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02

2025年春节自驾游记:山河为证,家是归途 ——从兰州到山东的四省团圆路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9 天 时间:2 月 人均:2213 元 和谁:和父母
玩法:自驾

发表于 2025-03-02 10:11

2025年的春节,在我的计划下注定不平凡,自驾之旅历时9天,跨越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四省,行程近5000公里,既是一次家庭团圆的探亲之旅,也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更是一场三代人共享天伦的珍贵回忆。现将旅途中的收获与感悟分享如下,愿这份文字能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坐标。

此次出行不仅带着父母、大儿子绚绚,还需在山东与妻子、小儿子汇合,更需兼顾探亲与旅行。为此,我提前规划路线、预订民宿酒店、整理应急物品,反复核对父母健康状况与孩子的兴趣点。事实证明,一份详实的攻略让旅程从容有序,而灵活调整则让旅途充满惊喜。

Day1 兰州→西安:一碗牛肉面启程,梦回长安
清晨的兰州西固,寒风中飘着牛肉面的香气。我们一家四人美美的“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后,钻进仅行驶了4000公里的家庭新成员涂涂(途观L)的防护罩里,有它一路保驾护航,我们才会安心、才会舒适;父母给远在山东的亲家带来亲手制作了扣肉、八宝饭、五星世纪金徽酒等兰州特产,我则给山东的多年不见的亲戚买了酒水特产,加上各种吃食,后备箱塞满行李与期待。车轮碾过黄土高原,穿过秦岭隧道,傍晚抵达西安。触摸历史的肌理,近距离感受了长安风华,放下行李直奔大唐不夜城,火树银花中,看着满大街穿着各式唐装的俊男倩女,确实有种穿越的感觉,母亲和大儿子则在研究那些穿唐装的人这样化个妆、买件披风要花多少钱。”灯火阑珊处,大雁塔静默矗立,我轻轻告诉大儿子:“这就是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千年的故事。”夜深了,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但心中满是对明天的期待。

当次日的晨光沐浴城市时,我们全家登上了西安六百年的城墙上,青砖上还留着明清商队的车辙印。绚绚抚摸着青砖问我:“爸爸,这里真的有士兵守卫过吗?”父亲和母亲对城墙上的下水孔很感兴趣,寻思老半天。绚绚挥着刚买的秦王剑,在箭垛旁摆出“横扫六合”的姿势。这把花100元购买的高仿秦王剑成了他理解“秦王扫六合”的钥匙。

舌尖上的陕西:我们去了评分较高的“老碗”品尝老陕的味道,葫芦鸡的香、油泼面的热辣滚烫,让父母感慨:“原来《白鹿原》里的味道是这样!”恐怕留在父亲里的还是“盛面的碗真大!”。

Day2 西安→洛阳:舌尖上的历史课
晨起喝肉丸胡辣汤,一家人喝出了那句“咱陕西人脾气烈,汤也烈。”的味道,母亲说:“这汤比兰州的牛大(牛肉面)还冲!”。

暮色中抵达洛阳,不会点菜的我点了一桌的汤汤水水,牡丹燕菜如花开玉盘。母亲偷偷数盘子:“这得洗多少碗啊?”,值得母亲惊喜的是竟然在这家百年老店里看到了盛开的“国色牡丹”。父亲则幽默地回应:“比起洗碗,我们更应享受这牡丹之都的文化盛宴。”

Day3 开封府→菏泽:忠义与亲情的双重奔赴

开封府与天波杨府是父母儿时的追求和记忆,是孩子忠义、公正、法治的启蒙,杨家将的故事让父亲给奶奶的拐杖(天波杨府纪念品)成了“佘太君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对奶奶长寿的祈祷。

午时,选择在开封府边的映月楼品尝当地美食,母亲对灌汤包赞不绝口,父亲则用行动体现出了对“酱焖鲤鱼”的钟爱;按照儿子的话说,“这条鱼太惨了,被我们造的连渣都不剩”。席间,大儿子在品尝了一口“招牌红薯泥”后,立即在菜上画出个圈,并严禁我们在圈中夹菜,问其原因,竟然是这道菜太好吃了,圈内的我要带回去给我弟弟尝尝;欣慰之余,我便又点一份带走,这种行为必须积极鼓励。

黄昏时分抵菏泽,岳父家的路上全是红彤彤的鞭炮渣。小儿子从下午就在屋外等侯了,父亲与老丈人握手时,两双布满老茧的手都抖了抖。那晚的羊肉汤暖心暖胃,我二两酒下肚便早早醉了,朦胧中入耳的是两亲家碰杯时说:“以后兰州拉面配山东大葱,绝!”

