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浙水秋韵

编辑
天数:9 天 时间:10 月 人均:2700 元 和谁:夫妻

        浙江是个旅游资源大省,山水秀丽,人杰地灵,不论是浙东沿海,还是浙西山区,均景点密集, 杭州一带更是处处风光,人文荟萃,但我仅在十几年前去过浙东一两次,沿海动车开通后未再涉足,几年前就计划来一次东南动车游,因地理距离较近反而一再拖延,直至今年入秋,以钱塘潮为时间节点的此行才摆上议事日程,此次计划穿越浙西至浙北,行程路线呈一个大大的“Р”字形。

                                                                                      神龙谷

        10月6日下午从南平市站上动车,70分钟就到达龙游站,站外右侧有班车无缝对接,一路高速公路1小时直达遂昌 ,在汽车站对面宾馆住下。遂昌是浙西的一个山区小县,经济不发达,城区破旧,街道杂乱,甚至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餐馆,但 大名 鼎鼎的汤显祖曾在此担任过5年县令,并在任上创作了“临川四梦”之《牡丹亭》和《紫钗记》。上个世纪30年代,粟裕也曾在此开展3年游击战,多次打破敌人的围剿封锁,但我来 遂昌 并不为此,而是游览新景点神龙谷。这是一个多数游客并不知晓的县级景点,虽名不见经传,却号称为浙江第一高瀑 ,但在车站售票处一问,竟不发售前往景区的班车票,只有神龙谷所在的垵口乡开来的进城私人中巴可乘,车来后停在站内,临时上车买票,网友称上午8:40时发车,但站内停车场垵口的牌子上并无班次、时间,询问旁边的中巴司机,称大约上午8点半后再来看看。次日上午8点后再来停车场,进出数次察看,垵口的位置始终空着,眼看已近9点,当我最后一次离开停车场准备放弃时,发现有一辆中巴开进场内,冲到跟前一看,正是垵口来的车,司机说一会就走,下午1:40点还有一班车从垵口进城,但需事先联系,司机才会来景区接。我们终于上车,同行主要是村民,也有3个女学生游客,票价12元,如送至景区上入口加8元。车一出城便开始上山,路转峰回,山势崎岖,但沿途景色不错,一路翠竹夹道,过垵口后很快来到一个三叉路口,路牌标明县城至此45公里,由此左去景区下出口1.5公里,右去景区上入口4.5公里,1个半小时后终于来到景区上入口,由此一路下行倒也不累,沿途有一些塑像,前半程的主题是汤显祖,后半程的主题是粟裕将军,步道基本建在半山腰而非谷底,林木也不算繁茂,但主景三瀑还很有气势,首先是60米高的汤公瀑,然后是80米高的将军瀑,汤公即指汤显祖,将军指的是粟裕,

将军瀑

二瀑均可近观欣赏,最后是120米高的神龙瀑,但只能远远遥望,有一亭子处可将三瀑尽收眼底,水声也隐约可闻,瀑流随着山势左旋右转,一波三折,总落差合计达300余米,丰水期时应该很壮观,可惜眼下季节不对,水势不大,远观更似涓涓细流,宾馆总台上的宣传单称其为中国第一高瀑,明显有误,也许连浙江最高瀑也算不上。在快到景区出口时还可看到远处的“神龙出山”一景,两边是逶迤群山,中间低谷处是一溜带状平畴,稻田金黄,中有一溪弯曲,好似一条巨龙婉蜒出山。游神龙谷全程约2个半小时,到出口联系上中巴司机,3点回到县城。平心而论,神龙谷的景色还是不错的,国庆期间游客也不拥挤,但交通是个大问题,特别对非自驾的散客很不方便,开发者只注重景区内的自身建设,却忽视了外部的交通,丧失了一部分客流,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无需重大投入,只要添置两部中巴即可,车身贴上景区广告,每天早晚固定发送几班,因垵口乡位于途中,当地村民也可乘坐,在这方面 龙胜 梯田就做得很好,可为神龙谷借鉴。此外,神龙瀑在三瀑中最高最大,游客只能远观不能近前也是一个缺憾,应开辟下去的道路,即能增加游览内容,又能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必然产生午餐的需求,促进景区餐饮业的发展,我注意到瀑前谷底似乎有木栈道,可能此项工程正在建设中。不论如何,神龙谷之行还算顺利,但按原计划赶往 龙游 乘3点半去 千岛湖 的班车已不可能,我们改坐4点的车回 龙游 ,宽大的坐椅酷似飞机的头等舱,这是我坐过最舒适的客车了,住下后在 龙游 市区逛了逛,这里与 遂昌 不同,街道平直,市容不错。

