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游览完龙门石窟,转移至洛阳城里住宿。洛阳东山宾馆令人十分满意,但毕竟距离洛阳市区还有十几公里,因 为之后的行程是洛阳城与白马寺,自然住到城里更为合理,更加方便。
从龙门石窟景区驶入纵贯南北的龙门大道,直达洛阳城区。洛阳是一直想来一看的城市,它是千年的古都,又是牡丹花城,几年前甚至已与几位老友相约好来洛阳共赏牡丹,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飞来河南自驾游,终于圆了多年一梦。
路经应天门遗址。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最初名为则天门,后因避武则天讳而改为应天门。应天门巍峨、壮观,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组成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
继续前行,应天门之北就是明堂与天堂。
预定的观唐设计师民宿距明堂不远。
观唐设计师民宿位于天心文化产业园区内,由工业厂房改造,仅有6间客房,又是开业不久,找起来小费周折。
房间名:观柒大套房,卧室加一间小客厅,不过总面积不大,里外都显得有些局促、狭窄。
卧室里大床就占据了一半空间,放把椅子都有点勉强。
安顿完毕,出外去寻饭辙。天心产业园北门外的唐宫东路上有不少小餐馆,相中一家“鑫妈妈手擀面”馆。
餐厅通透、明亮,食客不少,看着很放心。
多种马勺菜,名字有意思,看着十分诱人。
现擀的面条很筋道,单加了一份炖排骨,吃的好撑,以致连晚饭都免了。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古刹,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寺内还保存有历代碑刻40余方,其中有:宋崇宁二年刻石、金“重修释迦舍利塔记”碑、元“龙川和尚遗嘱记”刻石、元“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明“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等。
白马寺山门,明代所建,山门外有两匹石雕白马,据说为宋代遗物,神态温和、雕工细腻。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隆重接待二位高僧。次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白马寺与中国佛教的许多个"第一"联在一起,它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白马寺历史如此悠久,声名如此显赫,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从未迁动过。
天王殿
钟楼 - “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据史载: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钟声四野传响,远闻数里,经久不息。更妙的是,此钟可与远在25里之外的洛阳城楼上的大钟形成共鸣,使得“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
大佛殿
清凉台,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
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永平十一年(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毗卢阁,系明代重建,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高耸于清凉台之上。
清凉台的东、西两侧,分别是法宝阁与藏经阁,筑于5米高的台基上。
顺序走过白马寺内的五大殿,向西一拐,便来到见证中外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国际佛殿荟萃苑,分别有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园区。
国际佛殿荟萃苑
泰国佛殿苑,位于寺院西侧墙外100米处,长宽各108米。由泰国大善信瓦塔纳·阿萨瓦先生发心敬造,主佛殿自成一院,2014年完工并对外开放。
泰国佛殿苑东大门,金碧辉煌、色调明快,充满异域风情。
这边似乎更适合游逛,适合拍照,见到不少身穿汉服拍照的游客。
缅甸佛塔苑,仿曼德勒皇宫样式,主体建筑缅甸大金塔,仿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高32·92米。
白马寺保存有2颗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由泰国和斯里兰卡近年赠送,分别供奉于白马寺内的泰国佛殿苑和斯里兰卡佛殿。
原路返回,从白马寺院内再度行走一遭。
白马寺布局规整,风格古朴,但规模似乎不很大,几处大殿体量均偏小。有吐槽者说白马寺虽然历史悠久,但寺院都系后建,缺乏观赏性和历史厚重感。
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位于寺山门内东侧,高3.5米,宽1.15米的,立于元至顺四年,碑额篆书,碑文楷书,碑文字体潇洒工丽,据传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
《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碑,是高1.7米的半截残碑,因该碑刻不是自上而下写到底,而是将碑文用短行分五段写刻,故又称为“断文碑”,相传为北宋翰林学士苏易简所撰,但碑文难以辨识。
山门前穿汉服拍照的游客更多。
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白马寺,曾留下了“白马驮经印度来”一首“七律”作为纪念。
山门外一处广场,有近年新建的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左右两侧为绿地。
齐云塔院
从白马寺出来,沿着放生池往东走大概200多米,有一个四周带着围墙的院子,这就是齐云塔院。齐云塔院有“东白马寺”之称,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
齐云塔院没有明显的标志,与白马寺的热闹相比,十分幽静,游人稀疏,更不见旅游团。
塔院大门,两侧大字:菩提道场。
大雄宝殿,比之白马寺内的大雄殿高大、壮观了许多。
一处放生池,碧水盈盈,清澈见底。
