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三清山、龙虎山等自驾游(3)

编辑
天数:2 天 和谁:夫妻

第三站    龙虎山         

        2023年6月10日早餐后,8:40我们离开了三清山前往此行的第三站龙虎山, 11:20在G60的鹰潭服务区休息片刻,于12:15到达龙虎山七修养生酒店。    

G60鹰潭服务区

        办理完入住手续后便向服务员了解如何游览龙虎山,虽然来之前也了解过,看过地图和一些攻略,这些做的功课与实际情况还是有的差别的。

        出了酒店先吃午饭,每人来了碗牛骨粉,味道不错。吃完后便去了游客中心,才逐渐搞清楚龙虎山景区景点的大概。龙虎山的景点比较分散,除了龙虎山的一些景点,还包含了龙虎山以外的部分景点,如上清古镇的天师府、大上清宫等。虽然景点分布的比较远,但景区的观光车都能到达每个景点。我们放弃了漂流这个项目,买了主景区的门票和观光车的车票(有效期2天),开始了龙虎山的游览。

无蚊村

无蚊村”村口

        在观光车站坐车先去了“无蚊村”。“无蚊村”为什么没有蚊子,版本很多:其一说是这里生长了大量的松柏、樟树等,这些树木具有驱蚊的效果。其二说是地质问题,这里有很多山洞,山洞里有蝙蝠,蝙蝠是蚊子的杀手。其三说是无蚊村土壤稀松,下小雨很快就能渗透,下大雨的话,就会随着排水沟排下去了,很少有雨水的堆积,而蚊子很喜欢积水,这样等于断绝了它的繁殖场所。

        还有个古老的传说,而这又与张天师有关。传说当年张天师陪母亲出游,投宿在这个美丽的村子里,一切都令人满意,就是有一样,让天师的母亲不开心夜晚的蚊子又大又多,当地民谣传唱:“三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于是孝顺的天师挥起手中扇子,口中念念有词,村中的蚊公蚊婆,连忙带着无数的蚊子,逃得无影无踪。张天师的母亲睡了一个安稳觉,从此以后,村中就再也没有蚊子敢来立足了。

        问些当地人说蚊子一、二个总是有的。不管如何,我感觉是没有遇到蚊子,在酒店是有蚊子的侵扰。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不大,个人认为“无蚊村”与“村”好像不占边,看不到村民居住的房屋,只看到土菜馆、饭店、茶楼等,或许我们没有深度了解。

        村边的泸溪河沿岸的风景倒是有点像桂林山水。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无蚊村

        据介绍那两山之间的桥是天然的,过桥有一座“仙姑庵”。

九虎一龙壁

        照片上自然景象被称为“丹霞崖壁”,因断层切割形成了陡峭平整的巨型丹崖赤壁,崖壁面残留了许多顺层分布的岩槽和洞穴。水蚀作用形成了形态不一的沟纹,加上植被苔藓和地衣生长的不均匀性使崖壁面勾画成了许多象形图案。

        而这丹霞崖壁也被称为“九虎一龙壁”,据说从这 崖壁上能看到九只虎和一条龙。我看了好久啥也没看到,于是拍了张照回来再细看看,同时放在游记中让大家看看。

        出了无蚊村,计划去上清古镇,在观光车车站等了约10分钟。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被纳入龙虎山风景区,出景区约有3公里。上清古镇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富有特色的赣派建筑名胜古迹,孕育出中国道教发祥地和龙虎山成为中国道教第一山。明初,上清镇即形成规模,至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晚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太平军和清军曾在上清激战,镇内建筑损毁严重。直至民国年间大体修复,其面貌一直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

大樟树

        一进古镇,展开怀抱迎接我们的是颗有1300年的历史的大樟树,大樟树上系着很多红丝带,游客们把愿望写在红丝带上,寄语许愿树带来幸福,万事如意!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最负盛名的是天师府。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

        天师府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于今址。目前的府第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府第占地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仪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明代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

天师府
天师府
儀門(南面)
儀門(北面)
天师府----玉皇殿
天师府----道教祖庭
天师府
天师府----三清殿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大铜钟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天师殿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天师府

         结束了“天师府”游览,回到观光车车站,已是近下午5:00了,坐车回到游客中心,返回酒店。

象鼻山

        第二天(2023年6月11日)早餐后,便去了游客中心,坐车去象鼻山。在桂林看过象鼻山,感觉像只大象。而龙虎山的象鼻山就是有个像象鼻一样石头,这大自然还真神奇。

象鼻山

       介绍上说红色砂砾岩层受地壳抬升、节理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长条状石梁,其中部岩块受岩层面和两条垂直节理控制发生崩塌,因而造成中空。右侧山体似象身,局大雄伟;左侧残余石梁酷似大象鼻子,惟妙惟肖。整体造型好似头饮泉大象,被誉为“天下第一神象”。

       去过桂林象鼻山的可以比较一下。

象鼻山

        这两张照片是在景区提供的两个观光平台上拍的。

        以下这张被称为“蜡烛峰”。介绍上说丹霞峰从在长期的流水冲刷剥蚀及重力崩塌作用下,石峰间的谷地进一步扩大,是石峰根部不相连,丹霞峰从就变为丹霞峰林若组成峰林的石峰呈柱状时称为石柱。蜡烛峰是峰林中一相对孤立的石柱,其顶部呈火焰状锥形,平地拔起,四面如削,如蜡烛般高耸云天,故名蜡烛峰。