                                                                                         千岛湖

         与神龙谷不同, 千岛湖全国知名,范围大,游客多,实际上它是 新安江 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相当于 新加坡 国土面积,因拥有1078个小岛而得名,但真正开发供人游览的连零头也没有。我多年前就计划去这个距 武夷山 并不远的景点,但因交通不便、坐汽车需好几个小时而一直未成行,而且网友对岛上景致一般却过度商业化的倾向颇有微词,现在沿高铁前往比较方便,而秋季是游览 千岛湖 的最佳季节,因不是丰水期,湖面水位下降,裸露出原先被水淹没的无草木的黄土带,远看群岛似乎镶上一道 金边 ,比只有 绿岛 碧水时更美,因此千岛湖 成了此行四大重头戏之一。

 千岛湖导游图

从上图可知,千岛湖分为中心湖区和东南湖区两大块,以三潭岛为界可以互通,需要乘坐不同的班船游览,但中心湖区下午无班船,这样就浪费了半天时间。在上午金华前往千岛湖 的客车上,我用手机攻略时忽然发现东南湖区中午、下午也有发船,最迟一班13点,便临时决定住下后立即前往东南湖区游览。1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千岛湖镇, 淳安 县的驻所地也在这里,在汽车站内直接坐7路公交进城,道路整洁,市容靓丽,住下后稍事休息便赶往东南湖区码头。今天是国庆黄金周最后一天,汹涌的人潮已经退去,码头上空荡荡的没几个人影,上船后简单吃点干粮权当午餐,这班船前往的第一站便是 黄山 尖岛,一路湖水深蓝似海,景色怡人,

湖蓝似海
湖蓝似海

船上配备导游,在此游览时间是1个小时,我们上岛后直接坐缆车登上山顶,这里应是千岛湖风光最佳之处,本文题头照片就是用的此景,只见前方几十个小岛尽收眼底,据说可组成“天下为公”四个字,其中近处的“公”字最为醒目,其余只能凭想象了,实际上我摄像、拍照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细细端详,不一会导游就催着走人了,如想徒步登山或下山根本没时间。

“天下为公”

第二站是天池岛,导游倒是留足了时间,并鼓励大家参加多项自费项目,但我们均无兴趣,只在岛的南端转了转,这里曾是南宋国都 临安 城建的采石场,并按石质分类编号,遗留下许多边缘齐整的石坑,其中最大的天字一号塘,采出的石料用于皇宫建设,现在坑内放水养鱼,名为天池,这也是该岛名称的由来,

