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花样姐姐的西行漫记-滇南行

天数:8 天 时间:8 月 人均:4500 元 和谁:和朋友

云南素有彩之云南,七彩云南之称,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从滇南到滇北,从滇东到滇西,从原始森林到雪山高原,从崇山峻岭到湖光山色,大自然给了云南所有的美景。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52个民族生活在云南的这片土地上,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让这片土地多了一份神秘感。

 

蒙自-跨越历史的长廊

第一站目的地云南蒙自,上午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然后乘地铁到昆明火车站,从昆明火车站乘火车去旅行的首站蒙自。蒙自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之前州政府所在地在个旧,一个以锡矿闻名于世的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的局限,不利于发展,2003年红河州州政府搬迁到蒙自,气派的州政府大楼,曾经引起社会上的争论,算是刷了一把存在感。

蒙自火车站建在城市的边缘,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出了火车站先去找公交汽车,竟然没有标牌,导航显示的车辆,工作人员说没有。出租车竟然是拼车的,司机在大声吆喝,等凑到4个同方向的人才肯走,刚下火车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等我们渐渐明白了出租车的套路,广场上的出租车都走了,情急之下,打开万能的支付宝,滴滴出行上叫车,很快的网约车来了,把我们送到下榻的酒店,稍事休息后出去觅食。

蒙自火车站

云南有一种美食红遍大江南北,那就是过桥米线,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正好住地附近有一家看起来蛮气派的饭店,南湖香麒园,选了传统过桥米线和才子米线,端上来一大碗汤和十几个碟子,碟子里面有各种食材,有荤有素,盛汤的碗直径起码有30公分,像个小脸盆,里面的高汤很烫,能把各种生的食材烫熟,最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米线里面都放黄色的菊花,很多米线店就叫**菊花米线,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菊花米线店。

菊花米线

        云南的气候真是舒服,在上海每天气温在35°以上酷暑的时候,云南早上的温度大概只有20 °C左右,凉爽宜人,在酒店里用完早餐,沿着酒店门口的路向南湖公园走去,南湖公园应该是蒙自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吧,早上的南湖公园,当地的阿姨爷叔们在公园里唱歌跳舞,一派和谐。湖水倒影,小桥流水,飞檐翘脚的亭台楼阁,长长的回廊沿湖伸展,一步一景,公园里有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热带植物,这里的气候适合植物生长,四季常青,真像是个热带植物园。

       从南湖公园出来便来到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旧址,这里原来是哥胪克洋行,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租下了这栋楼用来安放学生的书桌,这里曾作为西南联大文学系和法学系临时校舍,遥想当年,莘莘学子为了躲避战乱,不远千里来到这个边陲小城奋发求学,虽然蒙自分校只有一个学期,但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朱自清、钱穆、陈寅恪、闻一多等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蒙自曾经是我国最早的对外窗口之一,1903年法国人在这里设立洋行,修建滇越铁路,开展边境贸易,把中国的矿产等资源通过滇越铁路运往河口中越边境。滇越铁路中国段的起点在碧色寨,云南十八怪之两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就是说的这段铁路。碧色寨是由法国人在建滇越铁路时建造的一个车站,是中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1910年滇越铁路贯通,此后一直沿用到21世纪,火车南到河口口岸,北上可以到昆明,在高速公路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还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换乘站,米轨和寸轨进行交换,贸易的繁荣,带动了碧色寨这个村庄,当时被称为“小巴黎”。新中国成立后,这个碧色寨车站也曾经是个大站,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个铁路工人,后来这些窄轨铁路被新建的铁路取代了,这座车站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17年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在这里取景,带火了这个车站,很多游客在这里租一套军装模仿军人的动作,这里已经不再是冷清的废弃站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碧色寨也成了蒙自的第一大景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是包车去的,就是昨天滴滴车的司机杨师傅,杨师傅很健谈,一路上和我们说了很多关于蒙自的事情,蒙自除了菊花过桥米线,还有石榴很出名,杨师傅带我们去蒙自城外的石榴庄园,这里曾经号称万亩石榴园,道路两边都是石榴树,树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石榴,8月中旬,还没有到石榴完全成熟的时候,路过一个果园,看见有人在打理石榴园,杨师傅和果农商量给能否让我们尝一下石榴,正好果农师傅的车上有几个成熟的石榴,让我们尝到了刚刚采摘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石榴。

