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05-24 09:59
潍坊,冲着“风筝之乡”的称号,为了却五年前的遗憾,特地查网站确定那两天有“全市人民在广场放风筝”的活动,憧憬着宽阔的广场上空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兴冲冲地在潍坊站下车。车站还在兴建,初露雏形,很气派的建筑,而四周显然没有赶上建设的步伐,乱糟糟的一片。去一边的长途汽车站联合售票厅问明第二天的车票只能当天购买,便离开车站直奔市中心“看风筝”去了。坐20路能够分别到达风筝广场和人民广场。令人无限失望的是,没有看到一只风筝的影子。一路上很空旷,路面宽广行人稀少,或许别人还在下班的缘故。换了16路,是一辆环城巴士,可以把整个城市逛完。
潍坊原称潍县,杨家埠的纸艺是民间艺术的传奇。杨家埠很远,5路车可以到,但傍晚六点就是末班车了。于是去市中心的杨家埠路,也是工艺品一条街,仍然是冷冷清清,许多商店都闭门谢客。开着的店家倒是商品琳琅满目,马扎(一种用尼龙绳把几根木条绑成的的X型小坐椅)、风筝、年画......,买了几只可爱的布老虎,和一双虎头虎脑的虎头鞋,价格并不贵,总共不到二十元。
找了一家市中心的旅馆,安顿下继续去寻找风筝的踪迹。风筝广场边上很漂亮的一个亲水平台,可以听着音乐观彩虹桥、碧波、以及广场上的风筝--只有一只风筝孤零零地飘在空中。广场上的雕塑倒是一只抽象的风筝,然而愈发令人感到遗憾。
没有看到风筝的遗憾,却被晚饭弥补了,在中心城区附近有个奎文门,其后面一条街全都是餐馆、排挡。按照惯例一圈走下来,看看哪家装修简朴且人头攒动的,就是首选了。有两家东北烧烤的馆子,里里外外都坐满人,大街上都有二三十桌,烧烤烟味熏鼻,不太适合。最终在一家家常菜馆坐落,点了一盘杂拌、一盘生抄小公鸡和一盘豆角。和我们这边的餐馆上茶水不同,他们的小铁壶到出来的是一股奶白色半透明无味的水,一口喝下去没任何味道,不禁起疑--不会是洗碗水吧?赶紧叫来服务员,被告知是“开胃水”。后来每个菜味道都很浓,在换口味之前喝一口,的确可以清口。小公鸡味道鲜美,豆角清脆可口,不过这里隆重介绍是杂拌,地道的北方菜,特意记下菜谱-配料:蛋皮、凉皮、黄瓜、西红柿、腐竹,调料:芝麻酱、大葱、芥末。水煮一下,然后拌一下,没端上来老远就闻到芝麻香。黄瓜脆脆的、蛋皮香香的,凉皮滑滑的,芥末有点冲鼻,筷子上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第二天一早去汽车站,被告知没有潍坊到蓬莱的直达车一边去往黄城的司机说,因为人少就停班,得坐到黄城再倒车,并许诺只要在汽车站买到去蓬莱的票,倒车不加钱。但又说明因为莱阳一段在修路,要走高速,必须收3元高速公路费......也不知哪句真哪句假,反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上了。好在最后安抵目的地。这时天空飘起了雨,这雨一直跟到蓬莱。老大因为有事在去长岛之前找了家网吧,叫“天天雨”,于是那天大雨小雨就一路紧随。港口风大得无法打伞,蓬莱的人说这种天气停开渡轮。后来还好推翻了这种说法。在风雨交夹之下船驶出了码头,雨雾中的长岛显得更加虚无缥缈,因为距离并不远,轮廓还能见到,半小时之后就到达长岛了。
长岛