齐云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塔始建于东汉,重修于金代,是古都洛阳目前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齐云塔高26米,为十三级砖塔,线条流畅,轮廓优美,极具中国古塔之美感。据说距离塔二十多米用力击掌,塔身处便发出蛙叫声,颇富情趣。
老城夜景
17点整,太阳即将落幕。
18点,天色已黑,灯光亮起,出外欣赏明堂天堂夜景。
民宿距天堂明堂景区很近,屋前看天堂直线距离最多二百多米,当然直线过不去,需从大街绕行。即便绕行,到景区北门亦很近,5分钟足矣。无奈北门只出不进,需走到南门刷身份证进入。(明堂天堂是售票景区,老年人虽然免票,也需从大门刷身份证进入。)
步行大约10分钟,来到景区南门处,景区大名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简介:始建于公元605年,分为宫城、皇城、郭城三重城垣,在核心的皇城宫城之外有109个里坊组成,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遗址公园将形成“一区、一轴、一带、两片、三环”的空间结构,现已恢复建设天堂、明堂、应天门、九洲池等遗迹。
隔路相望就是灯火辉煌的应天门,应天门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政治礼仪活动场所,如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还见证了多个历史事件,如武则天登基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也称“天门”,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形制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元大都的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名称甚至被日本京都的应天门所用。
明堂天堂景区,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隋唐洛阳城项目最为重要的景观。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当年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
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超水平。据记载,明堂方300尺(88米),为多边形、圆顶,高294尺(86米),分三层,下层布政,中层祭祀,上层是圆顶亭子,上立高 一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
现在看到的是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分2层。首层中心有一个与下层连通的共享空间,可以从这里俯瞰最下面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本体。
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
13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洛阳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号“圣神皇帝”。定都于洛阳,称神都。她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增建了明堂、天堂、天枢等建筑,构成了一道壮丽的天际线。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155米,位于宫城区中轴线的西侧,与明堂共同构成了整个宫城区的核心建筑群。历史上的天堂形制非常独特,为阁楼式的建筑,其内部供奉有一尊巨大的夹纻佛像,是武则天时期重要的内道场。
1986年考古发掘明堂基址,是六圈八边形的夯土台基,在明堂遗址中心为圆形的巨型大柱坑,坑口直径9.8米,逐层内收,坑底直径6.16米,深4.06米。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柱石外围由两圈刻度线,外圈直径4.17米,内圈3.87米。其中三方上面有圆形榫眼,在柱础石外侧有包砖呈八边形,外围是夯土。
天堂是一座内部钢架结构,外观仿唐代风格的建筑,旨在起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双重功能。天堂外观五层,内有九层,明暗相间,象征着天子九五之尊的无上地位。
与大部分国内佛教建筑不同,武周时期的皇家礼佛堂“天堂”并不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一枝独秀,高大不凡。为的是彰显唯我独尊、号令四海、居高临下、莫敢不从的王者气概。
天心文化产业园
参观完明堂回到观唐民宿, 这家民宿位于天心文化产业园内,最值得称道之处是距明堂景区近,隔墙相邻。
天心产业园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其前身是国机重工洛阳建筑机械厂,1904年建于上海,“一五”时期迁至洛阳,新中国的第一台压路机诞生于此。
产业园区挺大,店家很多,灯红酒绿,霓虹闪烁,但细细观之,人气似乎不足。
这种利用旧厂区内的老建筑,以工业建筑为筋骨,作为文化元素符号,打造出集文化、创意、时尚、风韵为一体的集群化文化产业园,似乎风靡一时,北京的798,首钢工业园应该同属于这一类。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工业企业搬离城市,这里没有大拆大建,保存了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史的苏式老厂区。
出了产业园南门,就是繁华的中州中路。门前有49路公交车站 - 中州中路定鼎大道口站。
沿街店面。
沿中州中路稍走几步,又见灯火通明的应天门。
清晨
起床后散步,在民宿外、园区内又溜达一圈。
观唐民宿介绍词:“位于中州中路72号天园风情街,花墙一侧可近观隋唐风貌“天堂、明堂”,北眺隋唐皇家池苑“九洲池”。门前一方浅溏,倒映着五零年代的工业辉煌。设计中保留了苏式建筑的原貌,白色工业风结合度假风格的软装设计和陈设让你有着不同的体验。”
对面也是一家民宿-九间房,来来往往的住客不少。
民宿早餐值得称道,虽然看似简单,但都是新鲜制作,热热乎乎,粗细搭配,极对口味。
洛阳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心心念念多年,终于到此一游。只是停留时间有点短,仅做浮光掠影式一观,印象略显肤浅,但惟其如此,为今后再来留下了念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