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14日下午,我坐火车来到泰山站。相对于市区另一个高铁站泰安站,泰山站更离泰山登山入口更近。
为了方便,我选择在泰山站附近酒店入住。但在几天的旅游交通过程中,我觉得住泰山红门一带更方便一点,登泰山近点,距离到济南机场的大巴上车点也近点。当然,只是方便一点,实际就是每天打车多花10分钟的区别。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泰山风景区则隶属于泰安市。泰山名声在外,一般游客只认识泰山,不熟悉泰安市,这也是常理。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城区位于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泰安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游泰安老街
由于没想过在泰山过夜看日出,所以下午就登泰山不现实,况且泰安今天还是有点小雨,先在市区休闲过度一下较好,就去泰安老街走走吧。
泰安老街位于泰安市天平湖路以北、梅山西路以西,算是郊区,坐公交过去25分钟。
泰安老街今年刚庆祝设立3周年,你没看错,是设立3周年,这条老街的历史只有3年,明显就是一片人为打造的商业区。
泰安老街共有六大主题功能街区:老街·老味道街区、夜宴主题街区、特色主题餐厅街区、特色小吃街区、婚庆街区、文创主题街区。加以音乐喷泉广场、许愿池、古槐树、抱鼓迎宾、金鼓齐鸣、露天影院、泰安记忆馆、日落庭院、浪漫玫瑰花墙、儿童星空沙池、许愿墙、老街方言墙、万象空间、水系雾森系统等独具特色的街区景点,形成慢行系统,风格就和我们广东佛山的华侨城商圈差不多。
来到泰安老街,由于未到入夜时分,街上人流稀少。老街两头的店铺好多没开门,只有靠近中央的核心区域,和老街上的爱琴海购物公园有点人气。
随着夜幕来临,老街的灯光亮起,人流开始增多,但也是算一般水平。要知道,今晚可是中秋假期前的晚上,理应是旺季。
老街完整兜过一圈,是时候找地方吃饭。我进入购物公园,最终在楼上挑了家牛批自助餐,每位79元。餐厅品种比较丰富,适合我的口味。特别是我已经在山东游玩几天,在这里把好多品种都能吃上一遍,享受美味之余,又能为明天的登泰山做好能量储备。
20:15,吃完饭,我兴冲冲的走到音乐喷泉广场前,准备看场喷泉表演。咦,怎么没人的?正在疑惑之际,旁边阿姨说,喷泉表演时间是19:30-20:00,已经结束了。哎,这顿饭吃错时间了,应该早点开饭,早点结束才对啊。
虽然喷泉表演没看到,但有一说一,老街的夜景还是能看的。夜景灯光已经成为“泰安老街”的一大特色,与泮河的流动景观轴线、广场及标志性景观,构建成夜景长廊,流光溢彩。这趟总算没有白跑,好歹看了个夜景。
坐公交返回酒店,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登泰山行程。
勇登泰山
9月15日,泰安市全面放晴,适合登山。
登山过程既顺利,又曲折,从天外村开始,到天烛峰景区结束,全程8小时,一个字形容,累!上下都徒步为主,脚发软,真是刻骨铭心的旅程啊。
这段篇幅很长,我下一篇文章再写,这里先卖个关子。
岱庙周边随行
9月16日,晴。
上午醒来,腿部劳累略有减轻,普通走路影响已经不大。中午13:00就要坐机场大巴到济南机场,上午貌似还有点时间再逛一下。
昨天是从天外村入口进入泰山的,经典的红门路线没有走。今天就把岱庙到红门的路线走一下,就当是完成一个登山仪式咯。
坐公交到达岱庙,先不进去,到岱庙对面的老县衙看看。
到老县衙不远,走一段通天街就到。
通天街,位于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南北走向。因此街向北经过遥参亭,穿岱庙、经岱宗坊可直达南天门,故名通天,意为“拔地通天”。“泰山通天拔地经万事沉浮永安四海,岱庙擎日捧月历千载沧桑光照九州”,这副楹联,描述了泰城千年老街——通天街的重要地位和沧桑历史。
很快到达老县衙,全称是泰安老县衙大院,始创于乾隆四年(1739),原为明代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故居,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立泰安县后,由知县李松即此基址而构建。
现在的老县衙,是一个以明清建筑风貌建筑街区为载体,以传统商业文化为吸引力的特色文化区。政府打造的中心区域冷冷清清,反而四周的小餐饮店铺有点生活气息。实话实说,这里没网上攻略里说的这么好,已经没落了 。除了不多开张的门面,就没多少可看的。如果是去岱庙的,顺路可以看看,但千万别特意来,会失望的。
重新返回通天街,过马路就是岱庙。
岱庙,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很大,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岱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也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堪称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
通天街和岱庙相隔的马路中间有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因池内东南、西北各有一石雕龙头而得名。池柱头、柱身皆雕刻花卉石纹,北面正中栏板内侧凹刻行书“龙跃天池” 四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文物放置在马路中间的,汽车从双龙池两边通过。
