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烟花三月上扬州(1)

玩法:自驾

发表于 2022-09-13 18:31

提起扬州,首先想到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用“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做标题,与诗的内容无关,只是将下改为上,因为扬州在武汉的下游,而扬州在上海的上游,故取上扬州。

2018年3月24日下午3:00,结束了镇江的游览,驱车经润扬大桥于下午4:15到达扬州市怡园饭店,办理完入住手续后便去了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去东关街的目的是找吃的,由于时间关系,顺便看看街景,所以一些古迹也没有特意去找。

怡园饭店离东关街只有600多米,过汶河北路,沿大东门街、彩衣街向东走,没多久就到了东关街。

东圈门是扬州的另一条古街,东西走向,西到国庆路,东到观巷,长约700米,与扬州市东西主干道文昌中路平行。

东圈门历史街区是由东圈门街、三祝庵街、地官第街一线组成,东靠观巷宋遗址“蕃釐观”,西接国庆路清遗迹“盐运司衙署”,南临文昌东路繁华商业街,北倚成片清代、民国时期老房旧屋。

在四望亭路上,有一处夹在路与居民区中间的扬州城遗迹---宋大城西门遗址。我是路过此地,进去拍几张,免费的。

来扬州除了旅游、购物、还有就是吃扬州的“早茶”,扬州的点心味道真不错。去前网上搜了搜,搜出十几家吃“早茶”的茶楼、茶社、酒店和面馆。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怡园饭店的“早茶”也是相当地道的,好吃。



扬州的特产---扬州漆器,也是很有名的。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扬州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十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我们也选了些扬州漆器,带回家慢慢地欣赏。


扬州传统的漆器工艺雕漆工艺亦称“剔红”,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银珠等入漆色调合成色漆,按工艺要求髹涂数百层于底坯之上,然后用各种刀具雕出各种浮雕效果,工艺周期历经时间较长,做出来的产品都是值得收藏的。


剔犀,是漆雕的一种特殊工艺。剔犀中的“犀”字,与犀牛有关系。在古时,西部神州有个名曰水犀的甤兽,头带犄角,身披鳞甲,力大无穷,水中游荡,卷起如云千层浪。

犀牛、犀兽与云有着特别的联系,在云纹雕刻中,不取名剔云,而取“犀”字,冠名剔犀。“犀”字有犀利、坚锐、锋利、坚固之意,可见,剔犀与犀牛有息息相关的连系。

漆雕剔犀,也称“云雕”,全都以云纹雕刻,没有山水人物,以及花鸟鱼纹。

剔犀是在胎体上先涂一种天然漆树上的染料,涂几道后,再涂另一种染色料,再涂几道,如此以来,有的涂几种染色料,有的涂至多层,甚至百层。待干后,用斜刀雕刻云纹,回云纹,卷云纹。盛物器均以不同的胎体长方形、碗形等形状,胎体材质金、银、玉…等,通过漆雕艺术手法,专注云纹雕刻,而没有其它的任何图纹。

因此,漆器剔犀是漆雕中的特殊雕刻艺术。漆器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并一直沿袭至今。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做法是以65%的生漆和蛋清乳合调成厚漆,在以工具为引起料,趁漆器半干时制造凹凸表面,待干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并加以研磨,由于漆层高低不同,打磨后可显现不同的花纹,产生绚丽色泽。由于多用赤、黄、黑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

“犀皮”又写作"西皮"或"犀毗",这里所谓的"犀皮"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它先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干燥后再经打磨,从而产生出色泽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

犀皮漆技艺制作工艺流程:割漆、榨漆、制模、调漆灰、刷漆、批灰、裱布(不断重复以上三步)、脱模、胎骨反复批灰和打磨、髹涂、打埝、髹色漆、贴金、髹色漆、打磨。

关于“犀皮”工艺出现的年代,过去根据文献中有关犀皮漆器的记载多出现于唐代(公元618~907年)晚期,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漆工艺的出现不会早于唐代。这对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的发现,使犀皮漆器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600年。


国宝级文物--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而扬州博物馆馆藏的梅瓶,是存世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器型最大、造型最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精湛的制作技艺闻名世界。

漆艺白龙纹梅瓶正是扬州漆器工艺对城市瑰宝的完美演绎,其规格是在扬州博物馆馆藏梅瓶基础上按比例缩小,内胎采用天然秸杆材料。工艺表现形式为两种: 一是采用牛骨作为装饰材料,用薄浮雕的手法表现出神龙腾飞九天的勃勃英姿。二是选用天然的珍珠贝制作出白龙戏珠,翱翔碧空的姿态,充分表现巨龙威武、雄壮的气势,再现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风采。

漆艺白龙纹梅瓶由扬州博物馆和扬州漆器厂共同创作,为扬州城庆2500周年献礼作品,限量发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漆砂砚”始于宋, 大成于明代扬州著名漆艺大师卢映之、卢葵生祖孙之手, 清后期, 其工艺失传。 1979年由扬州漆器厂研制, 于1981年3月恢复, 并由专家鉴定确认扬州漆砂砚具有资质滋润, 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发墨而不伤毫的特色, 可与端、歙二砚比美, 尤具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 不伤毫, 携带便利等优越性。实为高档的文化用品。

“点螺”工艺漆器, 明代扬州漆艺大师江千里创制, 始名噪中外, 清中期失传, 在七十年代由扬州漆器厂组织技艺人员研制。78年挖掘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点螺技艺, 成为国内一绝。“点螺”漆器以优质贝壳、夜光螺、石决明等为原材料制成薄如蝉翼的料片,并按要求精心加工成小似针尖细若秋毫的点、线、面点嵌在漆器坯胎上,经髹漆磨平, 抛光, 构成一幅精致优美、五彩缤纷、随光变幻的漆器画面。

漆砂砚砚身雕刻材料, 多系2000年前的汉代古墓葬中之楠木, 其木质细腻、坚实、经精心设计和雕琢成各种图案, 画面优美, 工艺精湛。

点螺古楠木雕漆砂砚为扬州“三绝”, 既可以欣赏也能实用, 确为难求之器, 可谓传世之宝。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扬州2990
烟花三月上扬州(1)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扬州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扬州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扬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扬州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江苏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