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豫南之行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3 天 时间:11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夫妻

发表于 2023-11-27 16:43

一周的疲惫,似乎只有到大自然中才能释然。然而,在喧嚣的市井里要想寻得一份宁静绝非易事,于是,我选择旅行。

秋天的脚步尚未走远,立冬后的第一个周末,气温便骤降。天空的阴霾无边无际,呼啸的北风露出狰狞的面目,似乎在向外出的人进行恐吓。然而,大自然似乎伸出磁性的大手,牵引我去触摸山川湖海的美丽容颜。

导航丁李湾古村落,我和妻子从居住的县城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了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带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把车子停在村头,放眼望去,一汪碧水和一排徽派建筑映入眼帘,似乎又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徽派水乡风采。

漫步在村头的池塘边,望见对岸的的5座大门楼一字排开,青砖、白墙,屋檐高耸挺立,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湖面民居的倒影,斑驳陆离,对面青山苍翠、曲径通幽,江南水乡那种雅致之感油然而生。

走进丁李湾村,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村落魅力。走在村里用石块、石板铺就的路上,不停凝视古朴的建筑,木质雕刻随处可见,有人物,也有花鸟虫草,虽经历数百年,仍栩栩如生。这里所有的门楼、宅院,均是石头做成高地基,上砌大青砖。在各式门楼上,石雕砖雕也处处可见,雕工皆很精巧。在门楼门枕两侧、宅院屋檐下方,都有若干个内大外小的孔洞,感觉很奇特。据说,这是为了在遭遇外敌侵犯时,方便房主朝外瞭望、发射武器,用以自卫的。越门而入,左右可贯通,天井格局又让人感觉来到江南,建筑风格带着别样的豫南古民居风韵,既有北方宅院的粗犷质朴,也含徽派建筑的婉丽清雅。

从丁李湾出发,导航毛铺大湾游客中心,驱车约20公里,历时约30分钟,便来到毛铺大湾——一个位于新县周河乡大山深处、遗落在汉潢古道上曾经繁盛的古村落。

据传,古时候有毛姓人的店铺贯穿整个汉潢古道,因其在此地设驿站、店铺,得名毛铺。明末后期,彭氏家族由江西迁到此地,第二十五世祖彭琏创建了毛铺古民居。虽然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风雨雨,这里依然是豫南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结构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整个古民居依山傍水,翠山环伺,环境清幽。由东向西一字排列,给人以造型古朴、布局规整的感受。仔细观察,会发现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大门怎么看都是歪的?原来当地人十分讲究风水,在盖房子时一直流传着“阳不对顶,阴不对坳”的说法。所以古时候的村民们在修建祖屋时,为了避开村子对面的山岳,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斜的。时至今日,毛铺村一字排开的古建筑,都严格遵守着这个古训。彭氏宗祠,位于古民居的最北端,是全村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当地传言,新县一条街不如丁李湾一湾,丁李湾一湾不如毛铺一家,可想象毛铺当年的繁华,彭氏宗祠的气势恢宏。

听说,毛铺有世代相传的非遗文化“古法三绝”,即古法榨油、古法制香和古法做烟。遗憾的是游览当日,没能亲眼目睹“古法三绝”的现场制作。

离开毛铺大湾,导航下一站——西河古村落。

西河古村落位于新县周河乡境内,毛铺大湾的西南方,距离毛铺大湾约10公里,不到20分钟车程。西河村依山傍水,村前一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河中怪石嶙峋,两岸古木参天。沿河而行,砖石结构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临河而建,青砖黛瓦,屋檐高耸。尤其张氏宗祠建筑更是出类拔萃,厚重沉稳,闳敞轩昂。据说,元末明初张氏宗族从江西迁至于此,之后便生生不息,人丁兴旺。祠堂大门两侧和上方分别雕刻“空城计”“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等浮雕,内有正殿、厢房、戏楼,遗憾的是当日内部光线昏暗,只好匆匆而过。