岱庙的外围部分现在是免费参观的,其中正式入口处名称为遥参亭,是岱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帝王凡有事于泰山,必先在此举行遥祭参拜之礼。遥参亭内自明代以来一直供奉碧霞元君。清末之时,遥参亭前为泰城南北干道通天街和东西干道升平街的丁字路口,东离泰安府衙很近,南距泰安县衙不远,遥参亭附近一直是这座城市的中心,香客信众多聚集于此供祀碧霞元君,香火旺盛,以致民间把遥参亭称为“泰山第一行宫”。岱庙前的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群艺术处理上也是不多见的。
遥参亭和双龙池之间有座遥参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石坊为四柱门式,四石柱均有石座,柱下部施滚墩石,上部有门楣、额板、回纹雀替。额板上题“遥参亭”,落款“乾隆三十五年”。中门额枋正中有三宝火焰纹珠,靠额板柱子两侧饰单浮云,柱顶端立望天吼兽。石坊与望柱相结合,是清代的特殊形制。石坊东西两侧有两尊清代铁狮。
走进遥参亭,“登泰山起点”牌匾就在眼前。自古以来,登泰山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自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官方认定”,那就是岱庙。岱庙遥参亭入口处的牌匾上,“登泰山起点”五个大字就是标准答案。
走过遥参亭,马上见到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主持建造的。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四柱南北抱鼓石上各有巨狮蹲列,周围都有幼狮攀耍。石坊中柱阳阴两面均有刻联,南联是“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联是“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石枋上部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施高大螭吻,中立宝瓶。中柱与边柱的大小额枋浮雕麒麟、仙鹤等祥瑞图,边柱外浮雕升龙。
岱庙坊后面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始建于宋朝时期。现存的正阳门为20世纪80年代在明代的基址上,仿照宋代的营造法式重修的,其上城楼高11米,名五凤楼。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
正阳门侧有售票处,此处进入岱庙,收费20元。20元不贵,问题是我上午不够时间入内参观,只能绕过。好在事前已经看过岱庙的内里视频,也不算太遗憾。
在岱庙西侧街道走向泰山,远处的泰山和身旁的城墙同时进入眼底,很有气势。
到达岱庙后门,再穿过岱庙广场,到达岱宗坊。
岱宗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泰山的山门。岱宗坊为一座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的四柱三门式石坊,坊前有雍正九年《重修泰山上谕碑》和《泰山记碑》东西相峙。目前岱宗坊被围蔽施工,很多细节都看不到。
岱宗坊再往前,一段向上的道路后,就是红门游客中心。
红门周边随行
不用急着过去红门游客中心,向右走一段,就能看到老君堂。
泰山老君堂位于泰山南麓红门路北端东侧、王母池西临,是泰山上唯一供奉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著名宫观。
泰山老君堂始建于唐初,属于岱岳观建筑群的一部分,拥有1400年的历史。老君堂依山体走势,呈中轴线南北布局,二进院落,由山门、钟鼓楼、放生池、二进门、东西配殿、正殿以及东西两侧院组成。
老君堂前有古银杏树一株,为泰山古树名木(千年?),至今依然生机勃勃。院落内放置一长约2米的铜牛,相传为太上老君的坐骑,日积月累,已被摸得十分光亮。
出老君堂往右走,可以到达王母池。
王母池,汉代称王母卢,唐代称瑶池,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红门路70号,始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主祀西王母,是西王母神话的原始发源地。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因所居昆仑丘于汉中原为西,故称西王母。道教创立以后,西王母被纳入神系,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
王母池坐北朝南,是一座庙堂式建筑,共三进院落,平面呈长方形。主要建筑有山门、王母池、王母殿、药王殿、斗姆殿、悦仙亭、七真殿、蓬莱阁、禅房等。
王母池作为泰山文化的有形载体,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泰安的经济发展、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社会发展和建筑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出王母池过桥还有吕祖洞,1分钟的路程,有时间就看看,无时间不看也无妨。
走王母池西侧道路可以到虎山公园。虎山公园位于王母池北,涧深幽景秀美,1956年建虎山水库,形成了一个山麓平湖。湖东有因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射虎而得名的虎山。
