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2019冰封之旅(中:雪谷雪乡篇)(附详细行程、装备、费用清

编辑
天数:3 天 时间:4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亲子
写在前面的话
Day 1 哈尔滨——雪谷

雪很松软,很难定型,父子俩人满院子找工具,好容易堆起个雪人

雪人堆好了,也闻到饭香了。一个猪肉炖粉条、一个韭菜炒鸡蛋,一个汤,分量很足,我们居然没有吃完。午饭后休息了一下,我们准备去雪谷的滑雪场玩,不远(离孟祥兰客栈步行不到1公里),可以请祥兰姐安排车来接,也可以自己走过去。如果不想去滑雪场,民宿背后的小山上也可以玩,我看到有一家人带着小朋友在山坡上玩雪漂。因为后面没有安排去 亚布力 的行程,所以我们决定去滑雪场玩,

雪谷滑雪场门票100/人,大小同价。里面有滑雪、雪圈、雪地碰碰球(类似那种水上碰碰球,人在塑料球里面,用球相互碰撞)、雪上飞椅、还有一小片冰面,上面有昨天我们在哈尔冰冰雪大世界里面玩过的雪地自行车、雪橇车之类的项目,所有项目都不用再收费,要请滑雪教练的话,需要再支付200元/小时(这个价格是上涨了的,原来看网友的攻略说是100元/小时)。如果要去滑道的最高处,可以坐旁边的一个传输带上去。

叨爸和叨叨都是第一次滑雪,于是想着请个教练指导一下要领。估摸着两个人的体力应该滑不到一个小时,于是跟分配来的教练商量,看能不能分别指导父子俩各半个小时。教练大概十六七岁,听了我们的要求,没什么废话就答应了。

事后证明,对于初学者还说,一个小时的运动量还是很大的(主要是还配合着各式的摔跤和艰难地爬起)。帅哥教练虎得很,给两人讲解了一下基本要领,让叨叨在滑道的终端练习,就拖着叨爸上了滑雪道的最高处,叨爸的脸都绿了  。不过严师出高徒,1个小时不到,叨爸进步明显。

叨哥战战兢兢,也可以独立滑行20米了

叨妈最弱,就最后摆拍的时候发挥了点作用 

叨爸摔了个屁股墩,半天起不来

玩了接近两个小时,感觉有些冷了,就返回了客栈。晚饭依旧是在祥兰姐家吃的,小鸡炖蘑菇,酸菜炒土豆,叨爸还喝了点他家自己酿的粮食酒。蘑菇很好吃,鸡肉倒是稍微老了一点。

确定好第二天吃早餐的时间,我们就回房休息了。上传一张没有拍完整的房间照片。房间挺干净的,我看网上的攻略,担心雪谷民宿的卫生条件不过关,还自己带了拖鞋和隔脏床垫,都没用上。不过洗漱用品还是用的自己的。

Day 2 羊草山穿越至雪乡

套在鞋上的冰爪,是必备的

看攻略上说,每天穿越羊草山的人很多,跟着大部队走,肯定不会迷路。可偏偏我们这天穿越时,游客很少,一个拿着旗子的旅游团都没有。刚入雪谷景区还有一些人,可往里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路上基本连一个人都看不到了,我们只能顺着前面人留在雪地里的脚印走,于是,华丽丽地迷路了。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蜂友们在穿越,如果同行的人不多,需要依靠自己寻路时,除了参考地面上留下的脚印,一定要注意指示。雪谷这边沿途的指示很奇怪,树上系着的红布条是徒步穿越路线,而挂在树上的红灯笼,是摩托车路线。我们就是忽视了这个区别,跟着前人的脚印,走上了摩托车行道(因为有一段是行人与摩托车共用,何时提示分开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等意识到不对时,已经退不回去了。所以上山的这5公里,我们在车行道上走得异常艰辛,沿途有几段接近60度的斜坡,冰爪都冻住了,脚直打滑,只能拽着路边的树枝往上爬。

路上,我们遇到了同样摔得狼狈不堪的一家三口,得知他们也是跟着前人的脚印走上了岔路。后来返回 哈尔滨 的车上,也有两个小夫妻跟我们同样的遭遇。回想起当时在山顶,我们听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人走错路,我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如果跟团,或者选择乘马车、摩托车上山就不会走错。当时我就很愤愤:既然不是偶然现象,为什么不把标识做得更加明显呢? 雪乡 这边的标志就非常清晰,明确提醒哪条是行人徒步道,哪条是摩托车道,哪条是共用道。

好了,负面情绪倒完了,来看看沿途支撑我们前行的美景吧

出发了,进山的路上,居然没有遇到一个人

好在进山的路只有一条,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景区门口,雪谷景区门票100元/人。