祠堂不远处,有一颗古枫杨高耸入云,枝叶如盖,树干粗大,一侧中空。据介绍,这颗古树距今800余年,战争年代,有红军战士因躲避敌人追捕,曾藏于此树洞,故而,他有了一个英雄的名字“红军树”。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准备去新县县城住宿。车子在河对岸,我们便沿青苔石阶下到河边,踩着石头过河,河水在脚下潺潺流淌,灵动生趣。

西河古村距新县县城约半小时车程。新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将军的故乡。1933年,国民政府以新集镇为治所,以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经扶”为县名,设置经扶县。1947年,刘邓大军攻克新集后,根据刘伯承、邓小平提议,改“经扶县”为“新县”,意即人民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生活。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在新县诞生的。

第二天,从新县宾馆出发,步行约300米,即到位于首府路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旧址坐东朝南,整个建筑为阁楼式砖木结构的清代民居风格,大门上方悬挂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匾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代表机关,分局既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又是沈泽民、成仿吾,郭述申等领导同志办公和起居的地方,至今这里仍保持着当年的历史原貌。当看到蔡申熙等革命烈士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时,不禁驻足良久,崇敬和惋惜之情油然而生。分局旧址对面座落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大门上方悬挂着李德生题写的“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匾额。旧址现存三进院落,张国焘、徐向前办公室兼住室分布在院落后方。

参观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之后,我们便驱车前往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

许世友将军故里位于新县东南35公里的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来到村头,正对着公路立着一个石牌坊,牌坊横梁上的“许世友将军故里”金色大字光彩夺目。车子不让进去,只能停在牌坊外西侧的停车场。沿一条小溪前行,大片在寒风中摇曳的白色的菊花装点着溪流的对岸。

越小桥,过花池、穿回廊,便来到将军纪念广场。瞻仰将军雕像后,沿着山路前往将军故居。

将军故居傍山而筑,坐北朝南,有土木结构房屋5间,屋顶齐平.地面呈梯次升高,门头上悬挂着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的牌匾。东边一间是将军生前的住室,里面摆放着他生前用过的木床及桌椅。沿石阶而下,到两间底屋,是将军父母的住室和厨房,还摆放着将军生前用过的石磨。南墙上有一洞穴,据说是当年将军遭敌人包围,情急之下,打开一洞,纵身跃出,摆脱包围。故居西端,有陈列室4间,陈列着将军生平和遗物,让游客深切感受将军传奇的一生。

走出将军故居,沿蜿蜒山坡小道来到将军的墓地。墓冢位于山坡之上,呈圆穹状,由花岗岩砌成。墓碑耸立,正面是书法家范曾题写的"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遒劲大字。墓冢的下方,一摞酒瓶,酷似一面白墙。将军生前嗜酒,观瞻者多以酒拜祭。

离开将军故里,向北行使约7公里,10几分钟后便到了此行的下一站——田铺大湾。

田铺大塆位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是一个古村落。过石桥,进村口,便望见一头“花牛”矗立在山坡上,这头牛是以铁、石为主要原材料,施以不同的颜色,用手工制作的,显得刚劲有力。据说,明末时,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后裔韩荣卿带着妻小,骑着花牛路经此地,牛停下不愿走了,人便在此落户、开荒,散枝开叶,于是韩姓便成了这里的大户,并将此地称为田铺。至今,村民在祭奠祖先时,仍会在掩埋牛的地方挂一束草。我想,这头铁石牛,该不会就是昔日饱经风霜的那头“花牛”吧?