湖西南是儿童游乐园,有石雕十二属相;北为由长廊相隔的游泳池;东为动物园,山巅建高阁与西北侧的梳洗亭相对,东北角望岳亭与西南隅鸳鸯亭相望。
虎山公园是很多泰安市民的童年回忆,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只能算是风光不错的普通公园1个。
走虎山公园西侧可以到红门游客中心,这里可以卖票、寄存行李等等。穿过不长的商品区,是登山主道。
道路前方左侧有关帝庙,始建无考,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庙东院有古柏一株,相传为汉武帝封禅泰山时亲手所植,因其扭曲连环,世间少有,于是被世人称为“汉柏第一”。。
关帝庙原路出来,前方就是红门宫。红门宫,因西北悬崖上有两块红门,形似门扉而得名,历史悠久,庙宇错落有致,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于一体。它分东西两院,西为红门宫,主殿供奉泰山碧霞元君。东为弥勒院,主殿供奉弥勒佛。两院由“红门”城楼上方的飞云阁相连(内奉魁星),三部分合称“红门宫”。
西院红门宫内,最著名的莫过于“小泰山”。相传,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体恤体力不好的老弱病残信众,为省却他们的祭拜的劳累,就分身为小泰山,即使不到上庙碧霞元君祠,也能了却他们参拜的心愿。
红门宫前三重石坊形若阶梯。
前为一天门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按照泰安“三界”划分,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人间”与“仙界”的分界点,而“一天门”则是登上天梯的第一步。
中有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
“天阶”石坊,位于“孔子登临处”石坊上面。两侧立柱的对联为“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严第一山”,意为泰山是仙境,是第一高山。天阶者,天庭的台阶,代表着漫长的“天梯”中的台阶,与“一天门”遥相呼应,意味着此处已是仙界,但要到达“天庭”还很遥远,还需要一步一个台阶的攀登。
“孔子登临处”石坊,位于“一天门”和“天阶”石坊的中间,后两者皆为道家代表,为何儒家要掺杂其中?其实,一方面反映出泰山的包容性广阔,就如红门宫弥勒院内的对联所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与儒家共存又何妨?
另一方面,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都将儒家立为治国之道,代表了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利益,而皇帝是被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言人,代表上天治理天下臣民。所以,当世人登上泰山时,当然也要遵守仁、义、礼、智、信等的教义,这是皇帝成功治理天下最起码得体现,当然要让天上的所有神仙都要看到。
而第四个“红门宫”石坊则更有意思!题额为“瞻岩初步”,意为登泰山的第一步,和“一天门”有异曲同工之妙。左右对联为“万壑泉声沉宝磬,千峰云影护禅关”,从字面意思来看,宝磬是古代传统乐器之一,是道教、佛教及古朝代官府、皇室必备的礼器。禅关是指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说明红门宫有过奉佛的经历。
仅从以上4个石坊可以看出,红门宫是集释儒道于一体的宗教建筑,正如泰山一样,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和大度的心态,接纳、包容天下难容之事,“它利万物而不争,而万物莫能与之争”,终是成就了它“五岳独尊”的盛誉、“第一山”的美名。
万仙楼,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万仙楼是万历皇帝为纪念其母李太后眼疾痊愈,感念泰山圣母有功而敕建的,青山绿水之间,矗立着这座门楼式建筑,雕梁画栋,庄严雄伟,白云蓝天映衬着黄色的琉璃瓦,一派皇家风范。因泰山是华北地区的两大神山之一,神仙众多,民间的最高神玉皇大帝高居泰山极顶,其麾下众神遍布泰山的角角落落,有名有姓的神仙在泰山有112位,因此泰安府古称神州,民谚:济南府的官多,泰安州的神全,即是指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此泰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具有灵气,富含神韵。因此楼上有“景会群真”的匾额,泰山是道教名山,称仙为真。
目前万仙楼里面正在修缮,不开放。过万仙楼就是游客检票处,凭泰山门票进入。我昨天买的门票今天还有效,但时间关系,就不再前行。
泰山的旅程到此正式结束。
匆匆回到酒店,收拾后,到机场大巴乘车点候车,踏上返回广州的行程。
总结
1、泰安旅游景点丰富,值得来一趟。当然,泰山是重中之重。
2、泰安作为旅游城市,物价不算高,交通也方便。
3、泰安的汽车驾驶员素质不错,遇到行人过马路都会主动礼让,点赞。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山东】三天自驾三座城,去探寻不同美景 271167
- 飘雪的季节 浪漫山东行 42529
- 把青岛耍透6日自由行 睡《西虹市首富》城堡拍大片 泡最网红咖啡馆 347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