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人类最北居住区:一年暴雪十个月,美国主动撤掉海军基地

天数:15 天 时间:11 月 人均:600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摄影,人文,自由行

发表于 2021-07-31 23:21

在过去30多年里,世界各国的地理学家都在争论地球上最北端的人类居住区在哪里,有的说在挪威朗伊尔城,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公里;也有人说在挪威特罗姆瑟,那里每年零度以下的气温长达5个月、雪季超过6个月。

实际上,地球上最北端的人类居住区在加拿大努纳武特的阿勒特,位于北纬82°28′N,不仅比朗伊尔城的78°13′N更靠北,离北极点的距离也更近(817公里),其气候恶劣程度甚至远超特罗姆瑟,一年暴雪10个月,只有夏季的7-8月期间能达到零上气温,且平均温度也仅保持在3-4℃之间。为什么加拿大任由外界争夺“最北居住区”而无动于衷呢?因为阿勒特至关重要。
1969年,在世界各地设立基地和监测站的美国海军突然宣布,将主动撤出位于阿勒特的海军基地,其主权正式归属加拿大所有,据称“基地庞大的收入与收获极不匹配”。但直到一年后,美军最后一名士兵才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临走前还留下一句话给加拿大军官:请不要封锁阿勒特,因为这里还埋有我的爱人和她的8位战友。这一切,要从二战末开始说起。
1945年,美国陆军上校哈伯德调任气象局负责研发“气象攻击武器”,第一步提出在北极圈内设立两座气象站,最终选定可通过海运补给的格陵兰岛与阿勒特。加拿大随后也参加进来,但限于科技与经济因素并不占据主导,只负责为美军提供交通、通信以及后勤等等工作。1946年,美军为防止苏联跨足北极决定扩大阿勒特气象站规模,从而更大限度的收集极端气候演变过程等实验数据,但加拿大却担心美国“鸠占鹊巢”,因而提出两国组建北极联合气象站,并于1949年将第一批工作人员送抵阿勒特。
由于当时的北极航道还未探明,附近也没有码头,美军派埃迪斯托号航母将人员及物资送到附近再交由直升机投放,其中就有一架加拿大皇家空军的兰开斯特直升机。后期解密文件显示:1950年7月31日,从美军航母上起飞的直升机除了两名加拿大飞行员外,还有携带设备的4名加拿大气候学家和3名美国工程师,按计划飞抵阿勒特气象站时低空投放人员与设备。遗憾的是,直升机在阿勒特500米外发生爆炸,9名乘员全部殒命。
对美军来说,死的只是几名无关紧要的工程师,但对加拿大而言却是极大的损失,这四名气候学家已经是加拿大能拿出的所有“家底”。从此,加拿大再也不提参与项目,专心负责后勤与守卫,先后调遣了数百名女兵与100多名消防士兵。1969年,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气氛紧张一触即发,但美军却收到“苏联已停滞僵化”的情报,美加两国经过多轮商议,认为彼时的苏联海军已无力介入北极范围,而北极联合气象站研发“气象武器”的进度又十分缓慢,再加上耗资巨大、环境恶劣、人员劳损等各种原因,因而一致决定放弃这项计划。
然而,一名美军士兵却极力反对撤离,甚至在大部队撤离后主动要求留守,直至1970年不得不撤离。当时接管的加拿大军官收到请求“不要封锁”后马上展开调查,原来,加拿大海军在无力参与“气象武器”研究后,转而把阿勒特当成女兵的“极地训练场”,而后期参与进来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也纷纷把阿勒特当成练兵场地,巅峰期驻守士兵达到215人,其中加拿大女兵约占1/3。其中一名女兵与美军士兵暗通款曲,但在一次野外训练中与队友遭遇雪崩被埋,这名士兵连续三年寻找未果,因此离开后又申请再度返回寻找。
听完向导讲述的故事后,我对阿勒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向导却一盆冷水迎面泼来:美军虽然走了,但阿勒特仍然是军事与科考双重要地,目前由加拿大陆军通信部直属,且驻扎有海空军三座兵营和两座通信站,其中一座是北美最远距离的预警雷达站,曾收集苏联大量海基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等数据。经不住我一番请求,向导最终还是答应通过努纳武特地区管理者试试,看看能不能以游客或摄影师身份进入阿勒特。意外的是,首府依奎特女议员很痛快的答应出具推荐函,还联系了驻守在阿勒特的通信员表妹全程引导(实际是监视)。
在等待期间,依奎特市府两次通知面签,一次将无人机和长焦镜头交出代管,另一次签署“5年不得公开”的保密函(所以努纳武特系列直到现在才能写)。最后虽然通知已经过审,但没有相应航班和邮轮出发,好在第四天有阿勒特雪地摩托赛的工作组出发,我们才得以跟着他们蹭了一趟飞机(免费)。
在飞机上,一名工作人员跟我介绍:这项比赛是一位名叫洪海莉(音译)的华裔环保学博士发起的,旨在增加人们对北极圈的了解,以及北极环境保护的迫在眉睫,尤其是近些年来不断提升的北极温度。每年12月还会举办一次“生命接力”慈善徒步大赛,据说是一名癌症患者在2011年发起的,随后迅速引爆北美慈善界,每年参赛者一再暴涨,2016年已超过3000人参赛,所筹善款也逐年递增至目前的2.7亿加元。