Day4-5 菏泽→日照:三代人的大海情书
巨野县走亲戚像开盲盒,一家家长辈的热情也反映出了我们真是“轻易不去”的“亲戚”,三姨别墅里现烤的羊肉串滋滋冒油,全家人围坐吃卤兔肉、喝羊肉汤的场景,让我这个不喝酒的主宾及暖心又暖胃。”

清晨的日照万平口海滩寒意料峭,父亲给两个孙子蹲在礁石间翻找贝壳,战斗机呼啸掠过时,他高兴的说“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看过战斗机”。小儿子则幻想着他能不能有一天也开上战斗机,母亲打趣说:“你开上战斗机到老家上空,你爷爷可就自豪坏了。”大儿子插话道:“顺便投个弹!”全家在海边就这话题打趣了很久。

两个孩子在短视频的诱惑下满怀信心的赶海,翻找的特别仔细。临近傍晚,我们也仅仅收获了一些沙土、贝壳,并没有抓到小鱼小虾,孩子们略显沮丧,但一家人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和小儿子装进桶里的贝壳就是愿望的实现。作为西北人,大海是传说,是西北人远在天边的理想。父母鬓角的白发、孩子奔跑的背影都在提醒:有些旅程,不能等。

Day6 曲阜→济南:文脉如长河
孔庙古柏森森,在孔圣人的大成殿前,母亲带着两个儿子认真的祈祷。殿前铜炉青烟袅袅,将他们的身影笼罩在时光的褶皱里,千年古柏的枝桠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典籍中翻动的竹简。母亲合十的掌心传递着的期望比香火更绵长的温度,她期许的应该是她对这个家族文脉延续、对子孙的文学期许吧。

小儿子透过指缝偷觑殿内"万世师表"的金匾,斑驳的光影里,他也许能望见孔子周游列国的牛车正碾过二十一世纪的柏油马路;而十二岁的长子始终紧闭双眼,在檀香萦绕间,他应该听见七十二贤人的吟诵与硅谷代码的电流声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在济南遥墙机场,我将父母送到候机楼,四十年烟瘾的父亲执拗的非要藏个打火机带上飞机,结果显而易见。为此,两个孩子针对此事又在回去的车上讨论了好久……

Day7-8 归途:后备箱里的山河
来时,后备箱装着期待,返程时,后备箱里依然塞满了山东父母对女儿的牵挂和那份沉沉的爱,丈母娘塞了沿途一切的吃喝,老丈人硬把两条泰山烟塞进车缝。成为父母的我和妻子则是任由他们装着各种能想到、能塞进去的东西。年少的儿子则不理解我和妻子,啥都有、啥都不缺、装的好多也吃不到、用不到,但为啥就任由外公外婆使劲塞?我们并没有回答,天下父母的爱,都藏在热气腾腾的食物里,藏在这塞不满的后备箱里,曾经年少时为带东西自己和父母不知争吵了多少次,这个答案只有自己体会求解了。

深夜抵家,卸掉行李后,两个儿子就开始清洗贝壳,准备着将大海的礼物布置在他们的龟缸里。妻子看着贝壳说:“明年,该带全家去哪了?”

Day9品尝后最美的味道——还是家乡的那碗面
离兰州还有5公里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讨论了回家怎么吃的问题,结果儿子们和我想法高度一致,回家吃母亲做的浆水面,再配上凉拌肘子,清爽解腻。

走遍中原大地,尝过西安的葫芦鸡在油锅里翻出琥珀色的光,洛阳的水席在牡丹纹瓷盘中流淌千年风韵,青岛的海鲜在蒸汽里翻涌着太平洋的气息,长安城里的羊肉泡馍需掰足两百个碎块方显地道,孔府宴席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些美食都带着各自的水土密码,过客终究只是过客,当舌尖的美味重叠交错后,味蕾终会指向最初的坐标,家里的粗茶淡饭才是适应肠胃的美食,牛肉面走向了五湖四海,但只有黄河水浇灌的麦子,才能长出适合做浆水面的筋骨。这碗看似朴拙的面食,实则是是高原烈日晒不化的乡愁;是黄河泥沙滤不尽的故园。在这个珍馐遍地的时代,最珍贵的味道永远是家的味道,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那碗面。

后记

这场横跨四省的自驾,百度地图显示走了8万步,导航记录划过5000公里,我的手机相册里:有父亲在海边漫的侧影,有母亲在飞机舷窗前的惊叹,有古城墙上三代人的影子叠成的丰碑,还有山东父母往车里塞水果时,那缕沾了面粉的白发。山河万里,不过家的延伸;岁月如梭,幸有此刻永恒,此次旅行,我们用车轮丈量山河,用味蕾感受风土,更用心灵收藏了无数微小而永恒的瞬间。愿未来的岁月里,我们继续保持出发的勇气,在烟火人间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的“游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山东1614
2025年春节自驾游记:山河为证,家是归途 ——从兰州到山东的四省团圆路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山东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山东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山东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山东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