天字一号塘

我倒认为命名为采石岛更为贴切,何况此池甚小,与 天山 、 长白山 天池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还算有些历史人文底蕴,有一处还古为今用,改造为三折瀑了,最后来到湖岸拍了“天下第一秀水”的摩崖石刻,这是原新华社社水穆青对 千岛湖 的评价,千岛湖 不仅面积大而且水质好,农夫山泉原水便取自于此。晚上在市中心找了一家餐馆,主要品赏 千岛湖 的有机大鱼头。我们的住处虽远离市区,但中心湖区码头就在隔壁,明天上船方便。从名称看,中心湖区应该是 千岛湖 的主景区,网友游记也介绍得比较多,似乎胜过东南湖区,是游客必到之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次日上午8:50点开船,途中经过一座有 灯塔 的小岛,导游说这是宝珠岛,面积不足4亩,是 千岛湖 最小的岛,其实 千岛湖 有近2千个小岛,但以宝珠岛为标准,比它小的都未计算在入。第一站便是 大名 鼎鼎的梅峰岛,这是 黄山 尖外另一个登高揽胜处,但从船上看似乎山顶并不高,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买了单程缆车票,仅1分钟就到山顶,从西看台眺望,也有十余个小岛映入眼帘,但与 黄山 尖所见相比,不仅岛的数量少、岛的形状单一,更主要的是由于梅峰岛的山顶高度偏低,看过去这十余个小岛都叠在一起,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视觉效果与 黄山尖相差甚远,所以网友说“不上梅峰观群岛,不识千岛真面目”,应当改为“不上黄山尖,未到千岛湖 ”。

梅峰观群岛

不到半小时我们便步行下山了,时间绰绰有余,第二站月光岛、第三站渔乐岛更是一般,充满各种自费项目,我们对此毫无兴趣,找个阴凉处打盹休息了。下午2点多回到码头,我们前往汽车站坐下午4点半最后一班车奔向 金华 , 千岛湖 的公交还是很方便的,我们住处路边就有1个公交站,多趟公交线路在此经过,但 千岛湖 的旅游门票可不便宜,中心湖区或东南湖区成人票各215元,但首游时登记一下,仅需加10元便可游另一区,再加上两处缆车85元,我们一票游两区,缆车坐单程,不参与任何自费项目,合计也要310元,这在全国最贵景区中也在前三之列了,而且网友抱怨的商业化泛滥的现象也的确存在,好在自费项目并不强迫参加,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钱塘潮

         当年苏东坡诗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说的就是浙江海宁钱塘潮,其实钱塘潮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各有两次,一年共有24次,只是八月十八潮水最大而己。钱塘潮与印度恒河 、巴西亚马逊河同为世界三大潮涌,是 杭州 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所造就,江面从湾口宽达100公里收缩至2.5公里,江底也逐渐抬高,加上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作用,形成此自然奇观。钱塘观潮古已有之,海宁的盐官镇是观潮的第一胜地,今年阳历9月29至10月9日是观潮节,门票飚升至130元,但每天观潮的人仍多达20多万,我却选择避开这个高峰时段,选择10月10日到达那里,当天是农历二十一,晚一两天应无太大差别。上午从 金华 乘8点多高铁70多分钟便到 海宁 西站,但站外并无直达盐官的车,我们先坐311路到长安镇转309路公交,没想到309路竟然是2小时一趟,还好在长安镇仅等了40多钟车就来了。这两路公交实际上是农村客运,一路上基本是在田野中奔驰,站点虽多但都无人不停,公路虽窄但绿树成荫,视觉甚好。 浙江 公交已实现农村化和城际化,一条公交线路站点多达40多个,途中耗费时间较长,而且汽车站也无两城直达班车,我们只能选择公交,到盐官已近12点,住处对面便是观潮公园的入口安澜门。在盐官看潮主要有三个地点:大缺口看交叉潮,但不是每年都会出现;观潮公园看一线潮,可兼游古镇;20公里外的老盐仓看回头潮,但赶过去时间可能来不及,所以我选择的是观潮公园。宾馆女老板告知今日的潮水时间大约为2点半,午饭后稍事休息,1点半从安澜门进入观潮公园,门票仅需30元,游客也寥寥无几,眼前便是一览无余的钱塘江,对岸景物隐约可见,我们由东向西,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潮点,顺便游览园内其他景点,有一组群雕及碑文反映的是1923年徐志摩邀胡适等人观潮的情景,有一棵古朴是乾隆于1762年观潮后所植,还有一座碑亭内立有毛泽东1957年观潮后所作的《七绝.观潮》汉白玉 诗碑,最后是观潮公园的标志---建于明代的占鳌塔,但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应该说,此园的人文历史景观还是比较丰富的,30元门票物有所值。我选择在2、4号观潮台之间、堤岸最突出部的“ 海宁观潮亭”中静静等待,观潮的人并不多,大约2:20时,不知谁说了句“潮来了”,人群便骚动起来,我向东眺望,隐约可见远方 天水 连接处出现一线漫长的白带,

