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亚洲象的体重一般在3至5吨之间。
蜂猴的体重大约在1千克到2.1千克之间。
西双版纳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把大象和蜂猴饲养在一个园区,也是一种奇妙的组合。
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的栖息地。
2021年,多家媒体曾经连续报道了16头野生象一路“象”北的事件,这几头大象就是从西双版纳州野象谷附近的勐养中国野生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往北“出走”的。
野象谷通过高空观象栈道、雨林观光索道、亚洲象表演学校等多个游览项目,成为中国一处可以与亚洲野象近距离交流的地方,被誉为“人类与亚洲野象沟通的桥梁”。
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东北36公里处。
11月21日下午,我们离开中科院热带植物园,驾车到野象谷景区(4A景区)。
热带植物园往西北方向,途径昆磨高速 到野象谷北门停车场66公里,1小时车程。
野象谷景区正门在南门;下午,南门停车场一般都没有空车位。
我们在北门停车场找到车位。
北门停车场稍大些。景区有免费接驳车往返北门至南门。
走进南门,南面有个《大象学校》
大象学校每天都有固定的大象表演。
吐槽这个大象表演场,观看大象表演的场所很小,只要百余人就会挤得水泄不通。
到大象学校先经过《大象科普园》,其实这是一个收费喂大象的地方。
园区门口有水果蓝卖,小筐(几根胡萝卜和黄瓜)¥30,大筐¥80,你只要买一筐水果,就可以进入园区喂大象,还可以近距离的摸摸大象的鼻子。
我们觉得这是野象谷最吸引人的场所。
在国内和泰国看过几场大象表演,直接喂食大象还是第一次。
大象也挑食:看见胡萝卜和黄瓜,大象用象鼻先把黄瓜推到一边(有个平台),挑着胡萝卜吃;没有胡萝卜了,大象开始吃黄瓜,只见象鼻一卷,一转,几根黄瓜都卷入象鼻,象鼻回转180度,黄瓜就送入象嘴里了。
没有食物了,象鼻就伸向游客讨食。
可以说,象鼻的灵活性堪比人手。
到野象谷,总要到观象台寻找野象。
观象台在野象谷西面;有高空观象栈道可达,这是一条高架栈道,全长2280米。
从南门到观象台一路上坡,比较耗体力。
野象谷景区有一条长2063米的“热带雨林观光索道”可以到观象台。
从大象科普园往西北方向步行到索道下站约360米;
途径【大象食堂】,这里供应套餐(¥198-¥268)。
我们从索道下站乘坐缆车到索道上站(景区西面)。
野象谷每个缆车箱可以乘坐2人,单程30分钟,票价50元/人。
缆车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上方滑行,脚下是一片绿色。
乘缆车到索道上站;走出缆车回头走到约500米到“观象台”。
我们停留观察,没有看到野生象。
观象台到北门段高空观象栈道长度1360米。
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小河流经栈道下方。步道两旁可以见到少见的热带植物,还可以看见野象出没留下的脚印、粪便等痕迹。
突然听到后方大象的吼声,一名导游带着队伍走在我们的后面,立刻领着游客往回走;
看到远处山坡上一大片林木在晃动,并且在移动;
我们观看了十几分钟,没有看到大象的身影。遗憾!
马上就要到北门了,没有希望看到野生象了。
惊喜就在眼前:一只小动物抱在树干上,眼睛瞪着我们。
保安告诉我们,这动物叫懒猴。
一名保安在引导这只懒猴进入笼子;我们看到笼子里还有一只懒猴的眼睛朝上盯着。
这两只蜂猴体型娇小,长相可爱,毛茸茸的皮毛。
从保安口中得知,野象园饲养了2只懒猴供游客观赏,傍晚要送到饲养区。
懒猴学名叫蜂猴,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原猴类动物,它们的外貌特征可以用十五个字高度概括:湿鼻子,圆形头,扁平脸,大眼睛,小耳朵。懒猴身体长34-38厘米,成年后体重在1-2.1千克。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雨林中。蜂猴以果实、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蜗牛等为食,具有夜行性和树栖性的特点。
此外,蜂猴是唯一的有毒灵长类动物,毒性来源于手肘部的腺体,在受到威胁时会将毒液投射出去自卫。难怪保安不敢用手抓懒猴。
蜂猴现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截至2024年,在中国境内蜂猴种群数量可能仅有100~150只。
看到《亚洲象博物馆》,这里是景区北门。
车辆停北门,乘景区接驳车从南门进入游览,北门出景区,这条线路比南门出景区少走了1.2公里,优选。
我们在野象园游览了3小时。
晚上到景洪住宿。景洪市在野象园南方。
野象园南门 往西南方向 途经:昆磨高速 宣慰大道 到景洪市 33.3公里,7个红绿灯 50分钟。
今天和大象与蜂猴亲密接触,超出预期的惊喜。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普者黑—大理—石林—抚仙湖—昆明十天亲子自由行 53186
- 手写一封情书,给大理的柔软时光 56045
- 彩云之南,待得越久越想隐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城游) 4629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