虽然雨水那么大,长岛港上的出租车仍有十几辆等着接客,由于担心他们会拉客去他们自己熟悉的旅店,我们走出港口,来到铁闸外,那边又停着十几辆出租。挑了一位女司机的车坐上去让她带着去之前联系好的北面一家渔家。一路上这位大姐边开车边就聊了起来。原来长岛的出租车是分批在港口内和港口外的,今天1,3,5明天2,4,6,这样公平又有利于维持秩序。
长岛是个狭长的岛屿,位于山东半岛北边,与蓬莱隔海相望,是进出渤海的战略要地。至今长岛上还有一个排的官兵留守,岛上有许多防空洞,还有一些武器洞--当然,连岛上居民都不知道究竟哪些洞里装有武器。长岛本身是由南长山岛和北上山岛组成,南长山岛全长7公里,北长山岛全长5公里,两岛之间由人工大坝连成一体。车行驶于大坝上,发现右边建筑着高堤,而左边则是平堤,那是因为长岛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东北风吹来的浪头会特别高,所以要用高坝来挡。
Roman">长岛的两大景点-九丈崖和月牙湾都在北面,所以预定北面的渔家虽然离码头远,却期望离日出和日落更近一些。谁知到了那里被告知,由于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这样的雨日是无法用淋浴设备的。这时司机大姐说她来介绍一个,去过的都说好,做菜积极,有求必应。
长岛当地的渔家乐统一管理,一般按人头每人50元/天,包住宿和三餐,也能吃到活海鲜,凡是注册“渔家乐”的服务品牌,都会在家门口挂上牌子。其实后来得知,但凡司机介绍的,渔家乐的主人会给司机相应的分红,那部分支出自然从客人方面克扣,可能饭菜就因此打了折扣。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网上与渔家主人亲自订好,到了目的地主人还能前来迎接。不过这些并不是太重要的,大多数长岛人还是十分热情的,赚钱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司机的指引下住进了一家渔家乐,女主人是典型的山东妇女,长得结实,脸红彤彤的,穿着一件花袄子,给人亲切的印象,说话一句一个“...,吭?”让人不得不答应。其实这里家家都用太阳能,他家也不例外,不过他们肯提供几瓶热水,也就凑合着用了。北方人的屋子里还有炕头的,不过这个天气是用不着了。第一顿午饭很快上桌,一盆虾米拌黄瓜粒,一盆不知名的鱼儿,一碗西红柿蛋花汤,还有一盆裙边菜--放在最后的菜照例是要隆重推荐的,比海带厚实有弹性,咬上去入口一股绿藻香,加了蒜粒儿,回味无穷,在最后一天青岛的菜市场上还买了2斤生的带回去做菜。主食是玉米做的馍馍,热气腾腾的。
开始了风雨无阻的游览计划,岛上景点联票90元,包括仙境源、峰山、林海、九丈崖、月亮湾、望福礁,有效期是2天。和司机说好包车,凑四个人2天总共120元,随叫随到,留下其中一人的手机号码,司机看到客人的电话,按掉之后十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其余时间依旧在别处跑生意。这样既让游客玩得自由,也让司机可以做其他生意。
雨一直不停地下着,和司机商量了就去附近的望福礁和仙境源。望福礁的传说凄美动人,多少渔家女站在最入海的那块礁石上,翘首以盼,望到双鬓斑白,所以望福又作“望夫”。雨中的海水汹涌着,翻滚着,一浪接着一浪涌向岸头,拱起岸边的沙石,退下时又带走更多石子,哗啦啦地落入海中,好似追波逐流,又好似无可无奈。
几个小时之后,带着湿透的鞋回到渔家乐,那炕头成了烤炉,洗好的袜子和臭鞋子围成一圈,边烤边祈祷第二天放晴。