钱塘潮

耳边也隐隐听见隆隆的响声,并逐渐加强、变大,仿佛是战鼓擂动,千军万马杀来。白线时连时断,但一直向我们逼近、推来,响声也不断增大、变强,充塞天地之间,撞击着每个游人的心,潮水的速度很快,汹涌奔腾,扑面而来,一会就冲到眼前,

钱塘潮

我又摄像又拍照,一时手忙脚乱,连摄像机都跌落在地。潮水从眼前一掠过,匆匆向西而去,留下一江金波、浪静风平,观潮时间前后不过20分钟,此行四个重头戏之一的观潮,时间竟如此短暂。

钱塘潮
江潮过后

原计划打的赶往20公里外的老盐仓看回头潮,但看潮水速度如此之快,估计时间来不及而作罢。观潮结束后,我们从迎宾门出园,到古镇里转了转,其中宰相府邸风情街游人较多,逛完后我登上宣德门城楼拍了张全景照,结束了盐官镇的游程。下午4点半后,观潮公园免费开放,我们于5点多再次入园,坐在江边长椅上吹吹江风、看看夕阳,江天辽阔,云淡风轻,好不自在、惬意,原计划的观夜潮,因时间为半夜2点半已无法实现,但早先预报的冷空气如约而至,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气温一下猛降10度,次日起床感到明显凉了,盐官镇也更冷清了。

                                                                               乌镇

        乌镇也是此行的重点之一,从盐官去很方便,先坐109路至 海宁 ,再坐198路去乌镇 ,车上的安检十分严格,每趟公交都配一名安全员,每位乘客上车前都要接受仪器检查。途中断断续续下起了小雨,大约11点到达乌镇 ,在汽车站寄存行李后先游附近的东栅景区,景区入口距车站也就1里路,步行也就10分钟。

乌镇导游图

东栅景区基本沿着东市河两侧展开,我们先从左侧南街上行,河道不宽,水呈绿色,两侧临河全是房屋,可谓“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但由于对岸房屋背面靠河,观感比较一般,且小雨不断,拍照摄像都要撑伞进行,很不方便,但游人仍不少,可见平日拥挤,更别说黄金周了。走到尽头修真观后再沿北街下行,北街并不临河,两边均有房屋,第一个亮点就是茅盾故居,这也是东栅人的骄傲,但故居门面简陋,没有砖雕翘檐之类装饰,可见其祖上也非富贵之家。故居隔壁门面稍好、地盘宽敞的立志书院现已辟为茅盾纪念馆,从展示的内容看,茅盾不仅是个文人,早年便已投身革命,在共产党内曾担任多种职务。出馆后我们在休息点简单吃了点干粮充饥,由此向前是木雕馆、染坊、酒坊、百床馆等,最后重新回到入口,雨也渐渐停了,我们干脆走回车站,途中找个小店吃了碗热汤面,再坐350路公交车奔向西栅。网友说西栅比东栅更大,且有夜景可看,我计划在此多花些时间,天黑后再出来,所以住宿地订在西栅景区东门外,这里是一条商业街,就餐购物方便,连锁酒店云集,仅如家就占据临街近百米长的二层一长溜,但公交车不经此街,而是直接到东门内的游客中心。下午游西栅,我们沿西市河右侧上行,西市河比东市河水道更宽,河水更清,小桥更多,临河建筑更有艺术特色,

