出的项目,一是到养马岛看看,另外是去烟大美食街转转。首先说养马岛,距离我们的酒店要1小时车程,为了它我们特意租了汽车,去养马岛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汽车自带的导航信息比较落后,高速上道路施工封闭并没有体现出来,造成我走错了路,开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养马岛。养马岛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玩,它更像是一个渔村,海水的透明程度也没到惊艳的感觉,租了电动摩托,绕岛骑行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吸引我们的地方,再加上当天非常热,环岛一周后就开车回酒店的海边游泳了。唯一有记忆的就是吃了烟台的焖子,调料不像天津焖子那样粘稠,更像是沾水。另外的出行是前往烟大美食街。可能是紧邻大学的原因,年轻人很多,也让我感受到自己真的老了。说是美食街,我看更像是小吃摊比较多的综合商业街道,里面也有买衣服、鞋子、手机等其他商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应该是在街道的深处有一个室内的美食聚集地,看上去事物的品质不赖,挑选了几样填饱肚子,开车便出发去往烟台山了。之所以专门去烟台山是因为09年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烟台出差,住在烟台山下的“金海湾大酒店“,当时在烟台山的海边第一次看到了海水被吹上岸,在岸边的栏杆上被冻成冰柱的场景,和姑娘们喜欢的冰雪奇缘一模一样。这次为了看一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特意带着全家去看一看。烟台山的景色相比于十几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曾经住过的酒店也仍然是那个样子,唯一变的应该就是我从青年变成了中年吧。

结束

       这次西安和烟台旅行的对比,让我对旅行有了新的认知。我一直以来都会把旅程排的特别满,每次旅行的后半段都非常累,所以这次特意安排了烟台的度假之旅,以休闲为主。但实际感受来看,这样的旅行并不适合我,我的希望是能够通过旅行去到不熟悉的地方看各种各样新奇的人或物,而天天睡觉、游泳、吃饭的休闲旅程虽然很轻松,但对我来说有些无聊,不被行程填满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经此一事,我想今后的旅行又会回归到充实的安排中去的。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感受历史、畅游大海的任性选择——西安+烟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