翌日五点不到醒来,外面青白一片,地已经干了。匆匆梳洗出门,走出村庄就有一条大路通到山上,在清新空气的鼓舞下跑步上山,山上的风车一个接一个呈现眼前。来到长岛后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些风车了。远远望去葱绿的山头伫立着排排洁白的风车,颀硕、挺拔,三角的风车机翼在尖部稍稍弯曲,线条流畅。直到离它越来越近,听到它转动着有节奏的“呼、呼”声,才发现它不是看上去那么温柔优美,而是富有节奏和力量的。走到一架风车下仰望,机翼在脸庞上空扇动, 转动声撞击到了心脏,整个人将近眩晕。
在没到山顶的时候发现一条小径,依稀有个四角亭在很远的那头,按照角度来说应该是伸向海中央的,顺着走下去,果然越来越开阔,突然两边的树丛都退去了,一下子海阔天空展现在眼前,一提气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小亭,原来还有更加延伸出去的一条狭长的石阶,正是为观日设计的。
登上石阶,天地突然把人笼罩了,渺小的人和苍茫的大自然在无语中对望着,海水微微荡漾着,撩起一排排整齐的波纹,天空由黛转青白,由青白转绛红,由绛红转橘色,目不转睛地盯住那孕育生机的海天交际处,终于霞光被渲染得从紫红到到殷红到艳红,最终罩不住一轮旭日,崭露出一轮浑圆,但它只是顶部是亮黄的,大部分是深红的,底部则还是紫红甚至和青色的天空溶为一色的。它还没有完全升起,却把上方的天空照亮了。我们屏住呼吸,仿佛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降临,耳边只有风车“呼、呼”的有节奏的声音,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天空、大海,和那一轮太阳。终于它跳出了重重晨雾的包围,把一个完整的金黄圆脸面对我们了,听到山底下有一阵欢呼声,我们却忘了兴奋,只感觉难以名状的感动--其实太阳每天都这样升起,但我们还是第一次那么纯粹地注视着这个温暖世间万物的生灵的诞生,尽管前一天还是狂风骤雨,尽管凌晨还是迷雾笼罩,但它还是应允了我们心中默默许下的愿望,守住了我们虔诚的约定,那么义无反顾,那么果断自信!从它在黑暗里耸动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对准了聚焦,它的每一次跳跃都会引发我们的快门,到后来,我们竟然不能决断究竟是捕捉它的美丽留作记忆,还是不错过亲眼目睹它出世的任何一个细节。最终发现相机再好,不如肉眼看到的生动,于是看了良久,直到确定它今天会和我们作伴一整天,才依依不舍地走下山坡。
这一天的行进路线是:峰山-九丈崖-月牙湾-明珠广场
峰山首先从黄渤海交界开始游览,由此处山坡往下看海,之间下方一滩由内至外由宽到窄的三角形沙石滩涂,在顶端尾部,两处海水相向流动,拱起一道细流,沙石和海水,一黄一蓝,一静一动,形成独特的风景。沿着山路,一路伴随着风车,最后到达长岛的最高点--峰山顶,一只铜雕的雄鹰展翅。爬上制高点的平台,就将长岛全貌收入眼底,排排整齐的红顶房掩映在郁郁成荫的绿树间,时而有高高低低的山丘横断其中,笔直或弯曲而又整洁的公路蜿蜒穿梭于各个村庄和码头,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被蔚蓝的大海包围,海上渔船星星点点,阳光直射下的海滩白得刺眼,而海面则像被播撒了无数的金片......