西栅风光
西栅风光
西栅风光

其实西市河、东市河本是一条河的东西段,西栅东门正对东栅西门,生于东栅的茅盾死后葬于西栅,两栅本为一体, 乌镇 将其分割为两个景点,门票分别为150和120元,合买联票200元,也不便宜。我们一直走到桥中桥,右拐至白莲塔前休息,不远处的景区围墙外就是大运河,船只来往频繁。

西栅风光

游览古镇,桥上是最佳的摄影点,小桥本身也是一景。绕回桥中桥,与之形成直角的是仁济桥,本是个拍照的好地点,但因无路可通而无法实现。过仁济桥后来到乌将军庙,传说这是 乌镇 名称的由来,实际上该镇是因河流冲积形成色深的土墩而名,后为防 太湖 水贼而设栅栏才称为东西栅。回到西市河边,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华灯初上,星星点点,西栅最美丽的一面渐渐初露。天色全黑后,夜景更加璀璨夺目,我在桥上拍个不停,看来网友所言不虚,西栅夜景的确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越夜越美丽”。晚上回酒店后弄了一小罐 乌镇 黄酒品尝,度数不高,味道淳厚,原计划明天去 西塘 ,但看了 乌镇 后就将其放弃了,正所谓 乌镇 归来不看镇。

西栅夜景
西栅夜景

                                                                                      杭州

        最后一站是杭州 ,去杭州的途中还有一任务,就是此行最后一个重点的杭州湾大桥,为此我舍近求远,不惜绕一大圈,先从乌镇到嘉兴 ,再从嘉兴到平湖,赶下午最后一班2:40点去余姚的车过杭州湾大桥。选择平湖是因为这是距杭州湾大桥最近的县,去南岸必过桥,而余姚有动车站,去杭州仅需40分钟。原以为不去西塘时间很宽裕,但到嘉兴客运中心后发现并无发往 平湖 的车,又坐公交赶往 嘉兴汽车北站,北站也无直达平湖的班车,只能坐城际公交前往,一路走走停停,到平湖县已过2点了。 杭州湾大桥长36公里,曾是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
 杭州湾大桥

此桥后被 青岛 海湾大桥超越,但仍居第二位,55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又将超越 青岛 海湾大桥,但后者并非全建在海面上,其中部分为隧道。从桥上看, 杭州湾水域辽阔,浩浩荡荡,一望无际,但水色浑浊,酷似黄河 。 中国人造桥水平虽高,但环保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青山易绿,河流难清啊。

杭州湾水

         少年时曾多次来过杭州 ,现在我也到了怀旧的年龄,此行除主景西湖必游外,还要按儿时记忆重游故地。 杭州 是我国三大省级旅游城市之一,市区内就有许多景点,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六和塔,原来感觉离市中心甚远,现在有4路公交直达,先沿西湖东岸南下,穿过大慈山就到了,一路林木参天,浓荫蔽日, 杭州 的绿化真是好,道路两侧是几十宽的林带,而不仅仅是种一二排树。屹立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塔,始建于北宋,以镇钱塘江潮,南宋时曾重修,现存塔刹为元代遗物,砖塔部分为南宋遗物,距今也有8百多年,外部木构于光绪二十五年所修,是 中国 保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

六和塔

登塔远望,钱塘江大桥尽收眼底,这是 中国 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建成于1937年,也有80年历史了。据说抗战中曾被国民党军队炸塌,但仍挡不住日寇的脚步,如今该桥仍发挥作用,不时还有列车经过,江对岸已崛起一座钱江 新城 ,高楼林立。

