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是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大门,海岸线长909公里,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
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连绵逶迤,沟壑浅宽,纵横交错,沟谷内土层深厚,市域内降水较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较适合植物生长。
烟台历史悠久,古时称之罘(fú ),后称芝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烟台建城有600多年历史, 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烟台由此而得名。
以烟台旅游景点众多,以蓬莱阁古景区为中心,八仙过海景区和田横山景区为两翼是其主要旅游亮点。
我们2021年5月3日由威海前往烟台,参观了养马岛、东炮台、月亮湾、烟台山;5月4日参观八仙过海、田横山景区;5月5日上午参观蓬莱阁景区后,下午离开烟台,前往潍坊。
本节是烟台游记的上半部分,主要内容有养马岛、东炮台、月亮湾、烟台山、八仙过海等景区。
养马岛位于烟台市区东侧约二十余公里的海上,小岛面积为13.52平方公里。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养马而得名。小岛上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茂密、风光秀丽。
到养马岛旅游,可以直接驾车到小岛上,首先到达的是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天马广场,广场中心的骏马雕塑,高30米,是海岛的标志和腾飞的象征。
说实话,这小岛除了名字也许与历史上有些牵连外,岛上的所有建筑、雕塑等旅游设施都是近几年修建的,好在这些建筑与雕塑等做得还算精细、大气,可以看看。
离开养马岛,前往东炮台,途中看到烟台栈桥,与青岛栈桥相比,不论是景色还是知名度都逊色不少,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车上撇一眼就匆匆而过了。
东炮台位于烟台市区滨海北路旁,它西与烟台山呼应,北与芝罘岛遥望,东可看崆峒岛,南可见玉岱山,交通十分便利。炮台三面临海,背靠市区,战略位置重要,炮台建于1891年,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结构严谨、气势雄伟,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
东炮台正面拱门上方有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表海风雄”,是清末著名新派人物马建忠题写的,为这充满硝烟的城堡增添了一股文化气息。
数尊巨炮傲首挺胸,炮口直指苍穹和外海,紧紧扼守住烟台港和渤海门户。
月亮湾位于东炮台西侧,原来是一个冷清幽静的小港湾,1989年在港湾北端安放了一座大型铜雕——月亮老人(由烟台大学孙学诚教授设计),自从那时起,这里便成了青年人谈情说爱、恋人们海誓山盟、新郎新娘拍婚纱照的好地方。
月亮老人雕像直径4.06米、重达1.2吨,是月亮湾的标志性建筑物。
烟台山位于烟台市区北部,三面环海,海拔53.5米,面积为45公顷。古时此地为荒丘,因位于北海岸边,当地人称它为“北山”,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升烟夜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当地人亦称“熨斗山”或“烟台山”。
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烟台山上传递敌情的烽火台变成了为来往船只指引航向的灯塔,昔日荒丘也成为林木茂密、繁花似锦的公园。
烟台山灯塔始建于1905年,成为烟台市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看到的灯塔是1988年4月重新建成的新灯塔,塔高49.5米,共12层,底部3层采用古堡式建筑造型,顶端有360度转动照明灯,直射距离可达30海里。
在灯塔的南侧矗立着“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碑身为五棱柱形,碑面镶嵌着汉白玉大理石,正面刻有“民族英雄垂名千古”八个隶书红色大字。这座纪念碑是1946年5月9日奠基,同年11月10日落成的,是我党在最先解放的大城市中树立的纪念碑之一。
烟台山上还有许多近代建筑,它们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承认外国在华投资权,烟台成为外商争夺的主要市场之一,英、美、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此修建领事馆,形成了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群。
八仙过海景区位于烟台市蓬莱区北黄海之滨,与丹崖山、蓬莱阁、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据说八仙过海的传说就发生在此。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9米,宽13米,进深3米的四柱冲天单檐石牌坊,牌坊匾额上写着“八仙过海口”,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手迹。
牌坊后面是一座八仙桥,它长65米,宽6米,过了桥,是一座“云外仙都”的牌坊,这“云外仙都”四个大字是书法家米芾所题,通过这座桥,将“人间”与“仙境”连在一起。
穿过“云外仙都”牌坊,迎面而来的是“仙源楼”,楼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书。传说当年李世民东征,途经蓬莱,恰遇海市蜃楼,惊叹之余写下“仙源”二字。
绕过仙源楼,在水中央树立着一座体积庞大,气势雄伟,斗拱飞檐,琉璃封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楼阁,它就是望瀛楼,意为登上此楼就可看到海上仙山了。匾额上的“望瀛楼”为当代书坛泰斗启功所题。
与望瀛楼南北相对的八仙祠。其匾额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所题。
穿过一座圆门,又是一个围合式的园林景观,在水中央耸立着高42米,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巍峨耸立的会仙阁,这里是拜仙敬仙之所,也是登高览胜,领略人间仙境之处。
隔水围绕着会仙阁的长廊之间,东西两面对称各有四座单檐攒尖顶方亭,这是以八位神仙命名的八仙亭,亭内立有石碑,碑文为神仙名号及全身画像。长廊的最北端是颐心亭,这是一个四角重檐攒尖顶亭,亭内石碑上书“八仙过海之地”。
穿过颐心亭,往北走就到了拜仙坛,拜仙坛上是一座花岗岩群雕“八仙过海”,群雕的北面是一堵石墙,墙上刻有苏轼的“登州海市”诗词。
“八仙过海”景区是2000年左右打造的新景点,它在展示我国古代神话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给大家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神仙故事的窗口。
————本节完————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山东】三天自驾三座城,去探寻不同美景 271469
- 飘雪的季节 浪漫山东行 42654
- 把青岛耍透6日自由行 睡《西虹市首富》城堡拍大片 泡最网红咖啡馆 348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