下了制高点,在去往鸟展馆的路上有几个动物展示笼子,有温驯的小鹿、长脖子的云鹤以及把头埋在颈子里睡觉的野鸭。在这个人与自然都自由自在和谐生存的小岛上,这绝不是一处风景,也无法为游客带来任何乐趣,它们甚至没有那些自由自在的小狗活得更有质量。
不远处是鸟展馆,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而言,是第一次和如此多的鸟近距离接触--即使是标本,也是栩栩如生的,只是有些鸟的眼珠做得有点假。这些生活在海洋上的鸟通常都有丰厚的羽翼和锋利的双爪,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麻雀和鹦鹉是完全不一样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好,我们的观赏的路线也往最著名的两处行进。本来就是五月一日,加上天晴朗,这里一扫昨日的冷清,来到九丈崖的门口,已经看到导游们率领各色帽子的旅游团鱼贯而入了。九丈崖是海中一处垂直的岩石,高度超过九丈,自上往下看有种不寒而栗的幽深感,站在下面往上看,则见它直冲蓝天,在其腰部和底部行走,尽管阳光灿烂,却挡不住大风差点把帽子吹跑。崖下岩石众多,走起来那面磕磕绊绊,但众石散落在近海附近,碧蓝海水的海水中只见怪石嶙峋,海浪不断冲击到砂石上,在石面上形成绿色的苔群,踏在上面要特别小心。胆大心细的,捡靠得近的石块一直跳跃到海中央,摆出各种POSE,让相机记下那一刻的美丽心情。也有胆小的,一个浪头打来,溅起的浪花引起阵阵惊呼,引来旁人善意的笑......这里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阳光下每张脸都是一朵盛开的花朵。
从九丈崖到月牙湾的这条路不是正规的旅游线,大多数人返回出口处再坐车到月牙湾公园的入口。这样他们便错过了一条僻静而又优美的海岸线风景。在这条路上,一面是一望无际的海,一面是高高低低的山丘,我们走在海边和山地之间的茫茫砂石上,这片砂石时高时低,走在低处,不断有海鸥在海面上掠过,甚至就在身边盘旋,走到高处,看见远处月牙湾的白沙滩与蓝色海水相拥形成的优美半圆。最后翻过一座山,边到达月牙湾了,无需指路牌和任何标志,只要看到脚下的石头变得浑圆了,那就是月牙湾的标志。这时脚步不再勇往直前,没走几步就忍不住蹲下挑拣那大大小小的各色球石。没有一颗石子的大小是一样的,小若绿豆,大到鹅蛋,有玉色白的,也有血色红的,还有更多各种条纹和抽象图案的。挑了几粒在手上,前进几步又看到更好的,又不舍得扔下手中的,到后来越来越重。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在沙滩上,四下挑拣最喜欢的球石。月牙湾的沙滩因为大,延绵数百里,所以再多人都不觉得拥挤。随便挑个地方坐下,只要注意附近没有香港脚,然后晒太阳、看海、捡球石或者闲聊、发呆就任由心愿了,喜欢刺激的还可以参加海上汽艇的项目,汽艇冲起的浪头把整个小船都遮住,只听到片片惊叫,想必十分刺激了。四点的时候月牙湾就有海狮表演,如果没有提前在那里占据有利位置,那么到了四点海狮馆里三层外三层除了人就看不到其他了。
努力半天连一根海狮胡子都看不到,于是弯弯脖子仰仰头抬头,突然就望见不远处的山上,排排风车迎风转动。看不见海狮就去山上看夕阳嘛!