钱塘江大桥

我走到后山,本想拍一张以塔为近景、大桥为远景的照片,因树荫浓密而未能如愿,但回来的路上颇有收获,古时这里有座寺院,鲁智深曾率兵在此驻扎,半夜听到钱塘江潮信,得知大限将至,便坐等圆寂,死后葬于此地。武松得知后,不愿进京为官,也在此出家当和尚了。在此还听到关于钱塘江名称的另一种传说, 杭州 唐末时由吴越王钱镠治理,由于江中潮神作怪,海塘屡修屡塌,钱镠在八月十八潮神生日那天,安排万名弓箭手,万箭齐发射死潮神,修好海塘,此江就叫钱塘江了。离开六和塔,再坐4路返回,在苏堤站下车,由此前行,一路有景:苏堤春晓花港观鱼、 南屏 晚钟、雷峰夕照柳浪闻莺……我们均匆匆而过,但在白堤断桥残雪花了较多时间,南北两面细细拍照,此地应该是西湖十景之首,也是《白蛇传》许仙与白娘子首次邂逅之地,桥头有乾隆的题字和文字介绍,方知断桥原名段家桥,后文人取其音改其字,因雪后初阳时全堤均雪,唯有此处桥身雪融,露出褐色石块,仿佛一道白练到此中断,故名断桥,但黄金周期间游人太多,恐将此桥压塌,断桥危矣。

西湖断桥

此桥是这条白居易修的1公里长堤的起点,由此漫步向西,一路绿柳黄菊,秋风拂面,过了 平湖 秋月便是孤山,我在路边看到以做 杭州 名菜西湖醋鱼闻名的“楼外楼”酒家,少年时跟着父亲从门前走过,酒家的名称令我记忆犹新。孤山上最吸引我的是西泠印社,这是还是清朝行宫遗址,多位帝王出行西湖的住所之地,西湖十景就是在这里由康熙确定、乾隆题字的。全国到处都有十景,甚至还有老十景、新十景,但唯有西湖十景和北京十景是皇帝题字的。我对行宫遗址不感兴趣,直奔一处名为“西湖天下景”的亭子,此亭藏于山脚一僻静角落,在建筑艺术上也无何特色,但亭前的一付全为叠字的对联却颇为有名,即“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与苏轼的“水光潋波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有异曲同工之妙,给少年时的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不能忘怀。

“西湖天下景”亭

继续上行,只见岩石上处处石刻题字,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其中汉三老室里存有 浙江 最古老的石碑,刻于公元25年,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离开孤山白堤的尽头是秋瑾墓苏小小墓,再往前就是岳庙大门,我们一直走到曲院风荷才返回,西湖十景除 双峰 插云较虚、三潭印月需坐船进入外,其余八景均已游。晚上在南宋御街旁小巷里的川菜馆小酌,既便宜又可口,份量也足,不到百元搞定。

曲院风荷

        第二天去西溪湿地,这是 杭州 行程最后一站,近几年湿地旅游兴起,西溪算是比较有名的,离市区也不远,这几天正处火柿节尾声,我们对满树红灯笼的情景充满期待,从门口看似乎挺热闹,谐音的“万柿如意”、“万柿大吉”、“柿柿如意”布置也很应景,引得游人纷纷拍照留念,但进园后发现大多数柿林早已采摘完,仅有少数几株 高

公园大门
“柿柿如意”

树上还有一些残果,且柿为黄色,并不火红,应将火柿节改为金柿节更准确,此外柿果虽落,但无相关产品品尝、出售,而且各处有建筑的休息点全都大门紧闭,连个小买部、茶馆都没有,一片萧条冷清景象。由于湿地很大,我们仅在周家村主入口一带小范围逛了逛,下午1点左右就离开返回,结束 杭州 的游程,前往萧山机场。 杭州的生态环境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无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这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有江有湖,绿树成荫,且经济发达房价却不高,但不知为何成为新“四大火炉”之一。

         从浙江省的名称看,本身就是一个多水的地方,总结本次行程,我们也是紧扣水这一主题:神龙谷赏瀑, 千岛游湖,盐官观海潮, 乌镇是小桥流水, 杭州湾江天浩瀚,西湖、西溪更是水乡泽国、处处波光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浙水秋韵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