石榴庄园还在建设中,平坦的山顶上建了一座塔,塔楼的前面有一大片水泥地,估计是建一个什么广场吧,听杨师傅说这里原来都是有几百年的老石榴树,为了建公园和房子,砍掉了不少百年石榴树,真是很可惜。

一座城市人文气质的形成是由一段段碎片化的历史组合而成,事过境迁,寻访历史的踪迹,曾经发生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当我站在西南联大旧址的时候,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如果生在那个年代,或许也会参与其中。

建水-临安怀古

参观完蒙自的碧色寨和石榴庄园,杨师傅把我们送到蒙自火车站,乘火车去建水,建水也是红河州下面的一个市,距离蒙自很近,火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下了火车乘巴士到东门,入住小桂湖商业街的溪山渡客栈。

建水,又称临安,始于唐朝,盛于明朝,明朝洪武十五年开始称为临安,千年文明的滋润,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符号和文化烙印,有许多保留完好的城楼,民居,书院,古井,古桥遍及建水各地;建水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元代初期创建的文庙,明朝以后又建了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成滇南的教育中心,从此学风兴盛,文明鹊起。明清科举考试时,云南一榜中举人数,临安人士占了一半,可与江南的绍兴媲美,故有“临半榜”的美誉。

西南的夜降临得很晚,趁着天还没有黑,去临安车站买第二天的小火车票,可惜票已经售罄,米轨小火车从临安站出发,中途停靠十七孔桥和乡会桥两个站,终点站团山站,可以参观张家大院。现在这条线路主要是供观光的,一天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能提供的票子有限,本来以为建水旅游的人不会多,可能是有团队吧,乘米轨火车游玩没戏了,在临安火车站拍几张照片就当留念吧。

现在的建水古城还是保留了明朝初建时的规模,东门的朝阳楼是一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城门,整座城楼坐西向东,高24.5米,正面悬挂方匾“雄镇东南”,朝阳楼有小天安门之称,是建水的象征,穿过朝阳楼城门,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直通西门城楼,这条街的两旁有许多文物古迹,朱家花园学政考棚建水文庙,临安府衙都在这条街上。

 

朱家花园建水古城的翰林街上,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宗祠和家宅,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有大小42个天井,整组建筑雕梁画栋,精美高雅,是难得一见的私人园林,院子里有一口井很神奇,据说以前水面是高于地面的,井口侧面有个洞,水会从洞口远远不断的流出,后来有一年干旱,水位下降,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井水往外流的奇观了。有一种说法说朱家花园是中国第二大的私家花园,令人唏嘘的是朱家在清末民初家道中落,宅院一度废弃,后来这个院子成了部队用的,才得以保留下来。

沿着贯穿东西城楼的石板路走到西门外寻觅建水大坂井,这口古井旧志称溥博泉,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有滇南第一井之说,这口井完全颠覆了我对井的认识,井口直径2.7米,井水清冽甘甜,打上来可以直接喝,这口井现在还是建水人饮水,做建水豆腐的水源,当地人每天早上从这口井里打水回家做豆腐,看完古井,我们在古井旁边的曾记坂井豆腐店吃豆腐,用鲜嫩美味的坂井豆腐填饱胃囊。

建水最美的景点是十七孔古桥,此桥又称双龙桥,位于建水古城城西5公里处的白家营村,清朝乾隆年建了三孔桥,后来在道光年间又建了十四孔桥,与原来的三孔桥连成一体,桥的两端各有一座亭阁,中间是一座三层风雨楼,飞檐翘角处悬挂的风铃,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悦耳的声音,桥身用石块砌成,经过岁月的雕琢,石板已经被磨得光滑,桥下的泸江和塌冲河的交汇,河面波光粼粼,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十七孔桥都很美,走到远处,给十七孔桥来个全景。恋恋不舍的离开十七孔桥,太美了,我会一直惦记你。

看完十七孔桥直奔紫陶街,建水有闻名全国的建水紫陶,建水陶与宜兴紫砂陶,广西坭兴陶,荣昌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来建水怎么能不去寻找紫陶,万万没有想到,这条紫陶街竟然还是个美食街,感觉有些喧宾夺主,紫陶罐,紫陶茶具,这些紫陶艺术品,怎么也没法和烟熏火燎的食物连在一切,建水人民真是有创意,毕竟民以食为天,紫陶这种艺术品又不能拿来当饭吃,入乡随俗,本来是为紫陶而来,结果变成了美食之旅,意外的收获吧。