田铺大塆古村落坐落于青龙岭下,坐北朝南,是典型的豫南民居,因深受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徽派文化的影响,房屋多为土坯墙体,斜顶瓦房的独特建筑形式,这种房屋特点通风透气,冬暖夏凉。既有北方民居的硬朗又兼南方民居的灵秀。后山形似盘腿而坐,村前小河潺潺流过,村落和周围山、水、梯田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

走进田铺大塆,目及之处皆是浸润着历史记忆的石板路、土坯墙,起脊房,木格窗,竹篱笆与透着现代气息的特色小店、农家乐、民宿碰撞的五色斑斓,让人远离了市井的喧嚣,醉享山水间的宁静。
从田铺大湾导航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显示有两条远近不同的路,远的80公里,近的不到60公里,用时接近,于是我们选择走近路。近路是一条水泥路面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车子颠簸着盘旋而上,沿途的树木郁郁葱葱,青翠的山峦起伏跌宕,妻子不时提醒我别分神,注意安全。车子像爬云梯一样行驶到最高处,我们把车子停到路边,驻足观看。眺望远方,绿意盎然,山山相扣,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俯瞰山谷,幽深绵延,山路似玉带缠绕,溪流似银链延伸,村庄似在画中镶嵌,一幅美丽的山野风光令人如痴如醉。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商城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南邻湖北,东接安徽,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因盛产黄檗而得名。这里曾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制中原,南钳武汉的屯兵之地。

来到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中心,光线逐渐黯淡下来,天空突然飘起细雨,北风骤起,雨借风势,越下越大,整个停车场,空无一人。此时才想起,天气预报这几天大风降温,且大别山区伴有中雨。

继续驾车前行,不远处遇一岔路口,驻车辨认指示牌,似显示往左是大峡谷、滴翠湖方向,往右是狮子峰、大瀑布方向。举目观望,往右好像路面较陡,于是我们向左缓慢前行。行使约几公里,视线愈加模糊,雨打车窗,啪啪作响。不远处,恰遇一停车区,撑伞下车,冷风裹着着冰凉的雨滴扑面而来,身体不觉瑟瑟发抖。环顾四周,右侧山体怪石嶙峋,左侧雾气蒸腾,连绵的山脉若隐若现,一望无际。前面的山路被雾气和森林笼罩,没有尽头。整个山林寂静得让人毛骨悚然。妻子催促我赶紧返回。

此时,好想泡个温泉,驱走寒气。于是,一路向北,直奔茗阳汤泉。

茗阳汤泉位于商城县城和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间,距离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约50公里。汤泉池背靠满目苍翠的大雷山,面临碧波荡漾的鲇鱼山水库,融山、水、泉于一体,是一座天然温泉,水质清澈洁净,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有“药泉”之称。据说,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战士身生疥疮,战士们在茗阳汤泉洗浴后,疗效显著,战斗力大大增强,还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茗阳汤泉泡温泉。沉浸在缥缈的烟雾中,整个身心被温暖包裹着,背靠苍翠的青山,面朝碧波荡漾的湖水,耳畔泉水潺潺,淅沥的雨滴在池中点缀……大自然的魔力带走了所有的烦恼、疲惫和寒冷,感受到的只有内心的平静和岁月的美好。

周日,我们驾车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固始县根亲文化园。

固始是河南农业大县和第一人口大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固始的名字来源于“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这句话,东汉光武帝刘秀以此意命名,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寻根,是中华文化传统习俗,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德。寻的是根,唤的是情。根亲文化园是以“唐人故里 闽台祖地”的寻根文化为依托,打造的中原文化主题公园。根亲坛是根亲文化园的核心文化载体和中心标志性建筑。坛体由顶部由三柱天香围合而成,基座为圆形五层宝塔式姓氏林,体内部为姓氏寻根馆。拾级而上,见坛体有历史上4次与固始相关的大规模南迁介绍,特别是唐代两次南迁让我记忆犹新。

唐代初期,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3600名府兵,100多名将领南下闽粤平定叛乱;唐末时期,光州固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带领农民入闽。这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南迁涉及一百多个姓氏,近两万名固始人在福建闽南地区落户,他们的后裔,有的播迁到全世界各地,因此,华人都自称为“唐人”,唐人街的说法由此而来,固始也因此被称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

这次豫南之行,是休闲之旅,也是文化之旅。既让我领略了大美中原的自然风光,更让我感受了“老家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与传承,成为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信阳234
豫南之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信阳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信阳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信阳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信阳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河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