景区门口拍照留念,开始一段5KM左右的平坦道路

满树的“冰”蘑菇

沿途人很少,可以随意拍拍拍

出发大概1个小时后,天上开始飘雪,叨叨兴奋到飞。途中有休息驿站,会卖冰爪、雪漂、热茶之类的,可以进去歇脚,每人收费10元。

已经开始要借助木棍上坡了,后来的坡度更陡,只能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在一个陡坡处,我们遇到了一位爸爸带着一双儿女,路面结冰严重,儿子连摔了好几跤都上不去,最后硬是攀着路边的树枝才勉强上去。其实我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

终于看到了摩托车的上行半程站点,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完成5KM的平路后,又已经往上爬了近3KM,考虑到安全性,我们决定坐雪地摩托走完剩下的2公里上山路。雪地摩托上行价格:全程是300元/人,半程是150元/人。

有了代步工具就是快啊,大概十多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羊草山山顶,这时已经13点半了,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走了大约5个半小时。山顶有个很大的休息站,可以吃点泡面、烤肠之类的。羊草山的山顶就是雪谷和 雪乡 的分界。从这里去 雪乡 还需要再购买一次门票,115/人。

下山的路还有6公里,不过有了上午的经历,这下山的路,走得是很轻松了。没有了上行时的小心翼翼,叨叨喜滋滋地吟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下午两点半的样子,我们终于抵达终点,穿过这块“界碑”(叨叨给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到 雪乡 广场纪念碑了。

雪乡 纪念碑是 雪乡 的中心区域,可以去往 牡丹江 方向、 亚布力 方向、羊草山方向和山河屯方向。我们从雪谷托运来的行李就放在往山河屯方向的服务中心。前面已经说过景区出于环保的考虑,所有车辆,必须停在  雪乡 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取行李需要坐景区的环保大巴车往返(车票5元/次,有的景区门票里包含了2次免费大巴车票,但我们从羊草山过来的门票中没含免费票),我们订的周大姐民宿就在雪韵大街上,为避免往返,我们决定兵分两路,我和叨叨先去入住休息,叨爸独自去取行李(从雪韵大街过去大概10分钟)。

周大姐这家民宿也是祥兰姐推荐的,大概去年的12月份刚完成装修,上下一共三层楼。我是提前一个月预定的三人炕房,空间虽然不大,但非常干净,床上用品及盥洗用品都是新的。房费在淡旺季会有不同,我们订的是大年二十九的房,房费398。

很快叨爸就拖着行李回来了,标志着这场长达7个小时,历经13.9KM的穿越顺利完成。为了表彰叨叨的勇敢与坚持,我们决定去犒劳下自己的胃 

大丰 收

吃饱喝足,天也蒙蒙黑了,我们准备去雪韵大街溜达上消食。

雪韵大街是 雪乡 最主要的一条街道,街道两边都是超市,超市里面滑雪片,小爬犁,夹雪球的这些东西可以租用也可以购买,还有各种冻梨、冻柿子、粘豆包、冰糖葫芦这些 东北 特色的小吃,价格比 哈尔滨 稍微贵一些( 比如 马迭尔的冰棍,这里卖10元一根, 哈尔滨 时5元一根),但还是靠谱的。雪韵大街的建筑大多都是木质的建筑,没有高层都是低矮的小房子,天一黑就好像变了一个世界一样,到处都是大红灯笼。

很多人都在“梦幻家园”门口排队,准备进去看二人转。我个人感觉,如果不是对这项雅俗共赏的艺术感兴趣,而只是单纯地想进去拍雪蘑菇的话,是没有必要进去的(在观光栈道上也可以看)。另外,可以请客栈的老板帮忙订票,比自己在门口买票要便宜。

我们没有进去,沿着雪韵大街直接走了下去。

雪韵大街不长,大概10分钟不到,就可以走到往山河屯方向的巴士接驳站。接驳站下有一个儿童的滑雪场,叨叨拿着雪飘儿,滑了几次,感觉坡度不够,没有雪谷的刺激,随手做了几颗雪球。

周大姐说,我们今年遇到了 雪乡 难得一见的“枯雪季”,往年的雪非常厚,比这个要好看多了。我倒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这种不可抗力是无法提前规避的,不如欣然接受。

我们是准备明天返回 哈尔滨 了,返程的车也是由祥兰姐代订的。本来计划下午返程,早上还可以去 雪乡 的滑雪场玩一圈,但考虑到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担心返回 哈尔滨 之后的年饭不好预定,就临时决定改成上午出发了。司机很爽快,二话没说给调换了时间,价格依旧是120/人。

两天的雪谷 雪乡 之行,在我们这次长达11天的冰封之旅中不算篇幅最长的,但却是印象最深刻的。虽说平时也经常徒步、慢跑、健身,体能也算过关,但这与雪地里的穿行,是无法同日而语的。本来计划着全程挑战穿越,可惜走错了路,有点点小遗憾。很感慨叨叨的确长大了,不但一路硬扛了下来,还一个劲地安慰叨妈,不要太介怀。所以说,如果想感知孩子的成长与变化,就带上他去旅行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19冰封之旅(中:雪谷雪乡篇)(附详细行程、装备、费用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