离开建水的早上,在住地附近的小桂湖转转,早上的小桂湖,空气清新,路遇几位老人在这里练琴,与老人攀谈,他告诉我们这里原来叫洗马塘,相传明朝屯边的驻军在这里洗马,故名洗马塘,老人家说自己家是从南京迁徙过来的,让我们感到很亲切,江浙沪同为乡里乡亲,尤其是在这离上海两千多公里的古城,更是觉得缘分不浅。

小桂湖是一个近几年建设的项目,围绕小桂湖的中式建筑,大部分用来做饭店,客栈,我们住的客栈也算是小桂湖商业项目的其中之一,晚上的小桂湖,灯光摇曳,湖边的景观位吸引了很多食客,这里晚上还是个夜市,很热闹,以本地人居多,建水还不是的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其实我觉得建水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还有好多地方没来得及去玩,建水历史的沉淀比较厚重,如果你喜好看自然风光的,这里或许不是最佳目的地。

普者黑-徜徉在湖光山水中

普者黑在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普者黑属于发育完整的喀斯特地貌,数量众多的湖泊连接了2万余亩水面,这些湖泊似洒落在大地上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全长50余里的喀斯特河流湖泊,水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7、8月份,野生的荷花布满了水面,普者黑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藏水,山水交融,阡陌纵横。傍晚时分,站在石桥上看日落,可惜云层太厚,没能看到彩霞满天的景色。

普者黑一定要乘坐柳叶船,柳叶船由当地船工人力划桨,小船在蜿蜒的河道中穿行,岸上喀斯特地貌的小山峰,少数民族的村庄,就像一幅幅流动的风景画,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普者黑美就美在这一汪湖水,河道两边的荷花虽然过了盛放期,却是依然美丽,船工说这些都是野生荷花,只能作为观赏,当地人是不采的,因为湖水很深,根本没法采。从青龙山码头到蒲草塘码头,大约耗时1个半小时,因为一路上美景相伴,这时间过的太快了,不知不觉中船已经到了终点,下船后去到天鹅湖景区,这是一个收费的公园,里面也是山峰,湖泊,景致和坐船看到的差不多,只不过坐船意犹未尽,来这里再弥补一下。

出了天鹅湖景区,到蒲草塘码头,乘马车到仙人洞村,在普者黑,马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想走路的话,随时扬招马车,价格可以谈,有时候距离短的可以五元一个人搞定,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十元起步。仙人洞村是一个彝族村寨,背靠青山,前枕绿水,美丽的仙人湖环绕在村旁,水面山峦倒影,岸边绿树成荫,村里的房舍大都用鲜花装饰,原木的栅栏,红色的土墙,建筑风格形形色色,但无一例外的都很美,村中心的贲古家园更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建筑博物馆,门口的木雕图腾,院里的景观造景也是用石块木雕制作而成,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超大的原木桌子,长条的板凳,都是用原木制成,特别称奇的是有个巨大的莲藕木雕,不知道是不是直接从湖里采来的还是后来雕琢的。现在这里是个饭店,吃饭的人很多,有时候找个位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季节,村里有很多店家以荷花为原料制作美食,有荷花沾上面糊,放在油里炸的,有用荷叶和花生,麦芽糖混合在一起捶打制成荷叶糖,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品尝荷叶宴,我们尝了荷花鱼和荷花炒蛋,荷花鱼是生长在普者黑湖泊里的无鳞鱼,肉质很细腻,完全没有腥味。

云南有一种魔力,吸引我一次次的靠近她,此次去了蒙自,建水,普者黑,石林九乡抚仙湖这几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是那么独特,让人着迷。

昆明到蒙自火车很方便,昆明站出发,经过昆明南站-玉溪-建水-蒙自,时间约2个半小时;蒙自到建水,火车耗时1个小时;从建水到普者黑,乘巴士的话很不方便,没有直达车,需要通过文山或者弥勒转车,所以还是选择从建水到昆明南站,站内换乘到普者黑,既方便又安全。在云南的八天时间,长距离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这趟旅行可以称之为铁道游了,云南现在有的地方已经通动车了,但是大部分地方还没有通火车,因为云南的自然条件不适合造铁路。

蒙自和建水都是高原坝子上的城市,周围群山环抱,这是云贵高原特有的山间盆地。云南的风景很美,无论是在那里,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山峦起伏,湖泊纵横。行万里路,必定会有意外的惊喜,下一次云南再见!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花样姐姐的西行漫记-滇南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