爬上山顶才发现初夏的日头还高高在上,丝毫没有下落的意思,而这里又是一个观赏景区全貌的佳地。这个山头的风车在转,对面山头的风车遥相呼应,两座山头之间是万顷良田,一直延伸到海岸,午后的艳阳,海面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熠熠闪亮。而被大山遮住阳光的另一面海,则烟波浩淼,碧波连天,偶尔有小船驶过,渺小得看不清轮廓,只留下片片白色浪花。突然莫名地理解为何有人愿意从这个地方跳下,也许大自然的一切太过纯洁、太过震撼,似乎一切烦恼都能为它包容,使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它的怀抱。
回去等待主人做晚饭的期间,我们步行到门外领略这里的风土民情。这是个富裕的地方,由于气候和海水等各种因素,特别适合鱼虾蟹的生存,海产品的质量高过其他地方,所以这里成了先富起来的地区,居民们新盖的房屋、村里统一造的居民新村鳞次栉比。有两个现象引起我们的好奇,一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狗,二是居然在每幢居民新村楼前都装有摄像探头。询问了当地居民才知道,长岛的治安原本相当好,家家不关门就能出户,家养的狗就做看门的作用;而后来旅游业发达了,随之进来了许多外来人口,开始出现偷盗现象,所以探头也应需而生了。在赞叹他们运用高科技的同时,我们也为外来的负面影响感到深深的遗憾。
过了村口小小的马路,就是大海,海风夹带着一股海腥味扑面而来。夕阳还在海面上拖出一条长长的金色链子,这时渔船都在夕阳下驶入安静的港湾,随着海浪微微荡漾起伏着,好像在静静地与夕阳道别。海鸥在海面上肆意地展翅,盘旋了几个来回就停在某只渔船的肩头,夕阳把它们的羽毛染成金黄色,它们一次次起飞,似乎留恋无限美好的那最后一抹金黄。金黄渐渐变成橘黄,变成鲜红,随而深红;海面也随之由蔚蓝变成深蓝,接近黛青。无限美好的夕阳就在眼前落幕,那幅谧静祥和的图画便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吃过晚饭,前往著名的明珠广场去凑热闹,车驶入县城,商店、宾馆、迪厅、网吧、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明珠广场更是灯光璀璨,泉水喷涌,歌舞升平。这是个夏天可供游客夜泳的免费广场,气候未允许的时候,这里就摆出一长溜的小摊,出售烧烤食品、海鲜、干货、贝克饰品和工艺品,加上好多个夜拍档生意正红火,人们好像赶集一般,这儿逛逛那儿看看,煞是热闹。不过城市里来的人追求的是乡村的宁静,反而对此不太热衷,所以我们就早早回去了。
从蓬莱坐三、四小时长途车就到了威海。不过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却是它的郊区--荣城县,就是成山头所在地。从威海汽车站坐汽车又经过一个半小时才到成山头--中国最早看见日出的地方,此时已经晌午。临近成山头的地方旅馆颇多,安顿下来才发现饥肠辘辘,找了一家餐馆,点了一个海虹(海胆),一个凉拌红萝卜,一个芹菜肉丝以及四两鲅鱼饺子,由于饥饿所以吃起来也感觉山珍海味般。期间向老板娘以及附近居民探问成山头的情况,被告知,成山头门票八十元,当日有效,里面风景一般。如果想逃票,可以在清晨五六点左右扮作晨练的人跑步进入,免费。不过初夏五点已经看不到日出,而且大照相机背在身上很容易被识别。更关键的是做这类事没有经验。我们决定去探一下路然后再做决定。荣成这个地方已经是三面环海了,村里的屋子为了防冬日海风,都是用坚石搭葺,然后又在屋顶铺上几层厚厚的茅草,屋顶都有烧炕排气用的小烟囱,这种融合现代和古老元素于一身的建筑看似不协调却相当实用。成山头风景区是以一座巨型仿古的城门为入口的,城门上写着“东天门”,给人以天尽头的感觉。