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岛崂山,体验山海奇观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自由行,穷游,省钱

发表于 2020-07-25 09:41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游青岛崂山,体验山海奇观

崂山是令人神往的道教名山,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到了青岛不到崂山等于没到过青岛,崂山是要去看看的。

2015年青岛崂山门票130元

崂山古为东夷地,春秋时属齐国。秦统一中国后置琅琊郡,汉设不其县。崂山在历史上曾有劳山、牢山、不其山、劳盛山、鳌山等名称。

清代学者顾炎武考究崂山名字的由来,认为是秦始皇当年慕名而登崂山,因山路险峻,必得万人开道,千人拥挽,百官扈从,劳民伤财,所以“齐人苦之,而名曰劳山”,加了山字旁的崂则由此衍化而来。

从市区坐专线旅游车,再换成景区车,到达40余公里外的客服中心。崂山景区很大,分南线的太清宫,东线的仰口,中线的九水、西线的华楼,北线的鹤山,中部的巨峰这些景区,各具特色。我一日游选择了背山面海的南部阳线太清宫景区,以著名的的太清宫命名。

这里海岸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海面海石奇景天然,只是近海海水不是湛蓝而是浮着一层“绿膜”,一看就知道是海水富营养化产生的海藻,都是藻腥味。

山下可以望山,当然乘船在海里看崂山,“山海奇观”的效果更佳。太清宫背倚的主峰名为老君峰。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创始人是栖居崂山的方士江西人张廉夫。宋太祖时期对太清宫拨款重修敕建,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至今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这在国内宗教建筑中也极为少见。

崂山因仙而名。《聊斋》中有一篇《崂山道士》,讲到一王姓慕道的年轻人来到崂山,跟着仙人学得“穿墙术”,结果他回家去稍微一卖弄,就不灵验了,以失败告终。传奇中的崂山道士穿墙的影壁就在此宫中。

王重阳创道教全真派,授七徒曰“全真七子”。宋庆元元年(1195)全真七子之首的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携道友来崂山此宫,传玄宏阐教义,遂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进太清宫需另买门票,反感“门票经济”,当年就没进去,现在有点小后悔。从太清宫出来可直接登山。我从太清宫侧旁登山,也有索道可以选择。

老子有没有登过崂山无考,不信为真,管他呢。

登上难度不大,崂山最高峰才海拔1132.7米(巨峰)。一路上感觉景观也不多。漫山巨大的花岗岩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

巨石刚好便于摩崖石刻。自古山水人文是结合在一起的,再好的山水也是要名以文传,这些石刻起得就是传播作用。刻石多是元、明、清三代,也说明崂山是宋以后才成为道家名山的。

瑶池是道家的仙境,瑶池有西王母(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每年西王母生日,西王母在瑶池宴请众仙开蟠桃盛会,众仙赶来为她祝寿。

李白倒是登过崂山,在一首诗中他回忆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诗)

这个高20米宽16米的中国第一大寿字石刻,是1993取欧阳询字体放大刻上去的。

觅天洞又名槐树洞,由两大峭壁夹缝中的多块巨石叠落而成。自下而上共五层,高30余米。出洞后有“通天桥、一线天、神龟探海、咫尺天涯、天苑等景点。

一线天

神龟探海

天苑是一倾斜的平台。沿途爬上来最大的体会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8月是这里的雨季,没遇到晴朗的天空,体会不到什么是“海天一色”,拍的照片效果也差。看着海岸泛绿的海藻,更缺少了美的感受。

再继续上爬,就是太清景区最高峰狮子峰了。

另外景点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我没时间去了。因为这里离市区远,我的考虑回程时间。再在回望一下崂山石刻和山海奇观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青岛7767
游青岛崂山,体验山海奇观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青岛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青岛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青岛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青岛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山东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