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从西安出发,经潼关古城、函谷关、地坑院、到达洛阳,自西向东穿越千年雄关、领略盛唐雄风。
D1:西安--潼关--函谷关--陕州
景点:潼关古城、函谷关
本来是直奔函谷关去的,途径潼关古城,就下了高速,参观才修复的潼关古城。潼关古城位于秦、晋、豫三省的交界处,黄河、渭河与洛河的交汇之所,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为了防御外敌入侵,选择了这个地理位置险要的地方建立了军事要塞。在古代,潼关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也是往来于中原和西北的重要关隘之一,一直是历朝历代重要的军事要塞。现在可以开车直达山顶,比较人性化。不过,黄河边的古渡口已经改造的面貌焕然一新,就是不见了渡口。
从潼关古城出来,到渡口找传统的鲶鱼炖豆腐,原来的船上鱼庄早已拆除,就在黄河边一个鲶鱼汤店品尝了地方名吃,味道也就一般,只是在景区内,价格高了些。饭后上高速直达函谷关景区。
函谷关始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位于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位于洛阳新安县。这次到的是秦函谷关,地处崤函古道的东入口,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从函谷关出来,直达陕州入住,就是为了次日去地坑院方便。品尝河南名吃--牛肉汤。
D2:陕州--洛阳
景点:地坑院、白马寺
早上再来一碗牛肉汤,直奔地坑院,只有8公里。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地坑院景区很大,20多个地坑院连通在一起,地面上只能看到围墙,地上地下两个世界,很是壮观,值得一游。就是出口设置的太不人性,要想出来,最起码得走2-3公里。
从地坑院出来到三门峡黄河岸边小憩后,继续前行到达洛阳白马寺。
D3 洛阳--西安
景点:明堂、洛邑小镇
本来想去龙门石窟,但是约不到门票,只能看看别的了,大早就去市区了的明堂。
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明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洛阳明堂的建筑特点。
明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据记载,明堂方300尺(88米),为多边形,圆顶;高294尺(86米),分三层,下层布政,中层祭祀,上层是圆顶亭子,上立高 1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柱,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695年明堂烧毁,696年春重建明堂。明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明堂是原址重建的明堂,不过,建设的规模小了很多,只有两层,和原来的一层差不多。
天堂和明堂在一个院子。明天对面就是应天门。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明堂出来,去了洛阳的丽景门,因复原的时候城墙设计的是住宅楼,白天看到的是千窗百孔,还是看夜景好些。
从丽景门到洛邑小镇不远。洛邑小镇人多车多,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当司机了。下午两点,准时踏上返程。洛阳不亏是古都,道路宽畅便捷,快速通道出城很方便,20分钟左右就上了高速,晚上7点到达西安。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暑期清凉亲子旅行,五天四夜走进老家河南 33787
- 低风险地区的八日游 19907
- 开封旅游,走进清明上河园,一朝步入画卷 一日梦回千年 1172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