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美食,购物,摄影,自驾,人文,跟团,火车,徒步
发表于 2023-10-05 22:15
记者一行在贡山休整了一晚后继续滇藏行的下一站:走进独龙江探访独龙族之旅。2023.09.16这天注定是辛苦的行程。因怕途中交通不畅,故团队凌晨五点在夜色中,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入住的酒店出发前往。一道上山路弯弯,异常颠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于07:15抵达独龙江入口。

独龙江景区入口留影(摄影:刘云飞)
独龙族是云南省的独有民族,记者25年前来云南拍摄《中国民族体育》专题片,因当时没有道路能够通达,只得遗憾放弃。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这里。也算是此次滇藏行的又一个收获。

宣传板上的独龙族妇女图片
到达独龙江入口处时,天还没彻底亮起来,眼前一派朦朦胧胧的景象。虽然能见度较低,但是还能看个大概。只见道路正中上方一块彩色的宣传板上,“独龙江欢迎您”的几个中英文红色字体异常醒目。与此同时,宣传板上还有着几位独龙族妇女的图片。

绣切观景台简介(摄影:冯赣勇)
面对入口处的左侧,有一座绣切观景台,人们可以顺着木质的观光栈道,由下而上登上去,一展周边独龙江的壮美景色。只见流淌在大峡谷之中的独龙江显得碧绿清澈,与浑浊的怒江有着十分鲜明的对比。

峡谷中流淌的独龙江(摄影:王珏)
资料载,独龙族自称“独龙”,他称“俅帕”、“曲洛”等。主要居住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江地区最早的主人。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

走进龙元村(摄影:冯赣勇)
当日上午08:15。记者一行首先来到独龙族乡龙元村。这里地处独龙江乡北边,距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22公里,距县118公里。东邻丙中洛,南邻缅甸,西邻茨开镇,北邻献九当。该村村民的房舍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

龙元村一角(摄影:冯赣勇)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09亩,人均耕地0.75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100262.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3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亩,有柒花、核桃、芭蕉等经济林果。

与纹面阿婆留影(摄影:辛淑芬)
走进龙元村,大家有幸与村内的纹面阿婆拍照留影。只见纹面阿婆笑容可掬地与和她合影的游客,进行简单的交流。虽然言语不多,但彼此之间却十分友好和睦。

笑容可掬的纹面阿婆(摄影:王珏)
关于纹面的习俗,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了分辨男女;有的说是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

村中房舍(摄影:冯赣勇)
从上述一系列说法猜想的原因中,人们可以提取出来一些信息,就是独龙族比较相信鬼魂的存在和作用,相信万物有灵,所以他们有着自己的习俗。而和纹面女留影,人们无非也是希望能留下一段与独龙族亲密接触的历史记忆。

龙元村公示牌(摄影:冯赣勇)
如今纹面阿婆所居住的龙元村,也是中央财政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之一。走进村中,只见参差错落的统一造型的村民房舍整齐划一,独具特色。

小桥上留影(摄影:胡平和)
龙元村有着几个自然村,团友们分别在此探访了两个村寨,离开了纹面阿婆的村庄,顺路而行不远,经过江上的一座小桥,就来到了另一座龙元村的村寨。

村中一角(摄影:冯赣勇)
这里古香古色的村舍与恬静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大家游走在村中,兴奋地拍下探访独龙族乡民村寨的各种景象。

流淌的独龙江(摄影:冯赣勇)
当日09:45,刘云飞带领滇藏行团队来到一处有代表性的独龙江观景地域,团友们与流淌的独龙江零距离接触,近在咫尺地观赏了独龙江的景致。

汇入独龙江的溪流(摄影:冯赣勇)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源头部分称为“嘎达曲”“美尔东曲”,向南流入贡山县境内,汇合支流麻必洛河,称“独龙江”,之后转而向西流入缅甸。

独龙江合影(摄影:冯赣勇)
在独龙江此处的岩壁上,还刻有“独龙江”三个巨大的红色大字,大家以此为背景,留下了出行后的第一张大合影。

普卡旺村导游图(摄影:冯赣勇)
离开这里后,团队于10:00来到独龙江的第二个独龙族乡民居住的普卡旺村。这个村子是最原始的独龙族部落之一。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就生活于此,时代繁衍,守护神山、守护圣水。

村寨一角(摄影:冯赣勇)
一位网友说的好,这是一个特别适合舒缓压力的地方,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而当见到它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如果有来生,可以选择出生地的话,一定要把家乡选择在这里。虽然它缺少大都市的繁华,但我独爱这里的闭塞。

村中溪流景色(摄影:冯赣勇)
普卡旺这名字乍一听,还真不像是中国山村的名字,但事实是它确实是一个村庄,村民不多,十几户。村里一橦橦的木板房屋,是政府为当地村民而建的,所以看上去比较规整。可以接待游客入住,民宿是从当地村民手中转租过来的,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新增添了一些落地窗,以便于游客赏景。

村中吊桥(摄影:冯赣勇)
这是一个静谧的小村庄,一切休闲类活动都可以在此很好的开展,看山、看水,不言不语却处处都是好风光,如果想四处走走的话,可以走过吊桥去探秘原始森林,尽享普卡旺村游走的魅力。

与水相伴的村寨(摄影:冯赣勇)
现在的普卡旺已经成为了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特色村,村里保留了原始的民俗民风和原始建筑,错落有致的小木屋嵌在大山里,山清水秀的风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谱写得淋漓尽致。

独龙族乡政府广场(摄影:刘云飞)
当日11:15,记者一行来到第三站:独龙族乡政府的所在地。这是一条整洁漂亮的街道,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分列道路的两旁。中心区还有一座不大的小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龙族少女的铜像。

独龙族少女雕像(摄影:冯赣勇)
不到独龙江,很难想象这里环境有多么险恶--山高入云,沟壑幽深,峡谷险峻,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白雪皑皑的高黎贡山,阻碍了独龙族人与外界的联系,也导致了这里的贫困。

独龙族乡镇街景(摄影:冯赣勇)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他们往往以居住的地方或河流的名称来称呼自己,如“独龙”等。

灯杆上的牛头(摄影:冯赣勇)
难怪在普卡旺村时我就发现,在每个电灯杆的上方都挂有一个牛头。而在这里又看到了同样的景象。查了一下资料才得知,原来牛头是独龙族祭拜天神用的。

独龙族乡镇上的中学(摄影:王珏)
独龙族虽然人口少、居住偏远,但党和国家却从来没有忘记这个民族。新世纪以来,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扶持政策惠及独龙江乡。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独龙族乡镇广场一角(摄影:冯赣勇)
2014年4月,国家公路相关部门,在克服岩爆、涌水、塌方甚至雪崩等诸多不利因素的重重困难,终于将6.68公里长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从此,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只需3个小时车程即可到达此处。

独龙族乡镇(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走进独龙江探访独龙族之旅可谓收获颇丰,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边远少数民族同胞的无比关心和热爱。如今,走进独龙江乡,能看见家家户户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同胞,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彰显着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骄傲和自豪。(图文:冯赣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