蜡烛峰

悬棺表演 

        悬棺表演本来打算放弃的,想想就是将一口棺木吊起来放入悬崖的山洞里。一路上有好几人都提到并劝我们去看看,其中一位当地人说那个道士表演不错,当时想悬棺与道士有啥关系。

        欣赏完象鼻山坐观光车前往悬棺表演地“桃花洲”,到达时离表演还有半个小时。

悬棺表演

    照片上是悬棺表演的主场,在桃花洲的对面,观众基本上在桃花洲观看。

卢溪河
悬棺表演
悬棺表演
悬棺表演

         10点表演开始,才知道悬棺表演被演出方冠以一个故事在演,大概意思是一对年轻人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在卢溪河中搭了个台),一值到祖辈去世,而后进棺悬吊起藏于悬崖的山洞中,就这么简单。有意思的是中间插了一段水上飞人的表演,表演者一身道士装扮,在空中时而加速上升,时而急速翻滚,时而加速下降,时而在空中悬停。此时才想到刚才那位说道士表演不错。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水上飞人表演(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拍了几张照片后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因为没有手机云台防抖平衡轴稳定器,视频有点晃。

水上飞人表演
水上飞人表演

        闹哄哄的表演花了半个小时,结束后我们返回车站,去大上清宫。

        去大上清宫必须在上清古镇换车,而这不热门的景点很少有人去。我们在车站上等了约20多分钟,再也没有其他游客去大上清宫后,司机才载我们2人启动一辆大巴,当车开出车站时突然被调度员叫停,又上来2位,到了大上清宫司机与我们商量给我们20分钟游览。我们想好了如果超过20分钟,就自己走回上清古镇。 

大上清宫 

        大上清宫,又称真仙观、上清宫、上清正一宫,位于上清古镇东侧,距天师府约1公里。

        大上清宫原为道教正一道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历代历朝都进行修缮河新建,文革动乱中,大上清宫残存建筑全遭毁坏,仅存有一口元代所铸大钟及部分碑刻藏于嗣汉天师府内。2000年,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对大上清宫进行重建修复工作,主要重建建筑有: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鼓楼、东隐院和伏魔殿等,初步恢复了大上清宫鼎盛时期宋代古建筑的特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0年在遗址上新建的部分殿宇。

大上清宫
下马亭

        下马亭,古时大上清宫有皇帝御赐匾额悬挂宫门之上,故在此建下马亭,相当于皇宫仪门,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处。亭子是双檐歇山式建筑,长19.2米,宽14.4米,高11.27米,四周配以朱红围栏。

大上清宫
棂星门

        棂星门,牌坊式仪门,又名午朝门,由6柱5脊组成,长23.5米,中间两根石柱高8.6米,两旁高7.8米,石柱由汉白玉雕刻而成,为元代修建上清宫时的原物,也是整个上清宫遗留下来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钟楼
鼓楼
东隐院

        东隐院,上清富内唯一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建筑,始建于商宋时期,是上清宫高道栖止之所,现在遗存的有门屋一同,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各四间; 后厅三间、左有耳房各一间,建筑风格古补。       

东隐院
东隐院
东隐院
东隐院
东隐院----传说这是张天师睡的石床
东隐院----樟树和槠树

        东隐院种植有一棵樟树和一棵槠树,树龄约1800年,传为第四代天师张盛为其夫人朱氏手植。樟树谐音“张”,槠树谐音“朱”。两者合种,取“张朱合壁”,阴阳协调之意。每至金秋时节。槠树硕果累累,有子孙兴旺之意。

东隐院----樟树
东隐院----樟树
东隐院----伏魔殿

       伏魔之殿,传说张天师创建道救时,大战异教,将号称魔怪的异教首领擒住关押,此殿即是传说中张天师关押妖魔的地方。这里也是《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误走一百单八个魔君的镇妖井所在。

大上清宫
大上清宫
大上清宫

        在大上清宫里转了约50分钟,出来后看见那辆大巴还在,上车一看与我们同来的2位也在,还有几位在大上清宫碰到的几位游客。原来这位司机在等我们,很是感动。

        我们上车后车就返回了,到了上清古镇,换车去我们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道教宫观,位于龙虎山景区内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正一观----牌楼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祖师殿
正一观----鼓楼
正一观----钟楼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张天师炼丹井

        这口张天师炼丹井的水纯净、甘甜,用井盖上的小木桶打水,提上来便可直饮。井亭里还摆着用此井水做的各款的“灵应香”,我们也请了些“灵应香”回家。

正一观----张天师炼丹井
正一观----张天师炼丹井
正一观
正一观

        正一观自汉末张盛建庙开始,直到1949年前后,经过了多次的修葺重建,名称也多次更改。正一观历经1900余年,自古就有"昼夜长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美誉。今天的正一观既是中外道教信徒寻仙访祖、朝圣溯源的祖庭,又是广大游客休闲观光、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下午2:30结束了正一观的游览,也是结束了龙虎山的游览,坐车返回酒店,收拾后离开了龙虎山前往上饶市铅山县。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三清山、龙虎山等自驾游(3)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