成山头的价目表上,成山头、野生动物园、福如东海景区各八十元,每两处搭售票价120元,不设老年票、学生票、教师票等等,只对军人有所优待--因为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塞。由于我们只有两个半天,于是放弃了入成山头的计划。在它的一边是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环境监测站,从这边有条路通向海边,不过与海平面还有几十米的距离,往下走可以一直走到海里,但这里是没有沙滩的,只有险峻的岩石,一些胆大的游客走下岩石,站到几块生满绿苔的礁石上亲近海水,海浪几乎直扑向他们,或许涨潮他们还有被困在海中央的危险,但他们似乎并不在意,依然相扶着、嬉笑着。在岩石底下朝上看,一块突出的石头形状酷似静卧的石狮,在阳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望着碧澄的海面。
荣成毕竟靠海,白天飞沙走石,晚上凉风阵阵,为了却吃海鲜的心愿,多加了一件外衣前往一家小店,点了一份蛏子,一份虾爬,一份毛蚶、蛤蜊和扇贝,为了御寒和防止肠道系统故障还买了瓶红星二锅头,统总60块钱。白酒喝下去有了底气,血淋淋的毛蚶也敢下肚了。海鲜这种东西也很奇怪,看看不多,一吃却很容易饱,可是肚子饱了,嘴巴还没过瘾,于是第二天一早赶往集市继续淘宝。海鲜集市只有早上有,基本上到八九点钟就收摊了。这里除了卖海鲜,也有蔬菜和早点买的。比起酒店的海鲜,这里的品种齐全,价廉物美,一盘扇贝在桌上要二三十元,在这里十元钱三斤!真是老鼠跌进米缸里了,买了三斤扇贝,一斤虾爬(十二元一斤),还有海螺(忘了斤两和价格)。附近找了个饺子店,迫不及待地让老板娘把虾爬给加工了烧出来,那个滋味哟!城里人都吃椒盐的,说香,而这里只是加盐水煮,十足原味,雄虾肉头鲜嫩,雌虾从头到尾是红籽,吃得满嘴溢香。
来荣成没有去成山头,却饱了口福,捧着饱饱的肚子坐车回到威海----这个被联合国授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威海有好几个免费的亲海公园,其中一个是离火车站不远的海上公园。沿着渤海路走去的路上,鳞次栉比的是饭馆,而所有饭馆均以韩国文字做店匾,让人不明白究竟表示它们是韩国人开的呢,还是面向韩国客人的?海上公园内把部分海水围造成一个人工湖,孩子们在湖中捡虾贝,他们丝毫不管湿透的鞋袜,玩性正酣,欢笑声不绝于耳。有树荫,有长廊,有沙滩,有绿洲,有海浪,有汽艇,这里的人们简直太幸福了,而我们这些过客,永远都无法躺在树荫下或者沙滩上,懒懒地过上一整天,或者与朋友打水瓢、飙快艇,痛快动用身上每一个细胞。我们只有垂涎的份。
在威海的市中心外滩的海边,可以遥望刘公岛。去刘公岛往返船票为50元/人,刘公岛上有六七处景点,均收费,每处至少20元。放弃鸟。
青岛
青岛这个词在脑海里就是蓝天碧海的代名词,也许幻想得太过风景画了,甚至坐着豪华的沃尔沃从威海一路过来都觉得即将步入一个风景胜地。还好,入青岛时一个大大的青岛麦芽厂提醒了我这同时也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青岛啤酒、海尔小家电都成了国货走向世界的标志。然后,当车驶入市区,看到那些破破旧旧的公交车,还是难免吃惊――潍坊、威海都是牡丹客车,怎么到了这里反而倒退了呢?其实一点不难理解,这是个较之潍坊、威海历史悠久得多的大城市,它的建设距离至今已经好多年了,即使要改造自然不如在一张白纸上画画那么容易。
地图拿在手上,很清楚地看到了我们行进的方向,西南面的栈桥开始,一路往东,几乎可以网罗所有著名景点――崂山是放弃的,近有黄山远有泰山,况且来青岛就是来看海的!