如果说抵达阿勒特前对这里有什么向往的话,我的回答可能更倾向于那个爱情故事,但落地后我才醒悟:这地儿荒凉的难以接受,也难怪当初美军会主动撤掉海军基地。小飞机摇摇晃晃落在机场时,我甚至看不清脚下到底有没有跑道,只有两头很像北极狼的雪橇犬在飞机附近游荡。向导指着加拿大国旗后面的房屋说:到了那边再回头看机场才能看见跑道的轮廓。实际上,就算登上半山腰也看不清跑道,所以阿勒特航班很少,是因为只有固定几名飞行员敢飞敢降落?
当我还在默默为飞行员叫好的时候,向导突然又来了一句:加拿大之所以不跟其他国家争夺“最北居住区”的头衔,除了阿勒特的军事意义与科考价值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阿勒特没有常住居民,一个也没有。实际上,阿勒特从二战后就一直有人居住,但直至21世纪后才有非军事人员进入,1996年阿勒特第一名女性指挥官上任后,这里才正式对游客开放,虽然门槛很高,但每年也基本都保持在3000人以上。
在机场外,引导员(暂称表妹吧)早已开着雪地摩托久候多时,听说我的相机有保温包,还特地开到雪坡边拍了几张照片。按照表妹的说法,阿勒特从10月一直到来年4月的温度都在-20℃以下,-30℃都是常态,电子产品如果没有保温包的话,在户外基本撑不过半个小时,部分产品甚至都启动不了,就连雪地摩托也得搭配电极加热器才能启动。
阿勒特行程第一站是南北两面的坐标点,每当有官方团队造访时,都会增加一块与之对应的地标距离牌,比如距离多伦多2720公里、离维多利亚州2680公里等等。由于我是以游客身份落地,所以是没有资格增加的,算是一大遗憾吧。
“一年暴雪十个月,那阿勒特的降雪量是不是很恐怖?”表妹听到我的问题当场就乐了,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这是加拿大建于1984年的北极温室气体采样站,3天前还没下雪,如今只能看到小半部分,相当于3天积雪厚度1.8米。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恐怖的是暴雪通常会伴随风暴而来,其历史上记录的最大风力为每秒64米(超强飓风也才51米),多数时候都介于12-13级之间(每秒32.7米-41.4米之间),好在每次风暴过后都会有安全的过渡期。
风暴过后的安全期内基本都能看到极光,这种由太阳粒子流与地球磁场引发的自然现象在阿勒特很常见,但暴风雪将尘埃与杂质净化后的极光更明显,且弧线更长更飘逸,有时还会出现淡粉色极光。虽说在北欧见过很多次极光,但阿勒特的极光确实很罕见,甚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飘动中,相机只要稍加设置快门速度就能轻而易举的捕捉到。
第二天一早飘起了雪花,风速大概在每秒10米左右,表妹带着我们冒雪前往直升机坠落地点,原以为还在事发时的500多米外,却没想到早就被搬到附近方便游客参观,一脚油门就到了。由于当时风雪太大,直到下午雪停后才补拍了一张比较清晰的。在表妹的描述中,这架直升机遗骸不仅仅代表对气候学家的悼念,同时也在提醒后人北极科考的重要性。当然,我没有拆穿“他们是死于研发气象武器”的真实目的。
接下来就是体验阿勒特“游民”的捕猎项目,由于阿勒特禁止平民定居,方圆数百公里也没有常住居民,使得这片区域的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海豹等等野生动物极其密集,每次大规模暴风雪后,这些动物都会躲到安全地带避险,安全后再集体出来觅食,不远千里赶来的猎人们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在努纳武特枪协规定中,凡属群岛性质的野外都不受狩猎法管辖,只要有狩猎证无需申请也能捕猎。比如我们看到的一对因纽特父子,一天一夜就猎到满满一车海豹。
虽然阿勒特的旅游体验并不算好,但即将离开时却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的幻日,这种只能在冬季与早晚出现的自然现象十分罕见,其形成条件十分严苛,只有满足凌晨/傍晚、雪后、冬季、阳光、冰晶、湿度、云层等各种条件后才会出现,就连在阿勒特工作两年多的表妹也是第一次看到。
不过呢,个人更喜欢能经常看到的极光,每当遥视极光如绿色彩带般飘逸时,我总能让心情平和下来。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人类最北居住区:一年暴雪十个月,美国主动撤掉海军基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阿勒特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阿勒特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阿勒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阿勒特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Bartin Merkez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