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末到河南走走。周六上午高铁到郑州东站,倒两趟地铁最后骑一段自行车去参观河南省博物院,看到了著名的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和云纹铜禁,其他青铜器也是琳琅满目,撑着走软的腿又去看了郑州商城博物馆和旁边的城墙遗址公园。傍晚坐高铁半个小时到安阳,事先已经租好了一部车,在安阳高铁站交接了,开着车直奔酒店休息。第二天安阳是此行重点,计划先去略远的曹操高陵,回来后去袁林,下午看殷墟。次日一早,停在酒店门口的车玻璃上一层冰霜,只好先用酒店门卡刮了半天,耽误了一点时间,终于能导航出发。
曹操高陵2006年发现,2009年发掘,当年引发很多争议,但实际上很多都是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一直很希望能去看看,但对我一个家住东南沿海人来说,安阳这地方还是很难安排一次旅行计划的。2023年4月,高陵遗址修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而我也竟然恰巧呆在北京,往来便利,终于有机会到访。
高陵位于安阳市区北偏西的安丰乡西高穴村,从市区过去半个小时车程,从107国道走不多远,导航就引入一条乡间公路,有机会近距离看看中原农村和田野,中途还经过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没想到还能亲眼看一看这个伟大工程。
很快,就开进了专为高陵修的魏武大道。大道两侧东汉形制的路灯杆也是花了心思。
见到路边的曹字旗,高陵到了。门口有停车场,目前不收钱,随便停,天冷吧,游客稀少。门口的游客中心可以租讲解器,门票是预先网上就预约好了,穿过游客中心,刷预约码,走进宏大的遗址区域。
走过铜像,继续向前,就是气势磅礴的遗址博物馆了,巨大的红色屋顶,在蓝天下尤为壮丽。“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作为博物馆的主题,极为贴切。
博物馆巨大屋顶下,正中是博物馆核心建筑,四周是原高陵陵园祭祀建筑遗址区,核心建筑的地下就是陵墓地宫,地上是博物馆,正门中心曹操高陵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正门前陵园建筑遗址前辟有一块区域展示高陵附近的地形沙盘,可以看到南北走向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和107国道。
高陵前的陵园建筑遗址,现在只剩基址、柱础和壕沟。曹操220年在洛阳去世,距今1804年了。按照其遗令,葬于邺城西冈,临近西门豹祠,也就是此处。陵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还嘱咐大家时时登上邺城铜雀台遥望高陵寄托怀念,想来“西高穴村”这个地名不就是在西边高地上的墓穴么。曹丕登基后,按照当时的丧葬制度,毁去了陵园祭祀建筑,唐太宗征高丽时还祭拜过高陵,直至宋以后,没有高大封土又没有陵园建筑的高陵才彻底湮没在荒草间无人知晓,以至于七十二疑冢之类的传说盛行,也使现在的发掘和认定引起争议。
核心建筑的正中就是高陵地宫,真正的高陵墓道和地宫被完全保护,现在只能看到大玻璃房中的保护起来的墓道和墓门。
在原墓道地宫旁边,博物馆一比一复制了一个墓道地宫供人参观,这种保护和展示的方式别具一格。
走下复制的墓道,可以看到巨大空间中复制的甲字形地宫。
墓室后室北侧室有棺木残迹,根据发掘情况看,曹操葬在厚重木棺中,木棺又放在石质棺床上,但棺床已被盗走,木棺完全腐朽。曹操头骨、下颌、肋骨和股骨散落在墓室各处,从股骨分析曹操身高不足1米6,符合东晋时关于曹操“姿貌短小”的记载。
穿过墓室地宫,就进入博物馆展览区。博物馆展览区包括模拟墓室后的地下一层和地面两层。地下一层首先看到的是最出名的几件文物。
墓中出土了大量石牌,用漂亮的八分汉隶刻写物品名称,是挂在陪葬品上的标签,当时因为第一次挖掘到这样的东西,还被舆论怀疑其真实性,多年以后在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中又发掘出大量这样的石牌,证实了它们的真实性,而魏武王石牌实际上也可以从侧面证实高陵的真实性。
地下一层的墙上还有高陵发掘情况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有一个视频挺有意思,动态展现曹操历年四处征战的路程,这戎马一生,微信运动要爆表了吧。
看罢文物展览,墙上还有曹操年表,一些重要文章和伟人评价。
发现盖章的本子忘在车上没带在身上,只好在文创商店买了一套明信片,盖了纪念章,又买了格虎大戟石牌的冰箱贴。走出博物馆,碧蓝的天空下,一片芦苇蒿草,特意去走一走,寒冬的瑟瑟中体验一下“蒿里行”。
结束高陵之行,虽然邺城就在附近,但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原路返回市区,再去看看袁林。袁林就是袁世凯的墓。袁世凯1916年称帝失败不久就因尿毒症身亡,北洋政府按照其“葬于洹上”的遗命建墓于此。曹操终生不称帝,袁世凯终结帝制却又自为,相隔千年,安阳这个地方,也是藏龙卧虎。袁林在安阳市区北部,从胜利路拐进一条窄窄的小路,路边停满了车,差点以为没地方停车,结果开到里面有一片小停车场,冬日里一样的没什么车,没什么人。
停车场就挨着神道北端的玉带桥,功课没做足,后来才知道神道向南延伸的尽头有一座大照壁,也值得看,可惜就这么错过了。停车场旁边小亭子买了20元的门票,走进围栏,进入袁林景区。
景区围栏从石牌坊前面开始,石牌坊五间,还是壮观的,牌坊后的神道两侧照例是石像生,只不过这文武石像是他本人大元帅和大皇帝的写照,虎马石像也略显卡通,共同特点是短腿。
冰雪未消,一步一小心,前方是碑亭和陵前建筑大门,整个陵园建筑是清代风格。
走进大门,院落正面是主体建筑景仁堂,也是当年祭祀用的享殿,现在里面展览了袁世凯的跌宕一生。
享殿背后,就是陵墓了。袁世凯陵墓据说是仿照美国格兰特总统河边庐墓建造,西式大铁门里圆形墓。
铁门里是中式的五供奉石供桌,供桌后是高台上圆形陵墓。陵墓内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外由三层石块砌筑,上层四周刻有西洋石狮子十二只。正中可以看到民国五年(1916年)兴修,两年告成的题记。
想起当年去美国时看过纽约的格兰特墓,翻出照片,也不是那么相像嘛。
原路退出,虽然在正午阳光下,但残雪枯枝,仍然萧瑟。准备吃个午饭,前往殷墟。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暑期清凉亲子旅行,五天四夜走进老家河南 35554
- 低风险地区的八日游 21192
- 开封旅游,走进清明上河园,一朝步入画卷 一日梦回千年 11843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