所有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乡人,都说青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所以住的离景区远一点都没有关系,但必须注意的是,看好首末班车的时间,不然到了晚上依然“有家难回”。
如何把二十四小时运用充分,看到这个城市的精华?栈桥,第一海水浴场、鲁迅公园、小青岛、八大关、五四广场、石老人海水浴场……大计划是有的,但仍然要随机应变。
到了栈桥,见识到五一的魅力,远远望去那不是石桥,而是人桥!要从这端走到回澜阁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于是坚定地放弃鸟,计划等第二天早晨帽子军团尚未出动时去再去占领高地。不由得感叹,同样是看海,不如在偏僻的孤岛或者遥远的乡村,能够自由自在,无人打扰。
但离开栈桥,再往前走,人就开始少了,感觉就慢慢好起来。步行至汇泉广场,这是开放式绿地广场,景观平台内的植被十分茂盛,可以供人在树荫下小憩。也可以下到平台下的岸堤旁戏水,只是要注意安全,因为浸泡海水过久,许多堤石上长满了绿苔。
不久就到了小青岛――这是在青岛我们唯一选择付门票进入的公园,而且我们的选择很明智。在进入小青岛的长堤上,可以远观一边海军博物馆停在岸边的三艘军舰,以及一艘鱼雷艇。不知为何这附近的海是蓝绿色又近乎透明的,水底下石块都清晰可见,特别能够体会“碧波荡漾”这个词。小青岛几乎独立于海上,所以能返顾整个岛城全貌,无论是人造的建筑物,还是天然的山头,都在蓝天下露出其最真实的色彩和轮廓。在那里还有一个游船码头,是用不整齐的石头砌成的梯形长堤,可供走路的只有不到五十厘米宽的水泥地,每走五米左右还有一根路灯伫立着。一直走到头,不仅可以看城市、看海,还能看整个小青岛独立在海中的样子,好像镶嵌在蓝色镜面上的一颗祖母绿宝石一般。小青岛让人喜爱的是它虽小,但精致,岛上高高低低的台阶,围着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使它富有立体感。沿着岛走一圈,有时看到的完全是海,好像这是座孤岛;有时好多礁石一直连到岸上的另一头,觉得它又是一座半岛;有时抬头可以看到岸上的万国建筑,又突然体会到这其实是个生机勃勃的城市。爬到山上,茂盛的树叶几乎会挡住所有的视线,但海是那么宽广,只要极目远眺,总能看到那片蔚蓝。海上有几只小汽艇,载着三五个人破浪前行,时不时弯出一个漂亮的弧度,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波痕。听到一些女孩子的尖叫声,那种感觉一定是刺激加兴奋的。
鲁迅公园就在小青岛的旁边,从这里慢慢走也就到了第一海水浴场。青岛总共有六个海水浴场,沿着南部海滨依次排开。这座历史悠久的海滨浴场一向是岛城居民消暑的胜地,以前的更衣室都是以单位建造的,但相对混乱,如今,浴场门口有三座大棚式的更衣室,干净整洁多了。五月份的海水还不够暖,但依然有三两人在里面劈波斩浪。也有一些人租了小船,惬意地划着小船,静静等待夕阳。许多新人在附近取景拍照,在夕阳斜斜地射向海上的时候,会把一块块礁石变成金黄色,而海水愈发的蓝,礁石和海水,无论色彩还是构造,都是刚柔并济的,在一起构成瑰丽的景色。
坐在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上,看着那些青岛市民的消遣,实在是羡慕,大人们铺开一次性桌布围坐着聊天,小孩子拿出带来的小铲子小捅奔向大海捉螃蟹。他们在海边追波逐浪,胆小的女孩被浪头打得哇哇叫,胆大的男孩站在水中任凭一波一波浪头漫过小腿、漫过膝盖,还嘻嘻地笑。几个调皮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在他们身旁挖了好大的坑,或者垒砌了一座小砂堡,弄得大家一身的泥沙,往往让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连我们旁观者也忍不住开心。也有许多一家人开车到海边,后盖里掏出一个帐篷,搭在海滩上,或野餐或打牌,吹吹海风,惬意地度过一整天。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前往赫赫有名的云霄路美食一条街,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了,每家酒店都在拼命地拉客,甚至在马路上拦住正在缓缓行驶的私家车,这架势实在有点过了。依然选了一家门面极朴素的店堂,点了一个蛤蜊汤,一个红烧茄子,一条鲅鱼和一碗凉粉。吃了几次鲅鱼饺子,这次总算看到了鲅鱼的庐山真面目,其实海鱼因为生存环境的因素,肉坚而粗糙,不如江鱼肉味鲜美,红烧一定比清蒸好吃,而冷却了的鱼肉又比热腾腾的味更香。凉粉是听说来的,据说是有海藻的成分,可惜没有尝出来,不知是嘴拙还是料拙。
吃完饭,沿着繁华的街市再往海边走。这块商业地段摩天大楼高耸,夜色中五彩的霓虹照亮了夜空,阳光商厦的墙面滚动的霓虹组成一艘帆船的样子,提醒路人这里将是2008年奥运会水上比赛项目的主会场。不远处就是在建的奥帆体育中心,正在建造的一个建筑像一艘巨大的轮船,登上“甲板”,沿岸的五光十色尽收眼底。
青岛多广场,五四广场的巨型雕塑下,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音乐广场中,地面刻着乐谱和各种音符。
停留在青岛的最后一个上午,我们走入这个城市的细小角落,感受它的脉搏。青岛的马路上常常能看到具有异国风格的各式建筑,在一座凸现欧洲文化风情的欧式教堂下,几个老外也在合影留念,他们和这座建筑一起,让人恍惚到了欧洲。中山路上多店家,其毗邻的几条小马路更是大小饭店琳琅满目,口味不拘于本地,川、湘、淮、粤各地的招牌都随处可见。不过最后踏入的是一家清真菜馆,专做羊肉系列,要了一份羊肉汤,一份拌羊杂,一份火烧,吃到盘空碗见底。
吃饱喝足,终于来到栈桥,虽然人比昨日少了些,但一眼望去仍然很难看到回澜阁。走在栈桥上,两边都是小摊,本来就窄的路面只能供两三人并排。但是小摊也是引人兴趣的,那些大大的海螺和海星,爬来爬去的乌龟,还有手掌大的缝纫机,打火机大的窃听器……无奇不有。回澜阁,就是一座双层飞檐八角亭阁,破旧得容不得游人登阁,乏善可陈。
直接坐公交前往浮山湾景区,然后自东往西返过来走。前一晚的夜景如今大白于天下,这里原来有许多海景房。只不过看看浪漫,其实并不享受,夏天海风带着鱼腥味阵阵扑鼻,而冬天刺骨的寒风自海上直接刮来――所以还是选择去往海上交通方便的内陆城区居住比较好。
第二海水浴场旁的花石楼亦位于八大关景区的入口处。是旧时蒋介石别墅,因外表以滑石装饰 ,故又名花石楼。蒋某人既懂得享受享受又不失浪漫,楼下院子绿荫蔽日,坐在秋千上或者围在石桌凳旁都不错。整栋楼呈古堡形状,似乎白雪公主就住在里面。沿着弯弯的木楼梯盘旋而上,五颜六色的窗玻璃更让它蒙上童话色彩。屋内也是木结构,铺有华丽的地毯,红木大床、桌椅、瓷器花瓶、古玩字画不绝于眼。登到最高一层,远眺海滩,人都呈蚂蚁状。从别墅一头修了一条长堤直接通向海上,当年蒋某可是在享受的同时不忘了指挥战斗以及为自己铺条逃生的后路。
去过青岛的游客无人不赞八大关,有些是被其绿荫掩映下的各式别墅所吸引,有些是被其四季蓊郁的行道树以及幽静的环境而流连,而贯穿其中的八条大道,均以长城关隘为名,更为这块地方增添了游兴。八大关内除了游客,最多的就是那些新郎新娘的,他们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离上火车还有几个小时,我们来了个疯狂大采购,目的地是前一天早就打探好的“市场一路”,可别被一排溜的海产品商店弄晕了头,问了几家,价格是有区别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选择一家货色齐全、品质干净的店,和老板说明采购量,就一定能获得较低的折扣。这里可以买到紫菜、海米、虾皮等做菜的辅料,也能买到鱼片、鱼干、蟹籽之类的零食,并且不缺斤少两。
山东海岸线之旅在此落幕,太阳依旧以其最灿烂的笑容一直把我们送到四方车站,旅途虽然走马观花,但每到一处均被此情此景此地的人物所感染,带着满眼的景色和满腔的感动,我们满载而归。
(长岛海滩)
(长岛日落)
(长岛九丈崖)
(威海成山头)
(青岛夜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